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传统文化植根校园 涵养师生家国情怀
1
作者 王霄业 《未来教育家》 2019年第10期50-50,共1页
普东中学作为农村学校,我们既有自身的优势,也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困扰我们的是,优秀学生和骨干老师"流失"现象比较突出,生源质量相对较弱;德育工作的切入点和落脚点不够精准,系统性不强。通过在徐玉红名校长工作室中的学习... 普东中学作为农村学校,我们既有自身的优势,也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困扰我们的是,优秀学生和骨干老师"流失"现象比较突出,生源质量相对较弱;德育工作的切入点和落脚点不够精准,系统性不强。通过在徐玉红名校长工作室中的学习研修,我逐渐认识到"症结"所在,建构了"一二三四"育人体系,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濡养师生思想和灵魂,构筑师生共同的精神文明高地,培育具有“中国情怀、世界眼光”的新时代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育人体系 生源质量 家国情怀 优秀学生 一二三四 德育工作 中国情怀 文化植根
原文传递
企业文化要“植根”
2
作者 陈广源 富文虎 《中外企业文化》 2007年第8期41-42,共2页
近年来,在推进企业文化建设中出现了一种“让企业文化落地”的提法,经深入学习研究并结合在企业的切身体会,我们认为,企业文化更应强调“植根”。
关键词 企业文化建设 经济范畴文化 组织管理文化 文化植根 "以人为本"文化
下载PDF
档案文化力的形成及其作用规律探讨 被引量:5
3
作者 刘永 程倩倩 《档案管理》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7-12,共6页
本文从文化的植根性视角探讨了档案文化力的形成及其作用规律。对文化力、档案文化力、档案文化建设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综述分析,提出文化植根性是档案文化力形成基础的命题,针对档案文化属性、档案文化价值、档案文化取向... 本文从文化的植根性视角探讨了档案文化力的形成及其作用规律。对文化力、档案文化力、档案文化建设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综述分析,提出文化植根性是档案文化力形成基础的命题,针对档案文化属性、档案文化价值、档案文化取向和档案文化力的形成问题进行表述。最后,对档案文化力的作用规律进行了归纳和说明并给出档案文化力作用发挥的一般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档案文化 文化植根 档案文化 作用规律
下载PDF
文化自觉理念下高校德育创新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朱坚强 房华强 《思想理论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3期41-44,共4页
多元文化时代引领大学生实现文化自觉成为高校德育发展的必然趋势。高校应创新德育模式,进行文化德育。德育内容上,以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大学生进行"文化植根";德育方法上,探索实施文化熏陶法、文化实践法等,... 多元文化时代引领大学生实现文化自觉成为高校德育发展的必然趋势。高校应创新德育模式,进行文化德育。德育内容上,以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大学生进行"文化植根";德育方法上,探索实施文化熏陶法、文化实践法等,对大学生进行"文化浸润",实现大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自觉、自信、自强,促进他们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自觉 文化德育 文化植根 文化浸润
原文传递
人本文化背景下苗族传统体育文化价值的复兴 被引量:6
5
作者 李姗姗 《贵州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32-135,共4页
近年来,在全球化进程的高速演进以及域外文明的强势冲击之下,我国少数民族体育文化价值的内涵发掘以及文化价值提升,成为现阶段我国创设文化产业战略发展进路所必须给予考量与重视的问题,同时也关系到对实现少数民族体育文化持续勃兴的... 近年来,在全球化进程的高速演进以及域外文明的强势冲击之下,我国少数民族体育文化价值的内涵发掘以及文化价值提升,成为现阶段我国创设文化产业战略发展进路所必须给予考量与重视的问题,同时也关系到对实现少数民族体育文化持续勃兴的效度化保障。文章以苗族体育文化的内涵阐释为切入点,结合对全球化时代全面到来对苗族体育文化发展的冲击与影响,探讨了人本主义理念与文化植根理念对苗族体育文化的历史性演进效用,并进一步分析了苗族体育文化价值的内涵发掘及其文化价值提升进路,以期为全球化时代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价值的内涵建设提供有益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苗族 体育文化 价值内涵 文化植根
原文传递
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的内涵及其实现 被引量:3
6
作者 董波 覃世艳 《毛泽东思想研究》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26-131,共6页
解释学理论阐释了视域融合三个基本特征并以此来理解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汤用彤先生的文化"移植"学说阐明了融合的条件、法则与过程,二者共同构成文化融合的内涵。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理路的实现过程正... 解释学理论阐释了视域融合三个基本特征并以此来理解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汤用彤先生的文化"移植"学说阐明了融合的条件、法则与过程,二者共同构成文化融合的内涵。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理路的实现过程正是其内涵的展开过程。实现二者真正的融合,既要有成熟的条件,又要在理解其精神实质的基础上,批判地消化吸收马克思主义的精髓,使双方在调和的基础上相互适应,达到精英话语认同,最终实现大众认同和文化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植根 视域融合 话语认同
原文传递
身份的重构:儒生天主教徒对“十诫”的诠释 被引量:1
7
作者 田海华 《宗教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90-95,共6页
本文以明清之际儒生天主教徒论及“十诫”的著述为基础,探讨他们对“十诫”不同于耶稣会士的的诠释。文本诠释活动是建构身份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关注儒生天主教徒如何通过对“十诫”的诠释而建构他们的身份,从而呈现本土文化对基督教... 本文以明清之际儒生天主教徒论及“十诫”的著述为基础,探讨他们对“十诫”不同于耶稣会士的的诠释。文本诠释活动是建构身份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关注儒生天主教徒如何通过对“十诫”的诠释而建构他们的身份,从而呈现本土文化对基督教在中国的文化植根所作的回应与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份 儒生天主教徒 “十诫” 诠释 文化植根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