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跨文化社会治理法治化中的立法需求——以文化治理为重心
1
作者 石东坡 尹学铭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3期241-251,共11页
在全面和真实的法治之中,行政相对人的社会角色及其文化属性不应是被遮蔽的,而是必须正视并因此使得行政法律关系的具体内容与形态具有更加实质的正当性和针对性。在深度开放中,在华外籍人员的商贸、生活、社交等诸多方面的需要不断充... 在全面和真实的法治之中,行政相对人的社会角色及其文化属性不应是被遮蔽的,而是必须正视并因此使得行政法律关系的具体内容与形态具有更加实质的正当性和针对性。在深度开放中,在华外籍人员的商贸、生活、社交等诸多方面的需要不断充实和提高,持续、广泛和深刻地与在地社会之间形成对接关系,其中文化疏离、互动、融合或差异、区隔等促使社会治理和政府管理呈现出愈发显著的跨文化特质。由此,跨文化社会治理中必须充分注重文化差异的主客观因素,更加重视治理的协同性、互适性,更加重视文化治理的包容、涵养、沟通与引导功能及相应政府文化行政给付等职能方式。要实现跨文化社会治理法治化,首要的是对其立法的价值需求、目标需求、制度需求与结构需求等要素进行深入提取、科学判断和有效回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社会治理 在华外籍人员 文化治理 文化调适 立法需求
下载PDF
文化社会治理是文化管理的新机制——兼评《文化管理学导论》
2
作者 占绍文 杜晓芬 《中国文化产业评论》 CSSCI 2014年第2期119-125,共7页
文化社会治理是文化管理社会化的必然结果,不仅凸显多中心治理理念,也是对有限责任政府的重要补充。文化社会力量作为文化社会治理的必要主体,规模化和规范化的发展,为'多中心'治理网络的建立及文化社会治理发展格局的形成提供... 文化社会治理是文化管理社会化的必然结果,不仅凸显多中心治理理念,也是对有限责任政府的重要补充。文化社会力量作为文化社会治理的必要主体,规模化和规范化的发展,为'多中心'治理网络的建立及文化社会治理发展格局的形成提供了重要支撑。同时文化社会治理模式的建立需要多方位多举措营造其发展氛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社会治理 “多中心”治理 文化社会力量
原文传递
中国传统社会乡贤治理文化及现代转换 被引量:2
3
作者 吴玉敏 《青海社会科学》 CSSCI 2020年第4期28-35,共8页
中国传统的崇贤尚能政治理念不仅限于国家层面的政治治理,而且也延伸到非正式的基层社会层面,"乡贤"就是在久远悠长的中国乡村社会治理中发挥独特而有效作用的一种典型。现如今的中国农村尽管受着现代化发展的极大浸润,但其... 中国传统的崇贤尚能政治理念不仅限于国家层面的政治治理,而且也延伸到非正式的基层社会层面,"乡贤"就是在久远悠长的中国乡村社会治理中发挥独特而有效作用的一种典型。现如今的中国农村尽管受着现代化发展的极大浸润,但其农耕文化蕴育的乡村特色以及承载中华文化世代流传的重要功能,都使当下的中国乡村振兴必然包含有对传统合理治理方式的继承与发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尚贤 乡贤 传统社会治理文化 现代转换
下载PDF
我国美育的演进逻辑及未来发展路径
4
作者 胡杨 陈时见 《中国高等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2期41-43,共3页
从上世纪初美育引入到当下,我国美育已历经上百年流变。从美育内核发展的维度上看,我国美育的本质、功能和实践都产生了深刻变化。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当代美育体系,应注重从审美直觉到审美素养培育的转变,从单一学校美育到社会协同美育... 从上世纪初美育引入到当下,我国美育已历经上百年流变。从美育内核发展的维度上看,我国美育的本质、功能和实践都产生了深刻变化。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当代美育体系,应注重从审美直觉到审美素养培育的转变,从单一学校美育到社会协同美育实践场景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育 演进逻辑 社会文化治理 个体发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