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语言”和“影像”,或“文学”和“电影”——费穆、布莱松、朗西埃 被引量:4
1
作者 应雄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48-57,共10页
从所谓的"电影语言"的观念来看,我们常常被教导的是,已经用影像传达出来的东西,就不需要用文字、用旁白来再传达一遍。可是费穆的《小城之春》也好,布莱松的《乡村牧师日记》《扒手》也好,旁白所传达的信息跟影像所提示的信... 从所谓的"电影语言"的观念来看,我们常常被教导的是,已经用影像传达出来的东西,就不需要用文字、用旁白来再传达一遍。可是费穆的《小城之春》也好,布莱松的《乡村牧师日记》《扒手》也好,旁白所传达的信息跟影像所提示的信息完全重复的场面屡屡出现,而且常常正是这样的描写,构成了影片最富有魅力的时刻。本文追踪安德烈·巴赞对布莱松的评述,解读雅克·朗西埃的相关论述,对"语言"/"影像"以及"文学"/"电影"之间的复杂多重关系的一个侧面做出素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语言” 乔治·贝尔纳诺斯 “演员”/“模特儿” “狩猎” 小说的影像性/电影文学
原文传递
穿越文字与影像的边界:张爱玲电影剧本中的性别、类型与表演 被引量:5
2
作者 张英进 易前良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58-64,共7页
本文分析张爱玲电影剧本创作彰显出的电影媒介和喜剧类型的独特性,论证这种从文字到影像创作上的跨越,极大地拓展了她的艺术世界。女性依然在其间表演她们的人生,不过作者选择了新的艺术类型,传达出了新的性别观念。因此,她的电影世界... 本文分析张爱玲电影剧本创作彰显出的电影媒介和喜剧类型的独特性,论证这种从文字到影像创作上的跨越,极大地拓展了她的艺术世界。女性依然在其间表演她们的人生,不过作者选择了新的艺术类型,传达出了新的性别观念。因此,她的电影世界是对文学世界的延续与再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爱玲 文学/电影 性别 类型 表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