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文化遗产类实验室模块化管理的探索与实践
1
作者 吴萌蕾 王云龙 廖原 《科技创新导报》 2017年第36期194-195,共2页
文化遗产学科是一个文理交叉的学科,涵盖着考古学、文物保护学和文化遗产管理学三个专业方向,在教育教学中需要多方面的知识理论和实验实践的支撑。在考古发掘过程中需要具有完备的文科知识体系,在文物保护过程中又需要扎实的理工科背景... 文化遗产学科是一个文理交叉的学科,涵盖着考古学、文物保护学和文化遗产管理学三个专业方向,在教育教学中需要多方面的知识理论和实验实践的支撑。在考古发掘过程中需要具有完备的文科知识体系,在文物保护过程中又需要扎实的理工科背景,在文化遗产规划的过程中更是需要具有良好的艺术认知。故而,这个特殊学科的实验室更是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需要满足多方面的使用需求,在日常运行中更是需要建立符合其自身特色的管理模式。针对目前文化遗产类实验室的实际使用需求设计了基础性实验教学、综合性实验训练和创新性提升实验三个模块,以减少实验室的重复学习和使用,避免资源浪费,提高教学质量,满足文化遗产类学科研究的实际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遗产学科 实验室 现状 模块化管理
下载PDF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学形成的历史背景与学科定位 被引量:12
2
作者 黄永林 邓清源 《民俗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13,158,共10页
在保护世界文化遗产和维护人类文化多样性理念下开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已获世界各国的广泛共识,形成国际潮流,并取得巨大成绩。伴随着专业化、系统化的非遗保护工作的展开,中国学界也针对这一热点现象和相关问题开展了学术研究,研... 在保护世界文化遗产和维护人类文化多样性理念下开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已获世界各国的广泛共识,形成国际潮流,并取得巨大成绩。伴随着专业化、系统化的非遗保护工作的展开,中国学界也针对这一热点现象和相关问题开展了学术研究,研究的深入逐渐引发了对建立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科的思考。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的兴起和发展与民间文艺学、民俗学、历史学、民族学等传统学科有着密切的学术联系,厘清其与这些学科(特别是民间文艺学、民俗学)之间的关系,对明确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的学科归属、定位以及发展方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科 学科建设 学科定位 国际背景 中国实践
原文传递
从跨学科到超学科:日本高校文化遗产专业建构历程与特点 被引量:2
3
作者 张颖 曹碧莲 《比较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90-96,共7页
在全球遗产事业紧锣密鼓的当下,学科建设对专业人才培养至为关键。作为该领域的先行者之一,日本高校文化遗产专业的建构历程,在特定社会背景下呈现出从"跨学科"到"超学科"的演化走向。其学科边界、内涵范畴、培养... 在全球遗产事业紧锣密鼓的当下,学科建设对专业人才培养至为关键。作为该领域的先行者之一,日本高校文化遗产专业的建构历程,在特定社会背景下呈现出从"跨学科"到"超学科"的演化走向。其学科边界、内涵范畴、培养目标确立的现实依据,以及在专业教学中强调的"学科间性"等都具有重要启示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 文化 文化遗产学科 学科间性
原文传递
琴歌融入高校课堂美育的价值维度与实践路径
4
作者 戴菁 《汉字文化》 2024年第16期190-192,共3页
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高校课堂应“活态”传承中华传统美育文化。琴歌作为古琴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自古为诗教乐教载体,蕴含移情遣意与养德敦行的美育价值,可多维度融入高校人文课程。遴选古今乐谱,连属琴歌与文学,以美化人;... 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高校课堂应“活态”传承中华传统美育文化。琴歌作为古琴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自古为诗教乐教载体,蕴含移情遣意与养德敦行的美育价值,可多维度融入高校人文课程。遴选古今乐谱,连属琴歌与文学,以美化人;抉发琴歌地域特质,根植非遗,汲取资源;秉持学科融合理路,设计教学。琴歌融入高校课堂美育,是对弦歌学道传统的激活与赓续,能切实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琴歌 高校美育 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科融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