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唐宋茶文化的兴盛原因及其与人之心性修养的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余飞 《福建茶叶》 2018年第6期430-430,共1页
中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从古自今无论是在物质层面还是在精神层面,都有着重要的意义。茶文化从古至今一直都对各个阶级的人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特别是唐宋时期的茶文化不仅对本国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更是对世界也产生了不容小视的影响... 中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从古自今无论是在物质层面还是在精神层面,都有着重要的意义。茶文化从古至今一直都对各个阶级的人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特别是唐宋时期的茶文化不仅对本国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更是对世界也产生了不容小视的影响。研究表明,茶文化在唐宋能够达到顶峰,这不仅与人们的喜爱程度有关,更是与当时陶瓷业的发展、宗教(主要是佛教)、文学以及贸易有着密切的联系,除此之外还与茶文化影响人们的精神层面有关,例如人的心性修养、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宋茶文化 兴盛原因 文化心性修养
下载PDF
中国传统“心性”文化在音乐创作中的体现
2
作者 孙文慧 《戏剧之家》 2022年第34期46-48,共3页
“心性”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它塑造了传统中国人的价值观念,也深深影响了中国人的文化心理结构。在艺术审美中,“心性”文化是一种非理性的审美文化,注重直觉、领悟、灵感、神思等感性因素。在我国当代音乐创作中,很多作曲家开... “心性”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它塑造了传统中国人的价值观念,也深深影响了中国人的文化心理结构。在艺术审美中,“心性”文化是一种非理性的审美文化,注重直觉、领悟、灵感、神思等感性因素。在我国当代音乐创作中,很多作曲家开始强调自我感受的表达,显示出传统“心性”文化的特点。本文通过对中国传统“心性”文化与艺术审美的关系的认知,了解它们在音乐创作中的具体体现,再结合对旋律、节奏与音乐结构等方面的阐释,帮助更多人了解传统的“心性”文化是如何影响我国当代音乐创作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性文化 音乐创作 艺术审美
下载PDF
传统心性文化与现代艺术教育——以“经典导读”为中心的教学探索与实践
3
作者 李明 《上海视觉》 2019年第2期51-57,共7页
在中国传统心性文化中,艺术是表达人对生活、生命体验的一种感觉方式,是心性之学,非形式之学;艺术家的心性修养,是艺术之第一要义。游艺修心辩证统一、体用不二。传统心性文化渗透的艺术教育智慧,将心性涵养、人格完善作为大学之道,对... 在中国传统心性文化中,艺术是表达人对生活、生命体验的一种感觉方式,是心性之学,非形式之学;艺术家的心性修养,是艺术之第一要义。游艺修心辩证统一、体用不二。传统心性文化渗透的艺术教育智慧,将心性涵养、人格完善作为大学之道,对现代艺术教育不无启发。在传统心性文化烛照下,现代艺术教育当反思其功能、意义与价值。艺术教育应将通识与专业打通,二者兼顾,寻找平衡点和结合点,形成现代专业艺术教育和人文通识教育的良性互动、互补。以"经典导读"课程教学为中心,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基础教育学院在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探索中,取得了一些有益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 心性文化 现代 艺术教育 游艺修心 经典导读
下载PDF
在当代语境下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个性化言说——民族管弦乐《海纳百川》创作札记 被引量:2
4
作者 臧恒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2018年第2期88-93,共6页
《海纳百川》作为中国当代音乐作品,其创作主旨就是通过现代大型民族管弦乐的音乐语言描述千百年来中国文化与外来文化相互交流、碰撞、反思、融合、发展的历程,并展现中国文化所具有的开放性的品格、包容性的胸怀以及犹如百川入海的气... 《海纳百川》作为中国当代音乐作品,其创作主旨就是通过现代大型民族管弦乐的音乐语言描述千百年来中国文化与外来文化相互交流、碰撞、反思、融合、发展的历程,并展现中国文化所具有的开放性的品格、包容性的胸怀以及犹如百川入海的气魄与精神。此乐曲悠远宏大的主题与深邃复杂的内容决定了作品所用技法的多样性,而多样性技法的互文互融又促使了音乐风格上的多元融合,形成乐曲独特的"泛技法"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管弦乐 泛技法风格 心性文化 内涵逻辑 统一渐变的审美心理
下载PDF
新故相推 日生不滞——探论中国传统“工匠精神”的当代心性
5
作者 张成勇 《黑河学刊》 2018年第3期91-93,共3页
国家提出"工匠精神"的兴邦战略,并首次肯定手工艺者的历史地位及社会贡献;文章拟从工匠与手工艺的辩证关系的角度,阐述"工匠精神"本质既是手工艺的当代心性,亦是民意反馈的重要管道这一根本结论。
关键词 工匠 手工艺 美术 精致 文化心性
下载PDF
文化旅游者类型划分及其对遗产地管理的启示
6
作者 陈钢华 林晓洁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2022年第4期48-54,共7页
以往文化遗产研究缺乏对需求侧的关注,且对文化旅游者的类型划分多基于单一指标,没有考虑到旅游者的文化体验深度是存在差异的,这不利于遗产地营销与管理实践以及遗产地的可持续发展。McKercher于2002年提出文化旅游者类型划分法,利用... 以往文化遗产研究缺乏对需求侧的关注,且对文化旅游者的类型划分多基于单一指标,没有考虑到旅游者的文化体验深度是存在差异的,这不利于遗产地营销与管理实践以及遗产地的可持续发展。McKercher于2002年提出文化旅游者类型划分法,利用文化中心性和文化体验深度2个细分变量,对文化旅游市场进行了细分,有助于遗产地营销与管理组织更好地了解文化旅游者的内部差异,从而制定差异化营销与管理策略。文章通过回顾和分析以往有关文化旅游者类型划分的文献,总结了相关研究对遗产地管理的若干启示,以期为学界和业界提供对文化旅游市场更清晰、更务实的理解,为遗产地营销与管理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旅游 文化心性 文化体验深度 类型划分 市场细分 遗产地管理
下载PDF
游心适性 妙写自然——论道家“心”“性”文化对中国画写生观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王成宝 《湖北美术学院学报》 2017年第3期16-21,共6页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道家追求虚静、自然、自由、和谐,重视人的自我本性和精神状态,而这既是中国画家写生时内在的理想追求和精神向往,又是中国绘画艺术精神的重要显现,并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画的写生与创作。在中西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道家追求虚静、自然、自由、和谐,重视人的自我本性和精神状态,而这既是中国画家写生时内在的理想追求和精神向往,又是中国绘画艺术精神的重要显现,并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画的写生与创作。在中西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不少画家对于中国画写生观陷入一种迷茫或缺失状态,或唯"西"是举,或目无传统,从而忘却了我们中华民族强大的文化基因。由此,我们从老子、庄子的心性思想入手,寻本溯源,研究考释中国绘画思想的渊源与根脉,挖掘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洞晓中国画写生背后所承载的精神内核和文化意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家 心性文化 中国画 写生观
下载PDF
完颜雍心性素养与文化词品 被引量:1
8
作者 周延良 《民族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97-100,共4页
孟子始创“知人论世”之说 ,固可谓当。“知人” ,当知其人性、心性和文化结构 ;“论世” ,必论其民族文化和民族所处的文化背景。本文研究完颜雍的词品 ,重点考察了他的心性素养与词作产生、形成的文化基础 ,并提出、证明了文化本体与... 孟子始创“知人论世”之说 ,固可谓当。“知人” ,当知其人性、心性和文化结构 ;“论世” ,必论其民族文化和民族所处的文化背景。本文研究完颜雍的词品 ,重点考察了他的心性素养与词作产生、形成的文化基础 ,并提出、证明了文化本体与文化序变规律的理论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颜雍 文化心性 文化本体 文化序变
原文传递
中国古学之生命形态及其进展方式 被引量:1
9
作者 劳承万 蓝国桥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11,共11页
近百年来中西文化撞击,学人各有身姿,各显神通。在西化中,有国学功底者,属一种教训;无国学功底者,是一种玩术。当今之西化思潮,尤其台港及海外华人之弊端,大多是由移用西方实证认识论而来的新玩术。台港学人对大陆学界中的"流行教... 近百年来中西文化撞击,学人各有身姿,各显神通。在西化中,有国学功底者,属一种教训;无国学功底者,是一种玩术。当今之西化思潮,尤其台港及海外华人之弊端,大多是由移用西方实证认识论而来的新玩术。台港学人对大陆学界中的"流行教条与时髦",早已批得入皮入骨,当有其中肯处,但对其袭用西方实证认识论的新玩术之弊端,却缺少反思意识,乃至自乐其得。胡适、冯友兰等人的教训是:不该充当美国人(实用主义)和欧洲人(实在论)来写《中国哲学史》,且绝不能忘却中国民族的本性以成书。西方文化是理性运用教学·逻辑进行推演的逐物文化,其动力机制是对因果链的追逐;中国文化是德性仁心运用象征比喻讲究穷理尽性的心性文化,其动力机制是"温故而知新"。中西文化之异,属方凿圆枘之别。相互混淆,则只会带来严重的文化危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逐物文化 心性文化 推演 尽性
下载PDF
现代新儒家文艺美学思想探论 被引量:1
10
作者 马林刚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31-35,共5页
现代新儒家文艺美学思想不仅是文艺美学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新儒家学术思想的重要内容,随着文艺美学在推动美学学科的完善和文艺特性发展的过程中,现代新儒家文艺美学思想越来越被学界所重视。其文艺美学思想呈现出以下特征:一... 现代新儒家文艺美学思想不仅是文艺美学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新儒家学术思想的重要内容,随着文艺美学在推动美学学科的完善和文艺特性发展的过程中,现代新儒家文艺美学思想越来越被学界所重视。其文艺美学思想呈现出以下特征:一是在理念建构上坚守"以人为本",在民族情怀上笃信"家国天下";二是在文艺观念中坚持"文质彬彬",在文化审美中倡导"美善相兼";三是在生命意识上遵从"生生之德",在生命主体性上崇尚"生命美学";四是在美学理念上坚守"内圣外王",在心性导向上追寻"心性文化"。现代新儒家文艺美学思想的探索推动了中国特色审美文化的发展,成为中国特色的美学理论新的民族土壤和活力源泉,也为现代新儒家所倡导的民族文化的现代性转化提供了有益的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新儒家 人本意识 生命理念 心性文化
下载PDF
《乐记》美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探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莫其逊 刘文昭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2期115-120,128,共7页
《乐记》是基于中国心性文化的价值取向和儒家的“乐教”传统,对“礼乐教化”这一核心理念进行系统论述的作品,是儒家美育思想的集中体现。《乐记》之美育观源于心性文化义理系统及先秦“礼乐教化”的实践经验,其内容主要表现在:以“君... 《乐记》是基于中国心性文化的价值取向和儒家的“乐教”传统,对“礼乐教化”这一核心理念进行系统论述的作品,是儒家美育思想的集中体现。《乐记》之美育观源于心性文化义理系统及先秦“礼乐教化”的实践经验,其内容主要表现在:以“君子修养”为人格范式的美育目标,以“礼乐相和”为教化方式的美育途径,以“制礼作乐”为源泉和归宿的美育实践。总之,《乐记》美育是对心性文化理想及其实践方式的探索,主张遵循中国人感受、体验、类比的思维习惯进行审美教化,对我国当代美育理论的建构及美育实践的开展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乐记》 审美教育 礼乐教化 心性文化
下载PDF
悟修一体 抒灵写性——禅宗“心”“性”思想对中国画写生观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成宝 《湖北美术学院学报》 2018年第3期73-77,共5页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禅宗思想之"禅修"、"悟性"、"明心见性"等具有哲理化、深沉化的意味,启发画家在写生中缘墨寄情,借物抒性,借助笔墨以掏咏乎天地万物,展现出创作主体的哲学思想、人生修养和境界追求。...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禅宗思想之"禅修"、"悟性"、"明心见性"等具有哲理化、深沉化的意味,启发画家在写生中缘墨寄情,借物抒性,借助笔墨以掏咏乎天地万物,展现出创作主体的哲学思想、人生修养和境界追求。禅宗善于从日常生活、自然景致中观照自我,感悟平凡事物中所蕴含的智慧与能量,打破僵化的思维模式,启发画家在写生中不断超越具体的物象与感性,达到修炼内心、掌握真理、通晓自我的艺术主旨,从而摆脱形象羁绊,从更高的精神层面进入无比广阔的艺术化境。由此,我们探究禅宗心性思想对中国画家的影响与启示,探讨中国画写生创作所承载的禅宗思想和文化精神,以期对当下国画写生与创作有所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禅宗 心性文化 中国画 写生观
下载PDF
心性文化视域中的先秦儒家乐教思想
13
作者 鲁雨奇 刘晓静 《东岳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89-97,共9页
中国文化奠基于人性之上,孔孟儒家以此为基础所构建的心性之学是我国传统思想文化的核心与本质。乐教思想是儒家思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创始人孔子起便已被明确提出,后经孟子、荀子等人的发展,至战国末期基本成型,主要包含论述礼乐... 中国文化奠基于人性之上,孔孟儒家以此为基础所构建的心性之学是我国传统思想文化的核心与本质。乐教思想是儒家思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创始人孔子起便已被明确提出,后经孟子、荀子等人的发展,至战国末期基本成型,主要包含论述礼乐本质、乐内容与形式的相互关系、乐的个人教育作用与社会教化功用等思想内涵,且具有节制性、普适性以及社会功利性等突出特征。先秦儒家乐教观念的形成及发展与彼时所处客观社会背景、思想文化传统以及前代审美经验具有密切联系,不仅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引起一定反响,而且对其后数千年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并逐渐内化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对于新时代我国音乐教育体系的完善与音乐文化的复兴乃至整个国家与社会的健康发展均具有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儒家 心性文化 乐教思想
原文传递
Core Conceptions of the Theory of Self-cultivation in East Asian Confucian Philosophy
14
作者 Chun-chieh Huang 《Journal of Philosophy Study》 2017年第1期1-14,共14页
The present study examines the four core concepts that underpin the various theories of cultivation of East Asian Confucian philosophy: self (ji,已), cultivation (xiu, 修), transformation (hua, 化), and nurture... The present study examines the four core concepts that underpin the various theories of cultivation of East Asian Confucian philosophy: self (ji,已), cultivation (xiu, 修), transformation (hua, 化), and nurture (yang,餋). The discussion is divided into six sections. The first section, the introduction, explains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issue in question. The second section examines the substantial notion of "self" as expounded in the Confucian intellectual tradition and the corresponding concept of selthood or personhood. Confucianism stresses that (1) personal selthood is based on the freedom of subjectivity (subjective volition), and (2) society's values and norms originate in this freedom of subjectivity. The third section discusses the functional concept of cultivation, focusing on the fact that in Confucian theories the terms "cultivation" and "body" are always combined to form the concept of "self-cultivation." Moreover, Confucian thinkers tend to discuss the effort of self-cultivation in the context of a body-mind continuum. Indeed, they often use orientational metaphors in order to describe the efforts entailed by cultivation. The fourth section analyzes the linguistic setting and context of the functional concept of transformation within Confucian philosophy of the concrete self. The term "transformation" indicates clearly that Confucian philosophy is a transformative philosophy. The fifth section analyzes the functional concept of nurture, stressing that Confucius' two greatest followers, Mencius and Xunzi, represent two opposed approaches to nurturing. Meneius stresses that one should undertake the effort of "nurturing qi," that is, produce culture through natural cultivation, while Xunzi advocates artificially instilling culture in order to discipline, tame, and order nature. Mencius and Xunzi both turn to the container metaphor in their discussions of self-cultivation. The article concludes that the various cultivation activities advocated by these two disparate Confucians are based on two assumptions: (1) the self coincides with the physical body, and (2) the physical self is steeped in and interactive with the cultural values of society. In sum, the functional concept of self-cultivation is an important pillar of Confucian theories of self-cultiv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ast Asia CONFUCIANISM CONFUCIUS MENCIUS XUNZI philosophy of the body transformation NURTURE cultivation physical manifestation
下载PDF
The Social Limitations in the Development of Asian American Literature
15
作者 LIANG Ying 《Sino-US English Teaching》 2013年第11期886-897,共12页
This paper traces the social limitations in the development of Asian American literature. The label "Asian American literature" is so instrumental in instituting the literature, can also regulate creativity. As a st... This paper traces the social limitations in the development of Asian American literature. The label "Asian American literature" is so instrumental in instituting the literature, can also regulate creativity. As a strategic term and group identification, "Asian American" lends itself to the illusion of unity and homogeneity. Scholars differ in the way they elect to demarcate Asian American literature. One of the fundamental barriers to understanding and appreciating Asian American literary expression has been the existence of race stereotypes about Asians in American popular culture. For many Asian American writers, ethnic authenticity is a necessary but weak choice Most early immigrant writers write to challenge the negative view of Asia in the West and see themselves as ambassadors of goodwill to the West. The purpose is to mark difference as exotica and appeal to the benign curiosity of the Western readers while appeal to notions of universal humanity. This type of strong ethnic quotient writing continues to exist in various guises even today. The trade publishers have a predilection for Asian American personal narratives that stress the "model minority" discourse, "good workers" image, and Asian Americans' ability to accommodate to the basic rules of American society. Asian American writers never stop attempting to build bridges. But we should remind ourselves that boundary crossing must not be merely an aesthetic and intellectual exercise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bassadors of goodwill HOMOGENEITY ethnic authenticity artistic freedom
下载PDF
科学教育的历史文化视野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雁冰 《全球教育展望》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58-62,共5页
科学与科学教育是一种文化,这意味着它们建基于文化心性、且关乎文化心性之完善。正是西方的"外延心性"孕育、催生了现代科学技术体系。"外延心性"有助于培养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问题解决的生活方式。而中国旨在追... 科学与科学教育是一种文化,这意味着它们建基于文化心性、且关乎文化心性之完善。正是西方的"外延心性"孕育、催生了现代科学技术体系。"外延心性"有助于培养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问题解决的生活方式。而中国旨在追寻"生活真理"的"内容心性"又有助于现代科学技术找回失落的生活意义。我国科学教育在"西学东渐"以来425年的历史发展中经历了五个阶段。其中文化危机占去了大多数时光。而从危机中崛起是我国科学教育21世纪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教育 文化心性 外延心性 内容心性 科学探究
原文传递
Transition psychology: the membership approach 被引量:6
17
作者 Fang Wen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2009年第2期35-48,共14页
China's social transformation since reform and opening up in 1978 has provided a unique social laboratory for Chinese researchers of social psychology. In order to describe, understand and interpret the psychological... China's social transformation since reform and opening up in 1978 has provided a unique social laboratory for Chinese researchers of social psychology. In order to describe, understand and interpret the psychological and behavioral logic of the Chinese people, we need to call on social psychology research or social transition psychology research that looks directly at social transition, in order to go beyond the cultural exceptionalism and static society approaches. Multiple group membership is the potential core construct of such a psycholog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nsition psychology cultural exceptionalism approach static society approach partial group membership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