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29篇文章
< 1 2 20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四部之学”到“七科之学”——谈古文字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及强基计划人才培养
1
作者 魏宏远 吴冬莉 陈晓强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13,共10页
古文字学在传统“四部之学”知识分类体系下,先后从属于经部“小学”和史部金石学,在“知识分科”及经史交融的学科演变过程中,造就了长期从属地位,奠定了学科理论及研究方法。20世纪初因受西方“七科之学”现代学术分科观念影响,在西... 古文字学在传统“四部之学”知识分类体系下,先后从属于经部“小学”和史部金石学,在“知识分科”及经史交融的学科演变过程中,造就了长期从属地位,奠定了学科理论及研究方法。20世纪初因受西方“七科之学”现代学术分科观念影响,在西方语言学相关理论促进下,“小学”众多分支学科逐步分立,古文字学也因甲骨文、金文、简帛文字的研究拓展,实现了学科独立,成为一门既植根于传统经史学又受西方语言学影响的综合学科。其独特的学科属性使古文字学一直较为边缘,影响学科定位的同时,也进一步限制了人才培养。近年来强基计划持续推进,古文字学人才培养应在传统语文学学科范式基础上,充分借鉴西方语言学技术手段,在培养目标、研究方法、课程设置等方面着力,搭建融合古今、兼顾中西的课程模式,为古文字学学科发展与自主性知识体系建构作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字 知识分科 学术转型 人才培养
下载PDF
基于OBE理念的“文字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2
作者 王丽 《宁波工程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60-67,共8页
为了提升“文字学”课程的教学效果,让学生真正学会阅读古文字原材料和书写古文字,基于OBE理念,剖析了当前“文字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并从“识记甲骨文、辨识小篆、讲授理论知识”三个环节及以持续改进为目的的“教—创”融合模式... 为了提升“文字学”课程的教学效果,让学生真正学会阅读古文字原材料和书写古文字,基于OBE理念,剖析了当前“文字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并从“识记甲骨文、辨识小篆、讲授理论知识”三个环节及以持续改进为目的的“教—创”融合模式等方面对“文字学”课程教学进行设计;同时,围绕OBE理念提出多元化的课程评价考核方式。教学实施效果表明:采用该教学方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BE 文字 课程改革 “教—创”融合模式
下载PDF
论文字学的现代转型与学科发展
3
作者 黄德宽 《语言战略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14,共10页
近代以来,中国传统人文学术大都经历了现代转型发展,文字学从传统“小学”向现代学科的转型就是一个典型案例。从“小学”中逐步分立、以汉字形体研究为中心的体系的构建,古代汉字学、近代汉字学和现代汉字学等分支学科的形成,以及体现... 近代以来,中国传统人文学术大都经历了现代转型发展,文字学从传统“小学”向现代学科的转型就是一个典型案例。从“小学”中逐步分立、以汉字形体研究为中心的体系的构建,古代汉字学、近代汉字学和现代汉字学等分支学科的形成,以及体现基本理论的名词术语系统的创立,是文字学转型发展的关键环节,展现了文字学转型发展的历史进程,代表了文字学学科建设的持续进步。总结文字学现代转型的经验,其历史动因为:(1)西方语言学的引进以及不同民族语言文字的比较互鉴拓宽了研究者的理论视野,(2)历代文字的考古发现深化了对汉字的认识,(3)文字学研究由服务于经典释读逐步拓展到汉字本体的全方位研究,(4)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新研究方法;其局限为:(1)对如何处理好传统学术的继承、创新和发展还存在认识偏差,(2)接受西方现代语言学影响时有些研究脱离了汉字实际,(3)对汉字发展史和基础理论研究不够深入系统,(4)各分支学科发展不够平衡。新时代的文字学研究,要不断增强现代学科意识,努力突破转型时期难以避免的历史局限,进一步提升学科建设和学术研究水平,在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中确立现代文字学的学科地位和学术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字 体系构建 学科分支 术语系统 学科建设
下载PDF
新课标要求下地方高师语言学类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兼评李振中《汉语言文字学与语文教学》
4
作者 王巧明 郭春霞 《大理大学学报》 2024年第9期61-66,共6页
在分析基础教育新课标对语文师范生培养的新要求的基础上,列出了地方高校师范专业语言学类课程存在的若干问题:语言学类课程开设不足、理论学习与语文教学脱节、课程内容更新较慢、学生主体把握不准、不注重过程评价等。针对上述问题提... 在分析基础教育新课标对语文师范生培养的新要求的基础上,列出了地方高校师范专业语言学类课程存在的若干问题:语言学类课程开设不足、理论学习与语文教学脱节、课程内容更新较慢、学生主体把握不准、不注重过程评价等。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几点改革设想:打破课程界限,开设融合课程;编写桥梁教材,开设桥梁课程;遵循课标理念,更新课程内容;创设应用情境,突出语言实践;重视过程评价,促进学习改善等。并对李振中《汉语言文字学与语文教学》一书在语言学类课程改革中所做的努力进行了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课标 语言类课程 课程改革 《汉语言文字学与语文教学》
下载PDF
语言文字学著作导读
5
《现代语文》 2024年第8期F0004-F0004,共1页
叶音是古代的一种特殊音注,它同时具有语音属性。围绕叶音古今争论不休的正是叶音的古音属性及其在古音学上的地位问题。《叶音研究》首次对音韵学史上的“叶音”及相关问题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探讨。该书由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汪... 叶音是古代的一种特殊音注,它同时具有语音属性。围绕叶音古今争论不休的正是叶音的古音属性及其在古音学上的地位问题。《叶音研究》首次对音韵学史上的“叶音”及相关问题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探讨。该书由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汪业全独撰,岳麓书社2009年9月出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音 古音学 语言文字 岳麓书社 广西民族大学 特殊音注 音韵学 属性
下载PDF
语言文字学著作导读
6
《现代语文》 2024年第1期F0004-F0004,共1页
朱德熙先生于1983年首次提出“的”字结构存在“自指”“转指”两种类型,此后,相关现象便一直是汉语语法研究的热点问题。很多学者着力分析两类“的”字结构的内部差异,及其与定语和定语小句间的对应关系。近些年来,则更加关注“自指”... 朱德熙先生于1983年首次提出“的”字结构存在“自指”“转指”两种类型,此后,相关现象便一直是汉语语法研究的热点问题。很多学者着力分析两类“的”字结构的内部差异,及其与定语和定语小句间的对应关系。近些年来,则更加关注“自指”“转指”两类结构统一解释的可能性。而在国外研究中,对于类似的语言现象同样存在争议:以描写语法和生成句法为代表的研究方法,将定语小句解释为基于动词视角的关系化过程;类型学部分学者则认为,汉藏语系中的定语小句不具有移位过程,只存在一类基础生成的“普遍名词修饰性小向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文字 “的”字 朱德熙先生 汉语语法研究 汉藏语系 修饰性 内部差异 转指
下载PDF
略谈语言文字学文献的整理
7
作者 张可 《现代语文》 2024年第6期4-10,F0002,共8页
语言文字学文献不仅在中华文明历史传承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对于今天也同样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对语言文字学文献进行系统整理,有利于学术研究者和广大读者亲近经典、阅读经典、传承经典,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 语言文字学文献不仅在中华文明历史传承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对于今天也同样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对语言文字学文献进行系统整理,有利于学术研究者和广大读者亲近经典、阅读经典、传承经典,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同时,严谨、规范的整理成果也为未来的数字化出版做好了准备,有利于充分发挥其作为工具书的效用。语言文字学文献的整理,必须重视古籍整理的规范,尊重文献本身的特性,切合目标读者的需求,在整理形式、版本选择、录排、标点、校勘及辅文撰写等多方面加以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文字 文献整理 录排 标点 校勘 辅文
下载PDF
近代印人方介堪的文字学与篆书
8
作者 陈国敬 《中国书画》 2024年第6期90-97,共8页
自元代以来,集古印谱的风尚、汉印审美观的建立以及早期篆印理论的出现,令篆刻发展逐渐走上文人化、艺术化的道路。出于对前朝印章求新尚奇的反对,以及对汉印古雅质朴的追求,元代文人愈发重视篆文的规范问题,精研《说文》,旁涉文,成为... 自元代以来,集古印谱的风尚、汉印审美观的建立以及早期篆印理论的出现,令篆刻发展逐渐走上文人化、艺术化的道路。出于对前朝印章求新尚奇的反对,以及对汉印古雅质朴的追求,元代文人愈发重视篆文的规范问题,精研《说文》,旁涉文,成为篆印的基本要求。随着明代流派印的出现与发展,清代文人好古敏求,将金石鼎彝、陶文砖瓦文字融入篆刻,滋养其篆文,丰富其内涵,篆刻艺术得以与其他艺术门类相互补益,在具备独立性的基础上,有艺有论,自成脉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篆刻艺术 方介堪 汉印 篆印 集古印谱 文人化 元代文人 文字
下载PDF
语言文字学著作导读
9
《现代语文》 2024年第6期F0004-F0004,共1页
扬雄《方言》是我国第一部收集方国古今殊言异语的语言学著作,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方言学的诞生。明清以降,小学昌盛,产生了一批《方言》校注成果。这批成果纠正了《方言》在流传过程中产生的大量讹误,基本恢复了《方言》的面貌,使... 扬雄《方言》是我国第一部收集方国古今殊言异语的语言学著作,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方言学的诞生。明清以降,小学昌盛,产生了一批《方言》校注成果。这批成果纠正了《方言》在流传过程中产生的大量讹误,基本恢复了《方言》的面貌,使这一著作重新焕发了生机,成为二十世纪以来整理研究《方言》的基础。同时,它们也反映了我国明清时期语言研究、文献整理的水平,是我们感悟前辈智慧、传承学术精神的重要凭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言》 语言文字 文献整理 流传过程 二十世纪以来 明清
下载PDF
语言文字学著作导读
10
《现代语文》 2024年第3期F0004-F0004,共1页
量词丰富、用法复杂是汉语乃至汉藏语系诸多量词语言的重要特点之一,因此,量词研究一直是汉语史研究的重点和热点问题。汉语量词不是一个先在的语法范畴,而是由其他词类演化而来的。汉语量词早在殷商甲骨文、西周金文中就已经萌芽,但其... 量词丰富、用法复杂是汉语乃至汉藏语系诸多量词语言的重要特点之一,因此,量词研究一直是汉语史研究的重点和热点问题。汉语量词不是一个先在的语法范畴,而是由其他词类演化而来的。汉语量词早在殷商甲骨文、西周金文中就已经萌芽,但其语法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直到现代汉语时期仍在发展变化。历代丰富的文献资料为量词的语法化及形成机制研究提供了充足的语料,而汉语量词的断代史研究则是量词历时发展、兴替、语法化及其动因研究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量词 汉语史研究 语法范畴 汉藏语系 西周金文 语法化 语言文字 文献资料
下载PDF
文字学在“古代汉语”教学中的作用探析
11
作者 丁军伟 《镇江高专学报》 2024年第2期101-105,共5页
在“古代汉语”教学中运用文字学知识有助于学生了解词的本义、引申义以及词义演变路径,有助于了解同义词、古今词义的异同,深化学生对相关词汇的认识,更好地理解汉字部首所蕴含的意义及文化,亦可为今后汉语教学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 文字 汉语教学 古代汉语
下载PDF
语言文字学著作导读
12
《现代语文》 2024年第4期F0004-F0004,共1页
“古今字”这一概念是古代训话学家从注释实践中归纳出来的,其目的是要沟通古今用字的差异,以便读者疏通文意,正确解读古书。《颜师古“古今字”研究》由张青松、关玲合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2年12月出版。该书是李运富教授主持的国... “古今字”这一概念是古代训话学家从注释实践中归纳出来的,其目的是要沟通古今用字的差异,以便读者疏通文意,正确解读古书。《颜师古“古今字”研究》由张青松、关玲合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2年12月出版。该书是李运富教授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古今字资料库建设及相关专题研究”的结项成果之一,也是李运富教授主编的《“古今字”学术史丛书》(获批2019年度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之一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语言文字 资料库建设 古今字 李运富 颜师古 重大项目 正确解读
下载PDF
从汉字形体探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内涵--文字学课程思政元素挖掘(二)
13
作者 李贵生 《河西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66-71,共6页
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其形体与本义有着密切的关系。汉字的构造方式取决于造字者的主观意图,其形体自然会打上古代传统文化的烙印。“富、强、和、谐、法、治、诚、信”等汉字的形体融入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内涵,分析这些汉字... 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其形体与本义有着密切的关系。汉字的构造方式取决于造字者的主观意图,其形体自然会打上古代传统文化的烙印。“富、强、和、谐、法、治、诚、信”等汉字的形体融入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内涵,分析这些汉字的构形原理有助于学生深刻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其文化自信。挖掘汉字形体蕴涵的文化信息,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也是文字学课程思政建设的核心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字 课程思政 汉字形体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下载PDF
语言文字学著作导读
14
《现代语文》 2024年第2期F0004-F0004,共1页
《<商君书>实词研究》由山东大学副教授社丽荣独撰,山东文艺出版社2010年6月出版。该书系山东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青年成长基金项目文库成来。全书共计36.8万字,分为十章:引言、《商君书》名词研究、《商君书》动词研究、《商君书》... 《<商君书>实词研究》由山东大学副教授社丽荣独撰,山东文艺出版社2010年6月出版。该书系山东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青年成长基金项目文库成来。全书共计36.8万字,分为十章:引言、《商君书》名词研究、《商君书》动词研究、《商君书》形容词研究、《商君书》数量词研究、《商君书》代词研究、《商君书》复音实词研究、《商君书》实词词义研究、《商君书》实词的书写形式、《商君书》实词系统及其特征。著名语言学家、四川大学赵振铎教授为该书作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艺出版社 语言文字 《商君书》 基金项目 书写形式 人文社会科学 山东大学 青年成长
下载PDF
汉语言文字学课程教学内容与教材改革研究的调查报告 被引量:22
15
作者 蒋冀骋 刘晓南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06年第4期49-54,共6页
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针对汉语言文字学课程的现状和存在的弊端,提出汉语言文字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应该是新、实、用,改革的内容包括课程设置改革、教材改革、教学方法改革。
关键词 汉语言文字 教学内容 教材 改革
下载PDF
古文字中的人名资料 被引量:26
16
作者 刘钊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60-69,共10页
人名研究是姓名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名研究与文字学有着密切的关系。人名不只是区别人与人的符号,同时又是文化的镜象和观念的折射。以往对汉以前的人名研究不够。汉以前的古文字资抖中有许多人名资料,可以与典籍中的人名进行对比,... 人名研究是姓名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名研究与文字学有着密切的关系。人名不只是区别人与人的符号,同时又是文化的镜象和观念的折射。以往对汉以前的人名研究不够。汉以前的古文字资抖中有许多人名资料,可以与典籍中的人名进行对比,进行各种角度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姓名学 人名研究 文字 文字资料
下载PDF
《隋代墓志铭汇考》文字校理 被引量:16
17
作者 周阿根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76-176,共1页
王其祎、周晓薇编著的《隋代墓志铭汇考》(线装书局2007年版)是迄今为止隋代墓志的集大成,为隋代历史、文化、语言文字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隋代传世资料的不足。但由于种种原因,该书中也存在着文字误识、误... 王其祎、周晓薇编著的《隋代墓志铭汇考》(线装书局2007年版)是迄今为止隋代墓志的集大成,为隋代历史、文化、语言文字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隋代传世资料的不足。但由于种种原因,该书中也存在着文字误识、误录现象,这些疏误尤其成为阅读和利用隋代墓志的障碍。我们运用文字学、文献学、校勘学等理论,利用拓片对该书的录文进行系统的审读,发现文字校勘方面仍存在着不少疏误,兹仅就其中两例提出我们的一己之见,以求教于王其祎先生及诸位方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文字研究 墓志铭 隋代 校理 文字校勘 集大成 文字 文献学
下载PDF
由若喀字与鲁甸字看纳西东巴文字流播中的发展——兼论这一研究对文字史与普通文字学研究的意义 被引量:12
18
作者 王元鹿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29-34,共6页
本文旨在揭示纳西东巴文字的形成过程。本文的主要工作是对东巴文的初始阶段若喀文及标志其发展到高级阶段的鲁甸文的结构的研究。本文的主要结论为:(一)纳西东巴文字的主要来源是以表意字为主的若喀文。(二)作为纳西东巴文字的高级阶... 本文旨在揭示纳西东巴文字的形成过程。本文的主要工作是对东巴文的初始阶段若喀文及标志其发展到高级阶段的鲁甸文的结构的研究。本文的主要结论为:(一)纳西东巴文字的主要来源是以表意字为主的若喀文。(二)作为纳西东巴文字的高级阶段的主要标志是鲁甸文中的形声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西族东巴文字 若喀文 鲁甸文 来源 表意字 结构 文字 文字
下载PDF
论“图画文字说”的原始版 被引量:9
19
作者 何丹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42-148,共7页
18世纪 ,威廉·瓦尔博顿在《摩西的神圣使命》中提出了人类文字“图画而文字”的理论。它就是风行于 2 0世纪的“图画文字说”的原始版。从普通语言学原理出发 ,不难看出 ,单纯的“图画”由于无法满足“文字”的基本成立条件 ,所以... 18世纪 ,威廉·瓦尔博顿在《摩西的神圣使命》中提出了人类文字“图画而文字”的理论。它就是风行于 2 0世纪的“图画文字说”的原始版。从普通语言学原理出发 ,不难看出 ,单纯的“图画”由于无法满足“文字”的基本成立条件 ,所以永远不可能“变”成“文字”。并且 ,迄今为止所有的材料也都不支持“图画而文字”的理论。因而 ,瓦尔博顿提出的“图画而文字”的假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文字 图画文字 原始版 剖析 验证
下载PDF
音译用字的文字学考察 被引量:26
20
作者 龚雪梅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08-112,共5页
本文从文字学的角度考察了音译用字的情况,认为音译实际上是继承了中国传统的“假借”机制,音译用字实现了汉字记录功能的扩展和完善。文章还对音译用字的“汉化”现象进行了归纳和分析,有助于人们从一个特殊的角度来理解翻译用字和汉... 本文从文字学的角度考察了音译用字的情况,认为音译实际上是继承了中国传统的“假借”机制,音译用字实现了汉字记录功能的扩展和完善。文章还对音译用字的“汉化”现象进行了归纳和分析,有助于人们从一个特殊的角度来理解翻译用字和汉字文化的内在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译 文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