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报告文学研究的文化人类学视角——龚举善教授《走过世纪门》的一种解读 被引量:2
1
作者 赵崇璧 《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1期38-41,共4页
龚举善教授研究报告文学的著作《走过世纪门》日前由红旗出版社出版 ,谢冕教授和尹均生教授给予了很高评价。该著以文化人类学视角为观察点 ,比较全面、深入地探讨了 2 0世纪中外报告文学发生、发展的基本动因与演进路线 ,对新时期报告... 龚举善教授研究报告文学的著作《走过世纪门》日前由红旗出版社出版 ,谢冕教授和尹均生教授给予了很高评价。该著以文化人类学视角为观察点 ,比较全面、深入地探讨了 2 0世纪中外报告文学发生、发展的基本动因与演进路线 ,对新时期报告丈学创作及若干重要而敏感的理论问题进行了到位的阐释 ,并就新世纪以报告文学为核心的纪实写作前景作出了令人信服的乐观展望 ,堪称报告文学研究的新收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龚举善 《走过世纪门》 报告文学研究 文化人类学视角
下载PDF
《五藏山经》神形祀法材料源或自夏少康中兴所制方国地理图--从文化人类学视角分析《山海经》神形祀法材料所反映的时代
2
作者 付希亮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4期101-105,共5页
在《山海经》中《五藏山经》每列山后,作者常常对这列山的总数、里长、神形、等级、祀法进行总结。这部分内容,与《山经》并非一体,二者有不同的来源。它比《山经》更古老,神形祀法部分提到了武罗神,说明其产生上限是后羿之死。这部分... 在《山海经》中《五藏山经》每列山后,作者常常对这列山的总数、里长、神形、等级、祀法进行总结。这部分内容,与《山经》并非一体,二者有不同的来源。它比《山经》更古老,神形祀法部分提到了武罗神,说明其产生上限是后羿之死。这部分内容可能源自夏代初年少康复国之时祝史所绘"方国地理图",此图简略地反映了少康中兴之时各方国的图腾和居住情况。商朝初年,此图转入商人之手,商朝巫史把图上的带有图腾特征的方国首领当作神来祭祀,并用图画的形式描述了各路神的图腾特征和祭祀方法。他们在制作《山图》之时,顺便将旧图附在新图各列山之后。后人将《山海图》转写为《山海经》,新旧图被合并在一起,旧图就成为《五藏山经》每列山之后的神形祀法材料。这些材料可以成为我们研究夏少康时代方国分布状况的宝贵的历史文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人类学视角 武罗 少康中兴 方国地理图 《山经》 神形祀法材料
下载PDF
文化人类学视角下华夏族上帝历史原型考
3
作者 付希亮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2期40-49,共10页
中国上帝崇拜来自远古。从殷芸《小说》和段成式《酉阳杂俎》关于上帝的传说看,天界曾先后出现过三个上帝:刘天翁、张天帝和曹明帝。从文化人类学角度看,他们对应的是华夏文明之初人间先后出现的三个总首领:赤帝(炎帝)、颛顼和帝喾。天... 中国上帝崇拜来自远古。从殷芸《小说》和段成式《酉阳杂俎》关于上帝的传说看,天界曾先后出现过三个上帝:刘天翁、张天帝和曹明帝。从文化人类学角度看,他们对应的是华夏文明之初人间先后出现的三个总首领:赤帝(炎帝)、颛顼和帝喾。天界上帝是人间君主的反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人类学视角 华夏族上帝 历史原型 曹明帝 张天帝 斗阎王故事类型
下载PDF
“非遗”保护的文化人类学视角--评《文化人类学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被引量:5
4
作者 方李莉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2020年第2期112-123,共12页
一、人类学与“非遗”保护之间的关系2019年,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了由麻国庆与朱伟合作的专著--《文化人类学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果不是笔者孤陋寡闻,这应该是用中文出版的第一本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研究非物质文化... 一、人类学与“非遗”保护之间的关系2019年,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了由麻国庆与朱伟合作的专著--《文化人类学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果不是笔者孤陋寡闻,这应该是用中文出版的第一本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专著。这样的研究非常重要。尽管人类学家是最早关注和记录非物质文化遗产并最早提出保护人类文化多样性观点的学术群体,但在中国,参与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主流群体,并非是人类学者,也因而较少有学者专门从人类学的角度来讨论和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人类学视角 人类学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多样性 学术群体 三联书店 主流群体 非遗
下载PDF
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论文化人类学视角下兵团文化的多元类型及现实价值
5
作者 马永辉 赵子芳 《兵团党校学报》 2015年第6期54-60,共7页
社会的现代性构建中,文化是不可缺位的重要因素。当前,在全球化、现代化进程中,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对话及相互关系日趋频繁复杂。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五中全会均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战略,为加强兵团文化建设明确了方向,而树... 社会的现代性构建中,文化是不可缺位的重要因素。当前,在全球化、现代化进程中,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对话及相互关系日趋频繁复杂。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五中全会均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战略,为加强兵团文化建设明确了方向,而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进一步推进兵团文化交流与发展,需要清晰地认识这一特殊文化存在的功能和价值。从文化人类学视角解析兵团文化的多元类型及现实价值,以博采众长的开放胸襟和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激励兵团人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对拓展兵团文化发展过程中的内在整合功能,增强对兵团文化群体认同更具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人类学视角 兵团文化类型 现实价值
下载PDF
文化人类学视角的“还原”与再创造——陈欣《借鉴与传承——闻一多的文化阐释批评研究》解读
6
作者 胡敏 《社会科学动态》 2022年第10期127-128,共2页
闻一多先生离世已80余年,国内有关闻一多的研究,虽可称汗牛充栋,但更多地集中在闻一多作为诗人和民主斗士的一面,而对于闻一多学术文化遗产的研究方面相对较少。原因为何?许祖华教授在《借鉴与传承——闻一多的文化阐释批评研究》(以下... 闻一多先生离世已80余年,国内有关闻一多的研究,虽可称汗牛充栋,但更多地集中在闻一多作为诗人和民主斗士的一面,而对于闻一多学术文化遗产的研究方面相对较少。原因为何?许祖华教授在《借鉴与传承——闻一多的文化阐释批评研究》(以下简称《闻一多的文化阐释批评研究》)一书的序言中指出:“研究者本人不仅需要具备中国古代典籍的知识,而且需要相应的理论与方法作为研究展开的支撑……更何况,即使具备了这两个方面的条件,还存在着一个理论、方法与对象契合的问题需要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闻一多先生 文化阐释批评 中国古代典籍 借鉴与传承 民主斗士 文化人类学视角 文化遗产 研究者本人
下载PDF
文化人类学视角下占里侗寨传统建筑文化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尹槐 《文化产业》 2022年第29期142-144,共3页
黔东南占里侗寨以独特的人口文化闻名遐迩,受自然环境、历史文化环境影响形成了典型又有别于其他侗寨的农耕文明。通过田野调查、方志检索、碑刻研究来探寻其传统建筑的种类、功能、变迁,以及典型民俗文化的人物、场所、流程等。侗乡山... 黔东南占里侗寨以独特的人口文化闻名遐迩,受自然环境、历史文化环境影响形成了典型又有别于其他侗寨的农耕文明。通过田野调查、方志检索、碑刻研究来探寻其传统建筑的种类、功能、变迁,以及典型民俗文化的人物、场所、流程等。侗乡山高林密,挖掘其文化资源价值对占里村的保护与发展有着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文化环境 侗乡 传统建筑文化 碑刻研究 农耕文明 保护与发展 文化人类学视角 自然环境
下载PDF
从文化人类学视角看我国体育理论中的问题─—论体育分类与概念 被引量:1
8
作者 康天成 《浙江体育科学》 1995年第1期59-64,58,共7页
从文化人类学视角看我国体育理论中的问题─—论体育分类与概念康天成(浙江大学310027)1从体育两大争论谈起近年我国体育理论学术研究的活跃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境地。其表现之一是多视角的审视和研究体育。表现之二是学术争论空... 从文化人类学视角看我国体育理论中的问题─—论体育分类与概念康天成(浙江大学310027)1从体育两大争论谈起近年我国体育理论学术研究的活跃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境地。其表现之一是多视角的审视和研究体育。表现之二是学术争论空前纷繁。无疑,争论最易碰撞出思维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运动文化 竞技运动 文化人类学视角 学校体育 体育理论 群众体育 真义体育 健身运动 社会文化功能 总概念
下载PDF
元亨利贞考──兼论《易经》研究的文化人类学视角
9
作者 司马朝军 《船山学刊》 CSSCI 1998年第1期105-107,104,共4页
关键词 文化人类学 元亨利贞 《易经》 原始宗教 周易 宗教活动 宗教信仰 占卜术 卦辞结构 文化人类学视角
下载PDF
文化人类学视角下傩舞的保护与发展分析
10
作者 张峰 《文化产业》 2021年第22期45-46,共2页
傩舞本身是一种兼具娱乐性和宗教性特点的传统民间体育项目,从文化人类学视角对其进行分析,傩舞不仅体现了人们对参与者欣赏、尊重和价值观的要求,同时也将人们的情感诉求集中地体现了出来。而有关建议的提出更是能进一步促进傩舞的传... 傩舞本身是一种兼具娱乐性和宗教性特点的传统民间体育项目,从文化人类学视角对其进行分析,傩舞不仅体现了人们对参与者欣赏、尊重和价值观的要求,同时也将人们的情感诉求集中地体现了出来。而有关建议的提出更是能进一步促进傩舞的传承与发展,同时也能大大提升傩舞与学校体育运动的互动性,使傩舞市场被进一步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与发展 情感诉求 文化人类学视角 学校体育运动 民间体育项目 傩舞 宗教性 传承与发展
下载PDF
文化人类学视角下蒙古族家庭教育的价值探析
11
作者 何彪 《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 教育》 2016年第12期138-138,共1页
蒙古族是我国北方古老民族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由于与大陆内地地理位置相距甚远,蒙古地区形成了与广大汉族所不同的独有价值观念、文化内涵等。蒙古族家庭教育是传承自身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方式,在早期没有学校等组织教育与集体学... 蒙古族是我国北方古老民族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由于与大陆内地地理位置相距甚远,蒙古地区形成了与广大汉族所不同的独有价值观念、文化内涵等。蒙古族家庭教育是传承自身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方式,在早期没有学校等组织教育与集体学习的地方,家庭教育对蒙古族的文化延续发挥着重大影响。而随着现时代文化对传统文化的冲击,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难以得到完整的延续,不少内容还已流失。本文就文化人类学视角下的蒙古族家庭教育价值进行相关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人类学视角 蒙古族家庭教育 价值探析
下载PDF
论阿瑟·韦利《诗经》翻译中的人类学探索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玉良 吕耀中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1期104-109,共6页
在西方,阿瑟.韦利(Arthur Waley)的译本在《诗经》的7个英语全译本中,是视野较为独特而影响较大的,在世界上几乎与英国传教士理雅各的译本齐名,在我国翻译界也被誉为《诗经》翻译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之一。韦利的独到之处,在于其在翻译过... 在西方,阿瑟.韦利(Arthur Waley)的译本在《诗经》的7个英语全译本中,是视野较为独特而影响较大的,在世界上几乎与英国传教士理雅各的译本齐名,在我国翻译界也被誉为《诗经》翻译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之一。韦利的独到之处,在于其在翻译过程中广泛采用了文化人类学视角,故诸多译文读起来颇有新意。与此同时,这一视角也使得他对部分诗篇内容过于穿凿,致使不少译文出现了失误。这种现象很有翻译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韦利 文化人类学视角 《诗经》翻译 误译
下载PDF
历史文化名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环境营造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振强 《文化产业》 2022年第10期148-150,共3页
当代人们在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过程中更加关注其城市格局、建筑遗产以及文物的保护,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却有所忽略。从文化人类学视角针对历史文化名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分析归纳与整理,通过确定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历史文化名城中的... 当代人们在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过程中更加关注其城市格局、建筑遗产以及文物的保护,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却有所忽略。从文化人类学视角针对历史文化名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分析归纳与整理,通过确定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历史文化名城中的作用与地位,构建全新的文化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历史文化名城 建筑遗产 城市格局 环境营造 文化人类学视角 作用与地位 归纳与整理
下载PDF
试析科学外史研究——以两部天文史代表著作的比较研究为例
14
作者 杨惠玉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20-124,共5页
本文通过对两部天文学内史、外史的著作《中国天文学史》和《天学真原》的对比研究,揭示出科学外史研究和科学内史研究不仅在研究侧重领域有所不同,更重要的是在研究视角方面有巨大差别,由此清晰地反映出科学外史研究的在侧重领域和研... 本文通过对两部天文学内史、外史的著作《中国天文学史》和《天学真原》的对比研究,揭示出科学外史研究和科学内史研究不仅在研究侧重领域有所不同,更重要的是在研究视角方面有巨大差别,由此清晰地反映出科学外史研究的在侧重领域和研究视角等方面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史 科学内史 科学外史 文化人类学视角
下载PDF
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的新变之路
15
作者 张碧波 《北方论丛》 CSSCI 1999年第3期12-12,共1页
21世纪是世界文化大交流、中西文化大碰撞的时代,是中国文学、史学、哲学发生重大影响的时代。这又是一个知识经济、高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在这种文化时代的大背景下,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也将发生重大变化。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之间... 21世纪是世界文化大交流、中西文化大碰撞的时代,是中国文学、史学、哲学发生重大影响的时代。这又是一个知识经济、高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在这种文化时代的大背景下,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也将发生重大变化。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之间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将产生很多交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与人文 东北史学 社会科 人文科学 发展趋势 研究方法 中国古代文学 跨学科 文化人类学视角 民俗学
下载PDF
从“中国祭祀仪式与仪式戏剧研讨会”说起
16
作者 曲六乙 《四川戏剧》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29-29,共1页
从“中国祭祀仪式与仪式戏剧研讨会”说起曲六乙1994年5月中旬,应台湾清华大学人文社会学院、汉学研究中心、施合郑民俗文化基金会的邀请,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薛若邻和我率领大陆9位傩戏学者,飞渡海峡,在台北参加了中国祭祀... 从“中国祭祀仪式与仪式戏剧研讨会”说起曲六乙1994年5月中旬,应台湾清华大学人文社会学院、汉学研究中心、施合郑民俗文化基金会的邀请,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薛若邻和我率领大陆9位傩戏学者,飞渡海峡,在台北参加了中国祭祀仪式与仪式戏剧学术研讨会。与会者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仪式戏剧 祭祀仪式 研讨会 田野考察 文化 海峡两岸 文化交流 目连戏 民间宗教 文化人类学视角
下载PDF
民间金融内生成长机制与政府规制研究 被引量:14
17
作者 王曙光 邓一婷 《农业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7-51,共5页
:本文试图以多学科交叉的视角对民间金融的成因进行经济学和社会—文化人类学的考察,运用规范的博弈论方法对乡土社会网络、信任关系和文化传统在民间金融成长中的作用进行分析。本文的政策含义是,在《放贷人条例》中政府应对内生于中... :本文试图以多学科交叉的视角对民间金融的成因进行经济学和社会—文化人类学的考察,运用规范的博弈论方法对乡土社会网络、信任关系和文化传统在民间金融成长中的作用进行分析。本文的政策含义是,在《放贷人条例》中政府应对内生于中国乡土社会的民间金融形式采取分类引导、有序监管和渐进规范的策略,对那些绩效良好且具备规模效应的民间金融组织应逐步合法化,从而优化中国金融体系的总体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金融 内生成长 乡土社会网络 社会-文化人类学视角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