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现代散文中的文化北京形象
被引量:
1
1
作者
陈亚丽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
2019年第4期84-90,共7页
现代散文家笔下的老北京,诗意盎然、闲适悠然,从中我们可以窥视到老北京人的生活习惯、处世态度甚至人生哲学。老北京人的生活既有无处不在的礼仪,又有无处不在的民间文化;横平竖直的胡同,不仅培养了老北京人的方位意识,同时也培养了老...
现代散文家笔下的老北京,诗意盎然、闲适悠然,从中我们可以窥视到老北京人的生活习惯、处世态度甚至人生哲学。老北京人的生活既有无处不在的礼仪,又有无处不在的民间文化;横平竖直的胡同,不仅培养了老北京人的方位意识,同时也培养了老北京人的方正品格;北京的名胜景观数量众多,且历史悠久,从故宫、天坛到北海、颐和园等,无一不诠释着这座城市的精魂。这些特质共同塑造了北京雍容大气、平易亲切的世态风情以及优雅、方正、高贵的文化北京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北京形象
现代散文
原文传递
“帝都”失落与“京味”自觉——中外文人“互动”下的“文化北京”形塑
被引量:
1
2
作者
沈庆利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0-46,共7页
“北京”是中外文人想象中国的重要方式,国际视野中北京形象的嬗变始终与华夏中国的整个国家形象相辅相成。法国作家谢阁兰率先在《勒内·莱斯》中,以北京“传奇轶事”建构了一个神秘莫测的“老北京”形象。海内外华人作家剔除隐含...
“北京”是中外文人想象中国的重要方式,国际视野中北京形象的嬗变始终与华夏中国的整个国家形象相辅相成。法国作家谢阁兰率先在《勒内·莱斯》中,以北京“传奇轶事”建构了一个神秘莫测的“老北京”形象。海内外华人作家剔除隐含其中的西方中心主义色彩后,将其提升至整个华夏民族的“肉身”原型。经过辛亥革命等重大事变洗礼的“民国北京”,尤其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更名为“北平”后,在文化教育领域发挥“关键优势”,遂使北京成为举世闻名的文化之都、教育之都、田园之都、艺术之都和平民之都,引发人们产生了深切的“北平情结”。作为对“京味文化”最早发生“自觉”并深谙其“味”的少数文人之一的郁达夫,则通过对“故都之秋”的品味流连揭示出“故都北平”独有的文化艺术神韵,与以“味”喻“美”的中国古代审美艺术传统接续,同时将“京味”升华为家国情怀的一种文化象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
文化
形象
帝都
古/故都
“京味”自觉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现代散文中的文化北京形象
被引量:
1
1
作者
陈亚丽
机构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
2019年第4期84-90,共7页
基金
北京市教委重点项目“现当代散文中的北京地域文化研究”(项目号:SZ201210028015)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现代散文家笔下的老北京,诗意盎然、闲适悠然,从中我们可以窥视到老北京人的生活习惯、处世态度甚至人生哲学。老北京人的生活既有无处不在的礼仪,又有无处不在的民间文化;横平竖直的胡同,不仅培养了老北京人的方位意识,同时也培养了老北京人的方正品格;北京的名胜景观数量众多,且历史悠久,从故宫、天坛到北海、颐和园等,无一不诠释着这座城市的精魂。这些特质共同塑造了北京雍容大气、平易亲切的世态风情以及优雅、方正、高贵的文化北京形象。
关键词
文化北京形象
现代散文
分类号
I207.6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帝都”失落与“京味”自觉——中外文人“互动”下的“文化北京”形塑
被引量:
1
2
作者
沈庆利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0-46,共7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20世纪离散华人作家的北京想象研究”(项目编号:17YJA751025)。
文摘
“北京”是中外文人想象中国的重要方式,国际视野中北京形象的嬗变始终与华夏中国的整个国家形象相辅相成。法国作家谢阁兰率先在《勒内·莱斯》中,以北京“传奇轶事”建构了一个神秘莫测的“老北京”形象。海内外华人作家剔除隐含其中的西方中心主义色彩后,将其提升至整个华夏民族的“肉身”原型。经过辛亥革命等重大事变洗礼的“民国北京”,尤其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更名为“北平”后,在文化教育领域发挥“关键优势”,遂使北京成为举世闻名的文化之都、教育之都、田园之都、艺术之都和平民之都,引发人们产生了深切的“北平情结”。作为对“京味文化”最早发生“自觉”并深谙其“味”的少数文人之一的郁达夫,则通过对“故都之秋”的品味流连揭示出“故都北平”独有的文化艺术神韵,与以“味”喻“美”的中国古代审美艺术传统接续,同时将“京味”升华为家国情怀的一种文化象征。
关键词
北京
文化
形象
帝都
古/故都
“京味”自觉
Keywords
the image of cultural Beijing
imperial capital
ancient/former capital
the occurrence of Beijing flavor consciousness
分类号
K291 [历史地理—中国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现代散文中的文化北京形象
陈亚丽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
2019
1
原文传递
2
“帝都”失落与“京味”自觉——中外文人“互动”下的“文化北京”形塑
沈庆利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