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析普里戈夫观念主义诗歌体裁的不确定性
1
作者 陈戈 《中国俄语教学》 2013年第4期48-54,共7页
俄罗斯观念派诗人普里戈夫被赞誉为"公认的诗歌导师"、"最后一个苏联时代伟大诗人"。本文从俄罗斯诗歌体裁发展变化出发,具体分析了普里戈夫的三类诗歌——视觉诗歌、声响诗歌和文字诗歌相对于传统、经典俄罗斯诗... 俄罗斯观念派诗人普里戈夫被赞誉为"公认的诗歌导师"、"最后一个苏联时代伟大诗人"。本文从俄罗斯诗歌体裁发展变化出发,具体分析了普里戈夫的三类诗歌——视觉诗歌、声响诗歌和文字诗歌相对于传统、经典俄罗斯诗歌所呈现出的体裁不确定性特点,以及该特点形成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诗歌 声响诗歌 文字诗歌
下载PDF
费诺罗萨还是庞德?——《作为诗歌媒介的中国书写文字》的作者问题 被引量:1
2
作者 魏琳 《国外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0-17,共8页
在后结构主义关于"作者"及"译者"相关理论的启发下,《作为诗歌媒介的中国书写文字》的作者问题显得微妙起来。这篇后来以单行本问世的文章原作者是费诺罗萨,却由庞德编辑和出版,并通过个人的权威地位使其广为人知... 在后结构主义关于"作者"及"译者"相关理论的启发下,《作为诗歌媒介的中国书写文字》的作者问题显得微妙起来。这篇后来以单行本问世的文章原作者是费诺罗萨,却由庞德编辑和出版,并通过个人的权威地位使其广为人知。一百多年来,庞德在这部作品中的角色定位起起伏伏,并在2008年出版的评注本中成为第二作者,而非编者。费诺罗萨的作者功能相应"式微"。本文将首先回顾《作为诗歌媒介的中国书写文字》的出版简况,而后通过细察费诺罗萨手稿与庞德公开出版的文字之别,来分析后者的编辑工作;再将这部作品置于庞德个人的思想发展及文学脉络中进行观察;最后以马歇雷、巴尔特、福柯及本雅明的后结构主义理论,通过诗人庞德集作者、批评者、编者及译者于一身的多重角色来审视这部作品的作者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费诺罗萨 庞德 作者问题 《作为诗歌媒介的中国书写文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