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学外语教师跨文化理解能力的文化心理机制及四维养成模式 被引量:2
1
作者 陈艳君 张传燧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54-57,共4页
外语教学是基于跨文化互动视域的两种以上语言和文化融合的教育实践活动。大学外语教师的跨文化理解能力对于培养学生基本的跨文化意识和交际能力、达成教学目标具有积极影响。"社会文化交际活动"和"个体文化心理活动&qu... 外语教学是基于跨文化互动视域的两种以上语言和文化融合的教育实践活动。大学外语教师的跨文化理解能力对于培养学生基本的跨文化意识和交际能力、达成教学目标具有积极影响。"社会文化交际活动"和"个体文化心理活动"是形成外语教师跨文化理解能力的文化机制。大学外语跨文化交际活动中教师的文化觉醒和理解是其跨文化理解能力得以生成的源泉,而文化觉醒、文化理解又是在文化交际和文化隐喻中产生和形成的。因此,文化交际、文化隐喻和文化觉醒、文化理解共同构成了大学外语教师跨文化理解能力养成的四维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外语教师 文化理解能力 文化心理机制 四维养成模式
下载PDF
江湖文化与文化认同:潜规则盛行的文化心理机制 被引量:3
2
作者 杜向阳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22-127,共6页
潜规则的本质是一种江湖规矩,江湖文化是其亚文化母体。江湖文化是由游民创立的一种底层文化,其本质是一种生存文化和寄生文化,具有聚群、趋利、恃强、尊上、寄生五个基本特征。江湖文化的产生有其社会、文化和心理根源。潜规则的盛行... 潜规则的本质是一种江湖规矩,江湖文化是其亚文化母体。江湖文化是由游民创立的一种底层文化,其本质是一种生存文化和寄生文化,具有聚群、趋利、恃强、尊上、寄生五个基本特征。江湖文化的产生有其社会、文化和心理根源。潜规则的盛行是江湖文化被广泛认同的结果。潜规则的消解需要采取多种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湖文化 文化认同 潜规则 文化心理机制
下载PDF
论文化心理机制对神魔小说生成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胡胜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3期66-69,84-104,共6页
神 魔小说所赖以生 成的一个重要 因素是 契合了 创作 者和 接受 者的 审美 心理。 人们对神鬼怪异 故事的超常偏爱 其实是对自身局 限性 的一种 心理补 偿:一 方面 希望 能够 长生 不死,得道成仙;一 方面又希望通过 对仙、神的膜拜... 神 魔小说所赖以生 成的一个重要 因素是 契合了 创作 者和 接受 者的 审美 心理。 人们对神鬼怪异 故事的超常偏爱 其实是对自身局 限性 的一种 心理补 偿:一 方面 希望 能够 长生 不死,得道成仙;一 方面又希望通过 对仙、神的膜拜 ,乞得现世平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心理机制 神魔小说 生成
下载PDF
试析文化心理机制对企业管理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徐淑芳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1999年第S1期129-130,共2页
关键词 企业文化 企业管理现代化 文化心理机制 文化心理素质 民族文化心理 企业管理模式 科学技术 经济发展 管理方法 资本主义精神
下载PDF
试论爱国情感和行为的文化心理机制 被引量:1
5
作者 葛茂林 《石家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3年第4期23-26,共4页
爱国主义具有民族性、文化性和超功利性特征。爱国意识和情感、爱国意志和行为、爱国思想和实践理性是爱国的不同层次和境界的具体表现和要求。文化心理积淀和基于人自尊自爱的朴素审美价值判断 ,是制约主体爱国要求与表现的主要内在根... 爱国主义具有民族性、文化性和超功利性特征。爱国意识和情感、爱国意志和行为、爱国思想和实践理性是爱国的不同层次和境界的具体表现和要求。文化心理积淀和基于人自尊自爱的朴素审美价值判断 ,是制约主体爱国要求与表现的主要内在根据。因此 ,健康的爱国主义文化心理建构 ,是保证公众具有较高爱国水平和广泛的爱国表现的最可靠根据与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国情感 爱国主义 文化心理机制 民族性 自发性 审美习惯
下载PDF
当代中国转型期社会的文化心理机制
6
作者 孙秀昌 《社会科学论坛》 2002年第11期74-75,共2页
关键词 当代 中国 转型期 社会 文化心理机制
下载PDF
身势语的符号、认知、心理、文化机制 被引量:10
7
作者 赵秋野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0-34,共5页
身势语是交际行为中的非言语成分 ,它反映不同民族文化的认知方式、心理模式、语言意识。身势语学习是外语教学中形成第二语言个性的必要因素。本文简述俄国、中国学者对身势语研究的成果及观点 ,尝试描述身势语的符号机制、认知机制、... 身势语是交际行为中的非言语成分 ,它反映不同民族文化的认知方式、心理模式、语言意识。身势语学习是外语教学中形成第二语言个性的必要因素。本文简述俄国、中国学者对身势语研究的成果及观点 ,尝试描述身势语的符号机制、认知机制、文化心理机制 ,指出俄语教学中身势语学习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势语 符号机制 认知机制 文化心理机制
下载PDF
文化心理学视角下心理崩溃的心理机制及其应对措施的探讨 被引量:2
8
作者 黄青青 张宗倩 范向阳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第1期152-155,共4页
心理崩溃的心理机制主要与个体的心理防线、防御机制和心理资源等心理因素和心理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有着直接联系。从文化心理学角度来看,心理崩溃的文化心理机制主要是个体直接或间接地受各种不完善的社会文化的影响,包括观念、习俗和... 心理崩溃的心理机制主要与个体的心理防线、防御机制和心理资源等心理因素和心理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有着直接联系。从文化心理学角度来看,心理崩溃的文化心理机制主要是个体直接或间接地受各种不完善的社会文化的影响,包括观念、习俗和教育等方式,造成个体出现认知上难以调整、情绪情感上难以接受、行为上难以处理,进而导致个体心理系统的瓦解。心理崩溃的应对措施可根据森田疗法、人本主义疗法和禅的方法这三个疗法进行观念和行为方式的相应转化,以此重新建构和完善心理结构来避免或减少心理崩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崩溃 文化心理 文化心理机制
下载PDF
试论中国知识分子的文化心理机制 被引量:1
9
作者 高华 《中国文化研究》 CSSCI 1995年第1期51-55,6,共6页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具有涵溶性、多元性和整合性。中国知识分子浸渍在这种无所不在、无时不在的文化氛围中,其血液里、骨髓里都渗透了这种文化的影响。就是到了近现代,即使是出洋留学、受到西方文化冲击者,如严复、梁启超...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具有涵溶性、多元性和整合性。中国知识分子浸渍在这种无所不在、无时不在的文化氛围中,其血液里、骨髓里都渗透了这种文化的影响。就是到了近现代,即使是出洋留学、受到西方文化冲击者,如严复、梁启超、李叔同、周作人、林语堂、梁实秋等,又有谁能超脱这种根深蒂固的文化影响? 到底中国传统文化如何塑造了一代又一代知识分子的文化心理机制?要想从文化人格学角度分析中国知识分子的心理特点,似乎应从哲学层面入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知识分子 文化心理机制 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文化 实践理性 儒家学说 道家影响 士大夫 审美情趣 儒家影响
原文传递
关于企业文化建设新机制的探讨 被引量:1
10
作者 许振波 《市场周刊》 2006年第10期18-20,共3页
在经历了“人治”和“法治”阶段之后,现代企业管理进入到“文治”阶段。企业文化对企业管理和发展的重要性已深入人心,企业文化成为企业发展的战略性因素,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着内在驱动力。当前,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界和理论界广泛关... 在经历了“人治”和“法治”阶段之后,现代企业管理进入到“文治”阶段。企业文化对企业管理和发展的重要性已深入人心,企业文化成为企业发展的战略性因素,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着内在驱动力。当前,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界和理论界广泛关注的热点话题,尤其是如何从机制上保证和加强更是研究的焦点。本文拟从首席企业文化官机制、民族文化心理机制、文化暗示机制三个方面展开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文化建设 民族文化心理机制 首席企业文化机制 文化暗示机制
下载PDF
代沟及其文化溯源 被引量:3
11
作者 薛晓阳 《前进》 1998年第2期43-45,共3页
代沟及其文化溯源薛晓阳代沟是隔代人之间在心理、文化、习惯等价值观和行为方式方面的矛盾、冲突和对抗的一种社会文化心理现象。是当代社会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社会文化问题。研究代沟的文化意义,及其社会发展趋势,寻求合理调适代沟影... 代沟及其文化溯源薛晓阳代沟是隔代人之间在心理、文化、习惯等价值观和行为方式方面的矛盾、冲突和对抗的一种社会文化心理现象。是当代社会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社会文化问题。研究代沟的文化意义,及其社会发展趋势,寻求合理调适代沟影响,促使代沟现象的合理化和积极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文化 代沟现象 老年人 社会文化 文化信息 现代社会 文化心理机制 主流化 区别化 矛盾和冲突
下载PDF
农业剩余索取权结构性变动影响农民生产积极性的机制
12
《经济研究参考》 1999年第43期12-20,共9页
(一)权利主体属性与农业剩余索取权影响农民生产积极性的机制形式 权利主体的内在规定性决定了农业剩余索取权的性质。
关键词 农业剩余 农民生产积极性 索取权 农村基层政权 变动影响 社区 经济利益机制 文化心理机制 公共品供给 经济机制
下载PDF
论美国私立学校的文化意蕴
13
作者 王兆璟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 1996年第5期86-90,共5页
本文认为,作为一种“文化系统的存在”,美国私立学校的文化意蕴主要在于:1.是社会文化思潮的体征。2.是文化的象征和实现系统: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文化在它那里得到了表征和实现;美国文化的核心——自由、民主也得以充分体现;宗教文化... 本文认为,作为一种“文化系统的存在”,美国私立学校的文化意蕴主要在于:1.是社会文化思潮的体征。2.是文化的象征和实现系统: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文化在它那里得到了表征和实现;美国文化的核心——自由、民主也得以充分体现;宗教文化的载体和传播者。3.道德文化的有效促进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私立学校 公私立学校 公立学校 文化多元主义 同化主义 校园文化 社会文化思潮 文化心理机制 组织模式 文化意蕴
下载PDF
“詈语反用表亲昵”现象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伟丽 《艺术科技》 2014年第4期196-196,185,共2页
社会语言学的研究过程中,詈语曾因难登大雅之堂而被学者避而远之。近些年来,关于詈语的研究越来越丰富同时也越来越深入,而对"反用詈语"这种社会语言现象的研究却非常少。本文参考詈语研究的已存成果来反视"用詈语来表... 社会语言学的研究过程中,詈语曾因难登大雅之堂而被学者避而远之。近些年来,关于詈语的研究越来越丰富同时也越来越深入,而对"反用詈语"这种社会语言现象的研究却非常少。本文参考詈语研究的已存成果来反视"用詈语来表示亲昵"的现象,分析了詈语反用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情况,其表现特征以及文化心理机制,从而基本呈现了这种语言应用现象的整体轮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用詈语 现象分析 表现特征 文化心理机制
下载PDF
论当前的官场小说创作
15
作者 罗明镜 《理论与创作》 CSSCI 2011年第3期127-128,共2页
法国作家罗布·葛利叶指出:“每个社会、每个时代都盛行一种小说形式,这种小说实际说明了一种秩序,即一种思考和在世界上生活的特殊方式。”①中国政治文化的发达构建了人们无意识的政治文化心理机制。上世纪八几十年代,我国正... 法国作家罗布·葛利叶指出:“每个社会、每个时代都盛行一种小说形式,这种小说实际说明了一种秩序,即一种思考和在世界上生活的特殊方式。”①中国政治文化的发达构建了人们无意识的政治文化心理机制。上世纪八几十年代,我国正处于社会经济的转型时期,政治体制不完善,改革经验不充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创作 中国政治文化 官场 文化心理机制 社会经济 法国作家 小说形式 转型时期
下载PDF
出版转制的哲学思考
16
作者 李人凡 《出版参考》 2004年第28期1-1,共1页
关键词 哲学思考 文化生态环境 出版企业家 求同与存异 文化心理机制 时间表 科学发展观 快与慢 创新思维 经济一体化
下载PDF
理性的直觉与直觉的理性 被引量:1
17
作者 周勤勤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44-144,共1页
济南大学文学院的杨杰副教授在《理性的直觉与直觉的理性——论美育在自然科学教育中的内在动力机制》的来稿中说:美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内在机制是促进受教育者形成理性的直觉化和直觉的理性化相统一的文化心理机制,这种心理机制有助于... 济南大学文学院的杨杰副教授在《理性的直觉与直觉的理性——论美育在自然科学教育中的内在动力机制》的来稿中说:美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内在机制是促进受教育者形成理性的直觉化和直觉的理性化相统一的文化心理机制,这种心理机制有助于将知识内化为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性化 直觉 文化心理机制 内在动力机制 自然科学教育 素质教育 受教育者 济南大学 知识内化 相统一
原文传递
黄雁:写出哈尼人不屈的灵魂
18
作者 天粒 《中国民族》 1997年第12期20-20,共1页
黄雁写出哈尼人不屈的灵魂文\天粒见过哈尼族女作家黄雁之后,有一种抹不去的思绪悄然而至———少年时代反反复复吟诵着的那首《致橡树》,如今再一次萦纡心际。哦,原来她不是缠绕大树的“青藤”,而是与“橡树”并肩而立亲密相处... 黄雁写出哈尼人不屈的灵魂文\天粒见过哈尼族女作家黄雁之后,有一种抹不去的思绪悄然而至———少年时代反反复复吟诵着的那首《致橡树》,如今再一次萦纡心际。哦,原来她不是缠绕大树的“青藤”,而是与“橡树”并肩而立亲密相处的“木棉”。憨朴的女作家走出了一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心理机制 尼人 少数民族文学 女性形象 女作家 生活型 《致橡树》 当代女性 出乎意料地 哈尼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