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文化的循环:现代与后现代的另一种理解
- 1
-
-
作者
刘双贵
-
机构
洛阳师范学院文学院
-
出处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5年第6期85-87,共3页
-
文摘
“现代”与“后现代”不应该只从一种时间的历史语境下理解,而应该从人类文化发展的整体中加以观照。在这种整体性的观照中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人类文化本身的发展实际上是由一种不断的“信”与“疑”,或者说“解构”与“建构”交替出现的循环过程。这种特性在文学中得到了突出的显示。因此在文化的整体进程中,“现代”与“后现代”的交替发展也就摆脱了时间性的限制,而成为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一个基本规律。同时这种结论也为我们重新认识当下的“现代”与“后现代”提供了新的视角。
-
关键词
文化的循环
现代
后现代
建构
解构
-
分类号
G04
[文化科学]
-
-
题名场景革命背景下数字出版用户需求满足探析
被引量:8
- 2
-
-
作者
隗静秋
-
机构
浙江万里学院
-
出处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9-12,共4页
-
基金
浙江省临港现代服务业与创意文化研究重点基地基金资助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2013年浙江省社科联社科普及立项课题"出版文化读本"(13ND54)的阶段性成果
-
文摘
实现数字出版业由外在推动发展真正转换到内在驱动发展,必须满足用户有效需求。移动媒体时代的场景革命,为数字出版业满足用户需求开启了新思维。场景思维本质上还是大数据时代文化产品的"文化的循环"。本文在分析场景思维本质的基础上,从赋予产品意义、为用户提供精神栖息地、打造具有独特文化品位的社群、为用户提供独特体验和不同场景的个性化服务等四个方面阐述数字出版机构如何真正满足用户需求,从而促进数字出版业走内在驱动发展之路。
-
关键词
用户需求
场景
文化的循环
社群
-
分类号
G230.7
[文化科学]
-
-
题名YouTube创作者“碰碰彭碰彭”的国际传播研究
- 3
-
-
作者
王锡彬
常琛
武磊
林倩
-
机构
宁夏大学
-
出处
《新闻研究导刊》
2022年第4期56-59,共4页
-
基金
宁夏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新时代‘讲好中国故事’提升国际传播能力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21107490744。
-
文摘
目前学界关于国际传播的研究工作主要聚焦于传播媒介的利用和中国故事的讲述,但忽略了传播过程中“解码—编码”环节的理论结合,较少运用文化表征理论体系进行传播效果的相关研究。基于此,文章以YouTube平台优秀创作者“碰碰彭碰彭”视频作品为研究样本,结合其作品下的评论,在文化表征理论视阈下总结并梳理其吸引受众完成文化循环过程的关键,同时攫取其播放量前三名作品的全部评论内容,运用武汉大学虚拟学习团队开发的ROSTCM6内容挖掘系统对评论文本去除重复项、提取高频词、过滤无意义词和衔接词并进行词频分析,最后对词语属性进行分类。基于语义研究发现,文化的差异是吸引受众的基础,提升视听一体化传播能力是吸引受众的核心,引发受众共鸣是吸引受众的重点。
-
关键词
中国故事
国际传播
文化表征
文化的循环
语义研究
-
分类号
G206
[文化科学—传播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