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8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寄生词曲与明代话本小说的文体变迁
被引量:
1
1
作者
郑海涛
赵义山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58-162,共5页
韵散相间是中国古典小说的传统结构方式。寄生词曲羼入话本小说后,于话本叙述体例、结构模式、语体风格等都产生明显影响。寄生词曲与明代话本小说文体变迁可分为三个时期:明前期话本受商业传播与读者接受等要素影响较少,因此寄生词曲...
韵散相间是中国古典小说的传统结构方式。寄生词曲羼入话本小说后,于话本叙述体例、结构模式、语体风格等都产生明显影响。寄生词曲与明代话本小说文体变迁可分为三个时期:明前期话本受商业传播与读者接受等要素影响较少,因此寄生词曲的运用亦大致与宋元话本相似;中期话本入话体制逐渐趋于规范化,寄生词曲的议论功能不断强化;晚期话本中寄生词曲于小说体式的影响呈现出二极化的状态。话本小说中寄生词曲的流变从侧面映证了话本小说从早期的说唱文学之一种发展为成熟文体形态的文人化案头文学的演变轨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寄生词曲
明代
话本小说
文体
变迁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文体生态与文体变迁——以先唐诔文为例
被引量:
1
2
作者
陈恩维
《晋阳学刊》
CSSCI
2013年第2期31-36,共6页
先唐诔文和哀辞经历了一个渐趋融合的过程,这是由于二者交际环境和交流目的的交叉而引发的。先唐诔文和碑文则经历了一个由相混走向有别的过程,碑文日益强化其实用性而诔文则逐渐向文学文体演进。诔文与伤悼诗赋的交流与沟通,引导了诔...
先唐诔文和哀辞经历了一个渐趋融合的过程,这是由于二者交际环境和交流目的的交叉而引发的。先唐诔文和碑文则经历了一个由相混走向有别的过程,碑文日益强化其实用性而诔文则逐渐向文学文体演进。诔文与伤悼诗赋的交流与沟通,引导了诔文由实用性文体向文学文体的转变。先唐诔文在文体对话中逐渐形成自身的文体规范,又在文体交流中逐渐失去了其文体独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体
生态
先唐诔文
文体
变迁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古代小说文体变迁的文化机制
3
作者
杨星映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5期20-26,共7页
作为文化产品的小说文体在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又由于新的文化场的出现而发生变迁。历史叙事与说书艺术孕育和制约着文言小说与白话小说文体的建构,在语言表述、叙事方式等诸多方面形成与西方小说文体迥异的语体和体制,呈现出...
作为文化产品的小说文体在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又由于新的文化场的出现而发生变迁。历史叙事与说书艺术孕育和制约着文言小说与白话小说文体的建构,在语言表述、叙事方式等诸多方面形成与西方小说文体迥异的语体和体制,呈现出鲜明的民族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小说
文体
变迁
文化杌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古代文体变迁新论
4
作者
王婉君
《中国民族博览》
2019年第1期86-87,共2页
关于文体变迁的讨论,在中国古代的文学评论中已成体系,时至今日,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和值得深入思考之处。学术界普遍认为,影响"文迁论"的因素至少有四种:时代因素、地理因素、自身因素和命运气数因素,其中以第一种为主流,首先...
关于文体变迁的讨论,在中国古代的文学评论中已成体系,时至今日,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和值得深入思考之处。学术界普遍认为,影响"文迁论"的因素至少有四种:时代因素、地理因素、自身因素和命运气数因素,其中以第一种为主流,首先由刘勰在《文心雕龙·时序》中提出:"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但以上因素中并不包括情感因素,或者隐藏于具体的分析中,本文将在这方面展开具体翔实的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体变迁论
情感因素
诗词流变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文本结构与现实世界——从《金光大道》、《许三观卖血记》话语模式看小说文体变迁
被引量:
1
5
作者
高卫红
《当代文坛》
CSSCI
2005年第6期24-27,共4页
关键词
文本结构
《金光大道》
《许三观卖血记》
话语模式
小说
文体
变迁
中国
当代文学研究
代浩然
余华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昌耀诗歌文体变迁的内在逻辑
被引量:
4
6
作者
张光昕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60-71,共12页
昌耀的诗歌创作中存在着一个从分行写作到不分行写作的文体变迁过程。从内在逻辑的角度看,这两种写作形态分别体现了他诗歌语言中的纵轴范式和横轴范式,昌耀对其作品的修改行为暗示了他的写作意志从前者向后者的倾斜。随着纵轴范式逐渐...
昌耀的诗歌创作中存在着一个从分行写作到不分行写作的文体变迁过程。从内在逻辑的角度看,这两种写作形态分别体现了他诗歌语言中的纵轴范式和横轴范式,昌耀对其作品的修改行为暗示了他的写作意志从前者向后者的倾斜。随着纵轴范式逐渐被横轴范式所代替,昌耀晚期的不分行写作突出地反映出诗人对呼吸的强化和对肺的滥用,造就了他诗歌中的噩的结构和狰狞之美。本文即借用"孔雀肺"这个意象,来指代导致昌耀诗歌文体变迁的内在原理和器质根源,并由此折射他诗歌写作的晚期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昌耀
诗歌
文体
变迁
内在逻辑
原文传递
刘师培古今文笔之辨探析
7
作者
肖瑶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20年第9期96-98,共3页
本文以刘师培判断的古今文笔概念分期为基础,分别从历代文体起源、文体分类、文体变迁的相关理论为出发点,探讨刘师培古文理论中的文笔问题。刘师培作为扬州学派的汉学家代表,认识到厘清文笔无疑是推翻桐城派“古文为正统”主张的重要...
本文以刘师培判断的古今文笔概念分期为基础,分别从历代文体起源、文体分类、文体变迁的相关理论为出发点,探讨刘师培古文理论中的文笔问题。刘师培作为扬州学派的汉学家代表,认识到厘清文笔无疑是推翻桐城派“古文为正统”主张的重要途径。在探究刘师培“宗骈”的文体观基础上,笔者认为他并没有否认俗语在近代社会发展中的普及作用,他的观点是即使在这种社会形势下,骈文也有存在的必要,表现他客观理性的文体研究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笔之辨
文体
起源
文体
分类
文体
变迁
骈文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文体变迁的背后——从生命本体看中国文学的文体变迁
8
作者
刘承华
《东方丛刊》
2000年第1期183-198,共16页
在中国文学史上,文体变迁是一个人所共知的事实。从汉代文学的代表样式“赋”,到六朝的“骈文”、唐代的“诗”、宋代的“词”、元代的“曲”,再到明清的“小说”,在宏观上很明晰地展示了文体的盛衰变迁。对变迁的原因,学术界曾有...
在中国文学史上,文体变迁是一个人所共知的事实。从汉代文学的代表样式“赋”,到六朝的“骈文”、唐代的“诗”、宋代的“词”、元代的“曲”,再到明清的“小说”,在宏观上很明晰地展示了文体的盛衰变迁。对变迁的原因,学术界曾有过一些解释,但专门的研究尚不多见。本文拟从文学的生命本体角度对这一问题作一考察,重点分析生命本体对文体形式发生影响的四个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体
变迁
生命本体
中国文学
文学史
全文增补中
题名
寄生词曲与明代话本小说的文体变迁
被引量:
1
1
作者
郑海涛
赵义山
机构
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58-162,共5页
基金
2008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明代词曲史研究的新视阈--明代小说寄生词曲研究"(项目号:08XZW007)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韵散相间是中国古典小说的传统结构方式。寄生词曲羼入话本小说后,于话本叙述体例、结构模式、语体风格等都产生明显影响。寄生词曲与明代话本小说文体变迁可分为三个时期:明前期话本受商业传播与读者接受等要素影响较少,因此寄生词曲的运用亦大致与宋元话本相似;中期话本入话体制逐渐趋于规范化,寄生词曲的议论功能不断强化;晚期话本中寄生词曲于小说体式的影响呈现出二极化的状态。话本小说中寄生词曲的流变从侧面映证了话本小说从早期的说唱文学之一种发展为成熟文体形态的文人化案头文学的演变轨迹。
关键词
寄生词曲
明代
话本小说
文体
变迁
分类号
J207.23 [艺术—美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文体生态与文体变迁——以先唐诔文为例
被引量:
1
2
作者
陈恩维
机构
佛山大学中文系
出处
《晋阳学刊》
CSSCI
2013年第2期31-36,共6页
文摘
先唐诔文和哀辞经历了一个渐趋融合的过程,这是由于二者交际环境和交流目的的交叉而引发的。先唐诔文和碑文则经历了一个由相混走向有别的过程,碑文日益强化其实用性而诔文则逐渐向文学文体演进。诔文与伤悼诗赋的交流与沟通,引导了诔文由实用性文体向文学文体的转变。先唐诔文在文体对话中逐渐形成自身的文体规范,又在文体交流中逐渐失去了其文体独特性。
关键词
文体
生态
先唐诔文
文体
变迁
Keywords
Stylistic Ecology
Leiwen
Stylistic changes
分类号
K877.42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古代小说文体变迁的文化机制
3
作者
杨星映
机构
重庆师范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出处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5期20-26,共7页
文摘
作为文化产品的小说文体在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又由于新的文化场的出现而发生变迁。历史叙事与说书艺术孕育和制约着文言小说与白话小说文体的建构,在语言表述、叙事方式等诸多方面形成与西方小说文体迥异的语体和体制,呈现出鲜明的民族特色。
关键词
中国古代小说
文体
变迁
文化杌制
分类号
I054 [文学—文学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古代文体变迁新论
4
作者
王婉君
机构
山西大学文学院
出处
《中国民族博览》
2019年第1期86-87,共2页
文摘
关于文体变迁的讨论,在中国古代的文学评论中已成体系,时至今日,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和值得深入思考之处。学术界普遍认为,影响"文迁论"的因素至少有四种:时代因素、地理因素、自身因素和命运气数因素,其中以第一种为主流,首先由刘勰在《文心雕龙·时序》中提出:"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但以上因素中并不包括情感因素,或者隐藏于具体的分析中,本文将在这方面展开具体翔实的论述。
关键词
文体变迁论
情感因素
诗词流变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文本结构与现实世界——从《金光大道》、《许三观卖血记》话语模式看小说文体变迁
被引量:
1
5
作者
高卫红
出处
《当代文坛》
CSSCI
2005年第6期24-27,共4页
关键词
文本结构
《金光大道》
《许三观卖血记》
话语模式
小说
文体
变迁
中国
当代文学研究
代浩然
余华
分类号
I207.4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昌耀诗歌文体变迁的内在逻辑
被引量:
4
6
作者
张光昕
机构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60-71,共12页
文摘
昌耀的诗歌创作中存在着一个从分行写作到不分行写作的文体变迁过程。从内在逻辑的角度看,这两种写作形态分别体现了他诗歌语言中的纵轴范式和横轴范式,昌耀对其作品的修改行为暗示了他的写作意志从前者向后者的倾斜。随着纵轴范式逐渐被横轴范式所代替,昌耀晚期的不分行写作突出地反映出诗人对呼吸的强化和对肺的滥用,造就了他诗歌中的噩的结构和狰狞之美。本文即借用"孔雀肺"这个意象,来指代导致昌耀诗歌文体变迁的内在原理和器质根源,并由此折射他诗歌写作的晚期风格。
关键词
昌耀
诗歌
文体
变迁
内在逻辑
分类号
I207.25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刘师培古今文笔之辨探析
7
作者
肖瑶
机构
内蒙古师范大学研究生院
出处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20年第9期96-98,共3页
基金
内蒙古自治区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资助、内蒙古师范大学校级项目成果“刘师培《文说》古文理论研究”(CXJJS19020)。
文摘
本文以刘师培判断的古今文笔概念分期为基础,分别从历代文体起源、文体分类、文体变迁的相关理论为出发点,探讨刘师培古文理论中的文笔问题。刘师培作为扬州学派的汉学家代表,认识到厘清文笔无疑是推翻桐城派“古文为正统”主张的重要途径。在探究刘师培“宗骈”的文体观基础上,笔者认为他并没有否认俗语在近代社会发展中的普及作用,他的观点是即使在这种社会形势下,骈文也有存在的必要,表现他客观理性的文体研究态度。
关键词
文笔之辨
文体
起源
文体
分类
文体
变迁
骈文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文体变迁的背后——从生命本体看中国文学的文体变迁
8
作者
刘承华
机构
中国科技大学社科部副教授
出处
《东方丛刊》
2000年第1期183-198,共16页
文摘
在中国文学史上,文体变迁是一个人所共知的事实。从汉代文学的代表样式“赋”,到六朝的“骈文”、唐代的“诗”、宋代的“词”、元代的“曲”,再到明清的“小说”,在宏观上很明晰地展示了文体的盛衰变迁。对变迁的原因,学术界曾有过一些解释,但专门的研究尚不多见。本文拟从文学的生命本体角度对这一问题作一考察,重点分析生命本体对文体形式发生影响的四个环节。
关键词
文体
变迁
生命本体
中国文学
文学史
分类号
I207 [文学—中国文学]
I206 [文学—中国文学]
全文增补中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寄生词曲与明代话本小说的文体变迁
郑海涛
赵义山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文体生态与文体变迁——以先唐诔文为例
陈恩维
《晋阳学刊》
CSSCI
2013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中国古代小说文体变迁的文化机制
杨星映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中国古代文体变迁新论
王婉君
《中国民族博览》
2019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文本结构与现实世界——从《金光大道》、《许三观卖血记》话语模式看小说文体变迁
高卫红
《当代文坛》
CSSCI
2005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昌耀诗歌文体变迁的内在逻辑
张光昕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
4
原文传递
7
刘师培古今文笔之辨探析
肖瑶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20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文体变迁的背后——从生命本体看中国文学的文体变迁
刘承华
《东方丛刊》
2000
0
全文增补中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