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8,23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文学“小史”与历史“大事”——“新史学”与胡适《谈新诗》的批评理路
1
作者 罗义华 骆羽芯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5-132,共8页
胡适兼具新史学家与新文学家的身份,他的新诗批评彰显了“以史入文”和“以文入史”的辩证法。一方面,他取径“新史学”的核心观念与方法,将“进化”史观、科学实证等融进《谈新诗》一文,使其呈现历史和科学的双重维度,依循着一条“以... 胡适兼具新史学家与新文学家的身份,他的新诗批评彰显了“以史入文”和“以文入史”的辩证法。一方面,他取径“新史学”的核心观念与方法,将“进化”史观、科学实证等融进《谈新诗》一文,使其呈现历史和科学的双重维度,依循着一条“以史入文”的批评理路。另一方面,他以《谈新诗》一文参与新诗史的建构又折射出其以新诗批评进入历史的文学诉求,体现了“以文入史”的批评意图。在文史互动视域下钩沉“新史学”与《谈新诗》的互动渊源与路径,为窥见“新史学”在胡适文学观念中的位置与功能、辨析“新史学”与“新文学”之间的隐秘联系,提供了一个具体而微的佐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适 新史学 《谈新诗》 新诗批评 文学 文史互动
下载PDF
他者眼中的中国古典文学“走出去”——芝加哥大学芮效卫教授谈《金瓶梅》的译介与传播
2
作者 潘佳宁 芮效卫 《文学研究》 2024年第1期268-275,共8页
访谈按语:芮效卫(David Tod Roy,1933-2016)是美国芝加哥大学东亚语言与文明系荣休教授,一生致力于元、明、清文学作品及相关领域研究,是享誉世界的汉学家和翻译家。芮效卫1933年出生在中国南京,先后在南京、成都、上海等地生活学习,自... 访谈按语:芮效卫(David Tod Roy,1933-2016)是美国芝加哥大学东亚语言与文明系荣休教授,一生致力于元、明、清文学作品及相关领域研究,是享誉世界的汉学家和翻译家。芮效卫1933年出生在中国南京,先后在南京、成都、上海等地生活学习,自幼对中国古典文学情有独钟。1950年,芮效卫返美入哈佛大学历史系,师从费正清、海陶玮、史华慈、杨联陞、柯立夫和大卫·霍克斯等诸位学者。20世纪60年代起,芮效卫先后在普林斯顿大学、芝加哥大学讲授《三国演义》《水浒传》《金瓶梅》《红楼梦》等明清小说,培养了包括浦安迪、柯丽德、欧大年在内的一大批优秀汉学家。此外,芮效卫耗时30年完成的英译《金瓶梅词话》因忠实、全面再现原著内容,完美诠释“传神———达意”翻译风格,被西方学界誉为“迄今为止最好的英译本”,为中国古典文学作品的海外传播做出巨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瓶梅词话》 《金瓶梅》 中国古典文学 明清小说 芝加哥大学 普林斯顿大学 芮效卫 浦安迪
下载PDF
借帆出海:海外学术出版社与中国现当代文学“走出去”
3
作者 王文丽 《出版发行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6-103,共8页
基于目前最大的记录中国现当代文学全球出版数据的数据库MCLC的计量分析,探索海外学术出版社中国现当代文学出版特点和有效传播路径。海外学术出版社依托母体大学优势,是中国文学翻译选集和教材出版的主力军,华裔学者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 基于目前最大的记录中国现当代文学全球出版数据的数据库MCLC的计量分析,探索海外学术出版社中国现当代文学出版特点和有效传播路径。海外学术出版社依托母体大学优势,是中国文学翻译选集和教材出版的主力军,华裔学者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专业读者和普通读者兼具。基于这些特点和优势,中国文学“走出去”可以借帆出海,构建海外学术出版社中国现当代文学多重有效传播路径:基于选集和教材出版的经典化和系统化传播路径,基于华裔学者的正向传播路径,基于研究、教学、译介与出版相互推动的多维互动传播路径和基于专业读者和普通读者的从精英到大众的传播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出版社 海外出版 现当代文学 走出去 传播路径
下载PDF
当代文学“文献学转向”中的“目录学”尝试——《中国新时期文学期刊目录汇编》·前言
4
作者 张光芒 《中国现代文学论丛》 2024年第1期256-259,共4页
史料学的建设是否全面、完善和系统化,是一个学科是否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而目录学的发达和完备,又是史料学建设的显要标志。在中国学术传统中,史料学及其相关的文献学、版本学、目录学等,历来居于正宗地位。中国现当代文学这一学... 史料学的建设是否全面、完善和系统化,是一个学科是否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而目录学的发达和完备,又是史料学建设的显要标志。在中国学术传统中,史料学及其相关的文献学、版本学、目录学等,历来居于正宗地位。中国现当代文学这一学科稍有不同,一方面,它距离较近、嬗变频仍;另一方面,它注重社会性、思想性与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期刊目录 中国新时期文学 目录学 文献学 史料学 版本学 中国现当代文学 系统化
下载PDF
文学“走出去”双线策略的实践探析
5
作者 刘芳念 《对外传播》 2024年第5期50-53,共4页
近些年,得益于国家政策、出版机构、文化机构及相关企业共同构建的有效机制和平台,中国文学的海外传播取得了诸多成就,其中地方文艺类出版社在推动文学“走出去”的过程中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根据自身的优势进行了各种探索。本文重点以... 近些年,得益于国家政策、出版机构、文化机构及相关企业共同构建的有效机制和平台,中国文学的海外传播取得了诸多成就,其中地方文艺类出版社在推动文学“走出去”的过程中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根据自身的优势进行了各种探索。本文重点以四川文艺出版社推动文学海外传播为案例,分析其实践经验,梳理痛点难点,对地方文艺类出版社如何推动文学“走出去”进行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学 海外传播 双线策略
下载PDF
我国网络文学“出海”问题剀谈
6
作者 吴淑招 郭子瑄 《绥化学院学报》 2024年第6期60-62,共3页
中国网络文学的“出海”是全球化和“互联网+”的产物。全球的互联互通和互联网的发展使得海内外的交流更为便捷、畅通。网络文学有别于传统文学,依靠其即时、共享、互动的特征,将网络型、文学性、时代性三性合一。中国网络文学借助网... 中国网络文学的“出海”是全球化和“互联网+”的产物。全球的互联互通和互联网的发展使得海内外的交流更为便捷、畅通。网络文学有别于传统文学,依靠其即时、共享、互动的特征,将网络型、文学性、时代性三性合一。中国网络文学借助网络向海外传播。网络文学的出海对我国政治、经济、文化都有深远的影响。尽管网络文学的出海整体态势向好,但仍然在盗版侵权现象严重、内容质量不高、传播方式单一和地区的狭窄性等方面存在问题。为了讲好中国故事,展示中国形象,彰显文化自信,网络文学应通过优化翻译策略,丰富文学创作,创新传播方式推动中国网络文学“出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文学 “出海” 中国形象 翻译 优化
下载PDF
中国古代法制文学“定型于唐”刍议
7
作者 韩春萌 吴尧天 《江西开放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56-63,共8页
中国古代法制文学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历了漫长的孕育期后,正式定型于唐代。中国古代法制文学最重要的表现形式是公案小说,唐代法制文学以唐传奇中的公案类法制小说为代表,内容涉及侠义、复仇、婚姻等诸多方面。这些作品... 中国古代法制文学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历了漫长的孕育期后,正式定型于唐代。中国古代法制文学最重要的表现形式是公案小说,唐代法制文学以唐传奇中的公案类法制小说为代表,内容涉及侠义、复仇、婚姻等诸多方面。这些作品在叙事情节、人物塑造、结构艺术等方面,已具有现代意义的小说特征,使公案小说成为大众喜闻乐见的法制文学样式。此外,唐代诗文中的法制文学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正是在唐代法制文学的基础上,宋元“说话”艺术推动了中国古代法制文学的发展,使明清时期出现了法制文学的大繁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法制文学 雏形 定型 唐传奇 公案小说 发展流变
下载PDF
论“前见”在文学“经典”生成中的作用--以《鲁滨逊漂流记》与《福》为例
8
作者 许锦煊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年第1期7-12,共6页
“前见”作为一个哲学概念移植到文学领域时,虽然大致概念并未改变,但仍存一定的问题。同时文学“经典”作为一个前现代概念,虽然已被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者批判,但仍有其存在意义。而“前见”在文学“经典”生成过程中有重要作用,却... “前见”作为一个哲学概念移植到文学领域时,虽然大致概念并未改变,但仍存一定的问题。同时文学“经典”作为一个前现代概念,虽然已被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者批判,但仍有其存在意义。而“前见”在文学“经典”生成过程中有重要作用,却鲜有讨论。因而首先要对“前见”概念进行哲学史语境中的梳理。历史既是理解的前提,亦是理解的产物,历史是“被理解”的历史。文学“前见”可以从文学创作主体与文学接受主体两方面考虑。文学“经典”的产生亦需要探其原因。在此基础上,可以通过英国第一部现实主义小说《鲁滨逊漂流记》以及解构该小说的小说《福》,具体论述“前见”在文学“经典化”过程中的作用,以及“前见”在“经典化”过程中的两种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见 文学经典 经典化 《鲁滨逊漂流记》 《福》 可能性
下载PDF
中国民间文学“资源共享—技术跨界—教研融合”的教学模式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杨兰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63-67,共5页
民间文学较之作家文学的不同在于,民间文学生于民间长于民间,它由人民群众集体创作,口耳相传。因为民间文学在文学本质的基础上,承载着各民族的历史、民俗、信仰、审美,所以民间文学课程的教学模式历经了“课堂教学”到“课堂教学与田... 民间文学较之作家文学的不同在于,民间文学生于民间长于民间,它由人民群众集体创作,口耳相传。因为民间文学在文学本质的基础上,承载着各民族的历史、民俗、信仰、审美,所以民间文学课程的教学模式历经了“课堂教学”到“课堂教学与田野实践并重”的转变。伴随AR/VR等现代技术手段的革新、网络教学资源平台的建设、高校间的学术互动,知识传播的路径不再是单向的传输,而是借助技术手段和网络平台,打破时空限制,将单一的传播路径转向多元,“资源共享—技术跨界—教研融合”的教学模式旨在通过教学思维、教学方式、教学资源等多维度的混融,实现传统课程教学与网络教学的全过程、全方位、全员协同,尝试为民间文学教学开拓出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改革 民间文学 教学模式
下载PDF
多元系统理论观照下中国文学“走出去”译介模式启示--以葛浩文译莫言小说获奖为例
10
作者 王欢欢 王玉玲 《海外英语》 2023年第18期34-36,45,共4页
随着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提高,通过中国文学“走出去”来让世界更加了解中国日益成为学界关注的重要课题。而文学翻译绝不仅仅是原文与译文之间的等值问题,背后还涉及了文化等多方面的因素。该文在多元系统理论观照下,分析葛浩文助力莫... 随着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提高,通过中国文学“走出去”来让世界更加了解中国日益成为学界关注的重要课题。而文学翻译绝不仅仅是原文与译文之间的等值问题,背后还涉及了文化等多方面的因素。该文在多元系统理论观照下,分析葛浩文助力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成功译介模式,以探究符合现阶段中国文学“走出去”的译介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系统理论 中国文学“走出去” 葛浩文 莫言 译介模式
下载PDF
论现代文学“以文见史”写作传统的表征及其意义
11
作者 王寰鹏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2-41,共10页
“以文见史”是现代文学写作的一种初始状态,也是跨越百年自成格局的文学传统。较能体现此传统延续性、稳定性的元素是话语体系,在比喻性话语中交错出现隐喻、反讽、替换、转喻等话语范式,在非比喻性话语中则主要有显喻、直陈的话语形... “以文见史”是现代文学写作的一种初始状态,也是跨越百年自成格局的文学传统。较能体现此传统延续性、稳定性的元素是话语体系,在比喻性话语中交错出现隐喻、反讽、替换、转喻等话语范式,在非比喻性话语中则主要有显喻、直陈的话语形式。百年中国文学中的现实话语与历史话语相互激发,既借历史语义进行现实言说,又用现实言说来激活历史语义;历史、现实、未来始终处于同一个话语结构之中。对上述传统的认知可以促成文学史研究由创作方法、作家作品、思潮流派史向更根本性的“写作史”的转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文见史 写作传统 表征 文学史意义
下载PDF
当下运河文学“历史书写”的两种路径
12
作者 张堂会 锁天文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2期199-203,216,共6页
当下运河文学的创作中对于历史书写的思考大致有两种不同的路径,一种是将运河与故事简单捆绑,重在写故事写人物,而忽略了运河与人物性格、命运等诸多可能性的关联;另一种是将运河作为文本叙述的内生动力,同时汲取丰富的史学滋养,在此基... 当下运河文学的创作中对于历史书写的思考大致有两种不同的路径,一种是将运河与故事简单捆绑,重在写故事写人物,而忽略了运河与人物性格、命运等诸多可能性的关联;另一种是将运河作为文本叙述的内生动力,同时汲取丰富的史学滋养,在此基础上产生了全新的思考历史的方式,更好地处理了运河与地域、历史人物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河文学 历史书写 路径
下载PDF
非线性的拼贴或蒙太奇——后理论时代网络文学“新文类”的链接书写
13
作者 韩模永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124-133,共10页
网络文学“新文类”的链接书写即是一种去中心、多元化的书写,其与后理论时代的种种特征存在着高度的同构性。后理论时代与传统时代也并非一种截然分割的断裂关系,既有差别又有联系。网络文学“新文类”的链接书写亦是如此,其一,与传统... 网络文学“新文类”的链接书写即是一种去中心、多元化的书写,其与后理论时代的种种特征存在着高度的同构性。后理论时代与传统时代也并非一种截然分割的断裂关系,既有差别又有联系。网络文学“新文类”的链接书写亦是如此,其一,与传统文学面貌不同,链接表现了从线性向非线性的转变;其二,理论追溯,中国传统美学中的“神思”和西方文论中的“复调”都与此有相似之处;其三,其文本表现为拼贴与蒙太奇并存的复杂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理论时代 网络文学“新文类” 链接 非线性
下载PDF
空间隐喻与风格暗指——文学地理学“自然气候”视野下的青春文学“川派”作家群
14
作者 曹忠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58-67,共10页
文学地理学中的“自然气候”范式,强调了自然气候在文学风格形塑中的核心作用。斯达尔夫人之后,文学地理学研究者对自然气候与文学之间的关系鲜有关注。在当下的文学地理学研究中,以自然气候为视野考察国内文学地理现象仍具有重要意义... 文学地理学中的“自然气候”范式,强调了自然气候在文学风格形塑中的核心作用。斯达尔夫人之后,文学地理学研究者对自然气候与文学之间的关系鲜有关注。在当下的文学地理学研究中,以自然气候为视野考察国内文学地理现象仍具有重要意义。21世纪以来,青春文学“川派”作家群的语言风格彰显,正是自然气候深刻影响文学风格的典型。从语言风格对这一作家群体的地域化身份界定,本质上是通过“空间隐喻”方式所达成。“空间隐喻”是指这一作家群体将四川多雾气候的地理特性,以“空间隐喻”的方式“映射”到其作品语言中,形成一种语言风格的地理学暗指。正是这种地理暗指,青春文学“川派”作家群才具有一个能被界定的同一身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地理学 地理气候 青春文学“川派”作家群 空间隐喻 风格暗指
下载PDF
文学“向海而生”--“海洋文化与社会发展”学术研讨
15
作者 余娜 何跃跃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F0003-F0003,共1页
2022年10月,福建省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2022年学术年会暨“海洋文化与社会发展”在福建厦门召开。本次大会旨在全面讨论文学研究的海洋意识,同时为加快建设“海洋福建”、提升经略海洋的能力提供理论借鉴和参考。一、海洋文化与现代价值... 2022年10月,福建省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2022年学术年会暨“海洋文化与社会发展”在福建厦门召开。本次大会旨在全面讨论文学研究的海洋意识,同时为加快建设“海洋福建”、提升经略海洋的能力提供理论借鉴和参考。一、海洋文化与现代价值秩序的建构。本次会议,学者们针对海洋文化与现代价值秩序的建构进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 福建厦门 海洋意识 文化与社会 经略海洋 学术研讨 学术年会
下载PDF
“一流课程”视域下英美文学“课程思政”路径研究
16
作者 王玉芬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2023年第7期63-65,共3页
“一流课程”建设需要淘汰“水课”,打造“金课”,而“课程思政”是“金课”与“一流课程”的关键。作为英语专业核心课程,英美文学是英美国家、乃至西方社会文化、价值观念、宗教等意识形态的载体,但其培养目标和课程特殊性决定了其“... “一流课程”建设需要淘汰“水课”,打造“金课”,而“课程思政”是“金课”与“一流课程”的关键。作为英语专业核心课程,英美文学是英美国家、乃至西方社会文化、价值观念、宗教等意识形态的载体,但其培养目标和课程特殊性决定了其“课程思政”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在“一流课程”背景下,英美文学“课程思政”需要完善课程教学大纲,将思政元素加入教学目标中,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思政元素,补充教材中所缺失的中国文化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模式,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流课程 英美文学课程 课程思政
下载PDF
葛浩文翻译模式探究——兼论“借帆出海”对中国文学“走出去”的启示
17
作者 周玲琪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33-40,共8页
莫言斩获诺贝尔文学奖,美国汉学家葛浩文功不可没。葛浩文带有鲜明的“我译”风格,译笔以忠实为原则,以创造性叛逆为特色,以目标语读者为导向,赢得了原作者、市场、出版商的多方好评。作为翻译场域各要素的居间者和中西文化的协调员,葛... 莫言斩获诺贝尔文学奖,美国汉学家葛浩文功不可没。葛浩文带有鲜明的“我译”风格,译笔以忠实为原则,以创造性叛逆为特色,以目标语读者为导向,赢得了原作者、市场、出版商的多方好评。作为翻译场域各要素的居间者和中西文化的协调员,葛浩文是海外汉学家群体的缩影,其翻译模式具有典型代表性。文章从葛浩文的译介心理、翻译目的、文化立场与翻译策略入手,旨在探究其翻译模式,并为中国文学“走出去”提供几点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浩文 翻译模式 译介心理 翻译目的 文化立场 翻译策略 中国文学“走出去”
下载PDF
作家的文学“副面孔”——论刘玉民的“非主打”创作
18
作者 史建国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2023年第2期151-156,共6页
在体现作家文学创作主要成就的文学“主面孔”之外,那些基于“非主打”创作而形成的“副面孔”同样值得注意,然而前者却往往会对后者形成遮蔽。以茅奖得主刘玉民为例,除去那些为他赢得创作声誉的长篇小说,中篇小说、散文、报告文学以及... 在体现作家文学创作主要成就的文学“主面孔”之外,那些基于“非主打”创作而形成的“副面孔”同样值得注意,然而前者却往往会对后者形成遮蔽。以茅奖得主刘玉民为例,除去那些为他赢得创作声誉的长篇小说,中篇小说、散文、报告文学以及诗歌等其他文体创作同样是其文学版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文学价值与艺术成就同样值得去认真审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玉民 文学“副面孔” “非主打”创作
下载PDF
文学“知识场”的理论、方法与实践 被引量:2
19
作者 初清华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96-200,共5页
文学"知识场"是知识社会学的研究方法,是"场域"理论和知识谱系学二种研究方法的有机结合。其理论前提是要确立文学"知识"观。文学"知识场"研究主要是研究场内不同谱系的文学知识话语变迁和差... 文学"知识场"是知识社会学的研究方法,是"场域"理论和知识谱系学二种研究方法的有机结合。其理论前提是要确立文学"知识"观。文学"知识场"研究主要是研究场内不同谱系的文学知识话语变迁和差异形态,以及各种因素在其等级性特征形成过程中的影响等,可以凸显文学发展的动态过程,特别适合用来研究处于转型阶段的文学实践。新时期文学是中国当代文学中承上启下的一个过渡阶段,以往无论是以社会、作者、文本或是读者为中心的研究视角,大都囿于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更多地关注新时期文学发展的断裂意义,而忽视不同文学格局间的内在联系。文学"知识场"的研究方法为突破二元思维,重塑新时期文学的整体面貌提供了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知识场” 文学“知识”观 “政治一文学一人民”三元文学体制
下载PDF
虚构题材网络文学“现实转向”的实现路径 被引量:1
20
作者 常保青 陈海燕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18-23,共6页
在主流意识形态的鼓励、倡导下,虚构题材网络文学呈现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呼应主流价值、映射社会问题的“现实转向”趋势。作为最有影响力的题材类型,虚构题材网络文学从不缺乏对现实的关照,然而当下却面临短视频和免费阅读冲击下的... 在主流意识形态的鼓励、倡导下,虚构题材网络文学呈现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呼应主流价值、映射社会问题的“现实转向”趋势。作为最有影响力的题材类型,虚构题材网络文学从不缺乏对现实的关照,然而当下却面临短视频和免费阅读冲击下的用户流失、内容空心化、IP改编不及预期等问题。从《琅琊榜》系列、“九州”系列、“振华三部曲”等成功案例来看,虚构题材网络文学加强对现实的关注,传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现实质感,向着更加成熟的精品化方向发展,不仅可以实现自身的“现实转向”,更有助于延续网络文学作为世界“文化奇迹”的辉煌,同时探索出对中国网络文艺具有普遍借鉴意义的“现实转向”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文学 虚构题材 短视频 免费阅读 现实转向 现实品格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