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文化意象与概念隐喻——从帕尔默文化心象理论谈跨文化互融
1
作者 孙晓红 《皖西学院学报》 2014年第1期78-81,共4页
以帕尔默文化心象理论为理论基础,阐述概念隐喻的重要性,它已成为人们认知、思维、经历、语言甚至行为的基础,是理解人类认知能力的唯一方法,应用文化意象影响概念隐喻生成这一规律,分析文化意象形成概念隐喻的跨文化共性与差异,旨在增... 以帕尔默文化心象理论为理论基础,阐述概念隐喻的重要性,它已成为人们认知、思维、经历、语言甚至行为的基础,是理解人类认知能力的唯一方法,应用文化意象影响概念隐喻生成这一规律,分析文化意象形成概念隐喻的跨文化共性与差异,旨在增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解和包容,进而达到跨文化互融的最终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意象 概念隐喻 文化
下载PDF
“跨文化交际学”抑或“跨文化互际学”?
2
作者 任瑞 《中国科技术语》 2012年第2期29-32,共4页
文章从词义及研究内容方面分析cross cultural communication和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的区别,提出"跨文化互际学"一说的翻译依据,试解决两个术语混淆不清的问题。
关键词 文化交际学 文化际学 汉译
下载PDF
金介甫《沈从文传》的跨文化互文叙事
3
作者 肖远东 简功友 《怀化学院学报》 2022年第1期91-95,共5页
“互文性”是传记体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确保传记真实性的有效手段。作为一部由美国学者写就的国人传记,金介甫的《沈从文传》兼具传记的史实性与文学性,在学界有着巨大的影响力。本文试从跨文化摘译、跨文化批评、跨文化阐释三个方面... “互文性”是传记体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确保传记真实性的有效手段。作为一部由美国学者写就的国人传记,金介甫的《沈从文传》兼具传记的史实性与文学性,在学界有着巨大的影响力。本文试从跨文化摘译、跨文化批评、跨文化阐释三个方面来解读《从文自传》、沈从文作品、沈从文思想与《沈从文传》之间存在的互文性关系,阐释它们在传记叙事中的再语境化过程及传记最终实现的叙事效果,以期为同类型文本的写作与鉴赏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从文传》 金介甫 文化文叙事 再语境化
下载PDF
广告行为·符号·文化 被引量:3
4
作者 杨海涛 高炜 吴艳 《财经理论研究》 1996年第2期41-45,共5页
广告行为既是社会经济现象,又是社会文化现象。广告符号是广告行为的重要要素,广告行为过程就是商品信息的符号化过程,因而现代广告行为的实施,必须深刻理解广告投放区域的文化背景,制作具有民族特色、极富形象化、个性化的广告符... 广告行为既是社会经济现象,又是社会文化现象。广告符号是广告行为的重要要素,广告行为过程就是商品信息的符号化过程,因而现代广告行为的实施,必须深刻理解广告投放区域的文化背景,制作具有民族特色、极富形象化、个性化的广告符号。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广告行为主体面临着广告的跨文化传播任务,为实现经济利益,应遵循维模原理和适应原理,推行本土化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告行为 广告主体行为 广告符号 文化互跨
下载PDF
互文性与翻译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昌龙 褚艳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 2006年第2期47-50,共4页
互文性理论作为文学研究领域的重要理论已经成为近年来最热门的话题,而互文性理论对翻译又有着深远的影响。由于翻译是一种特殊的再创造,互文性理论在翻译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通过译者的角色,文本意义和跨文化互文三方面探讨,可以看出... 互文性理论作为文学研究领域的重要理论已经成为近年来最热门的话题,而互文性理论对翻译又有着深远的影响。由于翻译是一种特殊的再创造,互文性理论在翻译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通过译者的角色,文本意义和跨文化互文三方面探讨,可以看出互文性理论在翻译中的特殊作用和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性 翻译 文本意义 文化 文学翻译
下载PDF
语言景观之跨文化互文现象研究 被引量:15
6
作者 韩艳梅 陈建平 《中国外语》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1-41,共11页
异国文本或符号被引入本国语言景观时,经历文本再语境化和文化再语境化,可称之为语言景观的跨文化互文现象。本研究基于"语篇历史法"和"再语境化"等理论框架,分析三百余个多语标识牌,探讨这些标识牌如何借助文本、体裁和非语言符号... 异国文本或符号被引入本国语言景观时,经历文本再语境化和文化再语境化,可称之为语言景观的跨文化互文现象。本研究基于"语篇历史法"和"再语境化"等理论框架,分析三百余个多语标识牌,探讨这些标识牌如何借助文本、体裁和非语言符号的再语境化实现跨文化互文,并归纳出语言景观跨文化互文的主要形式。本研究的意义在于揭示语码混合研究不应仅停留在语言形式上,更重要的是要深入到文化层面,挖掘语码混合作为语言景观跨文化互文现象的文化动因和形成机制,探索其在文化开放性、社会现代化和国际化方面所具有的重要指标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 语言景观 语码混合 文化融合 再语境化
原文传递
“一带一路”倡议下职业教育国际合作平台的实践类型与发展路径
7
作者 张慧波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9-26,共8页
打造职业教育国际合作平台是扩大职业教育高水平对外开放、服务“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举措。自2013年以来,我国职业教育国际合作平台建设历经初步探索阶段、多元拓展阶段和高质量发展阶段,形成了助力国际人力资源开发的技术技能人才培... 打造职业教育国际合作平台是扩大职业教育高水平对外开放、服务“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举措。自2013年以来,我国职业教育国际合作平台建设历经初步探索阶段、多元拓展阶段和高质量发展阶段,形成了助力国际人力资源开发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国际合作平台、服务企业“走出去”的应用科研与技术服务国际合作平台、促进民心相通的跨文化交流互鉴国际合作平台。步入新的发展阶段,高质量打造职业教育国际合作平台需要以专业群为基础,整合升级国际化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合作平台;对接“走出去”企业技术创新需求,提升应用科研与技术服务平台效能;回应国际文化交流和“民心相通”需求,全面优化跨文化交流互鉴国际合作平台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职业教育国际合作平台 人才培养 应用科研与技术服务 文化交流
下载PDF
汉语国际教育中的跨际心理适应与文化互鉴
8
作者 杨理沛 《汉语国际教育研究》 2017年第1期226-235,共10页
结合汉语国际教育研究的时代背景,分析当前汉语国际教育中的跨际心理适应与文化互鉴的现状,并立足留学生群体的特殊性探究应对路径。以此为切入点关注留学生发展,一方面有利于丰富汉语国际教育的研究视域,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中国形象的国... 结合汉语国际教育研究的时代背景,分析当前汉语国际教育中的跨际心理适应与文化互鉴的现状,并立足留学生群体的特殊性探究应对路径。以此为切入点关注留学生发展,一方面有利于丰富汉语国际教育的研究视域,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中国形象的国际化表达及“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国际教育 际心理适应 文化 中国国际化形象
原文传递
中国新时期文学在法国的译介:现状与反思 被引量:1
9
作者 周俊平 胡安江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23-133,共11页
自20世纪80年代起,法国译介界在对我国新时期文学的译介中始终坚持思想与美学并重、地方性与世界性兼顾的原则,其成果值得肯定。但如今,偏激功能主义译介说在我国愈演愈烈,必须警惕它对中国文学外译构成的误导。在此背景下,本文将聚焦... 自20世纪80年代起,法国译介界在对我国新时期文学的译介中始终坚持思想与美学并重、地方性与世界性兼顾的原则,其成果值得肯定。但如今,偏激功能主义译介说在我国愈演愈烈,必须警惕它对中国文学外译构成的误导。在此背景下,本文将聚焦以下几个核心问题:以社会文化为视角,考察偏激功能主义译介说在我国得势的根源,以及对其予以抵制的必要性;以达姆罗什(David Damrosch)的“世界文学”说和朱利安(François Jullien)的“间距”说为参照,探讨文学外译当以维护并突显文学文化异质性为原则的学理依据;基于以上论证,提出中国文学“走出去”应坚持以建构以异质性文学文化之跨文化互文为内涵的“世界文学”为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学“走出去” 世界文学 间距 文化文性
下载PDF
Intercultural Interaction and Competence: Challenges Facing South African Children
10
作者 Munzhedzi James Mafela Cynthia Daphne D. Ntuli 《Sino-US English Teaching》 2014年第6期464-476,共13页
South Africa is a country of many cultures. Before the first democratic elections in 1994, people of different cultures found it difficult to interact because of legislated racial segregation, which made it difficult ... South Africa is a country of many cultures. Before the first democratic elections in 1994, people of different cultures found it difficult to interact because of legislated racial segregation, which made it difficult for blacks to mix with whites in almost all spheres of life. The only place interaction could take place was in the workplace. As a result, children from different cultural groups had few opportunities to interact. This made it impossible for South African children to learn about the cultures of other racial groups. With the introduction of a democratic government, all segregation laws were relaxed and people mixed freely in all spheres of life.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became commonplace. This new scenario presented a challenge to many South African children, but despite the limits imposed before 1994, children from all racial groups associated successfully. Their ability to cope with this situation with so much more ease than adults was remarkable. This paper seeks to highlight the communication skills used by South African children from all cultural backgrounds to achieve intercultural competence in a relatively short space of time. The paper will further reflect on the impact made on African children by intercultural interaction and compete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rcultural interaction intercultural competence children multicultural society social behaviorverbal communication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LANGUAGE
下载PDF
印象派与中华美术无关吗?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才勇 《上海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87-93,103+127,共9页
浮世绘对印象派的影响并不像人们通常想象的那样,是无以替换的。完全可以说,在特定条件下对其发生影响的不是浮世绘,而可能是中国或任一种东亚美术,因为浮世绘得以对印象派发生影响的原因并不是其特有的东西,而是可以被整个东亚美术所... 浮世绘对印象派的影响并不像人们通常想象的那样,是无以替换的。完全可以说,在特定条件下对其发生影响的不是浮世绘,而可能是中国或任一种东亚美术,因为浮世绘得以对印象派发生影响的原因并不是其特有的东西,而是可以被整个东亚美术所共享的"类特点",由此完全可以开启中华美术与印象派关系的话题。无论在逻辑上还是在作品语汇上,中华美术都与印象派暗合。恰恰是这种暗合,彰显出了一系列跨文化美术互喻的一些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象派 浮世绘 中华美术 文化美术
原文传递
去年的雪到哪里去了?
12
作者 《跨文化对话》 CSSCI 2017年第1期7-20,共14页
1995年9月,汤一介、乐黛云两位先生受法兰西公学的邀请,来法讲学一个月.约我在瑞士人类进步基金会开会,论题是“文化互识:中法跨文化对话计划”,我从此开始了跨文化研究的历史至今.我们的足迹在中国和世界,除了参与,我随笔记写,希望那... 1995年9月,汤一介、乐黛云两位先生受法兰西公学的邀请,来法讲学一个月.约我在瑞士人类进步基金会开会,论题是“文化互识:中法跨文化对话计划”,我从此开始了跨文化研究的历史至今.我们的足迹在中国和世界,除了参与,我随笔记写,希望那些参加人类跨文化的伟大志愿者们能给历史留一点生动的细节.21年过去了,这本《蓝天之下》还在继续.下面的文字是其中一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与法国 文化研究 文化 国际公民社会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