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民间文化传承场 被引量:19
1
作者 张福三 《民族艺术研究》 2004年第2期27-34,共8页
当前 ,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 ,随着现代化的进程加快 ,现代传媒的发展与普及、民间文化及其传承体系正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 ,因此 ,有必要深入到民间文化以及传承体系内部去寻求它自身的生存与发展之道 ,这里提出“民间文化传承场”这... 当前 ,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 ,随着现代化的进程加快 ,现代传媒的发展与普及、民间文化及其传承体系正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 ,因此 ,有必要深入到民间文化以及传承体系内部去寻求它自身的生存与发展之道 ,这里提出“民间文化传承场”这一概念 ,并从自然传承场、社会传承场和思维传承场三个层面对其进行了廊清和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文化传承场 自然传承 社会传承 思维传承
下载PDF
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场域的消解与建构——基于民族学校教育的思考 被引量:16
2
作者 倪梦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3期47-50,共4页
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延续离不开特定文化场域的承载。原始的文化传承场域主要包括家庭、村落社区和传统集市等。但由于现代文明的多元发展与价值渗透,家庭文化传承场域逐渐解体,社区文化趋向产业化、利益化,民族文化认同的消解及价值... 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延续离不开特定文化场域的承载。原始的文化传承场域主要包括家庭、村落社区和传统集市等。但由于现代文明的多元发展与价值渗透,家庭文化传承场域逐渐解体,社区文化趋向产业化、利益化,民族文化认同的消解及价值观的转变都使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面临现代化转型的挑战与阻抗。在这种历史境遇下,民族地区的学校教育应成为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与保护的重要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文化传承 文化传承场 民族学校教育
下载PDF
乡村振兴语境下民族文化传承场域的续构与生成——以畲族小说歌为例 被引量:5
3
作者 李益长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9年第5期109-115,共7页
民族乡村文化振兴离不开文化传承场域的重构,只有为民族乡村文化续构一个良性的传承场域,民族文化才不至陷于“遗落”的境遇。小说歌等民族文化传承场域已由传统向现代转型,其传承正面临挑战与续构的多重选择。必须聚合多方力量,唤起民... 民族乡村文化振兴离不开文化传承场域的重构,只有为民族乡村文化续构一个良性的传承场域,民族文化才不至陷于“遗落”的境遇。小说歌等民族文化传承场域已由传统向现代转型,其传承正面临挑战与续构的多重选择。必须聚合多方力量,唤起民族文化自信,并与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相耦合,融合新媒体传承渠道,才能续构一个符合时代发展新要求的“传承场域”,以促进民族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乡村 文化传承场 畲族小说歌
下载PDF
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场域的变迁与重构——基于学校教育的思考 被引量:7
4
作者 孙亚娟 《教育文化论坛》 2012年第2期12-15,共4页
民族文化的传承离不开特定的文化传承场。西南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场主要有火塘、村寨中的活动场所、节日庆典、传统集市等。然而,在社会的变迁中,传统的家庭文化传承场逐渐瓦解,社区的文化传承机制和民族传统的文化观念面临着诸多挑战。... 民族文化的传承离不开特定的文化传承场。西南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场主要有火塘、村寨中的活动场所、节日庆典、传统集市等。然而,在社会的变迁中,传统的家庭文化传承场逐渐瓦解,社区的文化传承机制和民族传统的文化观念面临着诸多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学校教育应成为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传承场 民族文化传承 学校教育
下载PDF
民族文化传承场域的变迁与学校教育的应对——以贵州侗族大歌为例 被引量:3
5
作者 李卫英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36-39,共4页
侗族大歌的传承场域以家庭、传统歌场和传统节日为核心。随着家庭场域的消隐、文化生态传承场域的变迁以及侗族民众价值观念的嬗变,侗族大歌的传承场域发生了巨大的变迁。学校教育应从校本课程的开发、传承方式的变革、教师多元文化素... 侗族大歌的传承场域以家庭、传统歌场和传统节日为核心。随着家庭场域的消隐、文化生态传承场域的变迁以及侗族民众价值观念的嬗变,侗族大歌的传承场域发生了巨大的变迁。学校教育应从校本课程的开发、传承方式的变革、教师多元文化素养的培养以及采用差异性的评价标准等方面进行应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文化传承场 变迁 学校教育 应对策略
下载PDF
渝东北村落体育文化场域变迁与重构的人类学阐释
6
作者 黄山鹰 杜杨 《武术研究》 2024年第5期107-110,共4页
文化传承场域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当前具有中国式现代化特征的乡村振兴战略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场域重构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同时面临文化传承场域中主体关系的淡化、话语权力的失衡、文化场域的削弱等挑战。... 文化传承场域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当前具有中国式现代化特征的乡村振兴战略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场域重构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同时面临文化传承场域中主体关系的淡化、话语权力的失衡、文化场域的削弱等挑战。文章运用田野调查法与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对村落文化场域变迁中巴渝舞进行研究。研究提出:促进村落经济发展塑造村落体育文化发展的后盾;和谐村落关系促进村落体育文化发展空间与功能的拓展;依托学校教育增强村落体育文化发展源动力;以村民自治为主,政府管理为辅完善村落体育组织,近而重构渝东北村落体育文化传承场域,促进渝东北村落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文化 文化传承场 文化重构
下载PDF
公共文化空间下民族文化传承场域功能变迁的思考——以广西武鸣壮族歌圩为例 被引量:16
7
作者 王云芳 黎橙橙 《贵州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68-73,共6页
在现代性发展趋势下,民族文化传承场域的功能内容、功能重心、功能范围发生了一定的变迁,凸显出"公共文化空间"的性质。在多元文化传播的冲击下,传承场域公共性功能的凸显也呈现出一些问题,如家庭文化传承场域的消解、文化精... 在现代性发展趋势下,民族文化传承场域的功能内容、功能重心、功能范围发生了一定的变迁,凸显出"公共文化空间"的性质。在多元文化传播的冲击下,传承场域公共性功能的凸显也呈现出一些问题,如家庭文化传承场域的消解、文化精神传承内容的缺失、公共性传承性质大于民族性。基于此,在文化产业化发展背景下,强化传承场域的民族文化认同建构功能、强化传承场域的历史记忆传承功能、强化传承场域的民族文化互动传播功能、强化传承场域的民间传承功能是民族文化传承场域未来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文化传承场 公共文化空间 功能变迁 武鸣歌圩
原文传递
毛南族、京族、仫佬族三部文学史的八年历程
8
作者 过伟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2年第4期83-87,共5页
从写作三部文学史的八年历程中.梳理出具有学术价值的七条修史写作原则,以及“治少数民族文学史必须同步治民族史”.“加紧对资料的搜集,特别对资料的研究,促进文学史的写作和提高质量”,“治少数民族文学史需要同步治民族民俗学”、“... 从写作三部文学史的八年历程中.梳理出具有学术价值的七条修史写作原则,以及“治少数民族文学史必须同步治民族史”.“加紧对资料的搜集,特别对资料的研究,促进文学史的写作和提高质量”,“治少数民族文学史需要同步治民族民俗学”、“紧紧盯住当代少数民族作家作品的艺术质量”等较有价值的学术观点,归结到写史者必须加强修养,提高“德才学胆识”及“当断则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性描写研究 历代文化积淀层 歌谣文化传承场 德才学胆识
下载PDF
场域理论下民族传统体育的传统性和现代性融合发展路径研究——以“壮族三月三·民族体育炫”为例 被引量:1
9
作者 郑子杰 《运动精品》 2023年第8期72-74,共3页
文章主要研究了“壮族三月三·民族体育炫”文化传承场域存在的问题及其实践路径。其文化传承场域存在新旧场域的冲突、文化资本的失衡和场域惯习的滞后等问题。新旧场域的冲突主要表现在传统性与现代性、商业化场域与传承场域之间... 文章主要研究了“壮族三月三·民族体育炫”文化传承场域存在的问题及其实践路径。其文化传承场域存在新旧场域的冲突、文化资本的失衡和场域惯习的滞后等问题。新旧场域的冲突主要表现在传统性与现代性、商业化场域与传承场域之间的冲突。文化资本的失衡体现在技能的失传、传统知识的减少和现代化对传统体育项目的冲击等方面。场域惯习的滞后则主要体现在教育场域的教育方式、教材体系和传承力量滞后于传统体育文化的需求和挑战。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实践路径,包括塑造传统和现代融合场域、构建文化资本的共享平台和促进教育场域的现代转型等。通过以上研究,为保护和传承壮族传统体育文化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域理论 文化传承场 民族传统体育 壮族传统体育
原文传递
花鼓灯与道家文化 被引量:6
10
作者 陈德琥 《宗教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18-221,共4页
花鼓灯主要播布在道家思想十分活跃的淮河中、上游地区。它的文化传承场既受到道家思想理论的长期影响与滋养,也保留着淮畔民众对道家思想践行者如大禹"疏川导滞"顺应水性治国理事的集体记忆和历史记忆,呈现出鲜明的道质道性... 花鼓灯主要播布在道家思想十分活跃的淮河中、上游地区。它的文化传承场既受到道家思想理论的长期影响与滋养,也保留着淮畔民众对道家思想践行者如大禹"疏川导滞"顺应水性治国理事的集体记忆和历史记忆,呈现出鲜明的道质道性特征。同时,作为这一特定文化传承场滋生、发展、成熟的汉民族歌舞艺术,花鼓灯以歌舞语汇的原生特点、望风采柳的抒情方式和自然天成的艺术之美等等充分凸显了本真和谐的道家审美文化特质。花鼓灯所弘扬的道家思想文化对消解当今"人类中心主义"主客体二元对立窘境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鼓灯 文化传承场 审美特质 道质道性 本真和谐 道家文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