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同感的失效与补救——以明清之际中西文化互通为例
1
作者 祝海林 《长春大学学报》 2024年第7期64-69,共6页
作为意识的一种特殊形式,“同感”是解决主体交际问题的工具,是自我理解他者的基石。跨文化的互通在本质上是文化传播者在文化意识上的交互体验,因此,同感在异质文化互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尝试运用同感理论,解析明清时期耶稣会士... 作为意识的一种特殊形式,“同感”是解决主体交际问题的工具,是自我理解他者的基石。跨文化的互通在本质上是文化传播者在文化意识上的交互体验,因此,同感在异质文化互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尝试运用同感理论,解析明清时期耶稣会士与儒士交往过程中同感机制所发挥的影响以及同感机制失效的原因,借此为两种异质文化互通提供一种认识论视角的诠释和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感 文化互通 他人导向观点采择
下载PDF
“一带一路”的文化互通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 被引量:12
2
作者 黄义灵 汪信砚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29-133,共5页
所谓文化互通,是指不同社会共同体的成员之间在文化上的相互交流和彼此沟通。文化互通的根本目的是达致不同文化之间的价值共识,包括价值认同和价值认异。"一带一路"的文化互通,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相互沟通和了... 所谓文化互通,是指不同社会共同体的成员之间在文化上的相互交流和彼此沟通。文化互通的根本目的是达致不同文化之间的价值共识,包括价值认同和价值认异。"一带一路"的文化互通,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相互沟通和了解的桥梁,是真正能够把它们联系和结合起来的纽带,它在历史上曾经有力地促进了各个国家的友好关系和民族融合,在今天更是相关国家实现和平合作、互利共赢的重要基础。"一带一路"倡议也是中国提出的应对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维护和实现全人类的共同利益、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方案。从这个角度看,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内容,文化互通对于整个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也是极其重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文化互通 价值共识 人类命运共同体
下载PDF
葫芦文化互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民心相通的独特路径 被引量:1
3
作者 扈鲁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86-92,共7页
"一带一路"倡议下的文化互通是实现沿线各个国家"民心相通"的基础和关键。葫芦文化是中国和沿线其他国家寓意相通的优秀文化资源,以其为范例探讨沿线国家间文化互通的建设路径具有可行性。具体做法是将葫芦文化价... "一带一路"倡议下的文化互通是实现沿线各个国家"民心相通"的基础和关键。葫芦文化是中国和沿线其他国家寓意相通的优秀文化资源,以其为范例探讨沿线国家间文化互通的建设路径具有可行性。具体做法是将葫芦文化价值的创新性发展与"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密切联系,以形成强大的文化力为目标,通过构建以开放、协同为创新特征的价值创新生态系统实现文化互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文化互通 葫芦文化
下载PDF
文化互通:新时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逻辑 被引量:7
4
作者 杨章文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8-25,共8页
文化互通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然而,新时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构面临着由文化差异引发的异质文化"拒斥性"与"敏感性"、由文化歧视引发的歪曲中国价值理念以及由文化... 文化互通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然而,新时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构面临着由文化差异引发的异质文化"拒斥性"与"敏感性"、由文化歧视引发的歪曲中国价值理念以及由文化霸权引发的迟滞中国话语体系建构等文化互通困境。为此,必须坚持差异共生,促进文化有效沟通,解蔽主观"他者",推动"文化—文明"对话,消解文化霸权,提升中国话语权,以增进新时代"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文化互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文化互通 人类命运共同体 实践逻辑
下载PDF
以文化互通助力龙江构建开放合作新高地
5
作者 刘正环 《大庆社会科学》 2019年第5期121-124,共4页
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强调开放合作的重要性,为黑龙江省全面开放合作引领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明确了方向.文化互通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外展开开放合作的必要手段,是龙江构建开放合作新格... 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强调开放合作的重要性,为黑龙江省全面开放合作引领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明确了方向.文化互通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外展开开放合作的必要手段,是龙江构建开放合作新格局的必要前提,更是增强龙江的文化软实力,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原动力.面临文化的相对独立性、同化性、传播性等深层次原因,要从坚定文化自信、坚持求同存异、创新文化形式、培育语言人才等方面入手,深度理解文化互通所必须的前提、原则、载体、条件等,为保障合作共赢、构建全面开放新高地提供思想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互通 文化交流 开放合作
下载PDF
“4R”工作法:跨文化融合的管理实践
6
作者 《现代国企研究》 2024年第5期44-55,共12页
企业联营体总结提炼出推动实现跨文化融合的“4R”工作方法。这一方法遵循“尊重”(Respect)、“责任”(Responsibility)、“依靠”(Reliance)、“更新”(Renewal)原则,致力于形成“初步接触-深度融合-吸收创新-持续改进”的可持续跨文... 企业联营体总结提炼出推动实现跨文化融合的“4R”工作方法。这一方法遵循“尊重”(Respect)、“责任”(Responsibility)、“依靠”(Reliance)、“更新”(Renewal)原则,致力于形成“初步接触-深度融合-吸收创新-持续改进”的可持续跨文化融合路径,通过文化互通寻求共识,最终形成“企业文化共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融合 文化共同体 联营体 深度融合 持续改进 吸收创新 文化互通
下载PDF
美育数字模块化发展的城乡基础人文研究
7
作者 叶津 《爱人》 2023年第10期86-88,共3页
美育的重要性,在现代化教育的环节中尤为突出。时代在前进,社会在发展,人们审美的需求在不断的提高。尤其是现代网络平台的快速发展,对人们的审美产生了根本性的影响。虽然城乡网络全覆盖,但网络上的美不见得是积极向上大众认可的美。... 美育的重要性,在现代化教育的环节中尤为突出。时代在前进,社会在发展,人们审美的需求在不断的提高。尤其是现代网络平台的快速发展,对人们的审美产生了根本性的影响。虽然城乡网络全覆盖,但网络上的美不见得是积极向上大众认可的美。从孩子会用手机那一刻开始,就已经影响了他的世界观和审美观。因而在美育这一块必须从教育层面抓住关键环节。给孩子们正确的引导,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在未来才能发挥正面的引导作用,才能确定社会健康发展和学生的个体全面发展。美育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其实从根本上说,引导大众正确的审美,而美的事物也需要有正确的专业引导教育,提高审美和应用美是不可分割的。并不是每个人都做艺术家,而是有一定的审美意识和知识。未来社会的发展,不管是经济还是精神文明,都需要有一定层次的美育基础。而当前改变城乡差异是提高国民整体文化素养的重要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教育 文化差异 文化互通 数据创新
下载PDF
徽州民歌保护和传承之我见——以“认同”的视角 被引量:2
8
作者 史一丰 《长治学院学报》 2018年第4期30-32,共3页
进入非遗后时代,徽州民歌依旧面临生存危机的现状,使得我们必须对已开展的保护和传承工作在理论支撑、方法选择等方面进行反思,并从"人"的观念认同、身份认同、文化认同三方面对徽州民歌的保护和传承提出看法。
关键词 徽州民歌 保护 传承 认同 文化互通 文化自信
下载PDF
“一带一路”背景下外语人才的五种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 被引量:3
9
作者 王天力 金彦君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7年第6期119-122,共4页
"一带一路"战略对外语人才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外语人才仅仅具备传统的听、说、读、写、译技能已经远远不能满足要求。在新形势下,迫切需要外语人才掌握五种语言应用能力,分别是:语言资源应用能力、语言技术应用能力、多语种... "一带一路"战略对外语人才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外语人才仅仅具备传统的听、说、读、写、译技能已经远远不能满足要求。在新形势下,迫切需要外语人才掌握五种语言应用能力,分别是:语言资源应用能力、语言技术应用能力、多语种应用能力、文化互通能力和创造性应用语言能力。为培养这些语言应用能力,学校应当从外语专业课程设置,运用虚拟化、数字化技术建立教学实验室,改革外语教学内容和方法,提升教师应用性外语教学能力以及加强国际合作培养等几个方面进行大力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应用能力 语言资源 语言技术 多语种应用 文化互通 创造性应用
下载PDF
德勒兹“褶子”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曲折”美学
10
作者 吴娱玉 《文艺争鸣》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2-98,共7页
在空间的维度里,中国文化是否能与西方文化互通?在时间的横轴上,传统文化是否能与现代理论对话?事实上,文化不应受东西、新旧的限定,关键在于重新将其激活,使其焕发新的活力。那么,如何重新发现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当我们置身于自己文... 在空间的维度里,中国文化是否能与西方文化互通?在时间的横轴上,传统文化是否能与现代理论对话?事实上,文化不应受东西、新旧的限定,关键在于重新将其激活,使其焕发新的活力。那么,如何重新发现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当我们置身于自己文化中时,往往会深陷其中而不自知,只有靠近他者、借助镜像才能让我们看到自己的视域无法触及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德勒兹 理论对话 新的活力 文化互通
原文传递
耶佛互应——大卫·特雷西的宗教对话思想研究
11
作者 苏志明 《金陵神学志》 2018年第3期117-141,共25页
在全球化日益发展的今天,宗教与宗教之间如何在保持自己宗教独特性(或差异性)的同时,与其它宗教之间进行合适的对话,同时达到对'本宗教'的发展及其对他者'最大的善',这是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旨在阐释大卫·特... 在全球化日益发展的今天,宗教与宗教之间如何在保持自己宗教独特性(或差异性)的同时,与其它宗教之间进行合适的对话,同时达到对'本宗教'的发展及其对他者'最大的善',这是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旨在阐释大卫·特雷西在后现代处境中与佛教的对话研究。特雷西借着禅宗来观照自我诠释、自我存疑、自我回溯、自我转化,这样的对话思想无疑对于理解其它宗教、反省自身的宗教传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启发价值,也为宗教对话、文明互通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卫·特雷西 与他者对话 宗教对话 文化互通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