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粤西吴川民间传说的文人形象——以清代状元林召棠为例
1
作者 林景兰 陈虹羽 《今古文创》 2023年第29期53-55,共3页
粤西吴川民间传说是粤西吴川人民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反映了当地的社会历史、人民的观念和价值追求等。其中,粤西吴川民间传说中的文人形象尤为突出,是研究粤西吴川文化不可忽略的部分。粤西地区历史上唯一的状元林召棠是粤西吴川民间... 粤西吴川民间传说是粤西吴川人民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反映了当地的社会历史、人民的观念和价值追求等。其中,粤西吴川民间传说中的文人形象尤为突出,是研究粤西吴川文化不可忽略的部分。粤西地区历史上唯一的状元林召棠是粤西吴川民间传说中的代表性文人形象,其身上的才智、正气、孝顺善良是粤西吴川人重学重才、崇德的集体无意识的表现,对粤西吴川地方文化研究和当下粤西吴川建设文明乡风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传说 文人形象 林召棠 人物特点 内涵意义
下载PDF
《桃花扇》文人形象论 被引量:1
2
作者 韩再峰 黄儒敏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3年第3期66-67,共2页
《桃花扇》传奇"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而对兴亡之感深有体悟者当属文人群体。本文通过《桃花扇》文人形象的分析,探讨作者孔尚任的"救末世"意识的悲剧色彩以及春秋笔法在文人形象塑造上的运用。
关键词 《桃花扇》 文人形象 悲剧色彩
下载PDF
元杂剧文人形象的文化审视 被引量:1
3
作者 杨棣 《山东社会科学》 2003年第4期104-106,共3页
本文归纳分析了元杂剧文人形象的基本类型及其生存轨迹 ,并对其历史身份、命运转化模式、世俗化倾向等三个方面的文化意蕴进行了剖析审视。元杂剧作者并未自觉体悟到其生存价值取向的多元潜能 ,仍执着地把文人的社会角色和人生目标框定... 本文归纳分析了元杂剧文人形象的基本类型及其生存轨迹 ,并对其历史身份、命运转化模式、世俗化倾向等三个方面的文化意蕴进行了剖析审视。元杂剧作者并未自觉体悟到其生存价值取向的多元潜能 ,仍执着地把文人的社会角色和人生目标框定在以政治归属为轴心的传统轨道中 ,因而 ,塑造的文人形象缺乏由时代特殊性所激活的新鲜命意 ,并没有反映出元代文人“多方面分途迈进”的生存实践。不过 ,其明显俗化的文化心态和品格却为我们提供了封建文人的另一种形象“版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杂剧 文人形象 文化意蕴 “俗化”
下载PDF
从元杂剧中的文人形象看元朝的文人心态 被引量:1
4
作者 刘苏敏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2期33-35,共3页
元代统治者重吏轻儒,大批文人失去了优越的社会地位和政治前途.代表着元代最高艺术成就的元杂剧,通过塑造鲜活的文人艺术形象,真实展现了元代文人的心态.这里以元杂剧中文人形象为解析对象,剖析了他们对现实社会的忧患与对上代的怀念,... 元代统治者重吏轻儒,大批文人失去了优越的社会地位和政治前途.代表着元代最高艺术成就的元杂剧,通过塑造鲜活的文人艺术形象,真实展现了元代文人的心态.这里以元杂剧中文人形象为解析对象,剖析了他们对现实社会的忧患与对上代的怀念,渴望出仕的用世思想与寻求慰藉的自恋情结,以及求仕不得的愤世与志不荻展的怫郁的复杂心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杂剧 文人形象 文人心态
下载PDF
《三国演义》中文人形象扫描
5
作者 张蕊青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1996年第1期124-126,共3页
关键词 《三国演义》 文人形象 《儒林外史》 诸葛亮 曹操 刘备 知识分子 全息图谱 群体效应 依附性
下载PDF
中岛敦作品中的中国古代文人形象——以《山月记》《弟子》《李陵》为例 被引量:2
6
作者 王雅麒 陈婷婷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2期206-211,共6页
分析研究了自幼成长于汉学世家的日本作家中岛敦所著的《山月记》《弟子》和《李陵》3部翻案小说中的5位中国古代文人形象,通过文本细读,探索了这五位中国古代文人形象所蕴含的深刻内涵,认为中岛敦创造这些形象各异的中国古代文人形象... 分析研究了自幼成长于汉学世家的日本作家中岛敦所著的《山月记》《弟子》和《李陵》3部翻案小说中的5位中国古代文人形象,通过文本细读,探索了这五位中国古代文人形象所蕴含的深刻内涵,认为中岛敦创造这些形象各异的中国古代文人形象是希望借他们来表达自己作为知识分子在乱世之中的个人思考和理想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岛敦 “中国趣味” 翻案小说 文人形象 社会集体想象物
下载PDF
中国世纪末文人形象的重塑 被引量:1
7
作者 宁媛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3期112-113,共2页
中国世纪末文人形象的重塑宁媛新世纪的钟声即将敲响,在近一个世纪的社会变革中,文人投入了大量的情感和智慧,从五四新文化运动到对文化暴虐的抗争,他们都作出了义无反顾的努力和卓有成效的业绩。从起点看,仿佛一切都在进步不止,... 中国世纪末文人形象的重塑宁媛新世纪的钟声即将敲响,在近一个世纪的社会变革中,文人投入了大量的情感和智慧,从五四新文化运动到对文化暴虐的抗争,他们都作出了义无反顾的努力和卓有成效的业绩。从起点看,仿佛一切都在进步不止,而从极点看,则一切又显得如此悲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人形象 世纪末 传统文人 庄之蝶 忧患意识 边缘地带 回归传统 自我拯救 灵与肉 审美观照
下载PDF
余秋雨散文中的文人形象及精神 被引量:1
8
作者 刘文浩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7期140-142,共3页
余秋雨散文在深入挖掘封存于自然山水以及人文风物中的文化意蕴中,探索着中国文人的文化人格和文化良知,对民族文化人格进行反省和探察,试图揭示崇高的人生态度,力求构建一种“健全而响亮的文化人格”。
关键词 余秋雨 文化散文 文人形象 人格精神
下载PDF
冯梦龙“三言”中的文人形象研究综述 被引量:1
9
作者 陈婵娟 《柳州师专学报》 2013年第4期29-31,共3页
目前学术界对冯梦龙"三言"中的文人形象的研究还比较薄弱。专著稍有涉及,没有专门性研究;论文方面对具体问题的分析有所成就,如文人与科举的关系、文人世俗化等,但缺乏系统性梳理。由于分类标准和研究对象的界定存在差异,对... 目前学术界对冯梦龙"三言"中的文人形象的研究还比较薄弱。专著稍有涉及,没有专门性研究;论文方面对具体问题的分析有所成就,如文人与科举的关系、文人世俗化等,但缺乏系统性梳理。由于分类标准和研究对象的界定存在差异,对文人形象进行分类探讨、对文人群体作整体观照等研究仍然有待深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冯梦龙 “三言” 文人形象 研究综述
下载PDF
一代文人的命运之曲——谈元杂剧中的文人形象及其意义 被引量:1
10
作者 魏崇新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1年第3期59-64,共6页
元杂剧中的文人形象主要有三类:怀才不遇的寒儒,风流狂放的浪子,愤世疾俗的隐士。他们是元代文人三种人生态度的真实写照,映射出元代文人群体在特定社会环境中存在着的普遍的文化心理状态,表现出他们的不满与抗争,梦幻与追求,从某种意... 元杂剧中的文人形象主要有三类:怀才不遇的寒儒,风流狂放的浪子,愤世疾俗的隐士。他们是元代文人三种人生态度的真实写照,映射出元代文人群体在特定社会环境中存在着的普遍的文化心理状态,表现出他们的不满与抗争,梦幻与追求,从某种意义上讲,元杂剧是元代文人的命运之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杂剧作家 元代文人 文人形象 元代统治者 文人群体 心理状态 隐士 人生 风流 马致远
下载PDF
福斯特小说创作中的文人形象分析
11
作者 马义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Z期41-42,共2页
作为20世纪上半叶在英国文坛享有盛名的一位现代主义小说家,福斯特在其漫长的一生中创作了六部经典长篇小说,其小说创作的一个主要特征就是塑造了诸多文人形象。通过对这些文人形象的塑造,福斯特不仅生动地展现了进入现代社会以来英国... 作为20世纪上半叶在英国文坛享有盛名的一位现代主义小说家,福斯特在其漫长的一生中创作了六部经典长篇小说,其小说创作的一个主要特征就是塑造了诸多文人形象。通过对这些文人形象的塑造,福斯特不仅生动地展现了进入现代社会以来英国中产阶级"养尊处优"的生活状态,而且揭示了他们精神迷失的心理状态,同时又尝试通过"连接"方式来拯救人类精神的困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斯特 文人形象 连接 小说创作
下载PDF
论元散曲中的前代文人形象
12
作者 田欣欣 《韶关学院学报》 2004年第10期32-36,共5页
元散曲中很多作品以前代文人为吟咏对象。有些文人被元曲家们反复咏叹,比如王粲、白居易、屈原、陶渊明、 刘伶、王子猷等。元代文人的特殊处境是元曲家们青睐这些文人的主要原因。从这些吟咏中不仅可以透视元代文人 生存的社会环境,也... 元散曲中很多作品以前代文人为吟咏对象。有些文人被元曲家们反复咏叹,比如王粲、白居易、屈原、陶渊明、 刘伶、王子猷等。元代文人的特殊处境是元曲家们青睐这些文人的主要原因。从这些吟咏中不仅可以透视元代文人 生存的社会环境,也可以体认元代文人心态,从而更深刻地理解元代知识分子的悲剧命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散曲 元代 文人形象 文人心态 悲剧 人生抉择
下载PDF
新时期绘画对文人形象的再塑造
13
作者 王梅莉 《民族艺林》 2016年第4期33-39,共7页
古代的山水画、人物画、仕女画从不同层面成为文人形象的"喻体",深刻打上叙述主体的烙印。随着权力话语的变化、文化环境的更易以及后现代主义的特殊语境,新时期绘画中文人形象发生了变迁,有对传统的继承与发展,也出现了畸变... 古代的山水画、人物画、仕女画从不同层面成为文人形象的"喻体",深刻打上叙述主体的烙印。随着权力话语的变化、文化环境的更易以及后现代主义的特殊语境,新时期绘画中文人形象发生了变迁,有对传统的继承与发展,也出现了畸变与颠覆。对比考察古今绘画对文人形象的转译态度,对探寻文人形象在绘画中的嬗变以及文学成像方向提供了重要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人形象 绘画 新时期
下载PDF
解读《雅舍》中梁实秋典型的中国文人形象
14
作者 王冰心 《语文天地》 2013年第8期22-23,共2页
《雅舍》是《雅舍小品》的代序,作者梁实秋借助雅舍这个特殊之所传达出中国文人所特有的心理和情结,而他本人恰是一位典型的中国文人。
关键词 中国文人 《雅舍》 梁实秋 文人形象 解读 《雅舍小品》
下载PDF
历史还原与艺术重构:电影《赤壁》的文人形象
15
作者 魏爽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34-136,共3页
电影《赤壁》将历史还原和艺术重构进行了有效协调来塑造人物,既还原了人物的历史本真形象,又通过艺术重构的手法,使其融合成鲜明生动、层次丰富的艺术形象。相对于勇猛果敢的武将群象的趋同性,本片对文人的塑造更富于个性化,通过细腻... 电影《赤壁》将历史还原和艺术重构进行了有效协调来塑造人物,既还原了人物的历史本真形象,又通过艺术重构的手法,使其融合成鲜明生动、层次丰富的艺术形象。相对于勇猛果敢的武将群象的趋同性,本片对文人的塑造更富于个性化,通过细腻的视听语言、情感的碰撞和多重叙事手法,使文人形象非常立体和饱满,凸显了主创者在历史还原和艺术重构过程中所传达的价值观念和现实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赤壁》 历史还原 艺术重构 文人形象 塑造
下载PDF
论新编历史剧中的文人形象
16
作者 陈丽芬 江美玲 《南昌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第6期123-125,132,共4页
新时期以来,历史剧创作中出现了大量描写传统文人的剧作,这些剧作尤其表现传统文人于“道统”与“政统”矛盾中的悲剧性格与命运,寄寓现实感慨。文化传统造就了他们共同的悲剧宿命,“道统”与“政统”的矛盾转化为传统文人对“守道”和... 新时期以来,历史剧创作中出现了大量描写传统文人的剧作,这些剧作尤其表现传统文人于“道统”与“政统”矛盾中的悲剧性格与命运,寄寓现实感慨。文化传统造就了他们共同的悲剧宿命,“道统”与“政统”的矛盾转化为传统文人对“守道”和“弃道”的艰难抉择:部分文人在“政统”的压制下丧失了节气,人性被异化,最终走向了“弃道”;部分文人坚持“道”的立场,要么慷慨赴死、要么辞官归隐、要么发愤著书传世;而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挣扎在灵魂拷问中寻找自我救赎之路,追求心灵自由成为他们的最高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编历史剧 文化传统 文人形象
下载PDF
两种不同类型的文人——元杂剧中的文人形象与文人传说中文人形象之比较
17
作者 陈金文 《中国文学研究》 1994年第4期43-45,57,共4页
创作元杂剧的文人们在许多剧目中刻画了文人的形象,在劳动者创作的文人传说中也有大量的文人形象。这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文人。本文试图对这两种不同类型的文人形象作一比较,并进而阐明这两种不同类型的文人所反映的理想、愿望及其它之不同。
关键词 文人形象 元杂剧 文学艺术 不同类型 人生目的 知识分子 劳动人民 唐伯虎 民间故事 人生价值观
下载PDF
独处与雅集:宋代绘画中的文人形象
18
作者 刘晓宁 刘芳 《沧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第2期71-73,123,共4页
作为中国传统绘画的高峰,宋代绘画中出现了不同的文人形象:或是一位文人独处,表现为对自然万物的静观或凝思;或是多位文人雅集,表现为文人之间倾听、交谈或艺术创作交流。通过画中独处或雅集的文人形象,表现出宋代文人儒释道三教合一的... 作为中国传统绘画的高峰,宋代绘画中出现了不同的文人形象:或是一位文人独处,表现为对自然万物的静观或凝思;或是多位文人雅集,表现为文人之间倾听、交谈或艺术创作交流。通过画中独处或雅集的文人形象,表现出宋代文人儒释道三教合一的思想观、倾向于理智稳健和平和淡泊的人生态度以及更加冷静理性的生命范式,诠释了中国古代文人的精神世界,对后世绘画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绘画 文人形象 独处 雅集
下载PDF
步步娇——唐寅笔下的仕女及文人形象
19
作者 潘文协 《书画世界》 2015年第1期20-29,98,共10页
明代初年,由于明太祖朱元璋对苏州地区政治、经济上的钳制,苏州自元末以来方兴未艾的文人画传统仅存一线,至宣德以后,这种传统才慢慢恢复元气,其中沈周便是遥接元代文人画衣钵的关键人物。以沈周为宗师的"吴门画派",在题材上,从宋代... 明代初年,由于明太祖朱元璋对苏州地区政治、经济上的钳制,苏州自元末以来方兴未艾的文人画传统仅存一线,至宣德以后,这种传统才慢慢恢复元气,其中沈周便是遥接元代文人画衣钵的关键人物。以沈周为宗师的"吴门画派",在题材上,从宋代苏东坡时代的枯木竹石已经全面扩展到山水、花鸟、人物三大门类上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人形象 唐寅 关键人物 地区政治 吴门画派 文人 朱元璋 明太祖
下载PDF
汉代咏物赋的发展及其对后世文人形象的影响
20
作者 史田田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22年第9期109-111,共3页
汉赋是有汉一代的主流文学,其中咏物赋以其对物的详尽描写、对赋家情感的婉约表达、对日常生活领域的探索占据着一席之地。从赋物以隐语到物以赋显,从咏物颂圣到体物写志,其中既有时代因素,也有文学自身发展的潜在推力。咏物赋的题材也... 汉赋是有汉一代的主流文学,其中咏物赋以其对物的详尽描写、对赋家情感的婉约表达、对日常生活领域的探索占据着一席之地。从赋物以隐语到物以赋显,从咏物颂圣到体物写志,其中既有时代因素,也有文学自身发展的潜在推力。咏物赋的题材也随着推广的程度逐渐扩大和细化,对后世的咏物诗和宋词中的咏物都有很大的启发,更重要的是咏物赋几乎开启了一种新的文人生活方式,开始树立文人雅士的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咏物赋 体物写志 用具类 文人形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