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文化创伤教育的价值及其实现策略 被引量:3
1
作者 罗祖兵 李丽 《教育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10,16,共7页
文化创伤教育是一种以创伤事件为载体而开展的,以培养受教育者人道主义精神和人类责任感为目的的,集叙事、体验、反思为一体的,兼有生成性与过程性的教育活动。从过程角度来看,文化创伤教育的构成要素包括细节叙事、创伤体验以及文化反... 文化创伤教育是一种以创伤事件为载体而开展的,以培养受教育者人道主义精神和人类责任感为目的的,集叙事、体验、反思为一体的,兼有生成性与过程性的教育活动。从过程角度来看,文化创伤教育的构成要素包括细节叙事、创伤体验以及文化反思。文化创伤教育的价值在于可以促进"主体建构"的历史教育、"多元共生"的价值教育、"追问意义"的生命教育等。其实现的可能路径为:呈现细节,融入情境;动机移位,重塑认同;文化反思,共担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创伤教育 细节叙事 创伤体验 文化反思
原文传递
文化创伤教育的三个基本论争——以犹太大屠杀的教学为例 被引量:3
2
作者 齐立旺 《全球教育展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49-60,共12页
文化创伤是集体成员因对于某个惊恐事件的记忆,觉知到彼此共享的苦难而产生了共同的身份认同,从而在集体意识中留下的创伤印记。本文以犹太大屠杀的教学为例,讨论国外文化创伤教育中的三个基本论争。在教育目标上,主要的争论在于特殊主... 文化创伤是集体成员因对于某个惊恐事件的记忆,觉知到彼此共享的苦难而产生了共同的身份认同,从而在集体意识中留下的创伤印记。本文以犹太大屠杀的教学为例,讨论国外文化创伤教育中的三个基本论争。在教育目标上,主要的争论在于特殊主义和普遍主义的两种不同取向;在年龄适切性上,主要的争论在于何时对学生开展大屠杀教育;在仇恨言论(主要是大屠杀否认言论)的处理上,主要的争论在于是否以及如何使其参与课堂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创伤教育 目标 年龄适切性 仇恨言论
原文传递
浅议中学历史教学中的文化创伤教育——以南京大屠杀为例
3
作者 刘东格 《中华辞赋》 2018年第10期46-47,共2页
文化创伤是指一个集体对于共同经历的某一惊恐事件的共同记忆,一般是指痛苦的记忆。而对于此类事件的传授、解读特别是作为教材写入教科书,纳入课程标准即为文化创伤教育。中学历史教学中最为典型的文化创伤教育便是南京大屠杀,关于南... 文化创伤是指一个集体对于共同经历的某一惊恐事件的共同记忆,一般是指痛苦的记忆。而对于此类事件的传授、解读特别是作为教材写入教科书,纳入课程标准即为文化创伤教育。中学历史教学中最为典型的文化创伤教育便是南京大屠杀,关于南京大屠杀是否应该进入中学阶段的历史课本一直存在很多争议,但是从教学实际来看,南京大屠杀类的文化创伤教育是必要的,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和教育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学历史教学 文化创伤教育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