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43篇文章
< 1 2 12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时期来华东盟留学生跨文化适应障碍与路径
1
作者 卢竑 段宁贵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年第8期159-163,187,共6页
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东盟留学生来中国留学的规模日益庞大,这对我国高校留学生教育与管理是一个新的挑战。该文从来华东盟留学生的教育情况和生活现状出发,结合跨文化适应理论,阐述来华东盟留学生在社会文化、心理和学术适应方面的障... 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东盟留学生来中国留学的规模日益庞大,这对我国高校留学生教育与管理是一个新的挑战。该文从来华东盟留学生的教育情况和生活现状出发,结合跨文化适应理论,阐述来华东盟留学生在社会文化、心理和学术适应方面的障碍表现。在此基础上,该文提出推进汉语与专业教学改革、加强中华历史文化教育、使用新媒体促进双方沟通、开展多层面社会实践活动、利用大数据提供精准帮扶、提升管理队伍国际视野与服务水平六大措施,以期为相关部门和教学人员提供帮助,对来华东盟留学生解决跨文化适应障碍问题、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适应 东盟留学生 社会文化适应 心理适应 学术适应 一带一路
下载PDF
高校留学生跨文化适应性提升策略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张毅 李菡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24年第1期115-119,共5页
在我国教育国际化战略实施进程中,高校留学生教育与管理一直是备受关注的热点和重点,而如何有效提升留学生的跨文化适应性则是令人棘手的难题。高校校园文化与社区文化高度互补,二者对接有助于提升留学生的跨文化适应性。因此,高校不仅... 在我国教育国际化战略实施进程中,高校留学生教育与管理一直是备受关注的热点和重点,而如何有效提升留学生的跨文化适应性则是令人棘手的难题。高校校园文化与社区文化高度互补,二者对接有助于提升留学生的跨文化适应性。因此,高校不仅要采取措施帮助留学生尽快适应校园生活,还要借助社交媒体APP、跨文化交流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研学旅游、VR技术等工具来帮助留学生获得社会支持、深度融入中国文化环境。这既有利于增强中国高校在国际教育服务贸易中的竞争力,也有利于增进国际的信任与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教育 文化适应 校园文化 社区文化
下载PDF
社会资本对易地搬迁社区儿童文化适应的影响研究
3
作者 高万红 王垚 《中国青年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5-117,共13页
本文基于云南省怒江州两所小学高年级学生的1075份调查数据,探讨社会资本对易地搬迁社区儿童文化适应的影响。研究发现:社会资本水平越高,易地搬迁社区儿童的文化适应策略越积极;社会资本对易地搬迁社区儿童文化适应的影响呈现出留守差... 本文基于云南省怒江州两所小学高年级学生的1075份调查数据,探讨社会资本对易地搬迁社区儿童文化适应的影响。研究发现:社会资本水平越高,易地搬迁社区儿童的文化适应策略越积极;社会资本对易地搬迁社区儿童文化适应的影响呈现出留守差异和性别差异,表现为社会资本对易地搬迁社区留守儿童的影响大于非留守儿童,社会资本对易地搬迁社区女童的影响大于男童。因此,在易地搬迁社区建设中,应增强儿童的社会资本建设,以个体和集体社会资本推动易地搬迁社区儿童文化适应,尤其要重视对留守儿童和女童采取针对性和个别化的干预措施,进一步促进其在新社区的生活适应和社会融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地搬迁 社会资本 留守儿童 文化适应
下载PDF
文化适应理论视阈下老年人数字融入的文化困境及弥合策略
4
作者 安涛 武俊学 李同召 《终身教育研究》 2024年第1期72-78,共7页
伴随着社会发展的数字化转型,老年人面临数字鸿沟与代际数字鸿沟的双重制约,普遍存在数字融入的困境,这反映了当前社会文化结构的断裂。基于文化适应理论,老年人与数字文化存在“浅层整合”的文化适应状态,他们更愿意固守原有的生活方式... 伴随着社会发展的数字化转型,老年人面临数字鸿沟与代际数字鸿沟的双重制约,普遍存在数字融入的困境,这反映了当前社会文化结构的断裂。基于文化适应理论,老年人与数字文化存在“浅层整合”的文化适应状态,他们更愿意固守原有的生活方式,并未与数字文化进行有效整合。使用群体青年化是数字文化的主基调,导致了社会文化堕距,这是老年人数字融入困难的文化根源。老年人数字融入是一个系统工程,政府、社会媒体及家庭应从政策、技术、文化反哺三方面着手,同时开展数字素养教育,以促进老年人的数字融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文化适应 数字媒介 数字融入 代际数字鸿沟
下载PDF
文化适应压力对三江源生态移民定居行为影响研究
5
作者 陈超 祁登菊 胡西武 《统计与管理》 2024年第8期99-108,共10页
本文通过对三江源的16个县和格尔木的唐古拉山镇52个生态移民村2023年的1086份调查问卷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SEM),构建整合的计划行为理论模型(TPB),分析文化适应压力对三江源生态移民定居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1)经济发展压力、文... 本文通过对三江源的16个县和格尔木的唐古拉山镇52个生态移民村2023年的1086份调查问卷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SEM),构建整合的计划行为理论模型(TPB),分析文化适应压力对三江源生态移民定居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1)经济发展压力、文化发展压力、社会发展压力和环境发展压力都对定居态度有负面影响,其中经济发展压力和文化发展压力对定居态度的影响是显著的;(2)定居意愿、经济发展压力和文化发展压力均对定居行为产生显著影响;(3)经济发展压力对定居意愿有显著的负面影响,且经济发展压力对定居意愿与定居行为之间关系起中介作用。进而本研究建议在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背景下,应采取措施减缓对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发展压力,稳定三江源生态移民定居意愿和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江源 生态移民 文化适应压力 定居行为 结构方程模型
下载PDF
农村大学生的四种城乡文化适应类型研究
6
作者 杨玉倩 马莹 《中国青年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4-92,共9页
理解农村学生在城市大学中的文化体验、文化障碍及其克服需要纳入跨文化适应的理论视角。农村学生的城市适应,并非简单习得新文化,而是必须处理乡土母文化与城市、大学新文化之间的关系。本研究通过深度访谈挖掘了54名农村大学生在校期... 理解农村学生在城市大学中的文化体验、文化障碍及其克服需要纳入跨文化适应的理论视角。农村学生的城市适应,并非简单习得新文化,而是必须处理乡土母文化与城市、大学新文化之间的关系。本研究通过深度访谈挖掘了54名农村大学生在校期间的文化心理体验和主轴行为逻辑,发现他们对城乡文化普遍持有冲突的两分观念,呈现出乡土型、边缘型、徘徊型、双认同型四种跨文化适应类型,且不同类型对学生综合发展的利弊影响并不显见。本文希望据此还原农村大学生在校期间文化适应经验的丰富性、复杂性,对其进行学理上的把握,揭示农村学生文化适应障碍的深层根源,反思“文化”概念本身,以及为赋能农村学生的实践提供新的视角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大学生 文化适应 文化适应类型
下载PDF
多民族国家民族成员的身份认同与文化适应——身份动机的视角
7
作者 管健 杭宁 《国家现代化建设研究》 2024年第4期119-132,共14页
民族成员多重身份的认同整合与文化适应,是多民族国家研究的重要课题。研究表明,民族成员的身份认同动态建构受到归属、独特、防御三种身份动机的影响,它们共同作用于程序准备和行动准备这两个关键的心理过程,并影响民族成员的文化适应... 民族成员多重身份的认同整合与文化适应,是多民族国家研究的重要课题。研究表明,民族成员的身份认同动态建构受到归属、独特、防御三种身份动机的影响,它们共同作用于程序准备和行动准备这两个关键的心理过程,并影响民族成员的文化适应。这些研究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心理,要在激发各民族成员共同体归属动机的同时,满足民族成员的独特动机,降低民族成员的防御动机。与此同时,利用纵向文化进程塑造共同体身份的长期可及性,通过情境文化线索凸显共同体身份的当下可及性,进一步促进民族成员多重身份的认同整合,推动多元文化共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份动机 少数民族 身份认同 文化适应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下载PDF
传统村落遗产地居民文化适应对遗产认同的影响研究——以吉首市德夯村为例 被引量:2
8
作者 易韵 李伯华 +2 位作者 李萍萍 邹靓 窦银娣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9-38,52,共11页
遗产旅游的兴起为传统村落旅游带来机遇,但也因过快发展引发传统村落居民的文化适应以及遗产认同等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对传统村落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对遗产认同和文化适应的概念解析,一方面,从遗产认同的内部结构出发... 遗产旅游的兴起为传统村落旅游带来机遇,但也因过快发展引发传统村落居民的文化适应以及遗产认同等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对传统村落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对遗产认同和文化适应的概念解析,一方面,从遗产认同的内部结构出发,构建遗产认同的评价指标体系来评价德夯村居民遗产认同情况;另一方面,援引Barry的双文化模型和SL-ASIA单线性文化适应模型来测度居民的文化适应情况,利用回归分析探讨文化适应对遗产认同的影响。所得结论如下:1)SL-ASIA模型下传统村落居民的文化适应可以从社会交往、日常偏好和遗产认同3个维度进行评价,Barry的双文化模型可以将传统村落居民的文化适应策略分为整合、同化、分离和边缘化4种类型。从SL-ASIA模型和双文化模型都可得知德夯村居民的文化适应为双文化主义。2)传统村落居民的遗产认同可以从遗产认知和遗产身份认同2个维度进行评价,德夯村居民具有一定的遗产认同但程度不深。3)整合型文化适应,以及文化适应的社会交往和日常偏好维度对遗产认同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根据所得结论,对传统村落居民的遗产认同提升提出针对性建议,推进遗产保护和乡村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村落 文化遗产 遗产认同 文化适应
下载PDF
旅游驱动型传统村落居民文化适应的过程机理与整合路径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易韵 李伯华 +1 位作者 窦银娣 刘沛林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35-647,共13页
基于文献梳理及长期实地调研经验积累,提炼总结了旅游驱动型传统村落居民文化适应的过程机理,并根植积极心理学探讨文化适应的整合路径,结果表明:1)结合城乡关系演变的时代背景及“U型”曲线理论,可研判旅游驱动型传统村落居民文化适应... 基于文献梳理及长期实地调研经验积累,提炼总结了旅游驱动型传统村落居民文化适应的过程机理,并根植积极心理学探讨文化适应的整合路径,结果表明:1)结合城乡关系演变的时代背景及“U型”曲线理论,可研判旅游驱动型传统村落居民文化适应的过程机理。外来文化进入期,居民外在行动积极配合,内在感知具有外来文化偏向和发展期待;文化碰撞调适期,居民外在行动上文化冲突与矛盾频发,引起内在心理负面情绪及文化同化;文化整合期,目标为经历磨合后居民在外在行为上积极主动配合,能传承自身文化并寻求进步,内在感知上心理满意度不断提高,拥有文化自信和积极开放的文化认知。2)援借积极心理学研究理念,基于过程机理的不同阶段,提出传统村落居民文化适应的整合路径。从政府的宏观调控、多元主体协调及预防监督机制3方面创建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从跨文化互动技能、主人翁观念以及灵活开放的文化认知3方面塑造积极的人格特质系统;从文化认同、游客正向凝视和社区关怀3方面营造积极的情感体验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 传统村落 居民 文化适应 积极心理学
下载PDF
旅游翻译中的文化适应性研究--以云南丽江为例
10
作者 孙明 《沈阳文旅》 2024年第2期94-96,共3页
在寻觅各个角落的特殊风貌与文明时,旅游翻译在文化交流之中,角色举足轻重,其价值难以估量。尤其在如云南丽江般底蕴深厚、风情独具的地方,旅游翻译并非仅仅关乎语言信息的传递,更要紧密贴合,诚挚尊崇当地的文化特质。本文致力于深入研... 在寻觅各个角落的特殊风貌与文明时,旅游翻译在文化交流之中,角色举足轻重,其价值难以估量。尤其在如云南丽江般底蕴深厚、风情独具的地方,旅游翻译并非仅仅关乎语言信息的传递,更要紧密贴合,诚挚尊崇当地的文化特质。本文致力于深入研究旅游翻译在文化适应性方面的诸多问题,以丽江为例,探讨旅游翻译如何实质性突破文化隔阂,增进各类文化间的互通互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翻译 文化适应 云南丽江 文化交流 底蕴深厚 文化隔阂 文化特质 诸多问题
下载PDF
散杂居情景下文化适应的地理因素分析——基于豫北社亲文化的研究
11
作者 聂桂博 胡涵 艾少伟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33-745,共13页
文化适应研究需要同时考虑人和地2个方面的因素,关注“地理因素”的分析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为了分析黄河流域中下游地区散杂居情景下社亲文化的产生原因及地理因素在文化适应过程中的作用,以豫北地区的社亲文化为案例,采用文献法、... 文化适应研究需要同时考虑人和地2个方面的因素,关注“地理因素”的分析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为了分析黄河流域中下游地区散杂居情景下社亲文化的产生原因及地理因素在文化适应过程中的作用,以豫北地区的社亲文化为案例,采用文献法、参与观察与半结构访谈等研究方法,对2组文化适应案例进行分析。研究发现:1)豫北不同群体间的社亲文化是在特定的散杂居地理情景下形成的。豫北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地理区位是社亲村落之间交流的前提,而特定距离范围内的祈雨仪式路线和共同的信仰是维系社亲联系、延续社亲文化的纽带。2)社亲双方在发展过程中基本遵循“分离、碰撞、汇融、延续”的文化适应过程,在维护基层团结、实现社会稳定的过程中,“整合策略”在这种特有的文化适应形式中发挥了重要作用。3)在文化适应的不同阶段,不同的地理要素所发挥的作用不同。对于社亲双方而言,空间距离和文化距离都需在特定范围内才能维系社亲文化。4)在散杂居情景下,同一文化群体与不同村落群体的交流中均采取“整合策略”实现了较好的文化适应效果,拓展了文化适应在特定情景下的适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要素 文化适应 整合假设 社亲文化 豫北地区
下载PDF
少数民族传统村落生计转型中的文化适应研究——以黎平四寨为例
12
作者 杨沁 李孝梅 伍格 《湛江文学》 2024年第1期0095-0097,共3页
伴随着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等国家政策的不断推进,“生计转型”已成为国家和地方社会长期重点关注的问题。四寨是一个典型的侗族村寨,在经济发展和文化保护的背景下,四寨村的传统生计方式正在经历着转型。在多种动力机制的条件下,当地的... 伴随着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等国家政策的不断推进,“生计转型”已成为国家和地方社会长期重点关注的问题。四寨是一个典型的侗族村寨,在经济发展和文化保护的背景下,四寨村的传统生计方式正在经历着转型。在多种动力机制的条件下,当地的生计方式从过去单一的“稻鱼鸭”共生模式转变为现代化生计方式共存的多元局面。文章通过个案研究,探讨四寨生计转型背后的文化逻辑,通过经济行为观照当地人生产、生活、思想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村落 生计转型 文化适应
下载PDF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问题研究
13
作者 朱学诚 《新丝路》 2024年第6期1-3,共3页
自“一带一路”倡议出台以来,中国就像一个巨大的磁场,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学生产生了极大的吸引力,推动了众多沿线国家学生来华留学,为研究来华留学生适应问题提供良好现实基础。文章从一般性适应、社会文化适应和心理适应等三个维... 自“一带一路”倡议出台以来,中国就像一个巨大的磁场,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学生产生了极大的吸引力,推动了众多沿线国家学生来华留学,为研究来华留学生适应问题提供良好现实基础。文章从一般性适应、社会文化适应和心理适应等三个维度展开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一带一路”来华留学生在跨文化适应表现处于中等水平。高校师生可以通过加强人文关怀,提高对留学生的教育引导,完善管理服务工作等方面,以提高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能力,促进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来华留学生 文化适应
下载PDF
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中跨文化适应的探索——以四川大学中德办学项目为例
14
作者 严方舟 陈实 +2 位作者 张灿 Yang zhenyao Zhu Yutian 《科教导刊》 2024年第24期31-33,共3页
近年来,我国持续关注中外合作办学的高质量发展,对于具有国际视野的新工科人才的需求日益旺盛。在教育政策和国家需求的双重推动下,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中的跨文化适应教育即成了国际教育中的重要实践,学生在建立本土文化认同感的基础上,... 近年来,我国持续关注中外合作办学的高质量发展,对于具有国际视野的新工科人才的需求日益旺盛。在教育政策和国家需求的双重推动下,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中的跨文化适应教育即成了国际教育中的重要实践,学生在建立本土文化认同感的基础上,也要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的传统和行为准则,在多元环境中增强国际胜任力。文章以四川大学中德办学项目为例,探索合作办学模式中跨文化适应的实践,通过夯实语言基础、营造文化环境、明确发展路径和加强本土文化教育等措施,以提升学生的跨文化适应能力,并构建可推广的教育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适应 四川大学中德办学项目 教育实践 本土文化认同
下载PDF
来华留学生中国社交媒体使用与文化适应研究
15
作者 杨凤娇 蒋欣雨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0-40,共11页
随着中外交流持续增长,留学人员往来频繁,文化适应成为来华留学生面临的重要问题。在如今多元媒体环境下,来华留学生拥有了更多主动选择的权力,还能以社交平台为载体进行文化传播,呈现出新媒体时代文化适应的新特点。从整体媒介环境出发... 随着中外交流持续增长,留学人员往来频繁,文化适应成为来华留学生面临的重要问题。在如今多元媒体环境下,来华留学生拥有了更多主动选择的权力,还能以社交平台为载体进行文化传播,呈现出新媒体时代文化适应的新特点。从整体媒介环境出发,探究来华留学生中国社交媒体使用与文化适应的关系,并基于新的发现拓展补充传播与适应的双向过程。社交媒体对来华留学生心理适应、社会文化适应均有积极影响,但由于留学生自我定位、语言水平等方面存在差异,对中国社交媒体使用侧重点不同,适应程度也不尽相同。同时,社交媒体并非全然只有积极影响,来华留学生在使用中国社交媒体过程中也可能产生数字鸿沟与社交媒体倦怠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来华留学生 社交媒体 文化适应
下载PDF
文化依恋对文化适应压力的影响——心理安全感与歧视知觉及认知闭合需求的中介作用
16
作者 梁丽 杨伊生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 CAS 2024年第1期85-92,共8页
为探讨大学生文化依恋对文化适应压力的影响以及心理安全感、歧视知觉和认知闭合需求在两者之间所起的中介作用,对828名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发现:(1)文化依恋与歧视知觉、认知闭合需求、文化适应压力呈显著负相关,与心理安全感... 为探讨大学生文化依恋对文化适应压力的影响以及心理安全感、歧视知觉和认知闭合需求在两者之间所起的中介作用,对828名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发现:(1)文化依恋与歧视知觉、认知闭合需求、文化适应压力呈显著负相关,与心理安全感呈显著正相关;(2)文化依恋、心理安全感能显著负向预测文化适应压力,歧视知觉、认知闭合需求能显著正向预测文化适应压力,文化依恋能显著正向预测心理安全感,能显著负向预测歧视知觉和认知闭合需求,心理安全感能显著负向预测歧视知觉和认知闭合需求;(3)心理安全感、歧视知觉和认知闭合需求在文化依恋对文化适应压力影响中起中介作用,并且心理安全感的中介效应更加显著。研究表明文化依恋对文化适应压力有显著影响,并且个体通过将文化作为依恋对象,可以激活其安全基地图式,产生心理安全感,通过保持较高的心理安全感,降低歧视知觉和认知闭合需求,从而减少个体的文化适应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依恋 文化适应压力 心理安全感 歧视知觉 认知闭合需求
下载PDF
“互联网+”时代在华非洲留学生的食物交流与跨文化适应
17
作者 刘田丰 李嘉颖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86-192,F0003,共8页
“互联网+”时代,食物食物在本文中承载了特定社会象征意涵,具备符号性功能,其在本文中的内涵包括两重,既指具体的食物,也兼指与获取、消费食物相关联的行为。它既是跨文化消费行为的“孵化器”也是锚定文化身份认同的核心构件;同时,它... “互联网+”时代,食物食物在本文中承载了特定社会象征意涵,具备符号性功能,其在本文中的内涵包括两重,既指具体的食物,也兼指与获取、消费食物相关联的行为。它既是跨文化消费行为的“孵化器”也是锚定文化身份认同的核心构件;同时,它在跨文化个体身份认同塑造过程中还实现了群体文化在地化构建。作为一种物质文化符号,在文化行为映射、文化身份认同以及构建多元文化社交这三方面对于流动群体的个体化表征具有重要意义。在华非洲留学生通过互联网食物消费构建社会生活互动链,产生社会身份的变化和社会关系的调整。食物在其中发挥“文化粘合剂”效能,使得中非大学生在日常情感交互中自觉生成“全民一体感”。这一新饮食文化认同感的构建过程,为思考来华外国人的社会融入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提供了些许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华非洲留学生 日常生活 文化适应 食物交流
下载PDF
社交媒体对海外留学生跨文化适应的影响
18
作者 吴悠 《今传媒》 2024年第6期22-26,共5页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和国际交流的不断深化,特别是中外教育交流日益频繁,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留学,以此来提升学术水平。这些留学生在面对全新的文化环境时,需要经历一个跨文化适应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社交媒体凭借独特的传播方式和互动机...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和国际交流的不断深化,特别是中外教育交流日益频繁,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留学,以此来提升学术水平。这些留学生在面对全新的文化环境时,需要经历一个跨文化适应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社交媒体凭借独特的传播方式和互动机制,成为留学生获取信息、建立社交网络以及体验异国文化的重要渠道。本研究分析了社交媒体对我国留学生跨文化适应的多维度影响,认为社交媒体在促进跨文化交流和理解方面具有积极作用,旨在为跨文化交流与传播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交媒体 中国留学生 文化适应
下载PDF
骑士型种植园主、文化适应与印第安性——论《奇瓦部族的酋长》之跨种族共同体建构书写
19
作者 易捷心 沈阳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117-124,共8页
在19世纪中期美国政府对印第安人推行文明开化与强制同化的政策背景下,威廉·吉尔摩·西姆斯在其历史罗曼司作品《奇瓦部族的酋长》中对白人与印第安人之间跨种族的共同体构建进行了讽喻式书写。就共同体的领导者而言,西姆斯融... 在19世纪中期美国政府对印第安人推行文明开化与强制同化的政策背景下,威廉·吉尔摩·西姆斯在其历史罗曼司作品《奇瓦部族的酋长》中对白人与印第安人之间跨种族的共同体构建进行了讽喻式书写。就共同体的领导者而言,西姆斯融合了美国当时诸多流行的男性气概范式,塑造出具有骑士精神的白人贵族精英形象作为理想的种植园主阶层载体;白人与印第安人之间的文化适应,作为对19世纪中期美国对印第安人强制性教化的反动,被当作共同体建构的主要手段;通过印第安人对自身文化传统坚守的呈现,西姆斯深入思考了如何利用印第安性来丰富跨种族共同体的身份构建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奇瓦部族的酋长》 跨种族共同体 骑士型种植园主 文化适应 印第安性
下载PDF
高校宣传的文化适应与文化传播:比较内地与香港地区高校的宣传实践
20
作者 余炯枚 《新闻研究导刊》 2024年第4期79-81,共3页
高校宣传是高等教育机构向社会展示自身形象和特色的重要方式,也是吸引和招收优秀学生的有效手段。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发展,高校宣传面对不同文化背景的受众,需要进行文化适应和文化传播,以提高宣传的效果和影响力。文章以内地和香港... 高校宣传是高等教育机构向社会展示自身形象和特色的重要方式,也是吸引和招收优秀学生的有效手段。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发展,高校宣传面对不同文化背景的受众,需要进行文化适应和文化传播,以提高宣传的效果和影响力。文章以内地和香港地区高校的宣传实践为研究案例,从文化适应和文化传播的角度分析两地高校宣传的特点、差异和影响因素。通过对比分析两地高校宣传的内容、形式、策略和效果,发现两地高校宣传存在以下差异:内地高校宣传更注重展示高校的历史、规模、声誉和成就,强调权威性和专业性,多以正式、客观、理性的语言风格,通过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招生手册等媒介进行宣传;香港地区高校宣传更注重展示高校的特色、优势、创新和多元化,强调开放性和互动性,多以轻松、主观、感性的语言风格,通过社交媒体、视频、海报等媒介进行宣传。深入研究发现,两地高校宣传的差异主要受两地的社会文化环境、教育体制、市场竞争、受众需求等因素影响。基于此,文章提出针对两地高校宣传的文化适应和文化传播建议,旨在助力两地高校提高宣传效果和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宣传 文化适应 文化传播 内地和香港地区 特点 差异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