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5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文化人类学课程教学分析
1
作者 张雪婷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科研》 2024年第11期0170-0173,共4页
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文化人类学课程教学,不仅是响应国家号召、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具体行动,也是提升课程教学质量、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家国情怀的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通过深入分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文化人类... 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文化人类学课程教学,不仅是响应国家号召、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具体行动,也是提升课程教学质量、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家国情怀的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通过深入分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文化人类学课程教学的实践,表明精选课程内容、创新教学方法以及更新评价机制等途径对于深化教学效果的关键意义,这一教育举措在提升学生文化素养、促进民族团结方面有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文化人类学 课堂教
下载PDF
知识网络视角下中国人类学海外民族志的演进 被引量:1
2
作者 谭萌 《民族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3-103,139,共12页
中国人类学海外民族志在结构与建构、个体与群体、学术与学科的交互中形成了多维度的知识网络。海外民族志知识网络的生成嵌入具体的时空语境,与中国在世界角色地位的演变相伴,具有自觉的学术理念、规范的方法论本位和开放的研究视野,... 中国人类学海外民族志在结构与建构、个体与群体、学术与学科的交互中形成了多维度的知识网络。海外民族志知识网络的生成嵌入具体的时空语境,与中国在世界角色地位的演变相伴,具有自觉的学术理念、规范的方法论本位和开放的研究视野,汇聚多领域、多地区知识生产的主客体和内容要素,呈现出较强的社群性、递进性和自反性特征。研究者的能动性实践及群际间互动推动海外民族志的迭代更新,增强海外民族志知识网络的韧性,既映射全球知识生产和消费机制的变迁,也契合中国人类学与国内相邻学科以及国际人类学的互促发展。面对知识社会发展的新趋势以及中国学科调整的新机遇,海外民族志研究者应进一步丰富个案研究的层次和内涵,强化学术实践与知识呈现的网络构建,注重提炼和运用关键概念,依托海外社会经验研究的知识升维,拓展交流对话的广度和深度,发挥人类学公共知识产品在提升国民素养、服务多元主体和促进文明互鉴等方面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外民族 中国人类学 海外社会经验研究 知识网络 区域国别
下载PDF
数学起源再探——人类学视域下的贵州民族数学文化考察 被引量:1
3
作者 杨孝斌 《凯里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1-6,共6页
以贵州水书中的文字符号、贵州苗族百褶裙和贵州民族地区干栏式建筑为例,讨论了贵州民族文字符号、贵州民族建筑与服饰、贵州民俗习惯等民族文化中存在的数学元素,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数学的起源与人类文明和生产实践活动的关系,并提出中... 以贵州水书中的文字符号、贵州苗族百褶裙和贵州民族地区干栏式建筑为例,讨论了贵州民族文字符号、贵州民族建筑与服饰、贵州民俗习惯等民族文化中存在的数学元素,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数学的起源与人类文明和生产实践活动的关系,并提出中国古代几何学的起源和发展与建筑(特别是干栏式建筑)技术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源 人类学 贵州 民族文化
下载PDF
“新时代·新视野·新影像”——中国民族学学会影视人类学分会第十三届年会学术综述
4
作者 陈坚 《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40-146,共7页
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背景下,为推进我国影视人类学学科建设与跨学科实践,加强学术研究与社会发展需求的融合,中国民族学学会和东华大学以“新时代·新视野·新影像”为主题,联合举办了中国民族... 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背景下,为推进我国影视人类学学科建设与跨学科实践,加强学术研究与社会发展需求的融合,中国民族学学会和东华大学以“新时代·新视野·新影像”为主题,联合举办了中国民族学学会影视人类学分会第十三届年会。此次年会从“面向未来”的视角出发,分“新时代影视人类学的学科理论建设”“影视人类学的新视野”“影视人类学的新实践与新影像”“纪念中国影视人类学的卓越前辈”四个板块展开了多学科、多维度、多形态的学术探讨和交流。东华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教师、影视人类学分会常务理事陈坚基于社会发展需求和影像志研究的未来学术研究的可能性,提出“服饰人类学”的学科研究方向,并指出服饰影像志研究的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 影视人类学 服饰人类学 新文科
下载PDF
“民族学人类学经典导读”课程建设新探索
5
作者 申雯清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92-97,共6页
教育数字化转型将是未来引领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风向标。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方式,已越来越频繁地运用于现代教育之中。贵州民族大学“民族学人类学经典导读”课程建设团队以先进的互联网信息技术为手段开展线上线下混合... 教育数字化转型将是未来引领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风向标。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方式,已越来越频繁地运用于现代教育之中。贵州民族大学“民族学人类学经典导读”课程建设团队以先进的互联网信息技术为手段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的教学改革。“民族学人类学经典导读”课程建设的内容与目标在于提升学生专业素养,具体可通过线上线下混融一体、构建多维度评价、整合优势资源等途径实现真正沉浸式混合教学。最后,提出加强学生学习主动性、提升线上课程录制质量等教学反思,以期对民族学人类学专业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建设提供实践经验和方法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人类学经典导读 线上线下混合 课程建设
下载PDF
人类学视野下的饮食文化变迁——以甘肃庆阳高户村饮食文化为例
6
作者 向乐言 马术坡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年第11期72-77,共6页
饮食作为族群的边界与标志,是体现一个地区文化的重要内容,其变迁同时也是一个地区整体文化变迁的缩影。人类学的重要意义就是要从个例的变化中寻找出其置于当地整体文化的普适性规则。在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速中,高户村的饮食文化无论... 饮食作为族群的边界与标志,是体现一个地区文化的重要内容,其变迁同时也是一个地区整体文化变迁的缩影。人类学的重要意义就是要从个例的变化中寻找出其置于当地整体文化的普适性规则。在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速中,高户村的饮食文化无论是在主食、副食、饮品等食材结构,还是在制作器具及饮食观念等精神层面都有着较为明显的变迁。然而这种变迁并非单一因素影响的结果,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的变化。该文旨在通过实地调查,对甘肃庆阳高户村饮食文化的演变进行综述,以探讨其中蕴含的生计方式、社会经济及文化交融等方面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食文化变迁 人类学 高户村 现代化 饮食 民族
下载PDF
文化人类学视域下民族传统体育的现代性演进——基于康定转山的田野调查 被引量:7
7
作者 徐上斐 倪依克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0-26,共7页
运用田野调查、文献研究等方法,以四川省甘孜州的转山活动为研究个案,基于文化人类学研究范式,解读一项民族传统体育的现代性演进。研究认为:从仪式性转山到康定转山会地变迁,源于宗教祛魅的世俗化趋向、体育现代性的入场、族群认同的... 运用田野调查、文献研究等方法,以四川省甘孜州的转山活动为研究个案,基于文化人类学研究范式,解读一项民族传统体育的现代性演进。研究认为:从仪式性转山到康定转山会地变迁,源于宗教祛魅的世俗化趋向、体育现代性的入场、族群认同的强化、功能的适应性变化。其本质是民族传统体育在现代性演进中的生存策略,是文化自觉的过程。康定转山会杂糅了地方性经验,作为民族传统体育现代性再造,契合了体育促进乡村振兴的逻辑、体育融入区域社会治理的逻辑、体育助力社会主义文化充分繁荣的逻辑。从仪式性转山到康定转山会的演进,是集合了现代性、人文精神、生态和谐于一体的身体在场,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具有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传统体育 文化人类学 转山 田野调查 文化自觉
下载PDF
重构中国人类学的自主性——基于世界性文化转型视角的自我观察 被引量:4
8
作者 赵旭东 汪再欣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3-51,共9页
人类学作为自诞生之日起就内嵌着世界性传统观念的学科,面向世界性文化转型的中国人类学,可以说是面向一种挑战与机遇并存的格局。中国人类学起初明显带有“海外嫁接”的特色,照搬而来的西方人类学理论基础与中国具体语境相结合的实践中... 人类学作为自诞生之日起就内嵌着世界性传统观念的学科,面向世界性文化转型的中国人类学,可以说是面向一种挑战与机遇并存的格局。中国人类学起初明显带有“海外嫁接”的特色,照搬而来的西方人类学理论基础与中国具体语境相结合的实践中,诸多中国本土的文化特征遭受了一定程度的忽略与掩盖。费孝通提出“文化自觉”重新唤起一部分研究者对中国传统文化资源的重视,其延续千年的开放性、包容性自在经验以及在现代社会的具体转型实践,可作为建构中国人类学自主知识体系的第一块基石,进一步更可为世界性文化转型的观察和共建奠定基础。人类学的学科思路中蕴含着我者与他者的思维框架,由我者出发朝向异己的他者投射出遥远的目光,以他者之存在觉察和印证我者。因此,中国人类学是在一个世界大舞台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背景下而有的一种自主性的自觉超越,是一种建立在超越民族主义之上的世界性意义的自主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人类学 文化自觉 自主知识体系 世界性文化转型 超越民族主义
下载PDF
日本民族艺术学的学科定位与研究视域——兼论与中国艺术人类学之比较 被引量:2
9
作者 王永健 《艺术探索》 CSSCI 2023年第3期94-101,共8页
民族艺术学作为一门交叉学科,在日本学界具有较大影响力。其学科定位在日本高等教育体系中属于以专业教育为主的学科之下高校自设的学科。因研究者学科背景的不同,对民族艺术学的学科定位出现了较为多元的认知。伴随着学术观念的更新,... 民族艺术学作为一门交叉学科,在日本学界具有较大影响力。其学科定位在日本高等教育体系中属于以专业教育为主的学科之下高校自设的学科。因研究者学科背景的不同,对民族艺术学的学科定位出现了较为多元的认知。伴随着学术观念的更新,日本学界对“民族艺术”的使用发生了转变,当前,日本学界已很少有人使用这一概念,日本民族艺术学会将学会的名称改为艺术人类学学会,学会所办杂志《民族艺术》的名称改为《民族艺术学会会刊》。就研究视域而言,日本民族艺术学研究一开始就秉持全球化的学术立场,不仅关注本国民间艺术和当代艺术领域的研究,也关注全球范围内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艺术事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艺术 科定位 研究视域 艺术人类学
下载PDF
牙齿磨耗图像数据库的建设及在体质人类学教学实践中的思考
10
作者 曾雨欣 杨筱雨 +1 位作者 周静 李海军 《解剖学研究》 CAS 2024年第4期392-394,共3页
牙齿磨耗是人类牙齿上常见的一种生理现象,在推断个体死亡年龄,探讨人类饮食结构、口腔健康、行为习惯及生存环境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是民族学、人类学、考古学、口腔医学等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同时,牙齿磨耗也是体质人类学的重要教学... 牙齿磨耗是人类牙齿上常见的一种生理现象,在推断个体死亡年龄,探讨人类饮食结构、口腔健康、行为习惯及生存环境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是民族学、人类学、考古学、口腔医学等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同时,牙齿磨耗也是体质人类学的重要教学内容。本文对牙齿磨耗的研究现状及意义进行了梳理,阐述了建设牙齿磨耗图像数据库的必要性,对牙齿磨耗在体质人类学中的教学实践进行了叙述和思考,并对未来牙齿磨耗图像数据库的建设提出了几点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齿磨耗 体质人类学 实践 民族
下载PDF
研学旅行赋能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路径研究
11
作者 程冰 席吟瑞 《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55-60,共6页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拥有独特而丰富的研学旅行资源,发展研学旅行的潜力突出。目前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存在文化选择标准模糊,创新创造方式不明;文化传承场域和传承主体严重缺位,缺乏品牌效应;传统文化“再生产”同质化严重等困境。研学...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拥有独特而丰富的研学旅行资源,发展研学旅行的潜力突出。目前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存在文化选择标准模糊,创新创造方式不明;文化传承场域和传承主体严重缺位,缺乏品牌效应;传统文化“再生产”同质化严重等困境。研学旅行与文化传承的耦合性促使研学旅行赋能文化传承与发展,通过规范研学旅行相关概念和选择标准、构建传承队伍、打造传统文化研学旅行品牌效应、利用研学旅行打造传统文化产业等路径实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行 民族文化 文化传承
下载PDF
饮食人类学与酥油茶
12
作者 赵国栋 《西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1-47,156,共18页
酥油茶作为藏族群众的日常饮品,通常被认为具有抗高原反应的功效。对酥油茶抗高反认识的形成、巩固与传播,涉及饮食文化的唯物性、饮食的政治经济学、饮食功能主义以及饮食社会心理等多种因素和机制。活跃在特定文化机制中的酥油茶,是... 酥油茶作为藏族群众的日常饮品,通常被认为具有抗高原反应的功效。对酥油茶抗高反认识的形成、巩固与传播,涉及饮食文化的唯物性、饮食的政治经济学、饮食功能主义以及饮食社会心理等多种因素和机制。活跃在特定文化机制中的酥油茶,是一种物质实践活动与社会心理发展的必然结果,一定程度上成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内集体意识建构过程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文化的重要符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食人类学 酥油茶 藏医药 民族交往 文化自信
下载PDF
生命之道:冯珠娣的中医人类学研究
13
作者 孙灵芝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251-256,共6页
冯珠娣打破生物医学占据世界主流的话语权地位,坚持看见传统中医,研究传统中医,关注中医的身体与疾病观。1994至2023年,冯珠娣出版中医人类学主要著作共5部,第一部《知行:中医临床体验》关注中医临床,第二部《饕餮之欲:当代中国的食与... 冯珠娣打破生物医学占据世界主流的话语权地位,坚持看见传统中医,研究传统中医,关注中医的身体与疾病观。1994至2023年,冯珠娣出版中医人类学主要著作共5部,第一部《知行:中医临床体验》关注中医临床,第二部《饕餮之欲:当代中国的食与色》观察中国人的饮食生活日常,第三部《万物·生命:当代北京的养生》是对北京人生活中养生日常的观察,第四部《生命之道:中医的物、思维与行动》是对中医整体的思索,第五部《上山采药:中国西南地区的民族、身体与知识》是对少数民族医药的人类学观察。冯珠娣30余年一以贯之地关注中国多元医疗健康文化,并从人类学视野研究中医,主要对三个概念进行了阐述,一是身体观,二是“物”的概念,三是日常生活里的中医习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冯珠娣 中医人类学 身体 中医身体观 中医临床 中医养生 少数民族医药
下载PDF
站在家门口的田野放歌——评洛秦《音乐人类学的中国实践与经验的反思及其理论和方法》
14
作者 李林平 李德隆 《中国民族博览》 2024年第1期168-170,共3页
《音乐人类学的中国实践与经验的反思及其理论和方法》是一部立足全球视野,以“中国经验”、“中国实践”为探索路径,对“音乐人类学”进行中国化重新解读的重要著作。该书从领域规范、地域文化、学理立场、学术规范、研究模式五个层面... 《音乐人类学的中国实践与经验的反思及其理论和方法》是一部立足全球视野,以“中国经验”、“中国实践”为探索路径,对“音乐人类学”进行中国化重新解读的重要著作。该书从领域规范、地域文化、学理立场、学术规范、研究模式五个层面进行有机性、结构性的思考,从西方学理反观中国音乐,提出“音乐人类学与民族音乐学殊途同归”的核心观点。该书以音乐为载体研究人类学,总结和反思“音乐人类学”的中国实践及其经验,企图为我国该学科在21世纪的发展提供建设性构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人类学 民族音乐 中国经验 书评
下载PDF
基于传承民族地域文化的研学课程开发研究——以《八桂文化》为例
15
作者 姚亚妮 《西部学刊》 2024年第12期5-8,共4页
民族地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和发扬民族地域传统文化是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举措。基于八桂文化传承,在深入挖掘八桂文化资源的基础上,提出八桂文化研学课程开发思路,即确定民族地域文化传承的课程目标、融合民... 民族地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和发扬民族地域传统文化是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举措。基于八桂文化传承,在深入挖掘八桂文化资源的基础上,提出八桂文化研学课程开发思路,即确定民族地域文化传承的课程目标、融合民族地域文化特色开发课程资源、课程实施体现“研学相长”理念,探索民族地区研学课程开发的范式,帮助学生了解民族文化,提高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增强学生文化自信,实现研学旅行课程立德树人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地域文化 旅行 课程开发
下载PDF
研学旅游促进西南民族村寨文化振兴路径创新研究
16
作者 徐宏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2-16,共5页
研学旅游是文化教育型旅游形式,对于旅游地文化振兴具有天然的驱动效应。西南民族村寨文化资源丰富,通过研学旅游开发可以促进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资本转化与创新利用以及文化振兴。研究发现,多数民族村寨研学旅游开发简单粗放,... 研学旅游是文化教育型旅游形式,对于旅游地文化振兴具有天然的驱动效应。西南民族村寨文化资源丰富,通过研学旅游开发可以促进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资本转化与创新利用以及文化振兴。研究发现,多数民族村寨研学旅游开发简单粗放,研学文化内涵挖掘不足,研学文化价值解析不够,研学文化传播效果有限,研学文化产品创新不足,制约了其对文化振兴驱动效能。基于此,提出强化民族村寨研学旅游文化内核思路,通过优化文化元素挖掘、文化信息编码、文化要义传递、文化信息解读等环节,为文化振兴提供资源、产品、市场、环境支撑,创新文化振兴实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 文化振兴 西南民族村寨
下载PDF
民族学视角下东北铁刹山“黑妈妈”信仰的道教文化考察
17
作者 任柏宇 颜文强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30-34,共5页
辽宁铁刹山“黑妈妈”信仰极具民族特色,不仅融合了满族特有的地仙信仰,同时也蕴含着许多道教文化元素。铁刹山“黑妈妈”信仰的道教文化蕴含于信仰源流、供奉神祇、庙宇布置以及祈福仪式之中,其中,庙宇布置包括庙宇结构和图腾符号;供... 辽宁铁刹山“黑妈妈”信仰极具民族特色,不仅融合了满族特有的地仙信仰,同时也蕴含着许多道教文化元素。铁刹山“黑妈妈”信仰的道教文化蕴含于信仰源流、供奉神祇、庙宇布置以及祈福仪式之中,其中,庙宇布置包括庙宇结构和图腾符号;供奉神祇包括道教神祇和地仙;祈福仪式包括祈福礼仪和祈福日。同时从历史文化内涵的角度对铁刹山“黑妈妈”信仰的深入考察,发现其对民族交流和文化传承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视角 “黑妈妈”信仰 道教文化 历史文化内涵
下载PDF
文化与融合——民族音乐学作用于藏族传统音乐探究
18
作者 张玉红 《北京城市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23-28,共6页
民族音乐学对音乐的研究,除对音乐本体研究之外,亦涉及自然、文化等对其影响之研究。文章对藏族传统音乐的研究,建立在民族音乐学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对藏族传统音乐现今成果进行梳理,讨论民族音乐学在藏族传统音乐研究中的应用和实践,并... 民族音乐学对音乐的研究,除对音乐本体研究之外,亦涉及自然、文化等对其影响之研究。文章对藏族传统音乐的研究,建立在民族音乐学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对藏族传统音乐现今成果进行梳理,讨论民族音乐学在藏族传统音乐研究中的应用和实践,并进一步对汉藏音乐文化与融合进行概括和整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音乐 文化 融合 发展历程 藏族传统音乐
下载PDF
音乐人类学学科成果与当代阐释
19
作者 饶圣曦 《黄河之声》 2024年第2期174-177,共4页
音乐人类学是运用人类学理论和方法来研究人类音乐活动与行为的一门学科。从目前的研究来看,音乐人类学自成立之初,经过不断发展,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果。通过对音乐人类学的学科沿革和研究成果进行简要梳理,从而进一步探讨音乐学... 音乐人类学是运用人类学理论和方法来研究人类音乐活动与行为的一门学科。从目前的研究来看,音乐人类学自成立之初,经过不断发展,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果。通过对音乐人类学的学科沿革和研究成果进行简要梳理,从而进一步探讨音乐学与人类学相互交融后所创建的新型音乐人类学理论模式,有利于构建音乐人类学研究话语体系,加速音乐人类学研究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人类学 发展历程 成果 民族音乐
下载PDF
一项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人类学研究--广西南丹拉者村“斗牛斗”运动的田野报告 被引量:25
20
作者 陈奇 杨海晨 沈柳红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0-37,共8页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田野调查及逻辑分析等方法,对广西红水河流域的民族传统体育"斗牛斗"运动的变迁历程及传承基础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斗牛斗"运动的发展经历了牛角刀、斗牛武、斗牛斗三个阶段,其中,牛角刀...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田野调查及逻辑分析等方法,对广西红水河流域的民族传统体育"斗牛斗"运动的变迁历程及传承基础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斗牛斗"运动的发展经历了牛角刀、斗牛武、斗牛斗三个阶段,其中,牛角刀是作为当地土兵的一种有效御敌的武器;斗牛武则是中原文化与当地武术结合下的一种训练士兵的方法;斗牛斗是当地在"改土归流"过程中由"斗牛武"衍生出来的一项传递情感的民俗活动。"斗牛斗"运动传承的主要载体为"演武节"。崇武尚勇的民风和壮族牛崇拜是"斗牛斗"运动传承的两大文化核心支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传统体育 斗牛斗 文化人类学 广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