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五四”文字革命的“欧化”理论
1
作者 陈占彪 《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 2006年第6期832-836,共5页
“文学革命的第一步就是文字问题的解决”,“五四”时期的“文学革命”的前提和起步是“语言文字革命”,那么,考察“五四”精英们对中国语言文字的思考评价、理论探索和改革思路就显得颇为必要。与西方语言文字相比,“五四”精英们发现... “文学革命的第一步就是文字问题的解决”,“五四”时期的“文学革命”的前提和起步是“语言文字革命”,那么,考察“五四”精英们对中国语言文字的思考评价、理论探索和改革思路就显得颇为必要。与西方语言文字相比,“五四”精英们发现中国文字在表达上具有相当的缺陷,那就是词意的笼统和语法的粗疏(在这一点上胡适持相反的意见),这些都应该有改革的必要,而引进西文可以丰富和精确我们的词汇和语法,于是,他们主张通过“翻译”来促使中文的“欧化”,即使今天来看他们当年的主张也是不无价值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字革命 “五四” 词语 文法 “欧化”
下载PDF
瞿秋白与“大众语”违背语文改革初衷的“文字革命”——兼论鲁迅之废除汉字乃为了“开窗”而主张“拆屋顶” 被引量:1
2
作者 张钊贻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0-61,共12页
1930年左翼作家提倡“文艺大众化”的问题,后来瞿秋白参与讨论,提出新的“文字革命”,通过汉语拉丁化取代汉字来解决“用什么话写”的问题,并认为方言也应该拉丁化。在“大众语”的讨论中,瞿秋白的主张得到包括鲁迅在内的左翼文化人的... 1930年左翼作家提倡“文艺大众化”的问题,后来瞿秋白参与讨论,提出新的“文字革命”,通过汉语拉丁化取代汉字来解决“用什么话写”的问题,并认为方言也应该拉丁化。在“大众语”的讨论中,瞿秋白的主张得到包括鲁迅在内的左翼文化人的普遍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字革命 大众语 瞿秋白 语文改革 主张 汉字 鲁迅 屋顶
下载PDF
论“文字革命”与五四“辩证反传统”的传统——以《新青年》杂志为中心 被引量:1
3
作者 陈志华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17-125,共9页
近40年来新文化运动的反传统问题不断引发争论,其焦点之一是传统以一元论为表征的“社会-文化-政治”整体观能否构成五四文化思想的核心。围绕《新青年》发起的“文字革命”展开讨论,以其“文字-语言-思想”思维过程类比传统一元论整体... 近40年来新文化运动的反传统问题不断引发争论,其焦点之一是传统以一元论为表征的“社会-文化-政治”整体观能否构成五四文化思想的核心。围绕《新青年》发起的“文字革命”展开讨论,以其“文字-语言-思想”思维过程类比传统一元论整体观,由此可以看出激进派反传统思路的演变过程。民族语言统一、文化断裂等现实原因使五四一代改变了直线思维和混沌整体观,代之以辩证的分析方法。内容与形式、思想与现实的二元论逐渐瓦解了“社会-文化-政治”整体观,进而使五四新文化运动呈现“辩证反传统”的总体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青年》 文字革命 “社会-文化-政治”整体观 “辩证反传统” 五四新文化
下载PDF
文字革命与文学革命——晚清与“五四”汉字改革与文学变革的关联探析
4
作者 郭勇 《中外文论》 2013年第1期139-146,共8页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文学是与文字、文化密切结合在一起的。但到了晚清与'五四'时代,文字改革兴起,意味着对中国文学与文化进行重塑。晚清知识分子还主要是从工具的层面强调文字变革对文学和文化革新的意义,'五四'知识分...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文学是与文字、文化密切结合在一起的。但到了晚清与'五四'时代,文字改革兴起,意味着对中国文学与文化进行重塑。晚清知识分子还主要是从工具的层面强调文字变革对文学和文化革新的意义,'五四'知识分子则认识到了汉字的文化意义,从而将文字革命、文学革命与文化变革联系到一起。最激进的主张是废除汉字,以新文字创造新文学与新文化。但现实的使命是建设现代民族国家,而汉字是民族认同的重要手段,也是传统与现代相衔接的中介,因而彻底废除汉字的主张不可能实现。文学革命的意义在于颠覆了文字—文学—文化的一体化结构,使新文学的根基建立在现代白话的基础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字革命 文学革命 文化变革 晚清 “五四”
原文传递
瞿秋白文字革命观的历史演进 被引量:1
5
作者 江孤迅 《毛泽东思想研究》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94-98,共5页
文章基于文本分析,从历史的脉络梳理了瞿秋白的文字革命观,揭示了瞿秋白在我国文字发展中所起的引领、奠基作用。瞿秋白的文字革命观体现为对"旧"文字的解构和"新文字"的建构。贯穿文字革命观的是基于劳苦大众的现... 文章基于文本分析,从历史的脉络梳理了瞿秋白的文字革命观,揭示了瞿秋白在我国文字发展中所起的引领、奠基作用。瞿秋白的文字革命观体现为对"旧"文字的解构和"新文字"的建构。贯穿文字革命观的是基于劳苦大众的现实生活、力求"言文一致"的"真正白话文"必须更好地"为革命服务"、"为劳苦大众服务"的精神。瞿秋白的文字革命主旨在党内得到了承续,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瞿秋白 文字革命 历史演进
原文传递
论民国时期的时代背景对书法发展的影响
6
作者 赵帅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3期140-145,共6页
民国时期的书法是古代书法向现代书法转变的历史转折点。民国书法史的发展与成长,既具有清代书法衍生的历史背景,又具有清末民初新文化新思想渐加深入的时代背景,这是民国时代背景发展的特殊性造成的。以民国时代背景为前提,从清代书学... 民国时期的书法是古代书法向现代书法转变的历史转折点。民国书法史的发展与成长,既具有清代书法衍生的历史背景,又具有清末民初新文化新思想渐加深入的时代背景,这是民国时代背景发展的特殊性造成的。以民国时代背景为前提,从清代书学理念的延续、西方现代多元化学术的影响,以及“美术革命”和“汉字革命”等文化改革的激进思想的产生三个方面,综合分析民国时期特殊的时代背景和文化观念,对当时书法艺术的发展带来的影响和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书法 乾嘉学派 西学东渐 文字革命
下载PDF
汉字好学好用证(上)
7
作者 曾性初 《教育研究》 1983年第1期73-79,共7页
一、千古奇冤 汉字是悠久、优美、易学、易写、经济有效的文字。可是,从清末到现今,主张文字革命的人士,一方面对汉字进行非难,强加以莫须有的罪名;另一方面对拼音或拉丁文字进行美化,掩饰其缺点。清末的卢戆章是最早的发难者之... 一、千古奇冤 汉字是悠久、优美、易学、易写、经济有效的文字。可是,从清末到现今,主张文字革命的人士,一方面对汉字进行非难,强加以莫须有的罪名;另一方面对拼音或拉丁文字进行美化,掩饰其缺点。清末的卢戆章是最早的发难者之一,他非难“中国字或者在当今普天下之字之至难者……至聪明者非十余载之苦工不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字 好学 文字革命 莫须有 清末 掩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