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深港全球性文化创意中心的可行性 被引量:1
1
作者 汤奇云 《开放导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2-55,共4页
在全球化背景下,深港利用其地缘优势与经济优势,共建全球性文化创意中心,具有深远意义。深港共建全球性文化创意中心也具备了可行性条件,两地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迅速,已经具备了国家统筹主导的可能,其经济总量和人才队伍等都提供了很好的... 在全球化背景下,深港利用其地缘优势与经济优势,共建全球性文化创意中心,具有深远意义。深港共建全球性文化创意中心也具备了可行性条件,两地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迅速,已经具备了国家统筹主导的可能,其经济总量和人才队伍等都提供了很好的支撑。深港共建全球性文化创意中心应该成为一种由中央政府主导的国家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化 文化创意中心 文化产业 策略
下载PDF
“文化+”模式下沈阳区域文化创意中心建设研究
2
作者 李昕蔚 《美与时代(城市)》 2023年第2期22-24,共3页
近年来,沈阳市深入贯彻党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全力进行区域文化创意中心建设。分析沈阳区域文化创意中心建设的现状和不足,基于沈阳特色文化,依托“文化+”模式,对沈阳区域文化创意中心建设... 近年来,沈阳市深入贯彻党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全力进行区域文化创意中心建设。分析沈阳区域文化创意中心建设的现状和不足,基于沈阳特色文化,依托“文化+”模式,对沈阳区域文化创意中心建设提出合理性意见,着力推动沈阳文化产业发展,形成城市特色品牌效应,实现城乡旅游一体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模式 区域文化创意中心 沈阳
下载PDF
文旅融合背景下北大营遗址的文化创意中心建设研究
3
作者 黎铠鸣 田原 《大观(论坛)》 2024年第6期108-110,共3页
对文旅融合下的北大营遗址建设进行分析,指出其面临的挑战并提出创新策略,包括深化文化研究、深化文化探索及加强品牌建设,旨在提升其教育价值与游客体验。强调多渠道营销与战略合作的重要性,展示通过这些措施有效解决现存问题并挖掘文... 对文旅融合下的北大营遗址建设进行分析,指出其面临的挑战并提出创新策略,包括深化文化研究、深化文化探索及加强品牌建设,旨在提升其教育价值与游客体验。强调多渠道营销与战略合作的重要性,展示通过这些措施有效解决现存问题并挖掘文旅潜力的可能。建议遗址持续创新并加强合作,以推动文旅融合发展,为相关领域研究提供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旅融合 北大营遗址 文化创意中心建设
原文传递
基于产业结构相似度的杭州文化创意产业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王俊票 《经济视角》 2012年第4期22-23,共2页
本文从产业结构角度,利用产业结构高度化指标——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对杭州文化创意产业与该产业发展相对成熟的北京、上海两市进行比较分析,基于分析结果,对杭州未来发展成为全国文化创意中心提出建议。
关键词 杭州文化创意产业 产业结构相似度 全国文化创意中心
下载PDF
王庆 时装周中国时尚业的骄傲
5
作者 阿杜 李涛(摄影) 《北京服装纺织》 2007年第12期30-31,共2页
为期11天的中国国际时装周在人们的赞叹和追憾中缓缓落下帷幕。人们还沉浸在时装、手表以及珠宝带来的享受当中。坐拥首都优势,北京品牌大放异彩。风光乍泄,展现了雄厚的实力,亮出了北京的风貌。爱慕,白领包揽了开闭幕式,可谓大手笔,大... 为期11天的中国国际时装周在人们的赞叹和追憾中缓缓落下帷幕。人们还沉浸在时装、手表以及珠宝带来的享受当中。坐拥首都优势,北京品牌大放异彩。风光乍泄,展现了雄厚的实力,亮出了北京的风貌。爱慕,白领包揽了开闭幕式,可谓大手笔,大设计,大气派。由北京工促局主办、北京服装学院主导的发布应用360度全息数字媒体等高科技手段让人震惊,锦上添花,为北京打造"时装之都"又记一功。对于设计师来说,时装周是一个孕育他们的摇篮;对于院校的学生来说,是难得的提高和拓宽视野的机会;对于业内人士来说,更是每年一发的时尚盛会。本刊特别采访了各界不同人士,让我们来听听他们的声音,以不同的视角、不同的观点来感受时装周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庆 中国国际时装周 创新 时尚发布中心 品牌展示中心 文化创意中心
下载PDF
Socio-cultural Embeddedness of Spatial Agglomeration of Creative Industries in Shanghai 被引量:1
6
作者 Jin-Liao Hea Hans Gebhardt 《Sociology Study》 2012年第8期605-614,共10页
Rapidly emerged creative industries receive increasing attention from a variety of disciplines. However, the space features of creative industries and its association with local socio-cultural contexts have not been f... Rapidly emerged creative industries receive increasing attention from a variety of disciplines. However, the space features of creative industries and its association with local socio-cultural contexts have not been fully understood, especially at a micro-city level. This study attempts to understand the agglomeration of creative industries in Shanghai from the sociology perspective. For this study, this paper utilizes primarily a questionnaire survey to explain the space features of creative industries in Shanghai. The results indicate an extensive socio-cultural embeddedness of the agglomeration of creative industries in Shanghai. First, strong emphasis on face-to-face contacts by creative professionals makes geographical agglomeration necessary for creative industries. Second, the reason why inner city of Shanghai is popular among creative professionals and enterprises lies in the diversity of cultures and special environment of the former colonial zones of Shanghai. Additionally, highly concentrated dining and entertainment facilities in the central city of Shanghai offer creative workers social networking places and nightlife venues. Third, as the educational attainment of local citizens and the protection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are highly stressed by creative professionals, research and design specialized creative industries are more likely located near universities and research institut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eative industries industrial agglomeration socio-cultural embeddedness SHANGHAI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