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明代司礼监文书房考 被引量:2
1
作者 胡丹 《历史档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1-67,共7页
明朝宦官机构文书房(亦称文书房官),隶属于内府"机务衙门"司礼监,掌题奏本章的收进、管理与发放。文书房的设置,为明朝中枢实行的以"票拟—批红"为核心的奏疏通进制度奠定了必要的组织基础。文书官在内珰中出身既优... 明朝宦官机构文书房(亦称文书房官),隶属于内府"机务衙门"司礼监,掌题奏本章的收进、管理与发放。文书房的设置,为明朝中枢实行的以"票拟—批红"为核心的奏疏通进制度奠定了必要的组织基础。文书官在内珰中出身既优,位望亦"清华",介于"御前"与"政府"之间,充当着信息沟通的桥梁作用,在政治上发挥着实际影响力。但由于史料阙略等原因,学界对文书房尚少考论。本文因稽群书,就文书房的开设时间、职掌及位秩等方面作一初步的考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司礼监 文书房
原文传递
明代中央秘书机构的历史演变及其秘书在辅政参政中的表现特征
2
作者 马培新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年第Z1期74-79,共6页
关键词 辅政 通政使 司礼监 申时行 殿阁大学士 文书房 明初 内书堂 票拟 提督太监
下载PDF
论明代宦官的知识化问题 被引量:12
3
作者 方志远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9年第3期75-81,共7页
在明代乃至中国历代宦官研究中,至少存在这样两个问题:一,我们藉以研究这一课题的文献资料尤其是官修正史,均出自封建士大夫之手,由于对宦官的歧视,多失之于以人废言、以人废事,对于宦官与官僚士大夫之间的斗争,也是站在后者的立场上对... 在明代乃至中国历代宦官研究中,至少存在这样两个问题:一,我们藉以研究这一课题的文献资料尤其是官修正史,均出自封建士大夫之手,由于对宦官的歧视,多失之于以人废言、以人废事,对于宦官与官僚士大夫之间的斗争,也是站在后者的立场上对前者进行抨击,因而往往失实;研究者又基本上没有考虑这一因素,自然无法揭示宦官活动的真相。二,对于在中国历史上反复出现的宦官参政与专权的现象,人们多从君主专制制度的必然性这一总体原则上进行分析,这固然是需要的,但却忽视了对宦官这一个体进行内在研究,自然不可能对宦官参政与专权的现象作更加合理的评价。有鉴于此,本文试图从一个新的角度对明代宦官问题进行探讨,祈读者予以指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书堂 司礼监 内使 文书房 王体乾 封建士大夫 冯保 东厂 陈矩 内教习
下载PDF
明代内阁的票拟制度 被引量:9
4
作者 方志远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4期63-70,共8页
票拟是明代内阁的基本职责,也是阁权的主要行使方式。孙承泽说:“内阁之职,同于古相,而所不同者,主票拟而不身出与事。”欲研究内阁,不能不研究票拟。近年来,有关明内阁的文章已属不少,且言必及票拟,却鲜有专文讨论者。本文欲就票拟制... 票拟是明代内阁的基本职责,也是阁权的主要行使方式。孙承泽说:“内阁之职,同于古相,而所不同者,主票拟而不身出与事。”欲研究内阁,不能不研究票拟。近年来,有关明内阁的文章已属不少,且言必及票拟,却鲜有专文讨论者。本文欲就票拟制度的有关问题加以论列,希望对深入研究明内阁及明代的君主专制制度有所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票拟制度 孙承泽 首辅 司礼监 批红 批答 文书房 条旨 杨士奇 票旨
下载PDF
明代的司礼监 被引量:8
5
作者 欧阳琛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3年第4期12-21,共10页
本文将依次论述以下问题:洪武时期的宦官机构和宦官预政;洪武、宣德间司礼监职掌的演变;正统以后、司礼掌印与内阁首辅“对柄机要”;余论。一明代宦官机构,是在洪武时期创建完成的。从吴元年(洪武建元前一年)始置内使监起,到洪武三十年... 本文将依次论述以下问题:洪武时期的宦官机构和宦官预政;洪武、宣德间司礼监职掌的演变;正统以后、司礼掌印与内阁首辅“对柄机要”;余论。一明代宦官机构,是在洪武时期创建完成的。从吴元年(洪武建元前一年)始置内使监起,到洪武三十年增设都知监和银作局止,前后历时三十一年,建成了一个包括十二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礼监 内阁首辅 内使监 银作局 内官监 批红 东厂 条旨 内书堂 文书房
下载PDF
明内府内书堂考略——兼论明司礼监和内阁共理朝政 被引量:4
6
作者 欧阳琛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0年第2期56-61,共6页
明内府的内书堂,隶属于司礼监,是一所专门培养幼年内侍的学校。明洪武时,宦官机构就已扩充到十一个监。对内侍的任使范围日益广泛。明太祖用专职的中官担任御前裁决机务的纪录工作,并将“发放”情况向皇帝报告。①这项机要工作,不是“... 明内府的内书堂,隶属于司礼监,是一所专门培养幼年内侍的学校。明洪武时,宦官机构就已扩充到十一个监。对内侍的任使范围日益广泛。明太祖用专职的中官担任御前裁决机务的纪录工作,并将“发放”情况向皇帝报告。①这项机要工作,不是“仅能识字,不知文义”②的一般内侍所能胜任的,可以看作以后司礼监职掌机要的萌芽。成祖建立内阁,让几个文臣入直,“商几务,承顾问”;与此同时,对内侍的任使,扩大到监军、巡视和主持东厂。更为重要的是培养与选用了一批“通晓文义,善笔札”的内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书堂 司礼监 东厂 内侍 成祖 文臣 文书房 沈鲤 明洪武 中官
下载PDF
論明代的章奏通進渠道 被引量:1
7
作者 李小波 《文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15-238,共24页
左順門通進渠道,原只爲呈遞專奏急務的題本而設。隨着題本性質的轉變,承接題本的左順門亦正式成爲與通政司並列的呈進渠道。左順門渠道與題本制的關係密切。嘉靖之前,左順門基本保持只接京内衙門題本的初始狀態。萬曆之後,左順門收本範... 左順門通進渠道,原只爲呈遞專奏急務的題本而設。隨着題本性質的轉變,承接題本的左順門亦正式成爲與通政司並列的呈進渠道。左順門渠道與題本制的關係密切。嘉靖之前,左順門基本保持只接京内衙門題本的初始狀態。萬曆之後,左順門收本範圍擴大,凡京官本章皆可由此投進。通政司和左順門兩處本章都需匯總於内廷的文書房,呈進御前。通政司和左順門處理章奏的作業程序頗有差異,前者有開拆實封和副本備照之制,後者則無。這種差異與各自的起源有關。緣此不同,明人對前者多批評其洩露,對後者則多疑其隱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政司 左顺门 文书房 题本 实封 副本
下载PDF
明代的宦官学校——内书堂 被引量:2
8
作者 赵映林 《文史杂志》 1989年第6期24-25,共2页
中国历史上,宦官为祸最烈莫过于汉、唐、明三代。而明代的宦官专权又与其内书堂不无渊源和内在关系。据明代司礼监太监刘若愚的《酌中志》记载,明代曾设立过一所专门培训宦官的专业学校——内书堂。它是怎样产生的?它同明代宦官擅权弄... 中国历史上,宦官为祸最烈莫过于汉、唐、明三代。而明代的宦官专权又与其内书堂不无渊源和内在关系。据明代司礼监太监刘若愚的《酌中志》记载,明代曾设立过一所专门培训宦官的专业学校——内书堂。它是怎样产生的?它同明代宦官擅权弄柄又有何关系?追本溯源,还得从明初的历史说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书堂 司礼监 酌中志 明初 提督太监 文书房 殿阁大学士 明宣宗 内教习 外廷
下载PDF
从秘书角度看明代的宦官集团
9
作者 宋静 《秘书》 2003年第3期11-,共1页
明代的宦官组织极为庞大,其衙署分为十二监、八府、四司,共计二十四衙门.明中期开始,在内廷由宦官掌握机要大权,宦官司礼监不仅成为二十四衙门之首,而且成为明代决策层的机要秘书部门.
关键词 司礼监 批红 文书房 票拟 明中期 诏谕 内阁大学士 刘球 辅助决策 宦寺
下载PDF
高度中央集权主义的明朝文书及其制度研究
10
作者 黄才庚 《档案》 1988年第5期13-16,共4页
朱元璋推翻元朝洪武建元以后,总结了元朝统治中国九十多年的经验教训,封建专制主义有了明显的加强,为了适应统治的需要,在中央和地方建立一系列机构的同时,还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文书和文书机构.
关键词 文书 皇帝 大明会典 朱元璋 司礼监 勘合 章奏 洪武 明太祖实录 《明神宗实录》 奏本 通政司 题奏 条旨 文书房 《国榷》 宣德 明宫史
原文传递
“票拟”与内阁的权力扩张
11
作者 程念祺 《历史教学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7-21,共5页
明朝内阁制度的建立,使相权融入皇权。阁臣参预机要,最初的形式是与皇帝"面议"朝政。阁臣"票拟",一般受制于"九卿之成案"和"司礼监粗写事目"的双重约束。而司礼监代行"批红"之责,对阁臣的票拟之权,更是一种严格的限制。明世... 明朝内阁制度的建立,使相权融入皇权。阁臣参预机要,最初的形式是与皇帝"面议"朝政。阁臣"票拟",一般受制于"九卿之成案"和"司礼监粗写事目"的双重约束。而司礼监代行"批红"之责,对阁臣的票拟之权,更是一种严格的限制。明世宗压制宦官,造成内阁的权力扩张,突破了宦官尊于阁臣的体制,侵夺了九卿的权力,造成权力失衡,从而导致了内阁与皇帝以及整个官僚系统的长期冲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阁 司礼监 文书房 票拟 批红 制度平衡
原文传递
明代内阁的实质
12
《文史知识》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80-80,共1页
明代的内阁与资本主义的内阁——政府,虽然在名称上相同,但实质上却是截然不相同的两码事。西方国家的内阁,是由议会产生并对议会负责的政权组织形式。而明代的内阁,不过是皇帝御用的一个拟定朝廷政令文件的文书房。它的成员,只是从翰... 明代的内阁与资本主义的内阁——政府,虽然在名称上相同,但实质上却是截然不相同的两码事。西方国家的内阁,是由议会产生并对议会负责的政权组织形式。而明代的内阁,不过是皇帝御用的一个拟定朝廷政令文件的文书房。它的成员,只是从翰林院中挑选出的几个善于起草制诰等文件的官员。内阁在整个明代自始至终都不曾是朝廷中枢的一级行政机构,根本不是什么政权组织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权组织形式 文书房 翰林院 行政机构 五军都督府 通政使 卫所 制诰 大理寺 军事指挥
原文传递
中国历代官制讲座 连载三十八 明朝的官制(四)
13
作者 许大龄 《文史知识》 1987年第8期56-63,共8页
内阁与宦官明太祖洪武十三年(1380)正月,以擅权挠政为名,杀中书省丞相胡惟庸,废丞相,使六部直属于天子,这在我国封建社会的政治史上,在官制的沿革史上,都是划阶段的大事。最初于洪武九年(1376)废除中书省。
关键词 官制 于洪武 票拟 胡惟庸 司礼监 内官监 文书房 东厂 翰林记 批红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