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闻一多的文化阐释批评 被引量:5
1
作者 邱紫华 阎伟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0年第2期35-42,共8页
20世纪上半叶 ,闻一多把清代朴学的实证方法和西方人类文化学、社会学、民俗学的研究方法加以结合 ,形成了其独特的文化阐释批评方法。本文探讨了闻一多的文化阐释批评方法的基本原则 ;他对古代典籍的训诂阐释方式 ;他运用文化阐释方法... 20世纪上半叶 ,闻一多把清代朴学的实证方法和西方人类文化学、社会学、民俗学的研究方法加以结合 ,形成了其独特的文化阐释批评方法。本文探讨了闻一多的文化阐释批评方法的基本原则 ;他对古代典籍的训诂阐释方式 ;他运用文化阐释方法所揭示出来的古代人的思维方式和象征意象 ;他对古代民俗的还原和重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闻一多 文化阐释批评 古代典籍 训诂阐释方式
下载PDF
闻一多文化阐释批评下的神话研究
2
作者 陈欣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10期6-10,共5页
神话是原始先民生活的缩影,它反映原始先民的生活,将他们的想象性、象征性、情感性等原始思维特征杂糅在一起。闻一多希望从神话研究入手,探究"这民族,这文化"的源头,将学术研究与当时社会的现实需要结合起来,通过神话研究,... 神话是原始先民生活的缩影,它反映原始先民的生活,将他们的想象性、象征性、情感性等原始思维特征杂糅在一起。闻一多希望从神话研究入手,探究"这民族,这文化"的源头,将学术研究与当时社会的现实需要结合起来,通过神话研究,寻找中华民族"集体的力"。闻一多文化阐释批评下的神话研究,穿透了历史的重重迷雾,洞悉了其中真正的文化意蕴。他还原了神话中的古代历法、古代英雄人物的历史、古代的地质地貌,发掘出伏羲、女娲及"先妣兼神禖"等神话母题,对中国的神话研究做出了重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阐释批评 神话研究 闻一多 古代历法 原始先民 中华民族 思维特征 学术研究
下载PDF
文化人类学视角的“还原”与再创造——陈欣《借鉴与传承——闻一多的文化阐释批评研究》解读
3
作者 胡敏 《社会科学动态》 2022年第10期127-128,共2页
闻一多先生离世已80余年,国内有关闻一多的研究,虽可称汗牛充栋,但更多地集中在闻一多作为诗人和民主斗士的一面,而对于闻一多学术文化遗产的研究方面相对较少。原因为何?许祖华教授在《借鉴与传承——闻一多的文化阐释批评研究》(以下... 闻一多先生离世已80余年,国内有关闻一多的研究,虽可称汗牛充栋,但更多地集中在闻一多作为诗人和民主斗士的一面,而对于闻一多学术文化遗产的研究方面相对较少。原因为何?许祖华教授在《借鉴与传承——闻一多的文化阐释批评研究》(以下简称《闻一多的文化阐释批评研究》)一书的序言中指出:“研究者本人不仅需要具备中国古代典籍的知识,而且需要相应的理论与方法作为研究展开的支撑……更何况,即使具备了这两个方面的条件,还存在着一个理论、方法与对象契合的问题需要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闻一多先生 文化阐释批评 中国古代典籍 借鉴与传承 民主斗士 文化人类学视角 文化遗产 研究者本人
下载PDF
站在历史的源头──论闻一多的《诗经》研究
4
作者 阎伟 《鄂州大学学报》 2000年第3期30-33,共4页
20世纪上半叶,闻一多把清代朴学的实证方法和西方人类文化学、社会学、民俗学的研究方法加以结合,形成了其独特的文化阐释批评方法。他立足于当代世界范围内对原始思维的研究成果,运用各种学科理论、论证了原始思维对《诗经》的影响... 20世纪上半叶,闻一多把清代朴学的实证方法和西方人类文化学、社会学、民俗学的研究方法加以结合,形成了其独特的文化阐释批评方法。他立足于当代世界范围内对原始思维的研究成果,运用各种学科理论、论证了原始思维对《诗经》的影响,本文探讨了闻一多对《诗经》的训诂阐释方式;他运用文化阐释方法所揭示出来的古代人的思维方式和象征意象;他对古代民俗的还原和重现,以及运用文化阐释批评方法研究中国古代文学的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闻一多 文化阐释批评 中国 《诗经》 原始思维 训诂简释方法 象征意象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