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文化有机体思想的实质与现实意义
1
作者 张晶晶 《社会科学动态》 2024年第3期5-12,共8页
文化作为一个有机体,有着成长衰亡的生命周期,并遵循自身发展的内在机理。文化塑造了民族独特的精神品格,深刻影响着民族发展道路的选择。文化有机体思想深入挖掘了文化的内在结构,主张还历史以文化本性,体现了作为历史观文化的整体性价... 文化作为一个有机体,有着成长衰亡的生命周期,并遵循自身发展的内在机理。文化塑造了民族独特的精神品格,深刻影响着民族发展道路的选择。文化有机体思想深入挖掘了文化的内在结构,主张还历史以文化本性,体现了作为历史观文化的整体性价值,从而开辟了以文化解读历史的思维范式。但这一思想过分夸大了文化的相对独立性,错误地将文化衰亡等同于历史终结,根本上背离了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我们要辩证看待文化有机体思想,汲取其思想精华,为构建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和实现道德世界的充盈提供合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有机 内在结构 发展机理 精神家园
下载PDF
试论图书馆属于文化有机体 被引量:10
2
作者 于鸣镝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0-41,共2页
文章指出 ,图书馆是内在性文化、深厚性文化、多元性文化、批判性文化、开放性文化、超机性文化并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 内在性文化 深厚性文化 多元性文化 图书馆学 图书馆 图书馆属性 文化有机
下载PDF
试论中国古典诗词趋向“天人合一”的文化有机性 被引量:1
3
作者 张萍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第3期70-73,共4页
古典诗词创作上对比手法的倡导,结构上取消某些语助词、设立对仗,以及中国文字自身的表意特征和普及化的书法艺术追求,多方位的为作品“虚”化出了一种“天人合一”的人文氛围。
关键词 古典诗词 "天人合一" 文化有机
下载PDF
市场经济与儒家文化有机结合浅析
4
作者 奚进 肖春新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08年第29期87-87,共1页
儒家文化对中国文明曾作出了巨大贡献,市场经济的本质特性与儒家文化内涵并不矛盾。我们建立和发展我国市场经济,应该充分消化、吸收儒家思想文化。
关键词 儒家文化 市场经济 市场经济与儒家文化有机结合
下载PDF
从“现代性”音乐分析走向有机的音乐文化阐释
5
作者 徐言亭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16-122,共7页
本文主要借鉴怀特海的建设性后现代哲学理念与文化人类学的学科理论,反思"现代性"音乐分析的局限,揭示其内在的现代性思维方式。在肯定"现代性"音乐分析有效性的基础上,倡导更为有机的、整体的、有温度的音乐文化... 本文主要借鉴怀特海的建设性后现代哲学理念与文化人类学的学科理论,反思"现代性"音乐分析的局限,揭示其内在的现代性思维方式。在肯定"现代性"音乐分析有效性的基础上,倡导更为有机的、整体的、有温度的音乐文化阐释路向。提出音乐分析应该向更加注重文化研究、关注语境的文化研究转向,转变现代性的二元对立思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性 音乐分析 有机音乐文化 阐释学 多元
下载PDF
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在电力行业的有机融合
6
作者 李清平 《中外企业家》 2013年第9期212-212,共1页
本文在分析电力行业思想工作现实问题和论证了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之间密切关系的基础上,提出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优势与企业文化实现有机融合的工作思路。
关键词 电力行业思想工作企业文化有机融合
下载PDF
“三元一体化”的高职校园文化体系建设 被引量:5
7
作者 李红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31-32,共2页
高职院校应当将校本文化、行业文化及企业文化三者有机耦合,实现"三元一体化",以适应社会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文章对"三元一体化"的高职校园文化内涵进行深入分析,提出建立"三元一体化"的高... 高职院校应当将校本文化、行业文化及企业文化三者有机耦合,实现"三元一体化",以适应社会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文章对"三元一体化"的高职校园文化内涵进行深入分析,提出建立"三元一体化"的高职校园文化体系的途径:校园环境与企业环境的有机对接、学校精神与企业精神的有机耦合、在教学过程中渗透校企文化耦合的理念。并指出校企文化实现耦合需要注意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教育“三元一体化”校园文化有机耦合
下载PDF
试论中国新文化的建构方法
8
作者 涂可国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6年第3期7-11,共5页
有效地建设中国新文化系统,必须做到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区分文化的不同层次,正确对待文化有机论、抽象继承等,科学区分并处理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体用不二,进行有机综合及大力创造。
关键词 文化 建构 文化层次 文化有机论 文化传统 综合创造
下载PDF
儒家文化与市场经济耦合观察与思考
9
作者 奚进 《现代商贸工业》 2014年第17期67-68,共2页
市场经济虽然是在西方文化背景条件下产生的,但同样能与其他文化相结合。亚洲国家按东方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建立了亚洲的市场经济模式,进一步丰富了市场经济的实现形式。儒家文化对中国文明曾作出了巨大贡献,市场经济的本质特性与儒家... 市场经济虽然是在西方文化背景条件下产生的,但同样能与其他文化相结合。亚洲国家按东方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建立了亚洲的市场经济模式,进一步丰富了市场经济的实现形式。儒家文化对中国文明曾作出了巨大贡献,市场经济的本质特性与儒家文化内涵并不矛盾。我们建立和发展我国市场经济,应该充分消化、吸收儒家思想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文化 市场经济 市场经济与儒家文化有机结合
下载PDF
文化冲突的经典范式解读及中国启示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鑫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6-31,共6页
文化冲突是在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趋势下显现的现实文化图景与面相,其根植于文化认同、文化自我伸张、文化相互作用的语境下,实践地演变于世界权力均衡被打破的文化重新分布过程中,理论化地凸显在"文明的冲突""文化... 文化冲突是在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趋势下显现的现实文化图景与面相,其根植于文化认同、文化自我伸张、文化相互作用的语境下,实践地演变于世界权力均衡被打破的文化重新分布过程中,理论化地凸显在"文明的冲突""文化有机体"和"挑战—应战"的经典解读范式上。针对文化冲突的经典范式解读是我们梳理和探究中西文化差异的重要切入点,是理解并提升中国文化价值的重要参照;以悲观主义论调为倾向,但本质上仍然是西方话语理论体系的彰显;是超越文化冲突,推动中国文化建设的重要借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冲突 文化有机 挑战—应战 中国启示
下载PDF
华夏文化自我中心观及外来语的汉译 被引量:2
11
作者 谢屏 《中国计量学院学报》 1995年第S1期53-60,共8页
华夏民族四千年的灿烂文化,使得中国人滋生了华夏文化自我中心观.体现在翻译上,就是把一些外来的专有名词、外来语都归化成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人心理的词汇。以至牵强附会,谬误流传……在改革开放的年代,在新技术革命的浪潮一... 华夏民族四千年的灿烂文化,使得中国人滋生了华夏文化自我中心观.体现在翻译上,就是把一些外来的专有名词、外来语都归化成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人心理的词汇。以至牵强附会,谬误流传……在改革开放的年代,在新技术革命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地席卷全球的当今,我们中国要想跟上世界技术革命的步伐与世界交流,只能走语言国际化、标准化、规范化的道路,翻译工作者更应该摈弃以华夏文化为中心的观念,理性地做好音译与意译的比例抉择.更多地以音译形式直接吸收外来语,甚至直接用宇母转写,以利于中国同世界在科学技术上的交流,也利于华夏文化与世界文化接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文化中心观 文化有机 双语现象 语言组合体 音位移植 本体语言 异质文化 用夏变夷 音泽表意化 归化性
下载PDF
丹尼列夫斯基文化历史类型论及其当代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杜宇鹏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4-19,共6页
丹尼列夫斯基的"文化历史类型论"反对"欧洲文化中心论",不承认世界文化有统一的发展模式,认为欧洲文化不是所有民族文化的样板,不同文化历史类型相对独立,具有自身文化特质。丹尼列夫斯基持文化相对论立场,认为斯... 丹尼列夫斯基的"文化历史类型论"反对"欧洲文化中心论",不承认世界文化有统一的发展模式,认为欧洲文化不是所有民族文化的样板,不同文化历史类型相对独立,具有自身文化特质。丹尼列夫斯基持文化相对论立场,认为斯拉夫文化历史类型是独特的,区别于以往所有文化历史类型,是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文化有机体",但其"文化历史类型论"又面临着诸多理论困境。从跨文化研究视角阐释"文化历史类型论"的内涵、理论困境以及现实价值,能为当前俄罗斯寻找自我文化定位以及民族特殊性等问题提供切实可行的理论支撑,同时也为我们坚定自身的文化自信、应对全球化挑战以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有价值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 文化历史类型论 文化有机 欧亚主义
下载PDF
文化理念与文化难题的突破 被引量:2
13
作者 樊浩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8-14,共7页
本文以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出现的三次大的文化热,及其所产生的独特的文化心态为切入点,认为文化论争中理论难题的突破有赖于新的文化理念的建立,进而提出一个由三对文化理念构成的文化注释的概念系统:(一)“人化”与“文化方向”的... 本文以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出现的三次大的文化热,及其所产生的独特的文化心态为切入点,认为文化论争中理论难题的突破有赖于新的文化理念的建立,进而提出一个由三对文化理念构成的文化注释的概念系统:(一)“人化”与“文化方向”的理念。这是对文化本性与社会价值的诠释,说明的是文化与人的主体性、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文化的多样性与同质性的关系问题;(二)“文化设计”与“文化有机体”的理念。诠释的是文化比较和文化融合的问题,它派生出三对概念:文化自足与文化生态、文化的兼容性与包容性、文化内涵与文化效率;(三)“文化力”与“人文资源”。这是对文化与经济社会间的不平衡的诠释,它派生的概念是:两种资源的概念、文化的动力与活力的概念、文化合力与文明古国的文化出路的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理念 文化论争 文化要素 文化有机 人文资源 文化难题 文化设计 文化心态 中国文化 文化反思
下载PDF
斯宾格勒文化与文明观论
14
作者 吴波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2期1-3,11,共4页
关键词 斯宾格勒 文化与文明 文化创造 历史哲学 西方文化 现代教育 文化形态史观 文化有机 人类历史 文化模式
下载PDF
文化关系和形态
15
作者 王天玺 《创造》 2010年第11期38-41,共4页
有什么样的文化力,就会有什么样的文化关系。文化关系的一个重要内容是生产关系。一定的文化力和文化关系,构成了一个社会特有的文化形态。任何一个大的文化形态,都是一个复杂的文化有机体。
关键词 文化关系 文化形态 文化有机 生产关系 文化
下载PDF
初聚奥林匹斯山——《呐喊》《徬徨》中新的智识者文化整体研究问路
16
作者 刘建 《北京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2年第2期30-34,共5页
《吶喊》《徬徨》最重要的贡献之一,就是把一个新的文化群体——中国“新的智识者”亮给了世界。从20年代到90年代,对于这一文化群体的研究虽各领风骚,但把他们作为一个有机的文化整体来研究的,还不尽人意。 鲁迅诸篇小说中所有的新的... 《吶喊》《徬徨》最重要的贡献之一,就是把一个新的文化群体——中国“新的智识者”亮给了世界。从20年代到90年代,对于这一文化群体的研究虽各领风骚,但把他们作为一个有机的文化整体来研究的,还不尽人意。 鲁迅诸篇小说中所有的新的智识者、特别包括“我”, 都是一个文化整体的多侧面表现,他们的整体意义大于分解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的文化群体 “新的智识者” 有机文化整体 整体意义 分解意义 潜在价值
下载PDF
论现代大学书院制的建设 被引量:56
17
作者 范双利 彭远威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1-16,共6页
21世纪伊始,实行书院制已开始陆续成为我国大陆继续探索如何办好现代大学的一种尝试。期间出现的争议和困难源于缺乏对现代大学实行书院制本质和实质的认识。书院制是办学规模日益扩大的现代大学的一种有益补充,它可以弥补现代大学以学... 21世纪伊始,实行书院制已开始陆续成为我国大陆继续探索如何办好现代大学的一种尝试。期间出现的争议和困难源于缺乏对现代大学实行书院制本质和实质的认识。书院制是办学规模日益扩大的现代大学的一种有益补充,它可以弥补现代大学以学科和专业为中心培养学生的缺陷;建构不同书院的文化特色和内核是书院制建设的内在要求和价值彰显,是满足学生个性化成长、培养多样化人才的本质要求;弘扬和借鉴我国古代书院精神是现代大学实行书院制的实质所在和灵魂指向;构建高效的富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书院制的组织结构是实行书院制的关键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大学 书院制 有机性质文化
下载PDF
重新认识图书馆 被引量:16
18
作者 于鸣镝 《图书与情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6-8,共3页
文章对图书馆的社会角色作了重新认识 :1 .图书馆是资讯集合场 ;2 .图书馆是知识贮存库 ;3 .图书馆是知力供应站 ;4.图书馆是文化有机体 ,并分别作了论述。
关键词 图书馆 资讯集合场 知识贮存库 知力供应站 文化有机
下载PDF
空间、地点与城市社会学 被引量:12
19
作者 王天夫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72-184,共13页
空间与地点是城市社会学中的两个不同但有着密切联系的概念。前者强调的是抽象的、跨越个体的存在;后者则包含个人与群体身份的、用于定居的具体位置。除齐美尔以外,经典社会学家对于地点没有直接的论述。在从聚居地到城市的发展过程中... 空间与地点是城市社会学中的两个不同但有着密切联系的概念。前者强调的是抽象的、跨越个体的存在;后者则包含个人与群体身份的、用于定居的具体位置。除齐美尔以外,经典社会学家对于地点没有直接的论述。在从聚居地到城市的发展过程中,人与地点总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城市其实就是一个特定的地点。城市社会学家在讨论城市与城市生活时,几乎离不开地点。各个理论流派看待地点的视角并不一样,因而地点在各个理论中的位置与功用各不相同。在芝加哥学派以来的城市民族志研究中,对地点在城市生活中的具体细节有着深刻的阐述。人与地点的关系应该成为理解城市居民日常生活与实施有效社会治理的重要考量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点 人地关系 城市有机文化 城市亚文化 城市社会治理 城市社会学
下载PDF
罗家伦与中央大学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雅娟 《云梦学刊》 2009年第5期16-20,共5页
1928年夏国民政府整顿北平教育界,罗家伦被任命为清华大学校长,在就职演说中,罗家伦将大学的意义关联于国家政治,对清华大学提出"学术独立"的期许,以促进国家独立。罗家伦自身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气质与其国民党要员的政治立... 1928年夏国民政府整顿北平教育界,罗家伦被任命为清华大学校长,在就职演说中,罗家伦将大学的意义关联于国家政治,对清华大学提出"学术独立"的期许,以促进国家独立。罗家伦自身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气质与其国民党要员的政治立场时有冲突,对其教育事业产生影响。1932年中日民族矛盾日渐加深之时,罗家伦出任国立中央大学校长,提出建立"有机体的民族文化"作为中央大学的使命,为复兴民族国家奠定基础。随着国难加重,罗家伦国民党要员的政治立场逐渐凸显,而其自由主义的思想又始终制约着他不能完全认同国民党的意识形态,其大学教育的成败得失均与此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独立 有机体的民族文化 文化教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