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操作界面与内容界面的合一:数字屏幕的文化技艺和精神生态
1
作者 胡建强 束秀芳 《东南传播》 2024年第10期8-14,共7页
数字屏幕是一种深度媒介化时代的文化技艺,在今日已然成为数字化生存的基础性操作系统,并以自身独特的媒介界面开启着一个象征性世界。数字屏幕是由内容界面与操作界面融合的混合界面。内容界面呈现的是一个意义性象征世界,并不断地邀... 数字屏幕是一种深度媒介化时代的文化技艺,在今日已然成为数字化生存的基础性操作系统,并以自身独特的媒介界面开启着一个象征性世界。数字屏幕是由内容界面与操作界面融合的混合界面。内容界面呈现的是一个意义性象征世界,并不断地邀约人的意识流卷入其内在的时空;操作界面所呈现的则是一个功能性象征世界,人通过其实现对外部现实世界的远程交道。但在数字屏幕之中,内容界面却不断对操作界面进行侵蚀,个体的精神世界被不断地卷入内容界面之中,并陷入一种混沌的精神生态,自我意识在媒介技术的构序之中走向机器化与剩余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屏幕 文化技艺 媒介界面 精神生态 自我意识
下载PDF
基于“德州窑”红绿彩文化技艺传承的高职院校美育育人体系探究
2
作者 张迎春 《时代人物》 2024年第6期29-31,共3页
随着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综合素质要求的提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成为高职院校现阶段的主要教学目标。其中美育作为五育中的重要内容,要充分发挥其育人价值,将传统文化技艺融入美育教育中,打造全新的美育育人格局。本文在高职... 随着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综合素质要求的提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成为高职院校现阶段的主要教学目标。其中美育作为五育中的重要内容,要充分发挥其育人价值,将传统文化技艺融入美育教育中,打造全新的美育育人格局。本文在高职院校美育育人体系构建中,尝试以德州窑红绿彩文化技艺作为切入点,全面地探究了红绿彩文化对美育的作用,并结合现阶段高职院校美育育人体系的发展现状,重点探究文化技艺传承如何融入高职美育育人体系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州窑红绿彩 高职院校 美育育人体系 传统文化技艺
下载PDF
广西不同民族服饰文化技艺应用设计探索
3
作者 肖柳庆 谭宇斌 甘玉福 《轻纺工业与技术》 2024年第4期81-83,87,共4页
在中华民族复兴及各民族文化艺术不断交流交融的大背景下,文章遵循“牢牢扎根传承、主题与时俱进、不同材料有机混搭、设计手法多种变化”的创作方法,应用广西不同民族代表性的服饰文化技艺及元素,进行现代服饰创新设计探索与实践,以期... 在中华民族复兴及各民族文化艺术不断交流交融的大背景下,文章遵循“牢牢扎根传承、主题与时俱进、不同材料有机混搭、设计手法多种变化”的创作方法,应用广西不同民族代表性的服饰文化技艺及元素,进行现代服饰创新设计探索与实践,以期传承与弘扬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助力推动本土各民族文化艺术的交融和繁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设计 不同民族 服饰 文化技艺
下载PDF
八都麻绣的文化技艺特征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吴艳 洪文进 沈雷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48-51,共4页
浙江省淳安县王阜乡八都麻绣是具有实用性和文化技艺性的双重属性服饰用品。基于对当地村落的田野式调研,从八都麻绣渊源入手,详细阐述了八都麻绣的美学、色彩、图案以及寓意在山越文化中的地位与作用,同时分析了八都麻绣历代传承的制... 浙江省淳安县王阜乡八都麻绣是具有实用性和文化技艺性的双重属性服饰用品。基于对当地村落的田野式调研,从八都麻绣渊源入手,详细阐述了八都麻绣的美学、色彩、图案以及寓意在山越文化中的地位与作用,同时分析了八都麻绣历代传承的制作工艺技术。归纳了八都麻绣所展现的特殊文化属性特征与审美属性价值特性,为研究数字化时代下的服装传承应用与创新设计奠定了深厚的理论与实践基础,对传统服饰文化研究、工艺技术研究与传承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都麻绣 山越 文化技艺
下载PDF
苏州缂丝文化技艺保护与传承探析 被引量:14
5
作者 缪秋菊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76-79,共4页
缂丝作为苏州地区具有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目前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通过分析缂丝行业出现的后继专业人才缺乏、产品应用领域局限、流通市场缺失规范等现状,认为应该积极探索与开拓各种路径及形式,架构从体制管理到技... 缂丝作为苏州地区具有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目前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通过分析缂丝行业出现的后继专业人才缺乏、产品应用领域局限、流通市场缺失规范等现状,认为应该积极探索与开拓各种路径及形式,架构从体制管理到技术开发等方面的体系来有效地保护和传承缂丝文化技艺。提出将缂丝文化技艺纳入城市发展规划、设立专门管理机构与基金、搭建文化展示平台、建设人才培养的实体、传承技艺与创新技法、打造精品与树立品牌等具体实施建议,使缂丝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的保护和传承,享誉海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缂丝 文化技艺 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 丝绸
下载PDF
“一带一路”倡议下山东丝绸产业的文化技艺融合创新发展机制与路径
6
作者 姜兆辉 田明月 +1 位作者 郭增革 宋爱国 《山东纺织科技》 2020年第6期51-54,共4页
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坚定文化自信的背景下,文章以丝绸文化为研究对象,进行文化技艺融合下山东丝绸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探索,以实现丝绸文化属性的挖掘、自然属性的科技创新和艺术创意的再设计,为山东丝绸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丝绸文化 文化自信 文化技艺融合 创新发展
下载PDF
道德情义与文化技艺的坚守与传承——电影《百鸟朝凤》观后考量
7
作者 牛殿庆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 2017年第5期53-57,共5页
著名导演吴天明的遗作电影《百鸟朝凤》,讲述了作坊教育唢呐学徒的故事,涉及到坚守和传承的问题。作坊教育是德育领先的,最大的特点是单调、重复,注重基本功训练,一招一式比学校教育来得扎实。没有高尚的师德,没有教育公平,就没有感人... 著名导演吴天明的遗作电影《百鸟朝凤》,讲述了作坊教育唢呐学徒的故事,涉及到坚守和传承的问题。作坊教育是德育领先的,最大的特点是单调、重复,注重基本功训练,一招一式比学校教育来得扎实。没有高尚的师德,没有教育公平,就没有感人的道德情义,就没有民族文化技艺的传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鸟朝凤》 传统文化技艺 道德情义 坚守 传承 作坊教育
下载PDF
扎染非物质文化技艺产品网络营销策略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许文婷 侯玲 《广西质量监督导报》 2021年第4期235-236,共2页
扎染作为中国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商品属性是显而易见的。扎染的它受到了国内外广大消费者的青睐,特别是网络营销环境中,其产品销售在稳中呈缓慢上升趋势。通过推广扎染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品、宣传扎染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 扎染作为中国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商品属性是显而易见的。扎染的它受到了国内外广大消费者的青睐,特别是网络营销环境中,其产品销售在稳中呈缓慢上升趋势。通过推广扎染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品、宣传扎染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和扩大产品以及品牌的市场占比为基础而提出一些从外部的对应措施。本文拟就其产品的网络营销策略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扎染 非物质文化技艺 网络营销
下载PDF
传统民族文化技艺融入艺术技能课程的探究——以中职学前教育专业为例 被引量:6
9
作者 陆莉莉 《轻纺工业与技术》 2020年第1期158-160,共3页
结合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艺术教育的培养目标,从广西传统民族文化技艺出发,在广西纺织工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艺术技能课程的基础上,开发融合广西传统民族文化技艺的艺术技能课程内容,构建课程标准,实施课程教学,丰富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艺术技... 结合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艺术教育的培养目标,从广西传统民族文化技艺出发,在广西纺织工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艺术技能课程的基础上,开发融合广西传统民族文化技艺的艺术技能课程内容,构建课程标准,实施课程教学,丰富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艺术技能课程的实践教学内容,促进广西传统民族文化技艺的传承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民族文化技艺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 艺术技能 课程
下载PDF
追问意义的肉身:伯恩哈德·西格特的文化技艺理论初探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鑫盛 《新闻知识》 2022年第1期31-37,共7页
文化技艺是德国媒介理论第二代学者发展出的核心概念,伯恩哈德·西格特则是文化技艺最主要的阐释者之一。西格特的文化技艺理论,继承了弗里德里希·基特勒所奠定的媒介物质性的分析传统,并将其发展出一条观照意义生成的物质运... 文化技艺是德国媒介理论第二代学者发展出的核心概念,伯恩哈德·西格特则是文化技艺最主要的阐释者之一。西格特的文化技艺理论,继承了弗里德里希·基特勒所奠定的媒介物质性的分析传统,并将其发展出一条观照意义生成的物质运作条件的后诠释学路径,对全球范围内的媒介及文化研究影响卓著。本文从学说史的角度,探讨文化技艺诞生的背景是什么,西格特如何界定这一概念具体的含义,通过文化技艺打开了什么样新的学术视野。最后,本文意图就文化技艺理论如何启发中国的传播学研究提出自身的一点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技艺 德国媒介理论 媒介物质性 媒介本体论
下载PDF
平面化文化技艺、社会心智模式及其可能未来
11
作者 曾国华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2年第5期81-91,共11页
从基特勒后期的文化技艺理论及克莱默尔等人的后续解读与发展来看,平面化的文化技艺谱系已在社会群体间建立起了一条贯穿微观空间性、中观空间性和宏观空间性的关系谱系,并形成了同时包含地方性和普遍性的多重社会心智模式。在此基础上... 从基特勒后期的文化技艺理论及克莱默尔等人的后续解读与发展来看,平面化的文化技艺谱系已在社会群体间建立起了一条贯穿微观空间性、中观空间性和宏观空间性的关系谱系,并形成了同时包含地方性和普遍性的多重社会心智模式。在此基础上,如果结合德勒兹、福柯等人的相关理论,还可以进一步揭示认知意志、平面-立体化空间文化技艺连续体与社会基础理解的心智模式之间的复合关系,并可推断出社会心智模式未来可能的演进路径,从而为我国智能空间化媒介技术治理及广泛意义上的社会治理现代化提供重要的理论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性 平面化 文化技艺 媒介谱系 基特勒 克莱默尔
下载PDF
浅析新沂本土文化技艺的继承和发展
12
作者 王宁 《活力》 2019年第9期213-213,共1页
保护本土文化技艺是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重要环节之一,大大扩展了我们生存的文化时空,也让我们对传统文化有了全新的认识。
关键词 本土文化技艺 发展 结合
下载PDF
插件:理解媒介的一个新基点——基于文化技艺理论视角的分析
13
作者 程博 《传媒观察》 CSSCI 2024年第8期30-40,共11页
本文聚焦插件在计算平台与社会文化交织背景下的崛起,特别是其作为ChatGPT、文心一言等大模型的扩展工具所发生的角色转换。通过结合计算机的历史,从软件研究和文化技艺理论视角分析插件,揭示它如何成为技术革新和社会文化转变的参考系... 本文聚焦插件在计算平台与社会文化交织背景下的崛起,特别是其作为ChatGPT、文心一言等大模型的扩展工具所发生的角色转换。通过结合计算机的历史,从软件研究和文化技艺理论视角分析插件,揭示它如何成为技术革新和社会文化转变的参考系统,并且构成二者交接转化的本体节点和本体操作。在人人皆有望成为开发者的时代,以“原媒介”更新“元媒介”,旨在回归和重构元媒介与计算机的开放性、扩展性和实验性等多重属性之间的关联,探询插件开发作为微观实践调节人类生活世界的可操作性。将插件作为媒介研究新的关键词,为我们理解媒介与社会文化之间的互动和进行媒介实践提供了新基点和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插件 软件研究 文化技艺 原媒介 操作本体论
原文传递
海南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保护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彤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78-82,共5页
海南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传承价值和创新价值,应以强化人才队伍建设为落脚点,使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薪火相传;以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要素为纽带,促进文旅融合发展;以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工坊... 海南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传承价值和创新价值,应以强化人才队伍建设为落脚点,使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薪火相传;以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要素为纽带,促进文旅融合发展;以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工坊为抓手,提升产品创意设计含量;以新的传播形式为着力点,赋能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海南省 创新保护
下载PDF
乡村振兴视角下的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景观活化路径研究——以江苏徐州马庄村为例
15
作者 周萌 《鞋类工艺与设计》 2024年第16期60-62,共3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同时,非物质文化遗产根植于地方独特地域环境和文化风俗,是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本文通过案例分析和实地调研,收集和整理相关数据与信息,深入...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同时,非物质文化遗产根植于地方独特地域环境和文化风俗,是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本文通过案例分析和实地调研,收集和整理相关数据与信息,深入了解目标地区的情况,以及乡村振兴政策背景,综合运用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方法,对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景观的活化途径进行探讨,可以为各地开展乡村振兴项目提供依据,并为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活化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景观 活化路径
下载PDF
大运河文化带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时空分异与传承保护 被引量:7
16
作者 王秀伟 李晓军 《民族艺术研究》 CSSCI 2023年第4期144-151,共8页
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既是大运河文化带空间生产的内容,又直接推动着空间本身的生产。历时性的空间生产最终导致大运河文化带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分异格局的形成。当前大运河文化带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整... 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既是大运河文化带空间生产的内容,又直接推动着空间本身的生产。历时性的空间生产最终导致大运河文化带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分异格局的形成。当前大运河文化带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分散、局部群簇的分布特征,正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生产的累积结果和直观反映。大运河贯通南北后,大运河文化带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呈现出由多中心分散到向运河两端集中分布演变的时空分异规律。应立足大运河文化带历时性的空间生产逻辑,从建构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生产场域、塑造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空间的社会共识、凝结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意识系统等方面探讨大运河文化带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运河文化 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空间生产 空间分布 传承保护
下载PDF
文化技艺:德国文化与媒介研究前沿--对话媒介哲学家杰弗里·温斯洛普-扬 被引量:13
17
作者 王继周 《国际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1-60,共10页
近年,"文化技艺"成为德国文化与媒介研究的一个新前沿,本文围绕相关问题专访媒介哲学家杰弗里·温斯洛普-扬,他被认为是对德国媒介理论最富洞见者之一。杰弗里教授认为,"文化技艺"是一种产生我们所知的文化差... 近年,"文化技艺"成为德国文化与媒介研究的一个新前沿,本文围绕相关问题专访媒介哲学家杰弗里·温斯洛普-扬,他被认为是对德国媒介理论最富洞见者之一。杰弗里教授认为,"文化技艺"是一种产生我们所知的文化差异网格的操作。在基特勒的理论谱系中,之所以使用"文化技艺"这一术语,是因为"媒介"概念难以涵盖他想做的一切。同时,"文化技艺"远远超出技术领域。他还指出,技术决定论涉及一种单向度的、因果性的影响,这恰恰是"文化技艺"所否认的。此外,与麦克卢汉的"人类中心主义"倾向相比,"文化技艺"是对人类、动物和机器物种共同进化的一种非目的论、非人类中心主义的分析,强调从来没有一个纯粹的人后来与技术融合,变成一个后人类。故此,人类不是工具或媒介的中心或源起点,而是涉及人、动物和人造物体的操作链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技艺 媒介 技术 新物质主义 后人本主义
原文传递
太极拳——器道并重的人体技艺文化体系 被引量:6
18
作者 康德强 虞定海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7-89,共3页
从器道的视角审视太极拳,分析太极拳的器道价值。认为:太极拳是植根于传统太极意象思维的器道并重的人体技艺文化体系,具有缘器悟道、缘器修技、器道养生的文化价值,这正是太极拳广为世人认同和传习的根本缘由。
关键词 太极拳 器道 太极意象思维 人体技艺文化
下载PDF
“以技术观技术”作为中介:德国“文化技艺”理论及启示 被引量:5
19
作者 王继周 《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85-94,共10页
作为德国文化与媒介研究的新前沿,"文化技艺"理论旨在揭示技术与媒介(物)的在世存有逻辑,其理论要义包括技术操作链的优先性、承认作为行动者的技术的结构能动性、物质性与社会性并重。"以操作链和过程性理解技术"&... 作为德国文化与媒介研究的新前沿,"文化技艺"理论旨在揭示技术与媒介(物)的在世存有逻辑,其理论要义包括技术操作链的优先性、承认作为行动者的技术的结构能动性、物质性与社会性并重。"以操作链和过程性理解技术""人与技术本体级差的消逝"是其理论价值所在。目前,"文化技艺"面临"研究边界日趋弥散"与"侧重历史分析的方法论取向亟须拓展"的现实问题。"以技术观技术"作为中介是可以从"文化技艺"中汲取的理论启示,这意味着它将"以技术观技术"作为探索路径,去中心化、非目的论地考察技术与"他者"间的动态关系,在递归实践中完成对技术建构世界的还原。由此,一种以新媒介技术实践为着眼点,以"物质-行动""操作过程"为向度的分析框架成为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技艺 操作链 物质 本体极差 后人类主义
原文传递
铭写表面与作为“文化—技艺”的时间轴操纵
20
作者 林子禹 章戈浩 《全球传媒学刊》 CSSCI 2022年第5期87-100,共14页
从基特勒的留声机与真实时间轴操纵开始,信息不再需要穿过意义的瓶颈,这也意味着信息机器与人剥离的开始,我们似乎越来越被挤压到输入/输出的交互表面,从激进的层面而言,人被机器操纵/摆布(manipulate),成为了机具的功能。于何等层面上... 从基特勒的留声机与真实时间轴操纵开始,信息不再需要穿过意义的瓶颈,这也意味着信息机器与人剥离的开始,我们似乎越来越被挤压到输入/输出的交互表面,从激进的层面而言,人被机器操纵/摆布(manipulate),成为了机具的功能。于何等层面上,“用户的时间轴操纵”不只是可能的,也是有意义的?本文主要采用了媒介考古学的方法,从铭写表面的技术示能(affordance)出发,将两组简单的声音“媒介”考古并置:从点读机到复读机,用户是作为机具的功能播放(play)声音,从唱片机到打碟机,用户却超越了机具的规则,同声音玩耍(play with)。本文发现,铭写表面不仅综合了地址、命令和数据,架构了用户操纵时间轴的多种可能,还作为界面使“文化”与“技艺”既相互区分又相互渗透,递归地纠缠在一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轴操纵 铭写表面 文化技艺 技术示能 基特勒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