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皖北地区民族传统武术技艺传承与文化空间保护问题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王俊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年第18期64-65,共2页
针对皖北地区民族传统武术技艺传承的现状进行分析,讨论皖北地区民族传统武术技艺传承与文化空间保护的相关理念,并为皖北地区传统武术的传承与发展,提供可行性的建议,旨在全面促进皖北地区民族传统武术技艺传承与发展,实现民族地区的... 针对皖北地区民族传统武术技艺传承的现状进行分析,讨论皖北地区民族传统武术技艺传承与文化空间保护的相关理念,并为皖北地区传统武术的传承与发展,提供可行性的建议,旨在全面促进皖北地区民族传统武术技艺传承与发展,实现民族地区的文化空间保护,彰显浓郁的民族文化氛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皖北地区 民族传统武术技艺 文化空间保护
下载PDF
浅谈杭州新叶古村文化空间保护与社区发展
2
作者 孙非寒 《新西部(中旬·理论)》 2016年第11期60-61,共2页
本文介绍了新叶村概况及农村社区与古村落的发展模式,提出了新叶村的旅游开发策略和社区发展途径。认为,其旅游开发应确立开发主体;打造金字招牌;开发新叶景观带和地方特色旅游纪念品;组建民俗文化演出队;设立新叶民俗生活馆,加强村落... 本文介绍了新叶村概况及农村社区与古村落的发展模式,提出了新叶村的旅游开发策略和社区发展途径。认为,其旅游开发应确立开发主体;打造金字招牌;开发新叶景观带和地方特色旅游纪念品;组建民俗文化演出队;设立新叶民俗生活馆,加强村落古物监管;打造生态农业,建好农家乐,配合村落旅游开发;成立新叶文化研究会,开设古村落保护(新叶)论坛。其社区发展应走文化传承型美丽乡村建设之路;坚持原生态、整体性保护原则;打造乡村社区发展的新叶模式(古建筑保护+创意农业+旅游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杭州古村落 文化空间保护 社区发展 模式 途径
下载PDF
桂滇黔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模式——基于文化生态空间保护的视角 被引量:21
3
作者 杨姗姗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90-96,共7页
文化生态空间是桂滇黔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形成和发展的特定环境空间,加强对文化生态空间的保护,是实现特色村寨体育非遗活态传承的重点。文章运用文化生态理论、生态学理论及场域理论对基于文化生态空间保护的桂滇... 文化生态空间是桂滇黔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形成和发展的特定环境空间,加强对文化生态空间的保护,是实现特色村寨体育非遗活态传承的重点。文章运用文化生态理论、生态学理论及场域理论对基于文化生态空间保护的桂滇黔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体育非遗活态传承模式开展探讨,并提出模式具体实施的对策建议:建立文化生态空间信息系统、确立文化生态安全识别标准、完善文化生态保护动力系统、构建文化生态保护监管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生态空间保护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 活态传承 桂滇黔
下载PDF
基于地域文化的城乡文化遗产识别与特征解析——以浙江嘉兴市域遗产保护为例 被引量:18
4
作者 邵甬 陈欢 胡力骏 《建筑遗产》 2019年第3期80-89,共10页
文章针对目前在遗产资源分类分级保护制度下,文化与资源割裂、保护与发展割裂的问题,引入文化地理学等相关理论与方法,从区域视野解读地域文化,探索与识别城乡文化遗产及其特征。以浙江嘉兴市域为例,通过对嘉兴及周边区域自然与文化遗... 文章针对目前在遗产资源分类分级保护制度下,文化与资源割裂、保护与发展割裂的问题,引入文化地理学等相关理论与方法,从区域视野解读地域文化,探索与识别城乡文化遗产及其特征。以浙江嘉兴市域为例,通过对嘉兴及周边区域自然与文化遗产资源的层积性与关联性分析,识别其遗产资源在体系结构、社会经济和文化景观等方面的特征。从地域文化脉络保护的角度出发,提出对水乡环境基底层、古文化遗址层、传统聚落文化层和近现代文化层等空间层级进行保护,并构建兼顾自然环境、文化景观、城乡聚落和非物质文化的立体的保护体系,为当前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文化空间的保护和地域特色的突出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域文化 城乡文化遗产 特征识别 特征解析 文化空间保护 嘉兴
下载PDF
云南壮剧民间土戏形成与发展过程的二次文献分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云南壮剧保护研究(之二) 被引量:1
5
作者 李萍 《文山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1-7,共7页
以《云南壮剧史》为据,运用二次文献分析的方法对云南壮剧民间土戏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过程进行专业分析,发现民间土戏从清朝中晚期形成至今,其发展轨迹呈现"山"字形状,具有曲折波动的特点,尤其是历史上的两次重创为云南壮剧民... 以《云南壮剧史》为据,运用二次文献分析的方法对云南壮剧民间土戏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过程进行专业分析,发现民间土戏从清朝中晚期形成至今,其发展轨迹呈现"山"字形状,具有曲折波动的特点,尤其是历史上的两次重创为云南壮剧民间土戏的后续发展埋下了诸多隐患,出现了目前发展缓慢、传承困境等问题。如何应对云南壮剧民间土戏传承与可持续发展的困境问题,笔者认为应同时兼顾其自身的专业建设和文化空间的保护,二者缺一不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壮剧民间土戏 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过程 二次文献分析 专业化建设 文化空间保护
下载PDF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的“双评价”研究 被引量:18
6
作者 武廷海 周文生 +8 位作者 卢庆强 霍晓卫 刘宛 黄鹤 余婷 张能 王学荣 郭璐 叶亚乐 《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 2019年第2期5-15,共11页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简称“双评价”)是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前提与基础。本文基于清华规划团队全程参与双评价研究攻关与技术指南编制的工作实践,对国土空间规划中双评价的地位和作用、文化保护空间与文化保护重...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简称“双评价”)是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前提与基础。本文基于清华规划团队全程参与双评价研究攻关与技术指南编制的工作实践,对国土空间规划中双评价的地位和作用、文化保护空间与文化保护重要性评价、新型地理计算模式在双评价中的应用等关键问题进行了探索与总结。结合国土空间规划实践,提出市县层面双评价、陆海空间双评价的统筹衔接融合以及双评价的差异化要求和引导等方面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规划 双评价 文化保护空间 新型地理计算模式
下载PDF
城市区位景观尊严规划研究
7
作者 张中华 王兴中 李九全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4-58,共5页
20世纪60、7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景观空间研究由"物质景观"转向了"物质与文化景观并重"的研究,其本质在于从人本主义视角探究不同景观的区位价值和区位重构关系,尤其关注城市日常生活空间质量观下的人居... 20世纪60、7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景观空间研究由"物质景观"转向了"物质与文化景观并重"的研究,其本质在于从人本主义视角探究不同景观的区位价值和区位重构关系,尤其关注城市日常生活空间质量观下的人居环境景观与景观的社会公正配置与规划,从而响应不同的区位价值,满足阶层化下的人的区位尊严需求。本文重在从行为文化区位景观价值视角探讨城市区位景观价值的演变特征、区位景观理论的内涵与构成及区位文化景观尊严规划的原理构成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区位景观价值 城市区位文化景观 城市尊严规划 城市文化空间保护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