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中国诗画多模态翻译与传播:一个综合文本视角
被引量:
4
1
作者
焦鹏帅
李野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6-97,共12页
从哲学、人类学、认知心理学等角度,深入探究中国诗画这一整体概念背后的深层文化结构、意义链和问题链,指出中国诗画是一个“综合文本”结构体,其背后反映的是诗人和画者个体的家、国、天下三位一体的文化意义链结构和集体无意识。在...
从哲学、人类学、认知心理学等角度,深入探究中国诗画这一整体概念背后的深层文化结构、意义链和问题链,指出中国诗画是一个“综合文本”结构体,其背后反映的是诗人和画者个体的家、国、天下三位一体的文化意义链结构和集体无意识。在对中国诗画作为综合文本概念、方法和意义链分析后,通过典型案例分析并指出中国诗画多模态翻译与传播本质上是跨文化交际,即在两种文化间建构起一种相互可接受的互惠互鉴关系。数字人文语境下,中国诗画的多模态翻译与传播的目的是让中国诗画成为一种跨时空、非实体、非线性、多模态、跨国界、双向交互、参与体验式跨文化交际活动,其本质是运用多种现代技术、方法和路径,跨越学科边界,超越语言界限,桥接文化隔阂,让西方受众以更直观、更立体的方式去理解、欣赏并接受我们东方人的文化思维、历史生活、艺术审美和生存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诗画
多模态翻译
文化意义链
综合文本
数字人文
原文传递
“衍指符号”:“语际书写”/“跨语际实践”的继续与推进
被引量:
3
2
作者
费小平
《外语与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70-74,共5页
作为美国华裔批评界“新翻译理论”的积极建构者,著名学者刘禾教授运用符号学、话语分析和后殖民批评等方法,在2004年著作《帝国的话语政治》中提出“衍指符号”概念,这是她早些时候提出的“语际书写”和“跨语际实践”的继续与推进...
作为美国华裔批评界“新翻译理论”的积极建构者,著名学者刘禾教授运用符号学、话语分析和后殖民批评等方法,在2004年著作《帝国的话语政治》中提出“衍指符号”概念,这是她早些时候提出的“语际书写”和“跨语际实践”的继续与推进。“衍指符号”指的不是个别词语而是异质文化之间的意义链,同时跨越两种或多种语言的语义场,对人们可辨认的那些词语单位的意义构成显著影响;它横跨在不同语言的巨大鸿沟之间,通过跨越语音上、表意上的差异,在不同语言之间的夹缝中“苟且偷生”,并依靠一种以上的语言系统来完成任何特定言说现象的意义表达过程。它能引诱、迫使或指示现存符号穿越不同语言的疆界和符号媒介,进行移植和散播。因此,走近“衍指符号”,能促使跨语言概念的生成过程获得清晰的理论表达,有利于展示帝国碰撞过程与全球化的联系,为跨学科研究提供有益的经验。更为重要的是,它能启发我们对殖民主义体制进行深入批判,实现“新国际主义”的梦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禾
“衍指符号”
异质
文化
之间的
意义
链
帝国碰撞与全球化的联系
跨学科研究
原文传递
题名
中国诗画多模态翻译与传播:一个综合文本视角
被引量:
4
1
作者
焦鹏帅
李野
机构
西南民族大学
出处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6-97,共12页
基金
西南民族大学2023年中央高校项目《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外译与传播20年:成就、问题与对策》(2023SYB11)
西南民族大学2021年研究生教育成果奖培育项目《外语与思政融合视阈下研究生培养研究》(12331212004)
+1 种基金
西南民族大学“双一流”项目
2021年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翻译学研究中心科研招标项目《“双创”驱动下中国诗画翻译范式融合机理研究》(CTS202110)的资助。
文摘
从哲学、人类学、认知心理学等角度,深入探究中国诗画这一整体概念背后的深层文化结构、意义链和问题链,指出中国诗画是一个“综合文本”结构体,其背后反映的是诗人和画者个体的家、国、天下三位一体的文化意义链结构和集体无意识。在对中国诗画作为综合文本概念、方法和意义链分析后,通过典型案例分析并指出中国诗画多模态翻译与传播本质上是跨文化交际,即在两种文化间建构起一种相互可接受的互惠互鉴关系。数字人文语境下,中国诗画的多模态翻译与传播的目的是让中国诗画成为一种跨时空、非实体、非线性、多模态、跨国界、双向交互、参与体验式跨文化交际活动,其本质是运用多种现代技术、方法和路径,跨越学科边界,超越语言界限,桥接文化隔阂,让西方受众以更直观、更立体的方式去理解、欣赏并接受我们东方人的文化思维、历史生活、艺术审美和生存世界。
关键词
中国诗画
多模态翻译
文化意义链
综合文本
数字人文
Keywords
traditional Chinese poetry and painting
multimodal translation
cultural meaning chain
syntext
digital humanities
分类号
H059 [语言文字—语言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衍指符号”:“语际书写”/“跨语际实践”的继续与推进
被引量:
3
2
作者
费小平
机构
四川外语学院科研处
出处
《外语与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70-74,共5页
文摘
作为美国华裔批评界“新翻译理论”的积极建构者,著名学者刘禾教授运用符号学、话语分析和后殖民批评等方法,在2004年著作《帝国的话语政治》中提出“衍指符号”概念,这是她早些时候提出的“语际书写”和“跨语际实践”的继续与推进。“衍指符号”指的不是个别词语而是异质文化之间的意义链,同时跨越两种或多种语言的语义场,对人们可辨认的那些词语单位的意义构成显著影响;它横跨在不同语言的巨大鸿沟之间,通过跨越语音上、表意上的差异,在不同语言之间的夹缝中“苟且偷生”,并依靠一种以上的语言系统来完成任何特定言说现象的意义表达过程。它能引诱、迫使或指示现存符号穿越不同语言的疆界和符号媒介,进行移植和散播。因此,走近“衍指符号”,能促使跨语言概念的生成过程获得清晰的理论表达,有利于展示帝国碰撞过程与全球化的联系,为跨学科研究提供有益的经验。更为重要的是,它能启发我们对殖民主义体制进行深入批判,实现“新国际主义”的梦想。
关键词
刘禾
“衍指符号”
异质
文化
之间的
意义
链
帝国碰撞与全球化的联系
跨学科研究
Keywords
Lydia H. Liu
"A Super-sign"
a hetero-cultural signifying chain
the link of the clash of empires to the globalization
transdisciplinary studies
分类号
H059 [语言文字—语言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中国诗画多模态翻译与传播:一个综合文本视角
焦鹏帅
李野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3
4
原文传递
2
“衍指符号”:“语际书写”/“跨语际实践”的继续与推进
费小平
《外语与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
3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