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文化自愈机制及其中国实践
被引量:
19
1
作者
张举文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0-60,共11页
人类文化的发生与发展以及传承或消亡,是否有其内在逻辑?那些持续下来的文化是否存在应对危机的自愈机制,从而得到再发展的生命力?其特有的文化根基是什么?对此,一个符合其发生和发展逻辑的答案是:其持续发展的关键是其独特的文化自愈机...
人类文化的发生与发展以及传承或消亡,是否有其内在逻辑?那些持续下来的文化是否存在应对危机的自愈机制,从而得到再发展的生命力?其特有的文化根基是什么?对此,一个符合其发生和发展逻辑的答案是:其持续发展的关键是其独特的文化自愈机制,其论据就是日常生活所体现的核心信仰与价值观体系,表现为基于共同的传统生活方式的"民俗认同"行为。中国文化的文化自愈机制具有典型的代表性,她的历史实践证明,多元一体的传统文化在其历史和内部的各"族"认同问题,往往是以"民俗认同"来达成的,否则便陷入由外来的"种族"和"民族"概念所导致的"魔圈"困境。近现代中国精英们在困惑中寻求"救国"与"自愈"时,引进了西方的"民族"与"民族主义"等概念,试图以西方现代话语来阐释中国的历史,解决现实问题。但是,它们不但没有缓解中国的社会矛盾,反而加重了不同文化群体之间的冲突。这是因为,这些概念的西方意识形态背景对于解释西方问题是有效的,但对于解决具有独特历史与文化以及多民族共存的中国问题往往会适得其反,特别是当中国文化在近代历史上陷入危机时。只有当民众在日常生活中回归其根,认同其传统文化之根,这个文化才会获得真正的文化自信,达到文化自愈、持续发展,创造出与时俱进的先进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自愈机制
传统传承
机制
民俗认同
本土化
遗产化
传统化
文化
自信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刘基文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表象看民俗认同的地域性和传承性
被引量:
4
2
作者
张举文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5期29-37,共9页
刘基文化的传承发展及其表现形式是基于民俗认同,并由此体现出以地域认同为基础的传统传承机制,而其内在精髓是中国文化的核心信仰和价值观体系;刘基文化的"遗产化"行为说明在国家层面民俗认同如何被用来构建和维系国家认同...
刘基文化的传承发展及其表现形式是基于民俗认同,并由此体现出以地域认同为基础的传统传承机制,而其内在精髓是中国文化的核心信仰和价值观体系;刘基文化的"遗产化"行为说明在国家层面民俗认同如何被用来构建和维系国家认同和中华文化认同;从"刘基文化"形成初期的民俗认同实践,再到当前的"非遗化",其进程体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自愈机制"。在论证此逻辑过程中,作者界定说明了中国文化的"核心信仰与价值观体系",及"核心认同符号"和"生命力"等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基
文化
非物质
文化
遗产
民俗认同
地域认同
核心信仰与价值观体系
中国
文化
多元一体
传统传承
机制
文化自愈机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中国文化的自愈机制
被引量:
35
3
作者
张举文
《民俗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16,共12页
随着中国人的物质生活在过去半个世纪的稳步提高,中国人的文化生活也经历了从困惑到自觉,再到自信的转变。无疑,当前的"非遗"运动成为此转变的一个重要契机。从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中国文化内在的自愈机制:在文化冲突和融合...
随着中国人的物质生活在过去半个世纪的稳步提高,中国人的文化生活也经历了从困惑到自觉,再到自信的转变。无疑,当前的"非遗"运动成为此转变的一个重要契机。从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中国文化内在的自愈机制:在文化冲突和融合中,以核心信仰和价值观为根本,以共存求共生,以杂糅而包容,以同化异,融异生新。这样的自愈机制也是中国文化的生命力所在。其基础是多元信仰的宇宙观和传统文化的价值观。这样的机制目前也在经历全球化进程的历史性检验。对此,如果从中国文化的传统和历史角度看,面对的是充满生机的未来;如果从一神论信仰的价值观体系看,面临的是严重冲突。而当这两种价值体系的博弈从日常生活的差异上升到意识形态的对决时,则会充满危机,甚至是存亡的危险。对历史事件和日常实践的研究可以揭示和论证中国文化的自愈机制,以期对认识中国文化乃至人类文化的发生与发展的进程本身有所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遗
文化自愈机制
文化
自觉
文化
自信
本土化
原文传递
民俗认同:民俗学关键词之一
被引量:
27
4
作者
张举文
《民间文化论坛》
2018年第1期9-14,共6页
民俗行为的核心目的是维系个体和群体的认同,而其根本是共同的生活方式与价值观,这就是民俗认同。由于受到种族主义和殖民主义的影响,民俗学等学科已经习惯地将所谓的种族和基于此概念的民族视为界定群体的基础。民俗认同的概念旨在指...
民俗行为的核心目的是维系个体和群体的认同,而其根本是共同的生活方式与价值观,这就是民俗认同。由于受到种族主义和殖民主义的影响,民俗学等学科已经习惯地将所谓的种族和基于此概念的民族视为界定群体的基础。民俗认同的概念旨在指出这一错误观念,关注传统传承和自愈机制的内在逻辑,强调对日常生活的研究,并提出学科范式转换的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俗认同
种族认同
民族认同
文化自愈机制
学科范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文化自愈机制及其中国实践
被引量:
19
1
作者
张举文
机构
崴涞大学东亚系
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
出处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0-60,共11页
文摘
人类文化的发生与发展以及传承或消亡,是否有其内在逻辑?那些持续下来的文化是否存在应对危机的自愈机制,从而得到再发展的生命力?其特有的文化根基是什么?对此,一个符合其发生和发展逻辑的答案是:其持续发展的关键是其独特的文化自愈机制,其论据就是日常生活所体现的核心信仰与价值观体系,表现为基于共同的传统生活方式的"民俗认同"行为。中国文化的文化自愈机制具有典型的代表性,她的历史实践证明,多元一体的传统文化在其历史和内部的各"族"认同问题,往往是以"民俗认同"来达成的,否则便陷入由外来的"种族"和"民族"概念所导致的"魔圈"困境。近现代中国精英们在困惑中寻求"救国"与"自愈"时,引进了西方的"民族"与"民族主义"等概念,试图以西方现代话语来阐释中国的历史,解决现实问题。但是,它们不但没有缓解中国的社会矛盾,反而加重了不同文化群体之间的冲突。这是因为,这些概念的西方意识形态背景对于解释西方问题是有效的,但对于解决具有独特历史与文化以及多民族共存的中国问题往往会适得其反,特别是当中国文化在近代历史上陷入危机时。只有当民众在日常生活中回归其根,认同其传统文化之根,这个文化才会获得真正的文化自信,达到文化自愈、持续发展,创造出与时俱进的先进文化。
关键词
文化自愈机制
传统传承
机制
民俗认同
本土化
遗产化
传统化
文化
自信
Keywords
cultural self-healing mechanism
transmission mechanism
folkloric identity
localization
heritagization
traditionalization
cultural self-confidence.
分类号
K890 [历史地理—民俗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刘基文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表象看民俗认同的地域性和传承性
被引量:
4
2
作者
张举文
机构
崴涞大学东亚系
出处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5期29-37,共9页
基金
温州大学文成文旅产业系列研究项目(L201801)
文摘
刘基文化的传承发展及其表现形式是基于民俗认同,并由此体现出以地域认同为基础的传统传承机制,而其内在精髓是中国文化的核心信仰和价值观体系;刘基文化的"遗产化"行为说明在国家层面民俗认同如何被用来构建和维系国家认同和中华文化认同;从"刘基文化"形成初期的民俗认同实践,再到当前的"非遗化",其进程体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自愈机制"。在论证此逻辑过程中,作者界定说明了中国文化的"核心信仰与价值观体系",及"核心认同符号"和"生命力"等概念。
关键词
刘基
文化
非物质
文化
遗产
民俗认同
地域认同
核心信仰与价值观体系
中国
文化
多元一体
传统传承
机制
文化自愈机制
Keywords
Liuji Cultur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Folkloric Identity
Regional Identity
Fundamental Beliefs and Values
Diversity within Unity in Chinese Culture
Mechanism of Tradition Transmission
Mechanism of Cultural Self-healing
分类号
K890 [历史地理—民俗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中国文化的自愈机制
被引量:
35
3
作者
张举文
机构
美国崴涞大学东亚系
出处
《民俗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16,共12页
文摘
随着中国人的物质生活在过去半个世纪的稳步提高,中国人的文化生活也经历了从困惑到自觉,再到自信的转变。无疑,当前的"非遗"运动成为此转变的一个重要契机。从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中国文化内在的自愈机制:在文化冲突和融合中,以核心信仰和价值观为根本,以共存求共生,以杂糅而包容,以同化异,融异生新。这样的自愈机制也是中国文化的生命力所在。其基础是多元信仰的宇宙观和传统文化的价值观。这样的机制目前也在经历全球化进程的历史性检验。对此,如果从中国文化的传统和历史角度看,面对的是充满生机的未来;如果从一神论信仰的价值观体系看,面临的是严重冲突。而当这两种价值体系的博弈从日常生活的差异上升到意识形态的对决时,则会充满危机,甚至是存亡的危险。对历史事件和日常实践的研究可以揭示和论证中国文化的自愈机制,以期对认识中国文化乃至人类文化的发生与发展的进程本身有所反思。
关键词
非遗
文化自愈机制
文化
自觉
文化
自信
本土化
Keywords
ICH
self-healing mechanism
self-awareness
self-confidence
localization
分类号
G122 [文化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民俗认同:民俗学关键词之一
被引量:
27
4
作者
张举文
机构
美国崴涞大学东亚系
出处
《民间文化论坛》
2018年第1期9-14,共6页
文摘
民俗行为的核心目的是维系个体和群体的认同,而其根本是共同的生活方式与价值观,这就是民俗认同。由于受到种族主义和殖民主义的影响,民俗学等学科已经习惯地将所谓的种族和基于此概念的民族视为界定群体的基础。民俗认同的概念旨在指出这一错误观念,关注传统传承和自愈机制的内在逻辑,强调对日常生活的研究,并提出学科范式转换的必要。
关键词
民俗认同
种族认同
民族认同
文化自愈机制
学科范式
分类号
K890 [历史地理—民俗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文化自愈机制及其中国实践
张举文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
1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从刘基文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表象看民俗认同的地域性和传承性
张举文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中国文化的自愈机制
张举文
《民俗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
35
原文传递
4
民俗认同:民俗学关键词之一
张举文
《民间文化论坛》
2018
2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