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文化存在论教育学的精神赋能情感性课堂探索研究
1
作者 王秋阁 张波 《职业教育(汉斯)》 2024年第1期114-121,共8页
培养“大国工匠”是新时期党和国家对职业教育的热切期盼,必将引起职业教育课堂改革。文化存在论教育学将优雅心灵和人文素养的培育作为职校生的精神成长的过程,故情感性课堂的构建重点突出在三个方面:首先,将“技能报国”精神融汇在情... 培养“大国工匠”是新时期党和国家对职业教育的热切期盼,必将引起职业教育课堂改革。文化存在论教育学将优雅心灵和人文素养的培育作为职校生的精神成长的过程,故情感性课堂的构建重点突出在三个方面:首先,将“技能报国”精神融汇在情感性课堂体系之中,激励职校生逐渐形成“於穆不已”的大国工匠信念。其次,把“内在幸福”理念渗进在情感性课堂体系之中,激励职校生逐渐树立“匠心筑梦”的报国志向。第三,将“转技成智”理念融入在情感性课堂体系之中,鼓励职校生逐渐提升技能的实践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存在论教育学 情感性课堂 精神成长 大国工匠
下载PDF
基于ALC核心素养的师范类研究生课程改革新思考--一种“文化存在论教育学”的视角 被引量:7
2
作者 姜勇 Asta Birkeland 刘静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5-20,共6页
从"文化存在论教育学"出发,建构了基于ALC核心素养的师范类研究生课程方案,主张师范类研究生课程应该是一种培育仁爱之心(Agape)的课程,因而它需要营造一种"相遇"的人生旅程;应该是一种启迪自由之性(Liberty)的课程... 从"文化存在论教育学"出发,建构了基于ALC核心素养的师范类研究生课程方案,主张师范类研究生课程应该是一种培育仁爱之心(Agape)的课程,因而它需要营造一种"相遇"的人生旅程;应该是一种启迪自由之性(Liberty)的课程,因而它需要打造一种"唤醒"的反思氛围;应该是一种熏陶文化之品(Culture)的课程,因而它需要铸造一种"陶冶"的文化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范类研究生 ALC核心素养 文化存在论教育学 课程改革
下载PDF
中国教育学的文化困境与重建——基于“文化存在论教育学”的思考 被引量:5
3
作者 姜勇 刘静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2-48,共7页
近百年来,在西学东渐的过程中,中国教育学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对传统文化的关注不够。面对中国教育学的文化困境,基于文化存在论教育学的思考,中国的教育学必须重建其文化精神、文化价值、文化伦理与文化意识。首先,教育目标理应回归传统... 近百年来,在西学东渐的过程中,中国教育学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对传统文化的关注不够。面对中国教育学的文化困境,基于文化存在论教育学的思考,中国的教育学必须重建其文化精神、文化价值、文化伦理与文化意识。首先,教育目标理应回归传统文化的"大德敦行"这一终极目的。教育之终极目标在此,文化精神重建的核心亦在此。其次,教育内容必须重建传统文化的"良知之学",必须关注传统文化所心心念念的"良知之知",回到传统文化所倡导的"良知之情",并切实转化为"良知之行"。再次,教育方法应当转向传统文化的"以善至善",做到方法善与本质善的统一。最后,教育实施要重建传统文化的"虚壹而静",中国的教育改革呼唤意识觉醒的教育者,呼唤静待花开的教育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教育学 传统文化 文化存在论教育学
下载PDF
文化存在论的先验基础及其思辨逻辑 被引量:3
4
作者 吴宏政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1-15,共5页
文化哲学一直是当代中国哲学界关注的重要领域。在关于文化哲学基础理论的研究中,即关于文化哲学的形而上学问题的思考中,一些学者提出了文化存在论的设想。文章从文化存在论是文化哲学的基础理论这一基点出发,探讨了文化存在论的观念... 文化哲学一直是当代中国哲学界关注的重要领域。在关于文化哲学基础理论的研究中,即关于文化哲学的形而上学问题的思考中,一些学者提出了文化存在论的设想。文章从文化存在论是文化哲学的基础理论这一基点出发,探讨了文化存在论的观念、先验基础和内在逻辑等三个重要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哲学 文化存在论 思辨逻辑
下载PDF
论教育情怀的生成机制和升华路径——基于文化存在论教育学的视角分析 被引量:42
5
作者 刘炎欣 王向东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 2018年第2期130-142,共13页
教育情怀是教育者对教育事业产生的心境和情感依附,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动力机制和专业发展的情感向心力,体现了教师对于教育的理解、热爱、忠诚和信念程度,表现为主观上的从教意愿和专业发展愿景。从文化存在论教育学的视角探讨教育情怀... 教育情怀是教育者对教育事业产生的心境和情感依附,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动力机制和专业发展的情感向心力,体现了教师对于教育的理解、热爱、忠诚和信念程度,表现为主观上的从教意愿和专业发展愿景。从文化存在论教育学的视角探讨教育情怀的生成机制和升华路径,思考教育情怀的生成机理,构建型塑教育情怀的策略,其核心在于生成仁爱之心,营造"相遇"的人生旅程;启迪自由之性,打造"唤醒"的教育氛围;铸造文化之品,形成"陶冶"的文化境遇;构建审美之情,培植"尚美"的人文情怀。教育情怀的升华需要教育者扎根教育沃土,培养实践情怀;立足理论建构,形成理性情怀;确立专业信念,培植专业情怀;提升教育境界,养成行动情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情怀 生成机制 升华路径 文化哲学 文化存在论教育学
下载PDF
论“最美”的幼儿教师——基于“文化存在论教育学”的思考 被引量:4
6
作者 姜勇 《教育导刊(下半月)》 2017年第1期5-8,共4页
“文化存在论教育学”认为,教育是一场充满“境遇”的人生旅程,“相遇”什么样的教师,是影响儿童当下及未来幸福人生的最为重要的“关键事件”,因此教育要为儿童遇到能改变其一生的“最美”的幼儿教师做好准备。“最美”的幼儿教师... “文化存在论教育学”认为,教育是一场充满“境遇”的人生旅程,“相遇”什么样的教师,是影响儿童当下及未来幸福人生的最为重要的“关键事件”,因此教育要为儿童遇到能改变其一生的“最美”的幼儿教师做好准备。“最美”的幼儿教师不仅仅是学科知识、教学技能突出。就其本质而言。“最美”的幼儿教师所要探讨的是幼儿教师应该具有什么样的精神气象与气质神韵。基于“文化存在论教育学”视角,文章提出幼儿教师之“美”有“言谈举止”之美、“优雅仪态”之美、“传统文化”之美、“共同沉醉”之美共四种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美”的幼儿教师 文化存在论教育学 境遇 相遇
下载PDF
文化存在论教育学理论视野下上海市幼儿园教师质量调查研究
7
作者 底会娟 李召存 姜勇 《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58-175,共18页
幼儿园教师质量对学前教育事业发展具有决定性影响。基于文化存在论教育学视角编制幼儿园教师质量测评工具,运用分层随机抽样法,对上海市7个行政区的1768名幼儿园教师质量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发现:(1)幼儿园教师质量由生存之基、专业... 幼儿园教师质量对学前教育事业发展具有决定性影响。基于文化存在论教育学视角编制幼儿园教师质量测评工具,运用分层随机抽样法,对上海市7个行政区的1768名幼儿园教师质量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发现:(1)幼儿园教师质量由生存之基、专业之智、文化之品、自由之性和信仰之情5个维度构成。(2)幼儿园教师质量中等偏上(M=3.08)。其中,专业之智(M=3.22)、生存之基(M=3.16)、信仰之情(M=3.05)得分较高,自由之性(M=2.80)、文化之品(M=2.84)得分较低。(3)总体上,随教龄增长、职称晋升、职务提高,幼儿园教师质量逐渐提升;研究生学历教师除专业之智维度外,得分均排名第1;中专学历教师专业之智维度上排名第1;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得分显著高于非学前教育专业教师;优秀绩效组教师得分显著高于普通绩效组。(4)整体来看,主城区与郊区幼儿园教师质量无显著差异,但在文化之品维度上,城区教师显著高于郊区教师;公办园与民办园教师质量差异不显著;示范园教师质量显著优于一级园,一级园又显著优于二级园。(5)职称、年龄、绩效、区域对幼儿园教师质量的某一个或两个维度有显著影响,但只有职务对教师质量的所有5个维度都产生了正向显著影响,可见,承担职务有助于提升幼儿园教师的质量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存在论教育学 幼儿园教师 教师质量 教师评价
下载PDF
幼儿园教师质量监测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基于文化存在论教育学视角 被引量:7
8
作者 姜勇 底会娟 黄瑾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73-90,共18页
2015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颁布《强势开端Ⅳ:学前教育质量监测》,明确提出将幼儿园教师质量监测作为学前教育质量监测系统的一部分。遗憾的是,我国目前尚缺乏科学、有效的幼儿园教师质量监测工具。因此,研制科学的幼儿园教师质... 2015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颁布《强势开端Ⅳ:学前教育质量监测》,明确提出将幼儿园教师质量监测作为学前教育质量监测系统的一部分。遗憾的是,我国目前尚缺乏科学、有效的幼儿园教师质量监测工具。因此,研制科学的幼儿园教师质量监测工具,积极开展幼儿园教师质量的动态、持续监测,为教育督导和教育决策提供参考和依据,无疑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由于文化存在论教育学理论在分析教师专业发展时有其独特的视野,特别注重教师的人文精神、自主精神、科学精神的培育,因此,本研究以文化存在论教育学为主要理论框架,将教师视为“完整的”教育者,构建了以生存之基、专业之智、文化之品、自主之性和信仰之情这5个维度为核心的《幼儿园教师质量监测量表》。本研究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从上海市的7个区每区随机抽取10-12所幼儿园,共计81所幼儿园的1768名教师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发现:(1)经典测量理论的极端组检验法、题总相关法、内部一致性系数检测法、共同性与因素负荷量检测法的结果均表明该量表具有优秀的鉴别度和信度。(2)探索性因子分析的研究结果表明,幼儿园教师质量由生存之基、专业之智、文化之品、自由之性、信仰之情等5个一级维度构成。二级维度则由身心健康、人际和谐、师德修养、专业知识、专业能力、文化自觉意识、文化养成能力、文化比较视野、教学自主权、专业成长权、参与决策权、教育信念、专业认同和职业使命等14项构成。(3)验证性因子分析发现该量表的拟合指数优良,残差RMSEA的值为0.057,远小于0.5;X^(2)/df为3.83,小于5;CFI、IFI、TLI的值均在0.9以上,GFI、NFI、RFI的值均在0.8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儿园教师 质量监测 指标体系 文化存在论教育学
下载PDF
论“基于证据”的教育研究的限度——“文化存在论教育学”的视角 被引量:20
9
作者 姜勇 戴乃恩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72-79,共8页
近十多年来,"基于证据"的教育研究不断受到学术界的追捧与褒扬,似乎唯有"基于证据"的教育研究才是真研究,才是好研究。一时之间,以证据为基础的、迷恋大数据的教育研究成为了时代的呼声。我们主张用"文化存在... 近十多年来,"基于证据"的教育研究不断受到学术界的追捧与褒扬,似乎唯有"基于证据"的教育研究才是真研究,才是好研究。一时之间,以证据为基础的、迷恋大数据的教育研究成为了时代的呼声。我们主张用"文化存在论教育学"的眼光来重新看待"基于证据"的教育研究。观点一,爱是人的存在的基本方式。教育研究是有人文情怀和爱的情感的,只用数据来说话的教育研究会成为一种"冷漠"的、"冰冷"的、"僵硬"的研究,缺乏精神追求与终极信仰,只有"活泼泼"的教育研究才是有生命力的,彰显生命关怀和人文情怀的。因此,从"文化存在论教育学"出发,我们主张研究者与研究对象之间在关系上要有"相遇"的过程。观点二,思是人的存在的重要可能。追求"基于证据"的教育研究往往迷恋于各种大数据的挖掘、积累,执迷于各种数理统计模型和数据的运算与建模,操持于数据结果的分析与讨论,却缺乏教育研究的本真的"思",缺少对教育价值的理性探讨,缺失对教育思想的探求与寻绎,从而将教育研究带入只见数据而缺乏原创思想的"无思"的境地。观点三,信仰是人的存在的重要支柱。教育研究不只是运用数据和"证据"来说话,它更重要的是研究者用心来说话,用情感来说话,用自己一生的信念来说话,所以,信仰问题才是困扰很多教育研究的大问题。没有敬畏、虔诚、执着的信念与信仰,研究者很难真正爱上教育研究,也很难从千变万化的数据中寻找到教育的规律与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证据”的教育研究 文化存在论教育学 大数据时代
下载PDF
文化存在论教育学论纲——文化存在论教育学产生的时代背景与基本主张
10
作者 姜勇 庞丽娟 柳佳炜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8-16,共9页
文化存在论教育学理论是在教育学这门学科究竟主要是一门以哲学运思为主的精神科学,还是一门方法至上的实证科学这一历史性交锋中应运而生的。文化存在论教育学的提出是对实证主义范式在教育学领域过度宣扬的匡正。教育学是一门有着浓... 文化存在论教育学理论是在教育学这门学科究竟主要是一门以哲学运思为主的精神科学,还是一门方法至上的实证科学这一历史性交锋中应运而生的。文化存在论教育学的提出是对实证主义范式在教育学领域过度宣扬的匡正。教育学是一门有着浓郁的强烈的丰富的人文性、艺术性、审美性、价值性和伦理性的学科。从学科嬗变史、学科本质、学科研究方法借鉴路线图等来考察,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教育学作为一门“成人”的学科所具有的境遇性、生命性、个殊性、复杂性等特质无法被完全数据化的定量研究所把握。文化存在论教育学分别从教育本质、教育目的及教育方法出发,聚焦三个根本性问题:儿童“是”什么?儿童会成“为”什么?儿童之所以会成“为”社会与文化所期望的那个样子,需“要”什么?针对这三个根本问题,文化存在论教育学提出了理想的教育应确立的四项重要原则:首先,教育要关注儿童的“精神”或者“生命”成长,关注儿童的心灵世界、精神世界、生命世界;其次,教育是“相遇”的历程,是一场充满“境遇”的人生旅程,多元、丰富、奇幻的教育孕育着儿童各种生长的可能性,教育既关怀当下,又指向未来的生活;再次,教育要注重“关系”的营建,魅力在于生活世界中诸般“关系”的和谐与共融,儿童与教师在美好的教育“关系”中相濡以沫,砥砺前行;最后,儿童是“文化”的存在,教育要关注文化在陶冶滋养儿童的向善、求真、育美中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存在论教育学 实证主义 实验教育学 陶冶 儿童 存在 关系
下载PDF
“文化存在论教育学”视野下的教师成长 被引量:16
11
作者 姜勇 刘静 戴乃恩 《教育发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35-41,共7页
在培养卓越教师的时代背景下,我们提出可以运用"文化存在论教育学"的眼光来分析与解读教师的成长。在"文化存在论教育学"的视野中,教育必须关注个体的生存与发展,必须关注文化在陶冶与滋养内在心灵中的重要作用。... 在培养卓越教师的时代背景下,我们提出可以运用"文化存在论教育学"的眼光来分析与解读教师的成长。在"文化存在论教育学"的视野中,教育必须关注个体的生存与发展,必须关注文化在陶冶与滋养内在心灵中的重要作用。教育是一场充满"境遇"的人生旅程,在这相遇的历程中,应当注重"关系"的营建。在"文化存在论教育学"观照下,既要重视教师在专业发展过程中的自主意识唤醒、自我抉择、自我超越的历程,又要认识到教师成长是伴随着文化陶冶和涵养的历程。最为重要的是,教师是在四种"关系"中获得专业成长和精神境界提升的,即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教师与自我的关系、教师与自然的关系,以及教师与社会的关系。为此,我们主张,教师应当成长为有"仁爱之心"的"以善致善"的教师、有"自由之性"的"静待花开"的教师、有"审美之情"的"美育熏陶"的教师和有"文化之品"的"人文情怀"的教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成长 文化存在论教育学 教师的“关系”
原文传递
基于文化存在论教育学,建设以“精神成长”为指引的教师教育课程 被引量:5
12
作者 姜勇 底会娟 《全球教育展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06-118,共13页
2017年10月26日,教育部印发了《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明确提出要培养造就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大国良师。培育"大国良师"是新时代国家对广大教师的殷切期望与要求,同时也将引发教师教育课程的改革。指... 2017年10月26日,教育部印发了《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明确提出要培养造就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大国良师。培育"大国良师"是新时代国家对广大教师的殷切期望与要求,同时也将引发教师教育课程的改革。指向大国良师的教师教育课程应注重师范生的精神成长,其目标在于帮助师范生成为一名有灵魂、有信念、有思想、有情怀、有学识、有担当、有使命感、有仁爱之心的未来教师。建设以"精神成长"为指引的教师教育课程可以借鉴文化存在论教育学的理论思想。文化存在论教育学认为师范生培养的"精神转向"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从注重知识、技能的掌握到关注优雅心灵的成长;二是从割裂式的培养到运用艺术教育的手段培育整体精神;三是从忽视到重视运用优秀的传统文化进行精神培育。文化存在论教育学将师范生的精神成长视为培育人文精神与涵养文化品性的过程,因而在课程体系建设中非常注重对师范生开展"仁爱之心"儿童观的培育、"内在幸福"价值观的涵养,以及"转识成智"教育观的陶冶。为此,教师教育课程的建设应特别注重三个方面:首先,将"仁爱之心"儿童观的形塑融汇在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之中,激励师范生不断形成"於穆不已"的儿童教育信念。其次,将"内在幸福"价值观渗透在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之中,激励师范生树立"孔颜乐处"的教育志向。第三,将"转识成智"教育观融通在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之中,激励师范生不断提升教育的实践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存在论教育学 教师教育课程 精神成长 大国良师
原文传递
文化为什么成了个问题? 被引量:25
13
作者 赵汀阳 《世界哲学》 2004年第3期35-47,共13页
如果一种文化不去干涉另一种文化的精神生活和价值观,那么,文化就不可能被搞成一个问题.或者说,假如文化之间没有形成价值之争,一种文化不会自动地变成一个令人困惑的问题,不会成为反思对象.任何一种文化的自身都不构成一个问题,它只是... 如果一种文化不去干涉另一种文化的精神生活和价值观,那么,文化就不可能被搞成一个问题.或者说,假如文化之间没有形成价值之争,一种文化不会自动地变成一个令人困惑的问题,不会成为反思对象.任何一种文化的自身都不构成一个问题,它只是生长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哲学 文化价值 精神境界 人类学 文化批判 文化存在论
原文传递
中国教育学的文化困难与重建
14
作者 姜勇 刘静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 2017年第12期143-144,共2页
中国的历史文化背景与西方有本质的差异,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要建立中国特色的教育学,就必须立足于自身的文化土壤,在借鉴西方理论的同时,向自己的文化寻根。在此,我们可以借鉴文化存在论教育学的基本思想与主张来重新思考中国教育学的... 中国的历史文化背景与西方有本质的差异,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要建立中国特色的教育学,就必须立足于自身的文化土壤,在借鉴西方理论的同时,向自己的文化寻根。在此,我们可以借鉴文化存在论教育学的基本思想与主张来重新思考中国教育学的未来走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教育学 文化寻根 文化存在论教育学 未来走向 历史文化背景 重新思考
原文传递
用心培育幼儿园教师的“家国情怀” 被引量:3
15
作者 姜勇 洪秀敏 《幼儿教育(教育科学)》 2017年第7期59-62,65,共5页
基于文化存在论教育学的理论立场,幼儿园教师应具备五个方面的核心素养,其中最重要的是体现教师与家园关系的“忠诚热爱”,即幼儿园教师的“家国情怀”。“家国情怀”是幼儿园教师立德树人的根本。然而,当前对幼儿园教师“家国情怀... 基于文化存在论教育学的理论立场,幼儿园教师应具备五个方面的核心素养,其中最重要的是体现教师与家园关系的“忠诚热爱”,即幼儿园教师的“家国情怀”。“家国情怀”是幼儿园教师立德树人的根本。然而,当前对幼儿园教师“家国情怀”的培育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我们可以通过欣赏震撼心灵的优美作品,参与作品的演绎,体悟名师的信念等方式,激励师范生和教师将爱国情怀转化为切己躬行的实践行动,转化为内在油然而生的虔诚信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儿园教师 家国情怀 文化存在论教育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