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文以足言”到“舍意问辞”——魏晋南北朝“文学自觉说”再认识
1
作者 周苇风 《汉语言文学研究》 2023年第1期77-88,共12页
先秦古训“文以足言”设定了言文关系,“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文”是羽翼“言”的手段。先秦时期人们虽然对“文”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但毕竟没有逸出“文以足言”的藩篱。汉代的散体大赋,铺排夸饰,以手段为目的,是一次舍本逐末的尝... 先秦古训“文以足言”设定了言文关系,“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文”是羽翼“言”的手段。先秦时期人们虽然对“文”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但毕竟没有逸出“文以足言”的藩篱。汉代的散体大赋,铺排夸饰,以手段为目的,是一次舍本逐末的尝试。曹丕以帝王之尊,鼓吹“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使得“览其文而忘有用”的现象愈加严重。两晋士人踵事增华,至南朝更形成了“舍意问辞,因辞觅态”的齐梁文风。仅仅对“文”予以重视称不上文学自觉,颠倒言文的主从关系,反而是不自觉的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关系 文以足言 舍意问辞 文学自觉
下载PDF
“文以足言”的中国文学批评话语生成及建构
2
作者 张利群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02-111,共10页
中国文学批评的发生发展,从“立言”之“不朽”所揭示立言为文的“文言”之语体形成,构成言与文相辅相成关系,以及文言文与白话文的分离,由此阐发言之文的文学语言功能作用;进而基于言意之辨与文笔之争拓展到言与体关系辨析,以有韵为文... 中国文学批评的发生发展,从“立言”之“不朽”所揭示立言为文的“文言”之语体形成,构成言与文相辅相成关系,以及文言文与白话文的分离,由此阐发言之文的文学语言功能作用;进而基于言意之辨与文笔之争拓展到言与体关系辨析,以有韵为文与无韵为笔的文体与笔体之辨,阐明文体之分在一定程度上构成文体语言的不同表达方式特点,不仅形成“因情立体,即体成势”的文章写作与文学创作之文势,而且形成文体语言丰富多彩的表现方式与呈现形态;再到“文的自觉时代”文学批评崛起,“论说”体以“理形于言,叙理成论”不仅凸显评论的功能作用,而且阐发评—论—理的层次序列与言—理—论的关系逻辑,形成“评者平也”“论者伦也”“说者悦也”的中国文学批评话语特征及传统,奠定中国文学批评话语体系建构基础,至今仍然具有可供参考及启发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批评 文以足言 文笔之争 论说 评者平也 叙理成论
下载PDF
《论语》语言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若讷 《苏州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3期21-26,共6页
《论语》是语录体散文,语句洗练,意旨深远,雍容和顺,含蓄迂徐,是古文的一个样板。正如《文心雕龙·征圣》云:“志足而言文,情信而辞巧,乃含章之玉牒,秉文之金科矣。”《论语》的语言对于我国的书面语言产生了极其重大且深远的影响... 《论语》是语录体散文,语句洗练,意旨深远,雍容和顺,含蓄迂徐,是古文的一个样板。正如《文心雕龙·征圣》云:“志足而言文,情信而辞巧,乃含章之玉牒,秉文之金科矣。”《论语》的语言对于我国的书面语言产生了极其重大且深远的影响。然而,不得不认,和《论语》的其它方面的专题研究相比较,《论语》的语言研究还很不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 征圣 语录体 文以足言 玉牒 辞达 秉文 六蔽 而已矣 以足志
下载PDF
“言之无文”正义
4
作者 刘胜江 《语文知识》 1994年第10期50-51,共2页
高语第三册《义理、考据和辞章》一文,引用孔子语:“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课本把这则古语注释为:“原意只是说出来,没有写下来就不能流传久远。”笔者认为,这则注解是错误的。(一)就现存典籍看,最早引用这则古语的是《左传·襄公... 高语第三册《义理、考据和辞章》一文,引用孔子语:“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课本把这则古语注释为:“原意只是说出来,没有写下来就不能流传久远。”笔者认为,这则注解是错误的。(一)就现存典籍看,最早引用这则古语的是《左传·襄公二十五年》。郑人伐陈,晋责之,郑子产力陈其“理”,以至“士庄伯不能诘,复于赵文子。文子曰:‘其辞顺,犯顺不祥。’乃受之。”这样,“冬十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之无文 赵文子 郑子产 冬十月 以足志 文以足言 仲尼 晋人 答谢民师书 修养
下载PDF
先秦诸子修辞观比较
5
作者 王文松 《云梦学刊》 1993年第1期66-69,共4页
近年来,随着修辞学史研究的开拓,先秦诸子的修辞理论得到了系统的总结与阐释,但将先秦诸子修辞观加以比较的专论似还未见,本文的探讨也许能在这方面补一个缺.春秋战国时代的孔子、孟子、荀子、老子、庄子、墨子、韩非子等先秦诸子,他们... 近年来,随着修辞学史研究的开拓,先秦诸子的修辞理论得到了系统的总结与阐释,但将先秦诸子修辞观加以比较的专论似还未见,本文的探讨也许能在这方面补一个缺.春秋战国时代的孔子、孟子、荀子、老子、庄子、墨子、韩非子等先秦诸子,他们不是语言学家,更不是修辞学家,但他们在论述哲学、政治、美学、伦理学等问题时谈到了许多有关语言表达的问题,显示了他们对于修辞的看法.也正因此,先秦诸子关于修辞的观点,是与他们的哲学思想、政治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史 辞达而已 墨家学派 现代修辞学 秦伯嫁女 春秋战国时代 以足志 文以足言 禽滑厘 不信
下载PDF
文采新论 被引量:1
6
作者 王木善 《长江论坛》 1986年第2期10-13,共4页
一、引言:文采与文章的统一古之文章就是花纹色彩。《周礼·考工记》云:“青与白谓之文,赤与白谓之章。”就是说,文章即色彩:青、白、赤。许慎《说文》云:“文,错画也,彩,文章也。”就是说,文彩即花纹色彩。由此可知。
关键词 考工记 古文运动 萧红 以足志 政治抱负 文以足言 以意为主 质文 辞采 六朝文
下载PDF
达与巧信与文——孔子的修辞观点
7
作者 杨贺松 《学习与研究(北京)》 1982年第5期39-40,共2页
孔子对修辞的基本要求是“达”: 子曰:辞达而已矣。(《论语·卫灵公》)什么是“达”呢?达者,通也、畅也、晓也、彻也。所谓“辞达”就是要求言辞准确。
关键词 辞达 而已矣 晋人 文以足言 以足志 公西华 以文 文则 达者
下载PDF
“辞达而已矣”辩证——也谈写作基础
8
作者 申元初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3年第3期22-25,29,共5页
近来写作之谈,趋于“现代”。而称谓现代,即以西方文学为楷模,从心理、思维、结构、传播、接受诸学入手去论写作,这是好事。但中国人毕竟是用汉语写作,因此,要使写作研究不脱离实际,写作理论家们似乎还应用现代思维方法去研究研究中国... 近来写作之谈,趋于“现代”。而称谓现代,即以西方文学为楷模,从心理、思维、结构、传播、接受诸学入手去论写作,这是好事。但中国人毕竟是用汉语写作,因此,要使写作研究不脱离实际,写作理论家们似乎还应用现代思维方法去研究研究中国的传统写作理论,使之系统化现代化,才对于汉语写作者们实有裨益。 中国的传统写作理论,似乎可用孔子的话作为中心,那就是“辞达而已矣”,也就是《尚书》里面说的“辞尚体要”。事实上,“辞达而已”四个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辞达 而已矣 辞尚体要 写作理论 汉语写作 写作研究 中国的传统 写作基础 以足志 文以足言
下载PDF
“疗一疗”写作——浅谈如何改善中学生写作的现状
9
作者 韩化凯 《新校园(中旬刊)》 2017年第5期165-166,共2页
自古以来写作就是语文学科的重中之重。宋朝的周敦颐曾经说过“文所以载道也。轮辕饰而人弗庸,徒饰也,况虚车乎”。“文以载道”的意思是说“文”像车,“道”像车上所载之货物,通过车的运载,可以达到目的地。文学也就是传播儒家之“道... 自古以来写作就是语文学科的重中之重。宋朝的周敦颐曾经说过“文所以载道也。轮辕饰而人弗庸,徒饰也,况虚车乎”。“文以载道”的意思是说“文”像车,“道”像车上所载之货物,通过车的运载,可以达到目的地。文学也就是传播儒家之“道”的手段和工具。孔子也曾经探讨过这一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足志 文以足言 载道 作文指导 仲尼 读书笔记 写作灵感 《典论·论文》 人生感悟 教育工作者
下载PDF
上博《诗论》之“文亡隐言”解
10
作者 曹建国 《古籍研究》 2006年第1期121-127,共7页
首先说"文亡隐言"的"言。"对照简文,"言"字下部似缺,而且比简文其它释"言"之字多一小横,故李学勤释作"意";~①朱渊清、廖名春释作"音。"~②但我认为字仍当从马承源释作&qu... 首先说"文亡隐言"的"言。"对照简文,"言"字下部似缺,而且比简文其它释"言"之字多一小横,故李学勤释作"意";~①朱渊清、廖名春释作"音。"~②但我认为字仍当从马承源释作"言。"~③简文下部虽残,但对照其它释"言"之字,长度已够。至于多一小横的问题,对照郭店简,知"言"有两种写法,或有横,或无横,且一篇简文也有两种写法,如《成之闻之》。而且就先秦文献来看,没有将"文"和"意"、"音"联系起来的,倒有许多将"文"和"言"联系起来的例证,如《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载孔子语:"《志》有之:‘言以足志,文以足言。’不言,谁知其志?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晋为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简文 《诗论》 小横 以足志 文以足言 廖名春 先秦文献 孔子思想 承源
原文传递
幽香纸上分——漫言明清江南闺阁事(一)
11
作者 惠蓝 《艺术品》 2015年第9期26-39,共14页
西方文化有语言中心主义的传统,话语被认为优位于书写。譬如柏拉图就讲过:语言是意义的在场显现,而书写则是对意义的自我异化,犯了弑父罪。而在中国正好相反,"文"——书于竹帛的文字——素来拥有比"言"远为崇高的... 西方文化有语言中心主义的传统,话语被认为优位于书写。譬如柏拉图就讲过:语言是意义的在场显现,而书写则是对意义的自我异化,犯了弑父罪。而在中国正好相反,"文"——书于竹帛的文字——素来拥有比"言"远为崇高的地位。《文心雕龙》首篇第一句就是"文之为德也大矣,与天地并生者何哉?"俨然将"文"作为三才之一的"人"的象征而与天、地并置了。又所谓"言以足志,文以足言""圣人之情,见乎文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足志 文以足言 商景兰 三才 《牡丹亭》 沈宜修 杜丽娘 生者 自我异化 顾若璞
原文传递
善用修辞,尽得其妙——跟总书记学语言艺术之一
12
作者 王中翼 《中学生百科》 2021年第35期38-44,共7页
语言是最重要的交流工具,无论是说话还是写文章,语言表达不但要尽可能完整、准确,而且应该尽可能简明、生动、优美,以达到最佳表达效果。《左传》引述孔子的话说:"志有之,言以足志,文以足言。不言,谁知其志?言之无文,行而不远。&qu... 语言是最重要的交流工具,无论是说话还是写文章,语言表达不但要尽可能完整、准确,而且应该尽可能简明、生动、优美,以达到最佳表达效果。《左传》引述孔子的话说:"志有之,言以足志,文以足言。不言,谁知其志?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可见在表情达意的基础上,进一步修饰、美化语言的重要性。要做到"言之有文",就要讲究语言艺术,学习一点"修辞"的技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 以足志 文以足言 之无文 交流工具 善用修辞 表达效果 表情达意
原文传递
说“风骨” 被引量:2
13
作者 牟世金 《文史知识》 1983年第11期8-14,共7页
《文心雕龙》中有《风骨》篇对'风骨'问题做了专论。因为它不仅是《文心雕龙》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古代文论中一个常用的概念,并为现在的多种文学史、批评史所沿用,因此具有一定的普遍性而为古代文艺研究者所重视。但'风骨&... 《文心雕龙》中有《风骨》篇对'风骨'问题做了专论。因为它不仅是《文心雕龙》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古代文论中一个常用的概念,并为现在的多种文学史、批评史所沿用,因此具有一定的普遍性而为古代文艺研究者所重视。但'风骨'是多年来《文心雕龙》研究中争议较大的问题之一,这里只能简述一点自己的浅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文论 批评史 建安风力 学史 事义 肥辞 文以足言 以足志 建安骨 竹坡诗话
原文传递
画不够,文来凑
14
作者 刘二刚 《东方艺术》 2017年第2期124-125,共2页
玩家买画,如果你这画上没有几个字和图章,就会觉得这画没有完成,奇怪不。字与画的结合长期以来已成了中国画的程式。字少的签个名,加上年月日,字多的,有的是诗,有的是记事,统称“题跋”。苏东坡说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可惜他的画... 玩家买画,如果你这画上没有几个字和图章,就会觉得这画没有完成,奇怪不。字与画的结合长期以来已成了中国画的程式。字少的签个名,加上年月日,字多的,有的是诗,有的是记事,统称“题跋”。苏东坡说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可惜他的画我们今天看不到了。“画画要有诗意”,这是文人画的主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 文来 文以足言 以足志 石涛 元明 潘天寿 象外之象 竹屏
原文传递
妙语连珠 文章动人
15
作者 邱昌勇 《初中生优秀作文》 2013年第12X期28-29,共2页
妙语连珠,形容文章的语言运用富有文采。俗话说:"三分姿质,七分打扮。"写文章亦如此。孔子云:"言以足志,文以足言。不言,谁知其志?言而无文,行而不远。"说的正是文章语言生动性的重要意义。那么,怎样才能让文章的... 妙语连珠,形容文章的语言运用富有文采。俗话说:"三分姿质,七分打扮。"写文章亦如此。孔子云:"言以足志,文以足言。不言,谁知其志?言而无文,行而不远。"说的正是文章语言生动性的重要意义。那么,怎样才能让文章的语言生动起来呢?一、具体形象动人心具体形象的语言,绘形绘声绘色,使人如临其境,还能化无形为有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妙语连珠 以足志 文以足言 姿质 范进 运用 使人 问渠那得清如许 《陋室铭》 古诗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