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文化遗产与保护:意义消解与价值重构 被引量:8
1
作者 甘代军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5期54-57,共4页
文化遗产是人类文化的"化石",它所凝聚的文化在其繁荣时期的鲜活生命和社会价值,随着文化所属时代的结束而发生原生意义的终结;但在新的历史时期,通过文化遗产保护和文化资源的经济开发,在文化遗产这一"旧"的文化... 文化遗产是人类文化的"化石",它所凝聚的文化在其繁荣时期的鲜活生命和社会价值,随着文化所属时代的结束而发生原生意义的终结;但在新的历史时期,通过文化遗产保护和文化资源的经济开发,在文化遗产这一"旧"的文化形体上又实现了符合新时代需要的价值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遗产 意义消解 价值重构
下载PDF
稽古振今:重构古典传记文学的文本意义——读张新科教授新著《中国古典传记文学的生命价值》
2
作者 张福安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5期127-128,共2页
历史文本是时间的停滞与凝结,它不仅为历史现象提供了可以理解的人物和事件,还提供了一种精神与意义的阐释架构。从这个角度看,作为史学文本的中国古典传记就达成了文学意义的转换。因而,古典传记文学仅囿于文献考证、人物评论、艺术点... 历史文本是时间的停滞与凝结,它不仅为历史现象提供了可以理解的人物和事件,还提供了一种精神与意义的阐释架构。从这个角度看,作为史学文本的中国古典传记就达成了文学意义的转换。因而,古典传记文学仅囿于文献考证、人物评论、艺术点评或文体特征的研究显然是不够的。古典传记文学是生命的记载与表达,是人与人、人与世界、人与历史的关系重叠,联系了过去、现在和未来,构筑了文本的意义指向。因此,古典传记文学意义的寻求显得尤为迫切,张新科教授新著《中国古典传记文学的生命价值》(人民出版社,2012年12月版)立足于现实,以传统文化精神呼唤为出发点,从古典传记作品的实际出发,在对中国古典传记演化轨迹的全面把握的基础上,探讨中国古典传记中传主的生命特征、生命价值及其对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作用,探析了文本的审美价值,进而揭示古典传记的当代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典 传记文学 文本意义 生命价值 张新科 教授 传统文化精神 重构
下载PDF
百年文化历程的回顾与前瞻——评《文化批判与文化重构》
3
作者 惠吉星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127-128,共2页
李宗桂同志的新作《文化批判与文化重构》(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6月出版)一书是介于文化学理论与文化史之间的著作。反思一百多年来中国文化发展的艰难历程,审视当代中国文化的现实构成和基本形态,展望未来新型文化体系构成了本书的基... 李宗桂同志的新作《文化批判与文化重构》(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6月出版)一书是介于文化学理论与文化史之间的著作。反思一百多年来中国文化发展的艰难历程,审视当代中国文化的现实构成和基本形态,展望未来新型文化体系构成了本书的基本内容。作者紧扣中国文化出路这一主题,站在当代理论思维高度,在总结近代以来历次文化论战特别是八十年代文化讨论的思想成果基础上,提出了中国文化发展的现代精神方向和原则。无疑,不能将传统中国向现代化的转型仅仅归结为文化的转型,但我们有理由把文化现代化视为中国社会现代化的先导和核心,因此,探讨中国文化的出路也就是在探讨中国现代化的出路。在改革开放的浪潮重新在华夏大地涌起的今天,作者对重建中国文化这一历史性课题的探讨显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与近年出版的同类著作相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以来 基本内容 传统文化 传统中国 现实意义 思维方式 价值取向 文化批判 价值目标 文化重构
下载PDF
当代美学的价值重构及其功能 被引量:3
4
作者 李西建 《求是学刊》 CSSCI 1997年第1期66-70,共5页
当代美学的价值重构及其功能李西建(一)从系统的观点看,价值形态和结构也是不同要素间的有机组合,其中包括认识价值和道德价值,也包括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几方面内容虽然各有特殊性,但总的来看,它们形成了价值体系的水平和尺度... 当代美学的价值重构及其功能李西建(一)从系统的观点看,价值形态和结构也是不同要素间的有机组合,其中包括认识价值和道德价值,也包括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几方面内容虽然各有特殊性,但总的来看,它们形成了价值体系的水平和尺度。以这一视角来理解当代美学的价值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观念 价值重构 当代美学 艺术文化 科技文化 美学学科 人类精神 文化系统 生存状态 定向功能
下载PDF
批判为了创造 重构为了复兴──读《文化批判与文化重构》
5
作者 马小虎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137-138,共2页
批判为了创造重构为了复兴──读《文化批判与文化重构》马小虎中国社会步入现代化历史进程后,一个重要主题是传统文化的出路问题。这个主题激荡着无数关心传统文化出路的仁人志士的心。从传统看,客观上越是最不神圣的阶段,在意识上... 批判为了创造重构为了复兴──读《文化批判与文化重构》马小虎中国社会步入现代化历史进程后,一个重要主题是传统文化的出路问题。这个主题激荡着无数关心传统文化出路的仁人志士的心。从传统看,客观上越是最不神圣的阶段,在意识上越有被神圣化的历史,也越有被否定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批判 文化重构 批判与重构 重构模式 当代中国文化 价值系统 中国传统文化 社会主义新型文化 中国文化的出路 主流文化
下载PDF
当代教育文化的主旨意在理念重塑精神重构特色重建素养提高 被引量:1
6
作者 杨军昌 《教育文化论坛》 2010年第5期1-4,共4页
文章以"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精神为指引,结合《教育文化论坛》的办刊方向和目标,认为教育文化的主旨意在理念重塑精神重构特色重建素质提高。其中理念重塑的价值重在"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文章以"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精神为指引,结合《教育文化论坛》的办刊方向和目标,认为教育文化的主旨意在理念重塑精神重构特色重建素质提高。其中理念重塑的价值重在"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所表达的社会意义;精神重构的价值重在"造就一批杰出的教育家"所表达的教育精神;教育特色的价值重在"尚德"核心价值观的确立所体现的境界和荣誉;科学素养的提高,重在培养做人做事的心态情感、观察问题的敏捷性、创新意识和动手解决问题能力的建构精神;人文修养的修炼,则重在"人的无限的一种有限存在"的内在品质所表达的精神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 教育文化 理念重塑 重构 重建 科学素养 Culture EDUCATIONAL 优先发展教育 人力资源 核心价值 解决问题能力 表达 有限存在 素质提高 社会意义 人文修养 内在品质 精神状态 教育特色
下载PDF
叙事学向价值意义地域延伸的可能性
7
作者 钱竞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5期70-72,共3页
读了张开焱先生的《文化与叙事》,留下了受到某种震撼的印象。 第一,在正式阅读文本之前,头脑先留有一个大疑问,即叙事学的研究是否存在着向价值意义地域延伸或曰扩张的可能? 简单地说,在我看来,价值意义的探寻最终必定把问题引入形而... 读了张开焱先生的《文化与叙事》,留下了受到某种震撼的印象。 第一,在正式阅读文本之前,头脑先留有一个大疑问,即叙事学的研究是否存在着向价值意义地域延伸或曰扩张的可能? 简单地说,在我看来,价值意义的探寻最终必定把问题引入形而上学领域,引向终极价值、终极意义这类纯哲学或纯神学领域。而这些领域最富于“不可言说”性,即存在着“语言的悖论”。那么,在我的观念中,结构主义叙事学则理所当然地属于形而下学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学 价值意义 叙事语法 文化语法 历史语法 结构主义 知识系统 巴赫金 文学理论 形而上学
下载PDF
衍生于传统的文化:以蜡染为例 被引量:7
8
作者 邱泽奇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02-111,160,共11页
在今天的文化认同中,蜡染是中国西南少数民族文化的象征。但在历史上,蜡染是中国大多数地区普遍存在的服饰传统之一。什么一个曾经为多个民族包括汉族在内广泛使用的服饰传统在今天却变成了部分少数民族竞相展现的民族文化?本文认为,在... 在今天的文化认同中,蜡染是中国西南少数民族文化的象征。但在历史上,蜡染是中国大多数地区普遍存在的服饰传统之一。什么一个曾经为多个民族包括汉族在内广泛使用的服饰传统在今天却变成了部分少数民族竞相展现的民族文化?本文认为,在现代生活方式广泛扩散的过程中,一个社会的主体民族放弃了自己的一些传统,通过接受普遍认同的生活方式完成了现代转型。与此同时,少数民族则通过对传统的保留与改造将部分普遍的传统转化成了一个民族在现代性渗透过程中的识别符号。在一定的意义上,这类似于霍布斯鲍姆和兰格所说的被"发明的传统"。但必须强调的是,在这个过程中,一种识别符号的形成并不是因为民族缺乏其他的识别符号,而是因为被转化的识别符号具有商业化的价值。换句话说,在文化的生产中,商业化价值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而不是像吉尔茨所说的那样,文化的意义系统在代际之间的传递是纯粹文化之间的强势与弱势之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 蜡染 衍生 少数民族文化 现代生活方式 霍布斯鲍姆 强势与弱势 文化认同 中国西南 主体民族 现代转型 影响因素 意义系统 商业化 符号 识别 普遍 现代性 服饰 转化 价值
下载PDF
贫困文化不可漠视 被引量:2
9
作者 薛三让 《中国国情国力》 CSSCI 2007年第8期51-53,共3页
“贫困文化”是一种安于贫困的价值观。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是人存在的意义系统,是人的追求、理想和信念体系,反映的是人的深层精神状态,属于价值理性范畴。人们一旦在这方面陷于贫困,要比物质贫困、智力贫困更深重、更可怕、更难... “贫困文化”是一种安于贫困的价值观。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是人存在的意义系统,是人的追求、理想和信念体系,反映的是人的深层精神状态,属于价值理性范畴。人们一旦在这方面陷于贫困,要比物质贫困、智力贫困更深重、更可怕、更难以摆脱。因为它的惟一功能就是生养贫困:物质与精神的双重贫困,并由此形成一种物质贫困——精神贫困——物质贫困的恶性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困文化 物质贫困 漠视 精神状态 意义系统 信念体系 价值理性 恶性循环
下载PDF
重视和加强企业文化骨干的培训
10
作者 韩福荣 《吉化党校学报》 2004年第3期46-47,共2页
随着企业文化规划的制定,文本的编制,网络的建立,各项具体工作的付诸实施,广大干部和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在不断地提高和深化,但是,我们必须看到,人们对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的认识还很不统一,对企业所倡导的价值理念... 随着企业文化规划的制定,文本的编制,网络的建立,各项具体工作的付诸实施,广大干部和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在不断地提高和深化,但是,我们必须看到,人们对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的认识还很不统一,对企业所倡导的价值理念的深刻内涵,还远没有达到理解、认可和信奉的程度,尤其是我们的各级领导和骨干对如何把这样一项长期、艰巨、繁杂的系统工程实施好,推向深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文化建设 员工 价值理念 培训 领导 系统工程 规划 干部 倡导 重要意义
下载PDF
转变中的中国政治文化结构 被引量:94
11
作者 王沪宁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3期55-64,共10页
当代政治学受世界一体化进程的推动,日益认识到不同社会和不同民族文化差异的政治意义。自然障碍的逾越,人为藩篱的冲破,排外心理的消除,是文化因素走入政治科学殿堂的阶梯。本尼迪克特对日本文化的研究,可以视为这个进程的起步:人类社... 当代政治学受世界一体化进程的推动,日益认识到不同社会和不同民族文化差异的政治意义。自然障碍的逾越,人为藩篱的冲破,排外心理的消除,是文化因素走入政治科学殿堂的阶梯。本尼迪克特对日本文化的研究,可以视为这个进程的起步:人类社会必然会为自己的生活作出某种设计,它会赞成某些应付事态的方式和某些估量事态的方式,生活在那个社会中的人们把这些解决问题的方法视为整个世界的基础。今天,人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清楚地认识到,政治生活不单单由诸如制度、体制、权力、规范等“硬件”构成,还有“软件”亦即潜在的或内在的命令,如价值、感情、心理、态度等。政治文化分析恰恰是适应人们的这种认识要求而生的。中国政治正处在变革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系统 中国社会 近代以来 政治生活 政治文化结构 政治意义 政治体制 政治学 人类社会 社会生活
下载PDF
“青”字的符号——文化学阐释 被引量:3
12
作者 蓝天 李润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0年第2期60-65,共6页
文字是语言的书写符号,但它又不单纯是一种符号,因为文字所记录的语言在本质上是一个民族的意义系统和价值系统。也就是说,语言是与一定民族的文化系统紧密相联系的。因而,记录语言的文字符号一般也包含了一定的文化意义。汉字作为记录... 文字是语言的书写符号,但它又不单纯是一种符号,因为文字所记录的语言在本质上是一个民族的意义系统和价值系统。也就是说,语言是与一定民族的文化系统紧密相联系的。因而,记录语言的文字符号一般也包含了一定的文化意义。汉字作为记录汉语的符号,也具有这样的性质。我们试以“青”字为例,对其文化意义加以阐释。“青”字最早见于甲骨文,其形体与小篆结构相同。《说文》曰:“青,东方色也。木生火,从生、丹。丹青之信言必然。”段玉裁注:“俗言信若丹青,谓其相生之理有必然也。援此以说从生、丹之意。”许慎将“青”字形体分为“生、丹”二部甚确,然而其解释的理据为五行相生之说,显然不当。段注又从而论述,亦属牵强。“五行”之说最早见于《尚书·洪范》:“五行:一日水,二日火,三日木,四日金,五日土。”然《洪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意义 文化系统 价值系统 意义系统 五行相生 段玉裁 洪范 民族 许慎 中国传统文化
下载PDF
对现代化与传统文化的再思考——评海外新儒学 被引量:4
13
作者 何新 《社会科学辑刊》 1987年第2期23-29,共7页
一当代台湾和海外汉学界中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就是“新儒学”思想的兴起。这一学术在当代台湾及海外华裔学者中,已成为影响颇大的一派显学。余英时和杜维明,正是新儒学中的两位中坚人物。五四以来在大陆早已形同僵尸的儒学思想,何以在... 一当代台湾和海外汉学界中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就是“新儒学”思想的兴起。这一学术在当代台湾及海外华裔学者中,已成为影响颇大的一派显学。余英时和杜维明,正是新儒学中的两位中坚人物。五四以来在大陆早已形同僵尸的儒学思想,何以在海外会突然兴起,国内许多人对此感到困惑。近期国内已有提出所谓“孔子思想的现代意义”的,但其理论基础和知识背景,却与海外的“新儒学”全然不同。多数其实不过是楚歌燕唱,学声应和而已。但海外新儒学的兴起,却具有中国历史文化的深刻原因。这种现代新儒学,实质是海峡彼岸一批掌握了现代思想和方法的学者,在对中国近百年来“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新儒学 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历史文化 再思考 杜维明 中国现代化 余英时 现代意义 价值系统 海外汉学
下载PDF
顽主──王朔文化叛逆的视角
14
作者 姚晓雷 《平顶山学院学报》 1995年第3期22-27,共6页
顽主──王朔文化叛逆的视角姚晓雷毫无援色地接受了“痞子文学”作家桂冠依然闲庭信步的王朔,不失时机地把“玩”的宫官僚得免祆卜了油的大鞋一得油平可鉴,并把它她向文坛、的确有个时期,出现在其笔下的主人公,几乎全是些大大小小... 顽主──王朔文化叛逆的视角姚晓雷毫无援色地接受了“痞子文学”作家桂冠依然闲庭信步的王朔,不失时机地把“玩”的宫官僚得免祆卜了油的大鞋一得油平可鉴,并把它她向文坛、的确有个时期,出现在其笔下的主人公,几乎全是些大大小小的顽主们,一例天马行空一例妙语巧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叛逆 顽主 王朔 文化性格 价值虚无主义 新写实主义 文化意义 小说 主人公 社会价值系统
下载PDF
文化批判与价值重构——中国文化出路展望 被引量:8
15
作者 李宗桂 《天津社会科学》 CSSCI 1992年第4期45-51,共7页
近代以来,中国的文化批判和价值重构艰难曲折,步履沉重。改革开放以后,商品经济的发展以及相应的观念的产生,使文化建设方面的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的矛盾日益凸显,中国文化的未来出路问题备受关注。今天,认真总结文化批判和价值重构... 近代以来,中国的文化批判和价值重构艰难曲折,步履沉重。改革开放以后,商品经济的发展以及相应的观念的产生,使文化建设方面的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的矛盾日益凸显,中国文化的未来出路问题备受关注。今天,认真总结文化批判和价值重构的经验教训,客观地解析关于中国文化出路的种种主张,厘清近代以来中国文化的发展道路,展望中国文化的未来出路,对于我们建设现代新型文化体系,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重构 文化批判 中国文化发展 新型文化 价值系统 中国文化的出路 近代以来 综合创新 盘西 文化重构
原文传递
文化转型与意义重构:五四的思考 被引量:1
16
作者 黄健 《上海文化》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X期40-48,125,共10页
晚清以降,伴随着中国现代化发展进程中所出现的传统意义的失落,一场蔓延全社会各阶层的意义危机悄然而生。如果说在文化转型时期,针对传统意义的失落进行价值的转换和意义的重构是这个时期重要的历史任务和文化现象,那么,对于中国新文... 晚清以降,伴随着中国现代化发展进程中所出现的传统意义的失落,一场蔓延全社会各阶层的意义危机悄然而生。如果说在文化转型时期,针对传统意义的失落进行价值的转换和意义的重构是这个时期重要的历史任务和文化现象,那么,对于中国新文化的建设和发展来说,如何重构新的价值和意义系统将是中国文化能否完成现代转型的关键。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们围绕这一主题各抒己见,共同探寻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文化发展和价值与意义重构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转型 意义危机 价值意义 重构
原文传递
尴尬的背后——对世界华文文学学科发展的思考
17
作者 易水寒 《华文文学》 2006年第5期31-35,共5页
中国大陆文化和价值意义系统重构可资利用的文化资源有三,其一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资源,其二为西方文化的资源,其三为台港澳及海外华文文学(文化)的资源。前两种文化资源一直被学界所重视,后一种文化资源并未得到充分的认识和重视。倘若我... 中国大陆文化和价值意义系统重构可资利用的文化资源有三,其一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资源,其二为西方文化的资源,其三为台港澳及海外华文文学(文化)的资源。前两种文化资源一直被学界所重视,后一种文化资源并未得到充分的认识和重视。倘若我们从中华文化和价值意义系统重建的视角来审视中国的“世界华文文学”这一学科,则诸多尴尬的背后是一片充满生机与活力且前景异常广阔的文学天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华文文学 尴尬 文化与价值意义系统重构
下载PDF
人文精神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晓升 《青海社会科学》 CSSCI 1998年第5期8-15,共8页
关键词 人文精神 经济发展 市场经济行为 经济伦理观 加尔文教 经济活动 资本主义 价值意义 文化价值系统 新教伦理
下载PDF
价值观自信是文化自信之核 被引量:4
19
作者 沈壮海 《中国领导科学》 2016年第9期10-10,共1页
在文化自信的系统构成中更具核心意义,对文化自信的诸多构成维度、因素具有统摄意义的,是价值观的自信。
关键词 文化自信 价值 系统构成 构成维度 意义
原文传递
“现代新儒家”概念之我见──兼论余英时思想之学派归属
20
作者 李翔海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年第5期10-17,共8页
“现代新儒家”概念之我见──兼论余英时思想之学派归属李翔海一作为一个以史学名家的当代学人,余英时先生所取得的学术成就是海内外所共认的。但对于他是不是一个现代新儒家的问题,却见仁见智,颇有争议。余英时曾不止一次地表示,... “现代新儒家”概念之我见──兼论余英时思想之学派归属李翔海一作为一个以史学名家的当代学人,余英时先生所取得的学术成就是海内外所共认的。但对于他是不是一个现代新儒家的问题,却见仁见智,颇有争议。余英时曾不止一次地表示,自己只是一个历史学者、思想史研究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英时 现代新儒家 儒学观 价值系统 现代意义 儒学复兴 中国文化 儒家文化 中西文化 思想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