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文化原生性视域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制度实践与反思 被引量:1
1
作者 顾子扬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2年第7期166-169,共4页
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制度从推出以来,在实行过程中逐步体现出制度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运行中出现的矛盾和困境。在当今时代发展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愈发面临原生性被破坏的风险,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作为非物质文... 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制度从推出以来,在实行过程中逐步体现出制度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运行中出现的矛盾和困境。在当今时代发展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愈发面临原生性被破坏的风险,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的承载主体,更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坚守传统和拥抱未来这一对矛盾成为阻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实现其价值的重要因素。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需要充分考虑文化原生性的特殊性,在原生性土壤和环境下能够更好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制度发挥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文化原生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制度
下载PDF
论族群的原生性文化 被引量:20
2
作者 傅安辉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3-18,共6页
在世界范围内,先有族群的原生性文化,然后有地区的国家的甚至全世界的共享文化。族群的原生性文化孕育着世界的共享文化。族群的原生性文化是指族群最初创造的文化事项经过了漫长历史演进仍然能够保持其本质特征和基本状态的文化现象。... 在世界范围内,先有族群的原生性文化,然后有地区的国家的甚至全世界的共享文化。族群的原生性文化孕育着世界的共享文化。族群的原生性文化是指族群最初创造的文化事项经过了漫长历史演进仍然能够保持其本质特征和基本状态的文化现象。它具备原创时的本真意义,保留着诞生时的基本状态,在历史长河中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因自成体系而独立,又被世界所接纳。"本真"是族群的原生性文化的显著特征。对它进行研究,有利于保护文化的多样性和地方性知识。"族群的原生性文化"的理论构建是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时代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族群 原生性文化
下载PDF
北方少数民族原生性文化形态与多元转型
3
作者 那仁毕力格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3期47-52,共6页
自然地理具有地带特征,又齐备生物气候因素,它主要受其水源条件支配,呈现呈带状分布。北方广阔草原地带地形错综复杂,有戈壁沙漠、河川湖泊、绿洲草原、山地森林,是典型的内陆型干旱气候。据相关史料记载和考古发掘资料,由于自然气候,... 自然地理具有地带特征,又齐备生物气候因素,它主要受其水源条件支配,呈现呈带状分布。北方广阔草原地带地形错综复杂,有戈壁沙漠、河川湖泊、绿洲草原、山地森林,是典型的内陆型干旱气候。据相关史料记载和考古发掘资料,由于自然气候,在这片土地上从中古至中世纪时期以来生存的诸种人群生业方式不断发生变化,局部地区从规模农耕或城镇聚落文明出现另种文化态势,逐渐转型为与自然生态相应的游牧经济经营以及兼营采集、渔猎、粗放型农耕等多种生产生计方式,原生性文化转型为多元融合的地域文化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方少数民族 原生性文化 并生共存 互惠互利的多元转型
下载PDF
旅游文化的另类解读
4
作者 于晶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08年第3期167-168,共2页
本文根据以往学者对旅游文化的理解和分类以及旅游文化与旅游活动的关系,提出原生性旅游文化与非原生性旅游文化的分类方法,并与传统的"三体旅游文化说"做以区别和联系,同时也探讨了该分类方法的意义。
关键词 旅游文化 原生性旅游文化 原生性旅游文化
下载PDF
旅游文化新解
5
作者 关维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1期170-171,共2页
旅游文化因旅游活动而产生,为旅游业所整合的文化。旅游文化应重新划分为原生性旅游文化和次生性旅游文化,二者是旅游文化的组成部分。原生性旅游文化使次生性旅游文化得以实现、次生性旅游文化提高原生性旅游文化层次,二者在性质、构... 旅游文化因旅游活动而产生,为旅游业所整合的文化。旅游文化应重新划分为原生性旅游文化和次生性旅游文化,二者是旅游文化的组成部分。原生性旅游文化使次生性旅游文化得以实现、次生性旅游文化提高原生性旅游文化层次,二者在性质、构成、研究重点等方面有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文化 原生性旅游文化 生性旅游文化
下载PDF
Influence of Diversity of Prototypical Ethnic Culture in Diversity of Glutinous Rice in Southeast of Guizhou 被引量:12
6
作者 雷启义 白宏锋 +1 位作者 张文华 周江菊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09年第5期184-188,共5页
There were quite abundant prototypical ethnic cultures and plant diversity in Qiandongnan ( Southeast of Guizhou) ,where the primitive natural ecology was also perfectly conserved. It was honored by World Native Cul... There were quite abundant prototypical ethnic cultures and plant diversity in Qiandongnan ( Southeast of Guizhou) ,where the primitive natural ecology was also perfectly conserved. It was honored by World Native Culture Fund as One of the Eighteen Ecological and Cultural Conservations in the World. The prototypical ethnic culture of Southeast of Guizhou, as a stable life-style and economic culture type of the local people, came into being in the process of the local minorities' communicating, blending and struggling against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in the long course of history. It could be seen from this research that there were our preliminary research that there are quite abundant resources in Southeast of Guizhou in terms of prototypical ethnic cultures and genetic diversity of glutinous rice. A full reflection of the culture of Glutinous Rice could be seen in the local minority people's daily life, production, custom, religious belief, etc. These showed that the formation and great vitality of the genetic diversity of glutinous rice was not only determined by the diversity of local prototypical ethnic cultures but also to its own biotic condition and its adaptation to natural ecology. It was showed that prototypical ethnic cultures had positive impact on the conserv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Glutinous Rice divers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utheast of Guizhou Original culture Culture diversity Glutinous rice Genetic diversity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