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丝绸文化传播看丝绸之路上的文化回流 被引量:15
1
作者 刘永连 《西域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75-83,共9页
当域外广大地区衍生出各自的丝绸文化后,就有大量的异域丝绸文化流入中国。由于与中国在地理和文化关系上的差异,这些各具特色的外来丝绸及其传说等文化现象汇成色彩纷呈的文化回流,从不同地域、沿不同路线涌回到中国,对中国从生产技术... 当域外广大地区衍生出各自的丝绸文化后,就有大量的异域丝绸文化流入中国。由于与中国在地理和文化关系上的差异,这些各具特色的外来丝绸及其传说等文化现象汇成色彩纷呈的文化回流,从不同地域、沿不同路线涌回到中国,对中国从生产技术到社会生活产生了深刻而又广泛的影响。这种文化回流构成了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环节,属于中西文明发展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探讨这一问题有助于我们在认识上升华到这样一个高度:由于这种文化回流的涌动,丝绸文化不仅是中国的贡献,而且成为整个世界的宝贵财富;基于这种文化回流的作用,东西文明才得到深层交流和高度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绸之路 丝绸文化传播 文化回流
下载PDF
从茉莉花的传播看丝绸之路上的文化回流现象 被引量:1
2
作者 王佩弦 《攀登(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1期111-114,共4页
文化回流是中外文化交流过程中重要的文化现象,但学界对其研究非常薄弱。本文拟以茉莉花为例,探讨中外交流过程中的文化回流现象。茉莉花本是西方的舶来品,传入中国后逐渐成为歌咏的对象,由于文人墨客和普通老百姓的喜爱逐渐演绎出民歌... 文化回流是中外文化交流过程中重要的文化现象,但学界对其研究非常薄弱。本文拟以茉莉花为例,探讨中外交流过程中的文化回流现象。茉莉花本是西方的舶来品,传入中国后逐渐成为歌咏的对象,由于文人墨客和普通老百姓的喜爱逐渐演绎出民歌《茉莉花》,后传到海外,成为东方文化的符号。茉莉花的传入和传出,是文化回流现象的典型例证,对于进一步探究东西方文明的深入交流,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回流 茉莉花 丝绸之路
下载PDF
图像翻译视阈下的另类文化回流——对清代外销扇图像生产的反思
3
作者 陈庆 《中国美术研究》 2023年第2期80-86,共7页
清代外销扇的图像产生于中西贸易与文化交流的特定历史之中,是17世纪至19世纪中国文化对外图像传播的重要形式之一。它既有基于图像生产所特有的文化交融特质,又呈现图像翻译的复杂状况,因此将图像翻译的方法引入清代外销扇的图像生产... 清代外销扇的图像产生于中西贸易与文化交流的特定历史之中,是17世纪至19世纪中国文化对外图像传播的重要形式之一。它既有基于图像生产所特有的文化交融特质,又呈现图像翻译的复杂状况,因此将图像翻译的方法引入清代外销扇的图像生产研究中,不仅能延伸符号学在中西文化交流中的理论触角,而且能更为深入地探讨外销扇图像再现中的种种复杂状况,呈现西方人翻译的中国图像经由本土匠人之手再翻译并传回西方的“翻译之翻译”这一特定的中西文化交流图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翻译 清代外销扇 另类文化回流
原文传递
南朝文化回流影响下佛涅槃图像的本土演变 被引量:1
4
作者 刘翔 《中华文化论坛》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47-51,共5页
南朝文化在向北回流的过程中逐渐成为中原文化的主流,对于佛涅槃造像的变化、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受南朝文化和艺术思想影响,佛涅槃图像创作从以摹仿自然为创作特点转变为以气韵写神为创作主旨。同时,南朝儒道释三教合一的思想影响... 南朝文化在向北回流的过程中逐渐成为中原文化的主流,对于佛涅槃造像的变化、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受南朝文化和艺术思想影响,佛涅槃图像创作从以摹仿自然为创作特点转变为以气韵写神为创作主旨。同时,南朝儒道释三教合一的思想影响促成了从小我尚实到大我务虚的佛涅槃图像的创作。另外,受到南朝统治阶级政权功利主义影响,佛涅槃图像将帝王的相貌和上层权贵阶层的衣饰特点融入创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朝文化回流 佛涅槃图像 本土演变
原文传递
浙江筝在海外的传播与文化“回流”
5
作者 舒丹 《乐器》 2022年第10期74-76,共3页
本文梳理了浙江筝的概要及艺术特色,简要概述了浙江筝在海外的传播与发展情况。浙江筝艺术的海外传播推动了当代浙江筝派的艺术发展,在继承传统上还有创新。本文通过传承人物、传承曲目、传播路径等方面,试析浙江筝派艺术海外传播与文... 本文梳理了浙江筝的概要及艺术特色,简要概述了浙江筝在海外的传播与发展情况。浙江筝艺术的海外传播推动了当代浙江筝派的艺术发展,在继承传统上还有创新。本文通过传承人物、传承曲目、传播路径等方面,试析浙江筝派艺术海外传播与文化“回流”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筝 海外传播 文化认同 文化回流
下载PDF
田代屋及其有田烧经营在近代上海的空间功能演变
6
作者 李艳丽 张政君 《江汉学术》 2024年第3期88-95,共8页
海派文化在其形成过程中深受域外文化的影响,其中日本作为东西方的“中介”发挥了重要作用。1868年长崎老铺田代屋在上海开设分号,这是上海最早期的日商,经营作为日本传统艺术代表的有田烧瓷器及杂货。日本最初的陶瓷是从中国引进的,至... 海派文化在其形成过程中深受域外文化的影响,其中日本作为东西方的“中介”发挥了重要作用。1868年长崎老铺田代屋在上海开设分号,这是上海最早期的日商,经营作为日本传统艺术代表的有田烧瓷器及杂货。日本最初的陶瓷是从中国引进的,至近代,有田烧带着日本的文化韵味来到了上海,这一“文化回流”不仅提供了工艺、艺术交融的途径示例,它在近代新兴上海都市空间的后续发展,更值得关注。通过田代屋的“窗口”,可探求田代屋及其有田烧经营在近代上海的空间功能演变,梳理明治日本对于上海、中国陶瓷业的考察及其为此做出的工艺技术、出口政策上的调整——因东洋货引发的中国抵制洋货、振兴工艺美术、掀起“国货潮”,其间田代屋起到了某些中日交流的作用。立足跨学科视域,研究以田代屋为代表的空间文化构成及其与文化空间生产之间的关系,可对海派文化、海派工艺的域外影响研究提出新的视角与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派文化 中日交流 文化回流 田代屋 有田烧 东洋货 国货
下载PDF
考古所见丝绸之路上的葡萄 被引量:1
7
作者 郭凤 《沧桑》 2013年第4期40-42,共3页
葡萄从地中海沿岸起源后,沿着丝绸之路逐渐向东传播。我国自西汉引入葡萄后,随着它的广泛种植,人们对其的喜爱与日俱增,并把它作为纹饰运用到各种物品上,进而形成多样的葡萄文化。而这种葡萄文化在传播过程中,吸收不同地域的文化又回馈... 葡萄从地中海沿岸起源后,沿着丝绸之路逐渐向东传播。我国自西汉引入葡萄后,随着它的广泛种植,人们对其的喜爱与日俱增,并把它作为纹饰运用到各种物品上,进而形成多样的葡萄文化。而这种葡萄文化在传播过程中,吸收不同地域的文化又回馈到它的发源地,形成了文化回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绸之路 葡萄 文化回流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