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30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信使:阿玛纳时代东地中海世界的跨文化传播者 被引量:1
1
作者 孙宝国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0-33,共4页
在约公元前1600-1200年的阿玛纳时代,东地中海世界的陆路和海路上,风尘仆仆的各国信使络绎于途,他们地位高低不同,出使目的各异,但却都不可避免地要同沿途各国的各色人等进行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这就很自然地互通了信息,传播了文化。在... 在约公元前1600-1200年的阿玛纳时代,东地中海世界的陆路和海路上,风尘仆仆的各国信使络绎于途,他们地位高低不同,出使目的各异,但却都不可避免地要同沿途各国的各色人等进行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这就很自然地互通了信息,传播了文化。在彼此相对隔绝的古代社会,这些信使不自觉地承担了跨文化传播者的角色,客观上促进了多元一体的古代东地中海世界文化圈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使 阿玛纳时代 东地中海世界 文化传播者
下载PDF
视觉传达设计艺术——信息时代的文化传播者 被引量:19
2
作者 熊琴琴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06-109,共4页
在当代信息社会条件下,视觉传达设计已经远远超出设计艺术的传统涵义本身,已经不仅仅是传统设计意义上的“语言”,而是作为对当代社会存在的全方位描述的综合性的文化现象———社会文明与进步的一种全新表达。
关键词 视觉传达设计 信息时代 文化传播
下载PDF
古代丝绸之路上的跨文化传播者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唐彪 付轩 《喀什大学学报》 2016年第2期54-58,共5页
横跨欧亚大陆的古代丝绸之路上,无数来自不同国家或地区,有着不同职业出身、宗教信仰或者教育背景的人,自觉或不自觉地,承担着丝路沿途不同民族、种族之间的跨文化交流重任。他们有的是经商的商贾,有的是求法弘法的虔诚宗教信徒,有的是... 横跨欧亚大陆的古代丝绸之路上,无数来自不同国家或地区,有着不同职业出身、宗教信仰或者教育背景的人,自觉或不自觉地,承担着丝路沿途不同民族、种族之间的跨文化交流重任。他们有的是经商的商贾,有的是求法弘法的虔诚宗教信徒,有的是奉命出使的使臣,有的是翻译人员、旅行家,还有的是驻守边疆的将士。正是这些人,为古代丝路沿途东西方世界的跨文化交流、融合,作出了巨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绸之路 文化传播 传播者
下载PDF
以“中国梦”为统领,培养高素质的文化传播者
4
作者 姜南 《视听》 2016年第9期214-215,共2页
本文首先分析了以"中国梦"为统领,培养高素质文化传播者的重要意义,然后细致讨论了如何应用"三进"教学方法来对"中国梦"进行阐述,旨在为高等学府的思想政治教师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 文化建设 中国梦 文化传播者
下载PDF
共情传播视域下中国体育故事跨文化传播的国际认同建构 被引量:3
5
作者 王真真 王相飞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7-104,126,共9页
中国体育故事存在国际认同不足等困境,如何基于文化陌生感的语境建构中国体育故事跨文化传播的国际认同,是亟待思考的现实议题。该研究以共情传播为理论,指出了中国体育故事中的共情元素、共性历史、共同诉求和共通价值,为跨文化传播中... 中国体育故事存在国际认同不足等困境,如何基于文化陌生感的语境建构中国体育故事跨文化传播的国际认同,是亟待思考的现实议题。该研究以共情传播为理论,指出了中国体育故事中的共情元素、共性历史、共同诉求和共通价值,为跨文化传播中建构国际认同提供了共情可能。并以国际认同的建构为导向,构建了中国体育故事跨文化传播中的共情传播模式,认为承载不同价值观、不同主题的中国体育故事,在相应的跨文化传播场域,能够经由共情传播建构国际认同。基于这一模式提出了中国体育故事跨文化传播中建构国际认同的路径:提炼中国体育故事与世界的共情元素,消解认知偏差;从平民视角和他者视角讲述中国体育故事,强化情感认同;强化中国体育交流故事传播中的聚合效应,以共识促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体育故事 文化传播 共情传播 国际认同
下载PDF
中英口译员如何做好文化传播者
6
作者 张茜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9年第10期188-189,共2页
中英文化间具有很大的差异性,这种文化差异虽然会影响口译员的翻译工作,但是也能够进行文化的传播。特别是商务口译中,不仅是对语言传递的双语活动,同时也是对文化内涵的沟通和交际,所以口译员必须要加强对中英文化差异的了解,并起到文... 中英文化间具有很大的差异性,这种文化差异虽然会影响口译员的翻译工作,但是也能够进行文化的传播。特别是商务口译中,不仅是对语言传递的双语活动,同时也是对文化内涵的沟通和交际,所以口译员必须要加强对中英文化差异的了解,并起到文化传播的作用。该文主要对中英口译员的文化传播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英口译员 文化传播 差异性 对策
下载PDF
基于扎根理论的景区红色文化传播影响因素探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刘德鹏 俞雷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2024年第2期313-320,共8页
景区红色文化传播对提升游客红色文化认知、增强红色旅游教育功能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加强红色文化旅游传播的理论研究是一个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为厘清景区内影响游客对红色文化认知的因素及这些因素的作用机理,通过深度访谈获取一手... 景区红色文化传播对提升游客红色文化认知、增强红色旅游教育功能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加强红色文化旅游传播的理论研究是一个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为厘清景区内影响游客对红色文化认知的因素及这些因素的作用机理,通过深度访谈获取一手资料,以扎根理论方法提炼出景区红色文化传播的影响因素并构建理论模型。研究发现,影响景区红色文化传播因素为受众态度、受众知觉、社会因素、解说形式、信息流、体验情境因素。其作用机制为:受众态度、知觉通过红色旅游意向与行为影响景区红色文化传播;社会因素调节红色旅游意向;解说形式和体验情境作为直接因素影响景区红色文化传播;信息流作为调节变量影响景区文化传播的方向与被识别度。其中,游客对红色历史图片、文字和人员解说的态度与要求具有不同的期望和评判,体现了游客对红色景区解说形式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区 红色文化传播 影响因素 扎根理论
下载PDF
文以情传: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共情传播机制 被引量:2
8
作者 谢清果 韦俊全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6-92,100,共8页
中国文化类综艺节目在文化主体性觉醒与影视新技术赋能的双重加持下,不断实现着自身审美之塑新与言说之飞跃。文化类综艺节目“大爆”与“出圈”,不仅得益于视听方式、文化内容的创新,更在于其通过表层视听展演触达到受众深层情感与心理... 中国文化类综艺节目在文化主体性觉醒与影视新技术赋能的双重加持下,不断实现着自身审美之塑新与言说之飞跃。文化类综艺节目“大爆”与“出圈”,不仅得益于视听方式、文化内容的创新,更在于其通过表层视听展演触达到受众深层情感与心理,实现社会的情感同频共振。同时,共情传播标示着人类传播学从以往聚焦客观理性逐渐关注到人的情感本位。鉴于此,亟待从共情传播的视角,透过对文化类综艺节目共情传播现象及其内在机制的探析,深入去探讨文化类综艺何以披文入情、以情动人,以期思索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创作与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情机制 情感传播 共情传播 文化类综艺节目 中华文化传播
下载PDF
转文化传播视域下“数智华流”的理论与实践探索——以ReelShort为例 被引量:3
9
作者 史安斌 梁蕊洁 《青年记者》 2024年第2期86-92,共7页
新全球化时代,以ReelShort为代表的中国流媒体平台上线海外,凭借生产“霸道总裁”言情短剧而广受欢迎,成为“数智华流”的又一成功案例。其以“中西文化杂糅+流媒体平台制播”为主要发展策略,在内容生产、商业营销和市场定位等方面形成... 新全球化时代,以ReelShort为代表的中国流媒体平台上线海外,凭借生产“霸道总裁”言情短剧而广受欢迎,成为“数智华流”的又一成功案例。其以“中西文化杂糅+流媒体平台制播”为主要发展策略,在内容生产、商业营销和市场定位等方面形成了与奈飞(Netflix)等西方流媒体平台截然不同的转文化传播模式。“微短剧模式”对改变当下“平台不平”的西方媒介市场主导现状、推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海外传播具有重要意义,进而使跨越民族国家和地缘政治边界的国际传播与跨文化传播理论与实践想象成为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传播 国际传播 微短剧 数字平台 流媒体 ReelShort
下载PDF
非遗微纪录片的叙事策略、传播逻辑与文化传承 被引量:2
10
作者 徐竟涵 王赫玺 《新闻爱好者》 2024年第1期83-85,共3页
非遗微纪录片,是指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文化事象、传承主体在微纪录片的形式下进行叙事建构的文化影像志。借助于影像人类学对特定社群文化的研究与表述能力,表达出具有丰富文化描述和理论阐释价值的影像文本。从叙事策略、传播逻辑、文... 非遗微纪录片,是指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文化事象、传承主体在微纪录片的形式下进行叙事建构的文化影像志。借助于影像人类学对特定社群文化的研究与表述能力,表达出具有丰富文化描述和理论阐释价值的影像文本。从叙事策略、传播逻辑、文化传承三个不同侧面出发,以影像人类学的视角,分析微时代下非遗微纪录片生产、传播、延续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像人类学 非遗文化 微纪录片 叙事策略 文化传播
下载PDF
乡村体育文化的新媒体传播与治理——基于“村超”的田野考察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鸣捷 白汶龙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1-168,共8页
新媒介深度嵌入乡村的生产生活,使乡村体育文化的传播发生重大变革,在治理层面出现机制与价值的转向。聚焦贵州“村超”这一媒介化的乡村体育赛事,采用深度访谈法,剖析其媒介传播与治理实践,发现普通村民作为参与主体的能动性、内生型... 新媒介深度嵌入乡村的生产生活,使乡村体育文化的传播发生重大变革,在治理层面出现机制与价值的转向。聚焦贵州“村超”这一媒介化的乡村体育赛事,采用深度访谈法,剖析其媒介传播与治理实践,发现普通村民作为参与主体的能动性、内生型组织主体的整合与团结效能以及政府作为责任主体的规制与引导,是“村超”在新媒体环境中赢得广泛关注的重要因素。进而归纳提出媒介化机制影响下内生性乡村文化治理的框架,指出村民个体文化主体性的彰显、村庄共同体组织性的激活以及内生型的地方文化传统是乡村体育文化治理潜能得以发挥的三个关键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超” 媒介化 文化传播 文化治理
下载PDF
大型国际体育赛事中跨文化传播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彦 张尔坤 周昊宇 《社会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0-210,共11页
大型国际体育赛事具有广泛的国际关注度,是我国文化与城市形象对外传播的宝贵契机。探索大型国际体育赛事中跨文化传播意愿(IWTC)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大型国际体育赛事的跨文化传播效能。论文通过对2023年中国成都... 大型国际体育赛事具有广泛的国际关注度,是我国文化与城市形象对外传播的宝贵契机。探索大型国际体育赛事中跨文化传播意愿(IWTC)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大型国际体育赛事的跨文化传播效能。论文通过对2023年中国成都第十一届“世界体育舞蹈节”系列赛事的实证分析,提出并验证了一个基于城市形象感知的中介模型,证实了互动动机、沟通技能、态度及体育技能等变量可以通过城市形象感知显著影响跨文化传播意愿。最后,论文强调了大型体育赛事在推动跨文化传播方面的重要价值,并提出充分发挥体育赛事的文化功能、加强对城市形象的管理和塑造、建立赛后文化互动的长效机制等实践策略,以期促进我国跨文化传播能力的持续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国际体育赛事 文化传播意愿 城市形象感知 影响因素
下载PDF
轻巧化传播:流行文化“出海”的策略与启示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铮 刘宝宇 《对外传播》 2024年第6期73-77,共5页
近年来,随着全球信息生态的重构、平台建设的基础设施化以及“Z世代”成为国际传播的主力军,流行文化成为了国际传播中不可忽视的力量。本文基于流行文化作为大众化的文化形式成功“出海”,提出并证明了轻巧化传播这一策略在提高国际传... 近年来,随着全球信息生态的重构、平台建设的基础设施化以及“Z世代”成为国际传播的主力军,流行文化成为了国际传播中不可忽视的力量。本文基于流行文化作为大众化的文化形式成功“出海”,提出并证明了轻巧化传播这一策略在提高国际传播效能、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方面的作用。所谓“轻巧化传播”指的是内容轻量、形式简洁、叙事巧妙的大众化传播策略。轻巧化传播策略更能以低语境化、有效又有趣、微观化的方式对外传播中国文化。在这一策略下,未来国际传播需进一步以灵活化的方式推动精准化传播,以合作传播推动形成国际传播合力,并着力构建中国特色的战略传播体系,为新时代国际传播提质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巧化传播 流行文化“出海” 国际传播 文化传播
下载PDF
基于5W模式的图书馆红色文化短视频传播策略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卢玉红 《大学图书情报学刊》 2024年第3期14-18,共5页
文章在梳理图书馆红色文化传播现状、总结短视频传播红色文化优势的基础上,依据5W模式,从提升短视频运营能力、把握短视频质量、优化传播渠道、关注短视频受众、重视传播效果评估等方面,提出了图书馆红色文化短视频传播策略,旨在为图书... 文章在梳理图书馆红色文化传播现状、总结短视频传播红色文化优势的基础上,依据5W模式,从提升短视频运营能力、把握短视频质量、优化传播渠道、关注短视频受众、重视传播效果评估等方面,提出了图书馆红色文化短视频传播策略,旨在为图书馆开展相关实践和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书馆 红色文化 短视频 5W模式 文化传播策略
下载PDF
跨文化传播视域下中亚留学生对中国形象的认知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宏莉 刘奇 《新疆社会科学》 2024年第1期136-146,166,共12页
国家形象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表现形式。作为全球文化传播的主要媒介之一,留学生对于国家形象的传播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依据国家形象四维模型和跨文化适应理论,采用问卷调查和半结构式访谈的研究方法,将中亚留学生眼中的中国形象解构... 国家形象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表现形式。作为全球文化传播的主要媒介之一,留学生对于国家形象的传播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依据国家形象四维模型和跨文化适应理论,采用问卷调查和半结构式访谈的研究方法,将中亚留学生眼中的中国形象解构为国家责任感、国家综合实力、国家吸引力、对国家的情感四个维度进行剖析。研究表明,教育经历、接触群体、大众传媒、社会支持和文化接触时间等因素影响中亚留学生对中国形象的认知。在全球传播的语境下,应着力提升中国媒体和孔子学院在中亚的影响力,通过“课程思政”促进中亚留学生的价值认同,加强他们与中国社会的良性互动,促进中国形象的国际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形象 中亚留学生 认知 文化传播
下载PDF
黄河红色文化资源的传播价值体认与融合传播路径选择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树锋 《传媒》 2024年第9期71-74,共4页
黄河文化是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象征与标志,包含了华夏民族的文明与智慧。黄河文化融入了近代以来尤其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反帝反封建、争取民族独立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精神,已经被刻上了鲜明的红色烙印。黄河文化包含的红色资源在... 黄河文化是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象征与标志,包含了华夏民族的文明与智慧。黄河文化融入了近代以来尤其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反帝反封建、争取民族独立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精神,已经被刻上了鲜明的红色烙印。黄河文化包含的红色资源在新时代需要进一步展示和传播,从红色资源的价值体认,红色资源与黄河文化的耦合关联入手,探索红色文化的优化传播路径,以此来彰显黄河红色文化资源的文化价值、历史价值和教育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文化 黄河文化 耦合关联 文化传播
下载PDF
短视频生态下传统文化传播的困境与创新策略 被引量:1
17
作者 傅平 《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4年第2期51-54,共4页
短视频迎合了人们娱乐化的精神需求、碎片化的阅读习惯,是当下人们获取信息、娱乐以及社交的重要渠道。传统文化需要短视频赋能助力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但同时,短视频传播传统文化面临创作主体水平有待加强、内容品质有待提升等困... 短视频迎合了人们娱乐化的精神需求、碎片化的阅读习惯,是当下人们获取信息、娱乐以及社交的重要渠道。传统文化需要短视频赋能助力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但同时,短视频传播传统文化面临创作主体水平有待加强、内容品质有待提升等困境,通过提升内容品质、注重内容表达创新、增强场景适配等策略可以突破困境,实现短视频产业与传统文化的协同发展,增强国家软实力,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视频 传统文化传播 困境 策略
下载PDF
跨文化共情传播:河南海外形象构建的有效路径 被引量:1
18
作者 孙建华 《新闻爱好者》 2024年第2期50-52,共3页
河南海外形象是河南省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软实力”,也是河南省实施高水平对外开放与高质量创新发展的内在要求。国际传播的平台化趋势进一步凸显了社交媒体的情感属性,为跨文化共情传播与河南海外形象建构的紧密结合提供了新的路径。... 河南海外形象是河南省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软实力”,也是河南省实施高水平对外开放与高质量创新发展的内在要求。国际传播的平台化趋势进一步凸显了社交媒体的情感属性,为跨文化共情传播与河南海外形象建构的紧密结合提供了新的路径。跨文化共情传播基于美学、心理学、传播学以及语言学等跨学科理论支撑,具有生理驱动与社会构建双重动力机制和清晰的认知—态度—行为作用路径,但在实施中政府须在海外形象传播的顶层设计和精准共情策略的实施上下功夫,避免出现过度共情与反向共情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海外形象 文化共情传播 动力机制 影响路径
下载PDF
跨文化交际语境下大学英语教学中中华文化传播策略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赵巧红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106-108,共3页
语言和文化的密切联系决定了文化在语言教学中的作用。大学英语教学如果忽略中华文化,会造成英语学习中中华文化的缺失,不仅影响学生的跨文化交流,更不利于对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传播中华文化、提高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提高中华文化的... 语言和文化的密切联系决定了文化在语言教学中的作用。大学英语教学如果忽略中华文化,会造成英语学习中中华文化的缺失,不仅影响学生的跨文化交流,更不利于对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传播中华文化、提高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提高中华文化的国际话语权,将成为大学英语教学的当务之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 英语教学 文化缺失 文化传播
下载PDF
共情传播视域下胡同文化的跨文化传播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董世斌 安秋慧 《传播与版权》 2024年第2期84-86,共3页
胡同文化不仅是一种底蕴深厚的建筑文化,而且是中国建筑智慧的结晶。胡同文化的跨文化传播有助于进一步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近年来,诸多学者致力于探究共情传播提升国际传播效力的作用,共情传播成为跨文化传播的纽带... 胡同文化不仅是一种底蕴深厚的建筑文化,而且是中国建筑智慧的结晶。胡同文化的跨文化传播有助于进一步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近年来,诸多学者致力于探究共情传播提升国际传播效力的作用,共情传播成为跨文化传播的纽带与桥梁,以共情传播为视角探索胡同文化的跨文化传播成为学界一个创新且有价值的研究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情传播 文化传播 胡同文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