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林泰輔《中國古文字源流》稿本(1907)發現的意義
1
作者 李無未 張品格 《出土文献综合研究集刊》 2023年第2期149-174,共26页
文章就日本學者林泰輔博士學位論文《中國古文字源流》(1907)一書發現過程、體例、内容及相關問題進行探討。林氏將中國文字分爲篆體時代與隸楷時代,提出象形、指事兩大造字“綱領”説,古文字變遷三期説,其《古文變遷表》以字形爲分期依... 文章就日本學者林泰輔博士學位論文《中國古文字源流》(1907)一書發現過程、體例、内容及相關問題進行探討。林氏將中國文字分爲篆體時代與隸楷時代,提出象形、指事兩大造字“綱領”説,古文字變遷三期説,其《古文變遷表》以字形爲分期依據,具有明確的地理文字學意識,對秦漢之前古文字分爲8類,將《説文》小篆與秦代金石文進行對比,或同或異,直接相關,小篆繼承古文籀文,開啓後世楷書之端,隸楷時代“異體百出”,打破了小篆造字規則,創立新的楷書造字規則,其古文字“字形比較法”,繼承與發展了《説文》的傳統,更爲系統化、精細化,開辟了走向現代化的中國古文字學研究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泰輔 《中國古文字源流》稿本 發現 重大意義
下载PDF
林泰辅与唐兰:中日古文字学现代理论初次建构——以新发现《中国文字源流》稿本(1907)为核心
2
作者 李无未 魏小燕 《古汉语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12-125,128,共15页
日本林泰辅东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中国文字源流》稿本(1907)的发现,带来了人们对中日古文字学现代理论体系形成过程的新认识。中国唐兰的《古文字学导论》(1934)是中国古文字现代理论体系的标志性成果之一。比较二者之间创新性观点,比... 日本林泰辅东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中国文字源流》稿本(1907)的发现,带来了人们对中日古文字学现代理论体系形成过程的新认识。中国唐兰的《古文字学导论》(1934)是中国古文字现代理论体系的标志性成果之一。比较二者之间创新性观点,比如林泰辅将中国文字分为篆体时代与隶楷时代、提出象形、指事两大造字“纲领”说、古文字变迁三期说、“字形比较法”、从地域差异角度研究古文字等,与唐兰一起代表了20世纪初的中日两国中国古文字学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意义非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泰辅 唐兰 《中国文字源流 《古文字学导论》
原文传递
“猪”字源流及其文化含义 被引量:4
3
作者 赵红玲 《绥化学院学报》 2007年第6期113-114,共2页
现在的"猪"字本写作"豬",在战国时期已经有了这一文字。在更早的时候,"猪"这一概念写作"豕",是象形文字。随着形声字的大量产生,便在"豕"旁加"者"表声,造出一个形声字表示... 现在的"猪"字本写作"豬",在战国时期已经有了这一文字。在更早的时候,"猪"这一概念写作"豕",是象形文字。随着形声字的大量产生,便在"豕"旁加"者"表声,造出一个形声字表示"小猪"之义。随着"豕"逐渐成为专用的跟猪有关的构宇部件,那么表示"猪"的总名的概念便由"豬"来承担。"猪"字在使用的过程中产生了褒贬两方面的文化含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字源流 文化含义
下载PDF
钱坫金石学研究述要
4
作者 王相帅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23年第2期64-71,共8页
钱坫是活跃在乾嘉金石圈的一位重要学者。他一生阅览金石无数,学术积累丰厚,结合考据学盛行的时代风气,对金石学有深刻的理论思考。钱坫主张摒弃前代溺于鉴赏把玩的金石研究习气,掘发金石学服务于经史研究的学术传统,致力于考辨文字源流... 钱坫是活跃在乾嘉金石圈的一位重要学者。他一生阅览金石无数,学术积累丰厚,结合考据学盛行的时代风气,对金石学有深刻的理论思考。钱坫主张摒弃前代溺于鉴赏把玩的金石研究习气,掘发金石学服务于经史研究的学术传统,致力于考辨文字源流,证验古代经济社会制度、区域地理沿革等切于实用的学术研究。钱坫的金石学研究方法反映出乾嘉小学的发展水平与理念追求,囿于时代情形,得失互见,具有学科发展的阶段性典型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钱坫 金石学 考经证史 文字源流
下载PDF
释“却走马以粪”及其他 被引量:5
5
作者 游修龄 《中国农史》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03-107,共5页
老子《道德经》“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中的“走马以粪”,诸家注释或语译都未能正确理解。本文从文字源流、考古发掘、文献记述及结合农事操作等方面,综合对“却走马以粪”作了考证和解释,以资交流。
关键词 老子 《道德经》 解释 文字源流 考古 文献 农事 “却走马以粪”
下载PDF
“新批评”在台湾
6
作者 郑树森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CSSCI 2014年第3期127-127,共1页
1960年代后半,颜元叔在台湾提倡“新批评”(New Criticism)。“新批评”在美国冒起时,学院里的文学研究仅限于作家生平、版本考据、文字源流;依随报章杂志大量出现的文评、书评则笼统空泛,以个人喜好为主。“新批评”认为学院派本末倒... 1960年代后半,颜元叔在台湾提倡“新批评”(New Criticism)。“新批评”在美国冒起时,学院里的文学研究仅限于作家生平、版本考据、文字源流;依随报章杂志大量出现的文评、书评则笼统空泛,以个人喜好为主。“新批评”认为学院派本末倒置,文学研究必须聚焦文学作品,视之为独立美学客体,与作家及其他外缘因素无关;“新批评”又认为报刊上的评论流于“印象派”(impressiomistic),甚至仅以主观上是否“感动”为准则,因此力主客观分析,以个别文本内的表现手法(例如叙事观点)及组织手段(例如结构)为依归。颜元叔对台湾文学、中国旧诗和传统说部的探讨,完全服膺“新批评”的主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文学 新批评 作家生平 文学研究 60年代 文字源流 报章杂志 文学作品
下载PDF
王应电《同文备考》述略
7
作者 徐时仪 《辞书研究》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15-122,共8页
王应电《同文备考》是一部旨在明文字形体源流的字书 ,其释字注重形音义贯通和揭示同一字根内在的谐声关系 ,注音反映了时音和方音 ,采用了异部详略互见的释义方法 ,释义虽多有臆解失误 ,然其在释义中的经验和教训亦有其价值之所在 ,可... 王应电《同文备考》是一部旨在明文字形体源流的字书 ,其释字注重形音义贯通和揭示同一字根内在的谐声关系 ,注音反映了时音和方音 ,采用了异部详略互见的释义方法 ,释义虽多有臆解失误 ,然其在释义中的经验和教训亦有其价值之所在 ,可供研治辞书发展演变史者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应电 《同文备考》 释义方法 文字形体源流 体例结构
下载PDF
郭店简《老子》第8号简“■”字考释辨析
8
作者 张路曼 《荆楚学刊》 2020年第3期19-27,共9页
郭店楚简《老子》甲本第8号简之“■”,学者对其有几种不同的校定。如《楚简释文》将其校为“微溺”,彭浩先生校为“非溺”,尹振环先生校为“隐弱”。另外,“■”字与《帛书老子》甲乙本“微眇”,今本“微妙”又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本... 郭店楚简《老子》甲本第8号简之“■”,学者对其有几种不同的校定。如《楚简释文》将其校为“微溺”,彭浩先生校为“非溺”,尹振环先生校为“隐弱”。另外,“■”字与《帛书老子》甲乙本“微眇”,今本“微妙”又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本文对楚字“■”进行深入辨析,着重梳理“弱”、“溺”、“妙”、“眇”、“渺”、“伆”、“徇”等相关汉字的传世文献,论证其与“■”字的关系,从而判断此字隶作“溺”,校作“弱”。并分别从文字起源与流变、思想内容与义疏等多个角度探讨“■”字释作“浮”,义为“弱而不溺”,引申为“浮沉”。最后据此推测出楚简版与帛书版非源自同一祖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店楚简 马王堆汉帛 《老子》 文字源流 文字考证
下载PDF
撇折
9
作者 江水 《散文选刊(中旬刊)》 2020年第4期40-40,共1页
教学目标:1.学习欧体笔画撇折的写法,掌握撇折在欧阳询《九成宫》碑字中的运用,初步能把本课例字临摹得近似原碑。2.运用撇折的写法写好“至、兹、玄”三个例字,并能运用书写规律评析自己或他人的写字作业。3.了解“至”字的文字源流,... 教学目标:1.学习欧体笔画撇折的写法,掌握撇折在欧阳询《九成宫》碑字中的运用,初步能把本课例字临摹得近似原碑。2.运用撇折的写法写好“至、兹、玄”三个例字,并能运用书写规律评析自己或他人的写字作业。3.了解“至”字的文字源流,欣赏古代书法碑刻例字,使学生受到书法艺术的陶冶,培养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祖国传统文化 书法艺术 欧阳询 九成宫 临摹 教学目标 文字源流 书法碑刻
下载PDF
如此清眀
10
作者 胡晓青 《书法教育》 2022年第3期53-56,共4页
细心的同学不难发现,清明的“明”字,“日”部在下面的书法作品中有的写作“囧”,有的写作“目”。为什么是这样呢?想要弄明白这个问题,需要对“明”字的文字源流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关键词 书法作品 文字源流 写作
下载PDF
浅谈隶书形成的几个问题
11
作者 姜园 《同行》 2016年第11期307-307,共1页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是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文字作为一种应用工具随着历史的进步而不断进步。在历史长河中,隶变就是这种大趋势中最典型的变化时期,是字体变化最为突出、典型的例证。
关键词 隶书 隶变 时间划分 文字源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