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刘勰的文体发生论
1
作者 王海男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1996年第4期41-42,36,共3页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表述的文体发生论思想,具有集大成的地位和承前启后的作用。其中许多思想、观点,对于我们今天的文学创作,文学理论建构,也不无裨益。有鉴于此本文拟就其文体发生论思想,略作阐述。 文学起源之时,即孕育着文体的最...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表述的文体发生论思想,具有集大成的地位和承前启后的作用。其中许多思想、观点,对于我们今天的文学创作,文学理论建构,也不无裨益。有鉴于此本文拟就其文体发生论思想,略作阐述。 文学起源之时,即孕育着文体的最初胚胎。而文体之形成、发展的过程,在相当程度上也就构成了文学史的发展过程,由于诗这种文体在中国文学的早期发展中是一种主要文体,因此,诗歌发生论的产生也比较早。《诗大序》云:“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於中而形於言”。此即著名的“诗言志”说。其后,陆机在《文斌》中又说:“诗缘情而绮靡”。此即著名的“缘情”说。这两大诗论都是属于形而下的发生论,它们重在就诗论诗。与之相对的,是文学的形而上的发生论,刘勰的文学起源观就属于这一类。在他看来,文是源于道的:“玄黄色杂,方圆体分;日月叠璧,以垂丽天之象;山川焕绮,以铺理地之形;此盖道之文也”(《原道》)。其它诸如“傍及万品,动植皆文”(同上)的动植之文,以及“形立则章成,声发则文生”(同上)的形文、声文,它们都是自然之道的体现。“人文之元,肇自太极……谁其尸之,亦神理而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体发生 《文心雕龙》 文学起源 刘勰 发生 文学史 中国文学 文学创作 理论建构 “诗言志”
下载PDF
中国古典小说的本体论和文体发生发展论 被引量:11
2
作者 杨义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177-193,共17页
一 中国小说在其自古及今的漫长发展中,文体形态异常丰富和复杂。甚至令人感觉到,小说一门几乎成了文学领域众多不登大雅之堂的拉杂文体的“收容队”,它出入于典籍和民间,收容了志怪、传奇、笔记、话本和章回,给人以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一 中国小说在其自古及今的漫长发展中,文体形态异常丰富和复杂。甚至令人感觉到,小说一门几乎成了文学领域众多不登大雅之堂的拉杂文体的“收容队”,它出入于典籍和民间,收容了志怪、传奇、笔记、话本和章回,给人以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之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 中国古典小说 《史记》 文体发生 本体论 《汉书·艺文志》 中国小说 小说家 小说观念 目录学
原文传递
从口头传统角度论刘勰之文体发生观
3
作者 柳倩月 《湖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03-205,共3页
刘勰是一个具有浓厚的"原始"意识的文学理论家,在《文心雕龙》中,他对多种文体进行了"原始以表末"式的知识考古,将文体之发生上溯至"声采靡追"的时代,从而较客观地呈现出了一个事实,即一些文体是发生于... 刘勰是一个具有浓厚的"原始"意识的文学理论家,在《文心雕龙》中,他对多种文体进行了"原始以表末"式的知识考古,将文体之发生上溯至"声采靡追"的时代,从而较客观地呈现出了一个事实,即一些文体是发生于悠久深远的口头传统的。对此进行揭示,有助于全面深入地理解刘勰的文艺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心雕龙》 声采 文体发生 口头传统
下载PDF
巴罗克文化与17世纪英国诗歌的文体生成 被引量:11
4
作者 刘立辉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08-116,175,共9页
17世纪英国诗歌在意象、比喻方式、句型结构等文体方面显示出了与16世纪英诗的显著差异,形成这种文体的文化根源则是16世纪末至17世纪席卷欧洲的巴罗克文化。巴罗克文化促使英国诗歌从客观摹仿向主观表述内视化转向,巴罗克文化表现出来... 17世纪英国诗歌在意象、比喻方式、句型结构等文体方面显示出了与16世纪英诗的显著差异,形成这种文体的文化根源则是16世纪末至17世纪席卷欧洲的巴罗克文化。巴罗克文化促使英国诗歌从客观摹仿向主观表述内视化转向,巴罗克文化表现出来的内心焦虑感和视觉呈现的恢宏性也规定了17世纪英国诗歌文体的张力性和夸饰性。这说明诗歌文体的生成不是孤立的文学内部发生学现象,而是特定时期多种文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罗克 17世纪 英国诗歌 文体特征 文体发生
下载PDF
治理艺术、文明习性与文体观念——吴承学《中国早期文体观念的发生》序
5
作者 胡晓明 《古代文学理论研究》 2019年第1期11-19,共9页
吴承学教授的新著《中国早期文体观念的发生》即将出版,嘱我作序,兹事体大。从最早的《中国古代文学风格学》,到《中国古代文体形态研究》、《中国古代文体学研究》,风格论、文体形态史与文体学史完成之后,承学教授更返身远古,掘井及泉... 吴承学教授的新著《中国早期文体观念的发生》即将出版,嘱我作序,兹事体大。从最早的《中国古代文学风格学》,到《中国古代文体形态研究》、《中国古代文体学研究》,风格论、文体形态史与文体学史完成之后,承学教授更返身远古,掘井及泉,贡献了中国文体学的发生形态成果。一门现代学术意义上的学问,经他一手之力,规模宏阔,体系大备。新著之中,精义迭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体观念 文体 二十世纪 非虚构性 吴承学 《中国早期文体观念的发生
原文传递
论燕乐琵琶乐调的实质性转变 被引量:1
6
作者 庄永平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2017年第4期28-38,共11页
从隋朝郑译与外来苏祗婆乐调的对应(587)起,燕乐调在琵琶上是经过几次转变的:一次是由同宫系统转向同音异名多调性运用,到唐天宝十三载(754),太乐署供奉曲名及改诸乐名时,已显示出了这种转变。另一次是大约在武后与玄宗之间(624—762)... 从隋朝郑译与外来苏祗婆乐调的对应(587)起,燕乐调在琵琶上是经过几次转变的:一次是由同宫系统转向同音异名多调性运用,到唐天宝十三载(754),太乐署供奉曲名及改诸乐名时,已显示出了这种转变。另一次是大约在武后与玄宗之间(624—762)或玄宗末年与中唐之间(762—839),四弦四相琵琶定弦总体降低了四度,前者保留在当今福建南琶定弦上;后者即为北琶广泛采用,更促进了多调性的运用。再一次是在四弦四相琵琶总体降低四度之后,明确了低大二度的双调定弦法,这大概是中唐以后才形成的格局。至此,这些均是围绕拨弹乐器琵琶进行的。但约中、后唐至宋朝,由于主奏乐器转移到吹管乐器筚篥与笛上,乐调理论也随之发生了变化。正如那时文体上出现游戏式的回文诗、璇玑图那样,音乐上也有类似游戏式的乐调排列,其实,这与真正乐调的发展并无什么特别的关联,相反,则造成了燕乐不用徵调以及角调位置认定等种种谜团,成为燕乐调的千古之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从隋朝郑译与外来苏祗婆乐调的对应(587)起 燕乐调在琵琶上是经过几次转变的:一次是由同宫系统转向同音异名多调性运用 到唐天宝十三载(754) 太乐署供奉曲名及改诸乐名时 已显示出了这种转变.另一次是大约在武后与玄宗之间(624-762)或玄宗末年与中唐之间(762-839) 四弦四相琵琶定弦总体降低了四度 前者保留在当今福建南琶定弦上 后者即为北琶广泛采用 更促进了多调性的运用.再一次是在四弦四相琵琶总体降低四度之后 明确了低大二度的双调定弦法 这大概是中唐以后才形成的格局.至此 这些均是围绕拨弹乐器琵琶进行的.但约中、后唐至宋朝 由于主奏乐器转移到吹管乐器筚篥与笛上 乐调理论也随之发生了变化.正如那时文体上出现游戏式的回文诗、璇玑图那样 音乐上也有类似游戏式的乐调排列 其实 这与真正乐调的发展并无什么特别的关联 相反 则造成了燕乐不用徵调以及角调位置认定等种种谜团 成为燕乐调的千古之谜.
下载PDF
Interaction between animal personality and animal cognition 被引量:8
7
作者 Claudio CARERE Charles LOCURTO 《Current Zoology》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91-498,共8页
The study of animal personality has attracted considerable attention, as it has revealed a number of similarities in personality between humans and several nonhuman species. At the same time the adaptive value and evo... The study of animal personality has attracted considerable attention, as it has revealed a number of similarities in personality between humans and several nonhuman species. At the same time the adaptive value and evolutionary maintenance of different personalities are the subject of debate. Since Pavlov's work on dogs, students of comparative cognition have been aware that animals display vast individual differences on cognitive tasks, and that these differences may not be entirely accounted for differences in cognitive abilities. Here, we argue that personality is an important source of variation that may affect cognitive performance and we hypothesise mutual influences between personality and cognition across an individual's lifespan. In particular, we suggest that: 1) personality profiles may be markers of different cognitive styles; 2) success or failure in cognitive tasks could affect different personalities differently; 3) ontogenetic changes of personality profiles could be reflected in changes in cognitive performance. The study of such interplay has implications in animal welfare as well as in neuroscience and in translational medicine [Current Zoology 57 (4): 491-498, 20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imal personality Coping style COGNITION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