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古今中西之争到新的文化生命体
1
作者 陈立旭 《浙江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2-145,160,共15页
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了“我们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更有条件破解‘古今中西之争’”的论断。近代以来,面对西方冲击,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旧文化生命体濒临解体,如何处理中与西、古与今的关系,再造新的文化... 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了“我们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更有条件破解‘古今中西之争’”的论断。近代以来,面对西方冲击,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旧文化生命体濒临解体,如何处理中与西、古与今的关系,再造新的文化生命体,构筑文化自信赖以依托的文化主体性,找回并坚定文化意义上的自我,重构国家认同的文化基础,就成为一个摆在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面前的重大课题。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以真理之光激活了中华文明基因,推动了中华文明的生命更新和现代转型,发展出了中华文明的现代形态、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巩固了文化主体性”。这就为破解“古今中西之争”创造了根本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今中西之争 新的文化生命体 文化主体性 马克思主义
下载PDF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与新文化生命体建构
2
作者 吴宏政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1-9,共9页
习近平文化思想中提出了“新的文化生命体”这一重大原创性概念,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文化建设使命。新的文化生命体的诞生是中国近代遭遇西方殖民入侵后,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自我免疫”的集中体现。马克思主义“魂脉... 习近平文化思想中提出了“新的文化生命体”这一重大原创性概念,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文化建设使命。新的文化生命体的诞生是中国近代遭遇西方殖民入侵后,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自我免疫”的集中体现。马克思主义“魂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脉”及其在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形成的“两个结合”,是新的文化生命体的“生命之源”。从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的视角看,中华民族新的文化生命体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生命体,同时也是“世界历史”意义上的文化生命体,它通过引领人类文明新形态、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以及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获得了它的世界历史定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 新的文化生命体 文明新形态 “两个结合”
下载PDF
新的文化生命体的形成逻辑和本质要求
3
作者 张时坤 周文彰 《前线》 2024年第5期4-8,共5页
“两个结合”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具有坚定的文化自信是新的文化生命体的显著特征。新的文化生命体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结合、相互成就的产物。马克思主义为造就新的文化生命... “两个结合”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具有坚定的文化自信是新的文化生命体的显著特征。新的文化生命体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结合、相互成就的产物。马克思主义为造就新的文化生命体提供了思想指导和行动指南,是新的文化生命体的魂脉。造就新的文化生命体是一个不断结合、动态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实现党的初心和使命的过程。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新的文化生命体的使命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的文化生命体 “两个结合” 文化自信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下载PDF
“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的内涵、构建与发展
4
作者 崔发展 胡卜什 《党政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25,M0004,共11页
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提出的“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新概念,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文化创新和建设的理论,为我们从生命体的有机性、创新性和主体性上认识其主要特征提供了观察视角,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 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提出的“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新概念,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文化创新和建设的理论,为我们从生命体的有机性、创新性和主体性上认识其主要特征提供了观察视角,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相互契合和互相成就上理解其构建路径指明了方法论原则,从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上掌握其发展要义确立了价值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生命体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文明 习近平文化思想
下载PDF
新文化生命体: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青年文化传承性再生
5
作者 马中红 井常灿 《青年发展论坛》 2024年第1期5-12,共8页
在“两个结合”理论指导下,探讨中国传统文化创新守正与青年文化守正创新之间的共融共通、双向奔赴的关系。研究发现,传统文化与青年文化各存不足,但亦具互补性,可相互借鉴、交流和接合。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核心在于,保持自身专业内... 在“两个结合”理论指导下,探讨中国传统文化创新守正与青年文化守正创新之间的共融共通、双向奔赴的关系。研究发现,传统文化与青年文化各存不足,但亦具互补性,可相互借鉴、交流和接合。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核心在于,保持自身专业内涵与深厚底蕴的基础上,批判性地继承与发展,不断吸纳青年人喜爱的文化形态与互动方式。青年文化传承性再生的关键在于,保持自身开放性、创新性、趣缘性的同时,深入挖掘传统文化所蕴含的匠人精神、艺术美感与民族情感,激发文化创新活力。实现传统文化与青年文化的双向奔赴,共同缔造新文化生命体,不仅需要青年群体充分发挥主体作用,还需政治、平台经济、国际形势等宏观因素协同支持,以此契合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文化建设的基本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文化 青年文化 文化生命体 文化现代化
下载PDF
论文化生命体——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的“不能数典忘祖”、“历久弥新”为中心 被引量:1
6
作者 肖伟光 《宁夏社会科学》 2023年第4期5-14,共10页
“不能数典忘祖”、“历久弥新”这两个成语化的表达是研究中华文化生命体必须高度关注的。抛弃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抛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就意味着数典忘祖,就会犯颠覆性错误,就会严重伤害我们的文化生命体,就会丧失中华民族... “不能数典忘祖”、“历久弥新”这两个成语化的表达是研究中华文化生命体必须高度关注的。抛弃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抛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就意味着数典忘祖,就会犯颠覆性错误,就会严重伤害我们的文化生命体,就会丧失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主体性,最终就会导致精神独立性的丧失。从这个意义上说,“不能数典忘祖”是贯穿文化生命体、文化主体性和精神独立性的一根红线,是“第二个结合”的另外一种表述形式。“历久弥新”与“不能数典忘祖”凸显了魂脉与根脉的极端重要性,着力强调了文化的超民族性、超时代性,标志着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对文化建设规律性认识的极大深化,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两大观念基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生命体 不能数典忘祖 历久弥新 第二个结合 超民族性 超时代性
下载PDF
非遗,生长在中华大地上的文化生命体
7
作者 王福州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2023年第4期6-15,共10页
非遗,一个舶来概念,因与口头传统、民俗与艺术的关联而被纳入相关的讨论视野,似乎非遗多是一些存在于社会生活表层的物什,且局限在口头传统、民族惯习与某些艺术品类等。其实,在文化遗产结构内部,精神性与物质性高度契合,不但难以分离... 非遗,一个舶来概念,因与口头传统、民俗与艺术的关联而被纳入相关的讨论视野,似乎非遗多是一些存在于社会生活表层的物什,且局限在口头传统、民族惯习与某些艺术品类等。其实,在文化遗产结构内部,精神性与物质性高度契合,不但难以分离且还会呈现精神新质,最终都统摄于文化的复合性。非遗扎根民族的情感、价值,文化主体性恰又是重建人文精神并重构精神与物质谐和关系的依托。四书五经甚或二十四史中有历史观,神话传说、祭祀习俗、中医卜卦直至民间信仰展现活态的中国文化,百姓的日常生活与艺术创造里亦能发掘到文化的本相。从中华文化的特性洞悉非遗的本质特征,需循依中华文脉,以提炼繁复文化事象背后的复合性、贯通性、主体性、实用性、传承性与整体性等“共有”的文化规律。唯其如此,才能够勾勒出非遗自身的核心范畴,并厘清与相关门类的边界,进而明晰文化遗产理论建构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文化 基本特征 非遗 文化生命体 文化事象 体系建构
下载PDF
论中国式现代化文化生命体的价值旨归——深入学习贯彻宣传习近平文化思想
8
作者 戴兆国 王晓玉 《高校辅导员学刊》 2023年第5期1-7,95,共8页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要通过“两个结合”造就一个有机统一的文化生命体。造就中国式现代化文化生命体,需要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层价值意蕴,将之与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相结合,深入揭示新的文化生命体的价值旨归...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要通过“两个结合”造就一个有机统一的文化生命体。造就中国式现代化文化生命体,需要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层价值意蕴,将之与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相结合,深入揭示新的文化生命体的价值旨归。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都蕴含着丰富的价值旨归,揭示和分析这些价值旨归的内容,能够为中国式现代化文化生命体提供价值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文化生命体 价值旨归
下载PDF
以文化生命体的观点审视文化遗产地的可持续发展——以云南丽江古城为例 被引量:8
9
作者 杨宏浩 杨桂华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07-111,共5页
在一个具有生命力的文化遗产地,文化不是以独立的形态存在的,每种文化都有其依附的载体。自然生境、历史意境和创造该文化的人构成了三位一体的文化生命体,其中文化是其灵魂,人是其创造者,自然生境、历史意境及人是文化的载体。通过不... 在一个具有生命力的文化遗产地,文化不是以独立的形态存在的,每种文化都有其依附的载体。自然生境、历史意境和创造该文化的人构成了三位一体的文化生命体,其中文化是其灵魂,人是其创造者,自然生境、历史意境及人是文化的载体。通过不断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文化生命体便得以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遗产地 文化生命体 可持续发展 丽江古城
下载PDF
文化生命体的生活实践——非物质文化遗产赓续中华文化基因的逻辑进路
10
作者 王丹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0-136,共7页
文化基因是由自然生境、历史语境和创造主体等共同构成的文化生命体。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着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关系理念的中华文化基因,具体表现为个人、社群、民族、国家与人类社会等层次聚类,并以谱系性方式实现相互嵌套共在... 文化基因是由自然生境、历史语境和创造主体等共同构成的文化生命体。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着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关系理念的中华文化基因,具体表现为个人、社群、民族、国家与人类社会等层次聚类,并以谱系性方式实现相互嵌套共在与汇聚贯通。文化生命体既指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的文化基因,也指以文化基因为核心产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历史发展中不断生产并传承着中华文化“共享的意义”的核心基因,凝铸成中华文化基因谱系及其价值共识和内涵要旨。各族人民依凭不同类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活实践与文化生命体的赓续延展,彰显民族历史记忆,在交往交流交融中增进理解、互助互补,形成诸多共同性的文化特征。传承发展非遗就是要阐释和利用其蕴含的中华文化基因,把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及其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展示出来,为培育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思想根基和文化养料,并推进新时代非遗系统保护和活化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华文化基因 文化生命体 生活实践 逻辑进路
原文传递
论“新的文化生命体”
11
作者 韩庆祥 楼俊超 《思想理论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10,共7页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提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新的文化生命体”。“新的文化生命体”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其产生符合历史和时代发展的要求。基于中国式现代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提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新的文化生命体”。“新的文化生命体”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其产生符合历史和时代发展的要求。基于中国式现代化与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实践,我们需要深刻理解这一核心概念的丰富内涵,从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理论、解构“西方中心论”和文化虚无主义、破解“古今中西之争”三个层面把握其理论之用,从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并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三个层面把握其实践之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的文化生命体 习近平文化思想 理论之用 实践之用
原文传递
新的文化生命体视域下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独特标识与建设理路
12
作者 吴艳东 廖小丹 《思想理论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4-51,共8页
“新的文化生命体”特指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者双向互动、互相成就所融合产生的一个新的文化生命形态。在“新的文化生命体”视域下审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较之以往我国历史上的... “新的文化生命体”特指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者双向互动、互相成就所融合产生的一个新的文化生命形态。在“新的文化生命体”视域下审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较之以往我国历史上的文化生命体有其自身的独特内涵和本质特性,其根本特性主要体现在方向的引领性、机体的系统性、功能的现实性及发展的延续性。新时代新征程,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要在“古”与“今”的文化传承中、“中”与“西”的交锋交流中、“大”向“强”的飞跃中、“文化”向“文明”的升华中不断丰富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促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新的文化生命体永葆生机和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的文化生命体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第二个结合” 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
原文传递
造就新的文化生命体
13
作者 杨耕 《中国青年》 2024年第1期12-13,共2页
一种文化的生命力不是抛弃传统,而是在何种程度上以及如何继承传统、再造传统。习近平文化思想博大精深,其中有一条贯穿始终的基本线索,那就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从而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 一种文化的生命力不是抛弃传统,而是在何种程度上以及如何继承传统、再造传统。习近平文化思想博大精深,其中有一条贯穿始终的基本线索,那就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从而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造就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创新性发展 创造性转化 文化生命体 习近平文化思想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基本线索 贯穿始终
原文传递
“结合”造就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
14
作者 王博 邹广文 +3 位作者 吴根友 胡大平 何民捷 赵渊杰 《精神文明导刊》 2023年第12期16-19,共4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结合’不是‘拼盘’,不是简单的‘物理反应',而是深刻的‘化学反应’,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主持人:“结合”巩固了文化主体性,创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这一文化主体性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结合’不是‘拼盘’,不是简单的‘物理反应',而是深刻的‘化学反应’,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主持人:“结合”巩固了文化主体性,创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这一文化主体性的最有力体现。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为我们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文化主体性 文化使命 物理反应 文化生命体 强大思想武器 主持人 习近平文化思想
原文传递
深刻理解造就新的文化生命体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15
作者 杨耕 《精神文明导刊》 2023年第11期22-24,共3页
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造就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一个具有时代性内涵的重大命题,不仅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 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造就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一个具有时代性内涵的重大命题,不仅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而且具有深刻的学理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现代文明 文化生命体 文化传承发展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学理内涵 实际相结合 中华民族
原文传递
中华民族共同体文化构建与民族文化自信的价值互依
16
作者 常江 《广西社会科学》 2024年第1期94-101,共8页
合乎本质地实行中华各民族对“共同体”的文化身份识别与文化生命认同,增进中华民族作为“共同体”的文化向心力、凝聚力、感召力和践行力,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关键在于自觉敞开与完善中华民族共同体文化构建与民族文化自信的内... 合乎本质地实行中华各民族对“共同体”的文化身份识别与文化生命认同,增进中华民族作为“共同体”的文化向心力、凝聚力、感召力和践行力,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关键在于自觉敞开与完善中华民族共同体文化构建与民族文化自信的内在关系研究。中华民族共同体文化构建与民族文化自信的价值互依,既体现中华民族的自我理解、自我认同和自我创造的深化,也是对新时代中国文化现代化的思想任务、人文关怀与精神力量的一种价值确证。一方面,民族文化自信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文化构建提供精神动力,尤其是以对“人类文明新形态及其世界意义和未来前景”的文化自信,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文化构建赋予更为开放的精神意境;另一方面,中华民族共同体文化构建是民族文化自信培育的力量之源。中华民族共同体文化构建需要民族文化自信赋予深层的精神动力,中华民族共同体文化构建则以其丰沛的能动力量厚植民族文化自信之共同信念,进而在两者互依相成中熔铸中华民族文化传承、价值凝聚与文明共享的文化生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民族文化自信 价值互依 文化生命体
下载PDF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论意蕴、鲜明特征和实践要求
17
作者 马忠 赵歌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28,共9页
2023年10月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深刻阐述了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地位作用,首次提出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丰富和发展,要从文化作为上层建筑的系统视角,深入分析习近平关于宣传思想文化的重... 2023年10月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深刻阐述了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地位作用,首次提出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丰富和发展,要从文化作为上层建筑的系统视角,深入分析习近平关于宣传思想文化的重要论述,深刻把握蕴含其中的理论意蕴。其中,文化领导权体现了对意识形态工作规律的科学把握;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内含着构建文化生命体的内在逻辑;文明新形态之“新”与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特色密切关联;舆论主导权蕴含着站在时代和科技前沿的深邃思考;国际话语权展现出人类文明交往背景下的战略谋划。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鲜明特征体现为理论性和实践性、系统性和针对性、继承性和发展性、民族性和世界性的统一。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实践要求,要从“七个着力”出发,明确新时代文化建设的路线图和任务书,把握文化的方向性要求、发展性要求、信息化要求、安全性要求和开放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思想 文化领导权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文化生命体 文明新形态 舆论主导权 国际话语权
下载PDF
“第二个结合”与中华文化主体性的当代彰显 被引量:1
18
作者 董彪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23年第8期11-15,共5页
坚持中华文化的主体性立场,是深化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促进文化复兴的必然要求。中华文明之所以绵延至今而未曾中断,其关键在于承载中华儿女身份认同和安身立命之本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虽经天下分合和朝代兴衰而历久弥坚,始终坚守... 坚持中华文化的主体性立场,是深化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促进文化复兴的必然要求。中华文明之所以绵延至今而未曾中断,其关键在于承载中华儿女身份认同和安身立命之本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虽经天下分合和朝代兴衰而历久弥坚,始终坚守着自身的主体性。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既是中华文化主体性的基本体现,同时也是守护这种主体性的内在要求。在近代以来文明蒙尘的危机中,中国共产党人选择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这种“双向奔赴”式的结合不仅使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而且使中华文化成为现代的,最终产生了新的文化生命体,既塑造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又推动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构建,切实增强了中华文化的主体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文化 “第二个结合” 主体性 文化生命体
下载PDF
论马克思恩格斯的文化观及其现代价值意蕴
19
作者 罗佳 《学术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39-46,共8页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文化的观念,事实上就是他们对于人们的生存境遇、人类未来的发展境况以及人类自我意识的一种文明判断。这样的文化观是基于对人的生存状态的现实考察,从而呈现出“决定性”与“能动性”的辩证统一。马克思恩格斯文化观...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文化的观念,事实上就是他们对于人们的生存境遇、人类未来的发展境况以及人类自我意识的一种文明判断。这样的文化观是基于对人的生存状态的现实考察,从而呈现出“决定性”与“能动性”的辩证统一。马克思恩格斯文化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的理论和实践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中国共产党坚持守正创新,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形成了一脉相承的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文化 资本主义批判 新的文化生命体 人类文明新形态
下载PDF
中华文化生命体的四重向度研究
20
作者 王苏琪 《马克思主义文化研究》 2024年第1期75-87,共13页
中华文化生命体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互结合、相互成就的鲜活生命体。抗争精神是保持生命延续活性和遗传基因的内在驱动力,形成了文化生命体的内生向度;中华文化生命体自身善学兼容,是其生命体孕育、茁壮成长的逻辑向度,物... 中华文化生命体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互结合、相互成就的鲜活生命体。抗争精神是保持生命延续活性和遗传基因的内在驱动力,形成了文化生命体的内生向度;中华文化生命体自身善学兼容,是其生命体孕育、茁壮成长的逻辑向度,物质形态为中华文化生命体奠定了根基,制度形态完成其生命图绘,观念形态则将生命体的生产活动、交往方式、精神文化形成“统合”;中华文化生命体经过吸收转化、创造运用、创新发展的现实历练,是它保持蓬勃生机的实践向度;多元融汇、和谐共生的文化价值观念和关注人类共同命运的天下情怀,使其形成了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价值呈现,标识中华文化生命体正以新的文明形态,成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内容构成和全新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生命体 内生向度 逻辑向度 实践向度 价值向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