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鲁迅和《文学与革命》 被引量:1
1
作者 朱正 《现代中文学刊》 2011年第3期92-96,共5页
长期以来,托洛茨基对鲁迅文艺思想的影响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和研究。鲁迅对于托洛茨基文艺思想的了解,主要来自于《文学与革命》日译本,该书阐述了托洛茨基关于布尔什维克文艺政策的思想。鲁迅不仅从日译本转译了该书第三章,还在自己... 长期以来,托洛茨基对鲁迅文艺思想的影响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和研究。鲁迅对于托洛茨基文艺思想的了解,主要来自于《文学与革命》日译本,该书阐述了托洛茨基关于布尔什维克文艺政策的思想。鲁迅不仅从日译本转译了该书第三章,还在自己的杂文和演讲中多次提到书中观点,并表示了赞同的态度。如托洛茨基站在政治家的角度指出,不应给文学家下什么命令;鲁迅则站在文学家的角度多次提出,写文章不能接受别人的命令。在1928年革命文学论战中,《文学与革命》中的一些观点也给了鲁迅精神上的支持。即使托洛茨基已经在权力斗争中失败,鲁迅仍不因人废言,继续表示“我以为他这话(‘不舍利害关系的文章,当在将来另一制度的社会里’)却还是对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托洛茨基 文学与革命
下载PDF
从《文学与革命》到“革命文学”
2
作者 杨姿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第6期8-13,共6页
鲁迅早期关于文学与革命的关系认识主要来自于托洛茨基。本文比较苏联同一时期马克思主义文论的接受者的观念,进而确认鲁迅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思源与托洛茨基的一致性。
关键词 文学与革命 革命文学 马克思主义思想资源
下载PDF
郭沫若《文学与革命》的日译文
3
作者 郭沫若 《郭沫若学刊》 2019年第3期F0002-F0002,共1页
关键词 郭沫若 文学与革命
下载PDF
《文学与革命》三个中译本注释的对比研究——副文本视角
4
作者 刘虎 《译苑新谭》 2024年第1期154-162,共9页
从副文本的视角出发,对列夫·托洛茨基革命文艺理论著作《文学与革命》三个中译本(韦素园、李霁野译本,王凡西译本和刘文飞等译本)的注释进行对比研究,期望揭示各译本注释的特点及其背后隐含的翻译策略和翻译观。研究结果表明:作为... 从副文本的视角出发,对列夫·托洛茨基革命文艺理论著作《文学与革命》三个中译本(韦素园、李霁野译本,王凡西译本和刘文飞等译本)的注释进行对比研究,期望揭示各译本注释的特点及其背后隐含的翻译策略和翻译观。研究结果表明:作为翻译副文本的重要内容,三个译本的注释都起到了消除语义模糊、弥补文化缺省和填补语境空白的作用。王凡西译本注释突出了知识普及和文化传播的功能,折射出以译本接受为中心的读者友好型翻译观;刘文飞等译本注释则突出了信息提示和引导的功能,折射出以阅读体验为中心的读者主导型翻译观;韦素园、李霁野译本则由于时代背景的限制注释数量较少、质量不高,但也反映了译者为读者理解接受原文而付出的主观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与革命 中译本 注释 对比研究 副文本
原文传递
中国革命文学萌生时期的历史遭遇 被引量:3
5
作者 王烨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0-46,共7页
中国革命文学萌生于20世纪20年代初的国民革命运动中,它遭遇到早期共产党人的反对、国共合作破裂的冲击、旧文艺与旧地域文化的阻碍等。这些遭遇反映了中国革命文学与革命工作、革命政权、传统文化及地域文化等之间的矛盾关系,这些矛盾... 中国革命文学萌生于20世纪20年代初的国民革命运动中,它遭遇到早期共产党人的反对、国共合作破裂的冲击、旧文艺与旧地域文化的阻碍等。这些遭遇反映了中国革命文学与革命工作、革命政权、传统文化及地域文化等之间的矛盾关系,这些矛盾在而后的左翼文学、解放区文学及共和国文学中同样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命文学 中国现代文学 文学与革命
下载PDF
鲁迅革命文学论中的托洛茨基文艺理论 被引量:5
6
作者 长堀祐造 《现代中文学刊》 2011年第3期82-91,共10页
在1920年代后期的革命文学论战中,鲁迅提出的“革命人”这一概念颇具特色。实际上,这一概念援引自托洛茨基《文学与革命》的日文版。本文拟在鲁迅1927年论述的革命文学中探寻托洛茨基文艺理论对其产生的影响。鲁迅遵循托洛茨基的理论... 在1920年代后期的革命文学论战中,鲁迅提出的“革命人”这一概念颇具特色。实际上,这一概念援引自托洛茨基《文学与革命》的日文版。本文拟在鲁迅1927年论述的革命文学中探寻托洛茨基文艺理论对其产生的影响。鲁迅遵循托洛茨基的理论,在《革命时代的文学》一文中主张文学对革命并无什么影响。在该时期,《革命文学》《在钟楼上》《文艺与政治的歧途》《文艺和革命》等文中还多次提及苏联的“同路人”作家。“同路人”这个概念也是托洛茨基首次提出的。鲁迅当时把自己也看成是个“同路人”。由此可见,从1920年代后期到1930年代初期,鲁迅确曾受到托洛茨基文艺理论的影响,而这种影响对该时期他的文艺思想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托洛茨基 文学与革命 “同路人” 革命文学
下载PDF
托洛茨基的文学观——读《文学与革命》 被引量:1
7
作者 苏玲 《外国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130-133,共4页
列夫·托洛茨基是俄国革命的风云人物,在紧张的政治活动之余,他还写过一本文艺理论专著,探讨了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之后所出现的文学革命,对现实和未来的革命文学也作了界定和展望,这本书就是著名的《文学与革命》。 马克思、恩格斯。
关键词 文学与革命 托洛茨基 革命文学 文学革命 理论专著 文学 马克思 政治活动 无产阶级 俄国革命
原文传递
从变形的“绳圈”到“政治单面人”的形成——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政治因素三议
8
作者 赵江滨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6年第2期7-13,共7页
从现当代文学史的宏观政治倾向、鲁迅的文学思想转变以及具体的当代创作文本解读,考察和剖析了文学和政治在现当代文学史上的冲突现象以及对文学创作的影响,力图对此不和谐现象作出富于理论意义的阐述。
关键词 “绳圈” 文学与革命 政治单面人
下载PDF
梁实秋在抗战前后关于文学与政治之关系的言论
9
作者 李新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第7期86-88,共3页
该文针对梁实秋在抗战前后几次提出的文学与革命、文学与抗战、文学与政治等关系的言论及其所引起的论争,从文学审美的角度,来探讨文学是怎样在抗战前后的特殊政治环境里,扭曲着自身向上生长的生存状态。
关键词 文学与革命 “与抗战无关” “文艺政策” 抗战环境 扭曲生长
下载PDF
鲁迅与托洛茨基的文学思想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庆福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3期31-37,共7页
鲁迅是托洛茨基文学论著在中国的最早译介者。一九二五年八月,鲁迅购买了日文的托洛茨基的《文学与革命》(茂森唯士译,东京改造社出版)。一九二六年三月,他在《中山先生逝世后一周年》的短文中,首次援引了该书第八章谈什么是革命... 鲁迅是托洛茨基文学论著在中国的最早译介者。一九二五年八月,鲁迅购买了日文的托洛茨基的《文学与革命》(茂森唯士译,东京改造社出版)。一九二六年三月,他在《中山先生逝世后一周年》的短文中,首次援引了该书第八章谈什么是革命艺术的一段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洛茨基 《鲁迅全集》 文学思想 文学与革命 “同路人” 平民文学 革命文学 勃洛克 《十二个》 革命时代
下载PDF
从新发现的三篇佚文看梁实秋对“普罗文学”的态度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丽华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1989年第Z1期59-63,共5页
二十年代末,三十年代初,以鲁迅为首的左翼文艺阵营曾与“新月派”重要人物之一梁实秋展开过一场针锋相对的文艺论战。在这场论战中,梁实秋先后发表了《文学与革命》、《文学是有阶级性的吗?》。
关键词 梁实秋 普罗文学 文学与革命 左翼文艺 “新月派” 阶级性 二十年代 重要人物 佚文 鲁迅
下载PDF
关于“苏联文学”的概念
12
作者 贾华峰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1期40-45,57,共7页
关于“苏联文学”的概念[俄]弗·拉夫罗夫著贾华峰译不同年代的被禁作品得到公认,俄罗斯国外文学获得合法地位,未见天日的手稿,特别是纪实文学作品、回忆录、日记、书信大量发表,这一切都使我们应对二十世纪祖国文学史的概念... 关于“苏联文学”的概念[俄]弗·拉夫罗夫著贾华峰译不同年代的被禁作品得到公认,俄罗斯国外文学获得合法地位,未见天日的手稿,特别是纪实文学作品、回忆录、日记、书信大量发表,这一切都使我们应对二十世纪祖国文学史的概念不断进行重大修正,破除种种刻板的论调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联文学 文学与革命 托洛茨基 高尔基 俄罗斯文学 索尔仁尼琴 扎米亚京 社会订货 帕斯捷尔纳克 作家
下载PDF
李大钊文艺观研究:“文豪”“俄罗斯文学精神”与“美感的社会主义”
13
作者 张志忠 《关东学刊》 2021年第3期5-15,共11页
本文通过精读李大钊论著,从中勾摄出李大钊文艺观的若干要点:“文豪”对改善、提振世道人心的伟大作用,以人道主义和“忏悔的人”为内涵的俄罗斯文学对俄国革命的极大推动;用“美感的社会主义”回答人们对未来的质疑,以自由创造的艺术... 本文通过精读李大钊论著,从中勾摄出李大钊文艺观的若干要点:“文豪”对改善、提振世道人心的伟大作用,以人道主义和“忏悔的人”为内涵的俄罗斯文学对俄国革命的极大推动;用“美感的社会主义”回答人们对未来的质疑,以自由创造的艺术祛除资本主义时代的异化劳动与商业化艺术。这些论点,对于当下中国与世界,当有积极的启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大钊文艺观 文豪 人道主义与忏悔的人 文学与革命 美感的社会主义
下载PDF
论丘东平 被引量:5
14
作者 林岗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47-153,160,共7页
由"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的转变,显示了新文学作家代际差异的形成,而丘东平就是最为出色的"新世代"作家。他的作品彻底超越了早期左翼文学"革命+恋爱"的模式,摆脱了左翼的"学生腔"... 由"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的转变,显示了新文学作家代际差异的形成,而丘东平就是最为出色的"新世代"作家。他的作品彻底超越了早期左翼文学"革命+恋爱"的模式,摆脱了左翼的"学生腔"和"小资味"。他给左翼文坛吹进了一股清劲而质朴的风气,又能以鲜活、真切、感性的文笔感染读者。他的创作为我们再思考左翼文学运动乃至文学与革命的关系,提供了积极的范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丘东平 左翼文坛 文学与革命
下载PDF
革命时代的文学“镜子”——评杨姿《“同路人”之上》 被引量:2
15
作者 钟诚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239-250,共12页
学界关于文学与革命的关系,论述不少,以鲁迅为个案展开论说的也颇多,但将托洛茨基与鲁迅放在一起做系统深入研究的,并不常见。原因大概有二:首先,托洛茨基在相当长时期是敏感人物、标签式的人物,剥去面纱又不至于"过度还原"... 学界关于文学与革命的关系,论述不少,以鲁迅为个案展开论说的也颇多,但将托洛茨基与鲁迅放在一起做系统深入研究的,并不常见。原因大概有二:首先,托洛茨基在相当长时期是敏感人物、标签式的人物,剥去面纱又不至于"过度还原"并不是简单的工作;其次,托氏与鲁迅的关系复杂缠绕,更多存在于看不见摸不着的思想观念层面,要开展研究直接史料未必充足,在"历史学帝国主义"盛行的今天,这并不算一个很讨巧的选题。尽管如此,学界仍有研究者致力于这方面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洛茨基 同路人 文学与革命 标签式 观念层面 帝国主义 鲁迅 历史学
原文传递
托洛茨基文艺思想的中国影响
16
作者 丁国旗 《汉语言文学研究》 2014年第2期32-38,共7页
由于政治原因,托洛茨基文艺思想对我国文艺的影响建国后长期没有得到重视,直到新时期之后,这一状况才得以改观。然而时至今日,人们对于托氏的文艺思想仍然是贬多褒少,相关研究亟待加强与深入。本文约略梳理了国内对于托氏的研究情况,并... 由于政治原因,托洛茨基文艺思想对我国文艺的影响建国后长期没有得到重视,直到新时期之后,这一状况才得以改观。然而时至今日,人们对于托氏的文艺思想仍然是贬多褒少,相关研究亟待加强与深入。本文约略梳理了国内对于托氏的研究情况,并以鲁迅与托氏文艺主张的渊源关系为例,分析了托氏对中国作家所产生的巨大影响,以期引起学界对托氏文艺思想研究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洛茨基 文学与革命 鲁迅
下载PDF
试论鲁迅托洛茨基观的转变──鲁迅与瞿秋白 被引量:8
17
作者 王士花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1996年第3期24-31,共8页
试论鲁迅托洛茨基观的转变──鲁迅与瞿秋白[日]长掘v造著王士花译一序1925年8月26日,鲁迅从北京东亚公司购入托洛茨基的《文学与革命》一书②。这是由茂森唯士译,1925年改造社出的日文本③。鲁迅自1926年3月10... 试论鲁迅托洛茨基观的转变──鲁迅与瞿秋白[日]长掘v造著王士花译一序1925年8月26日,鲁迅从北京东亚公司购入托洛茨基的《文学与革命》一书②。这是由茂森唯士译,1925年改造社出的日文本③。鲁迅自1926年3月10日作《中山先生逝世后一周年》④一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瞿秋白 托洛茨基 鲁迅 文学与革命 共产国际 冯雪峰 托洛茨基主义 中国革命 托洛茨基派 斯大林
下载PDF
鲁迅梁实秋“人性”论战评议 被引量:4
18
作者 蔡清富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62-67,共6页
鲁迅梁实秋“人性”论战评议●蔡清富发生于70年前的鲁迅、梁实秋论战,经历了历史的风风雨雨,但时代的风雨并没有洗刷掉这次论战的意义。它像一块磁石,依然吸引着人们的关注。1997年华龄出版社出版的《鲁迅梁实秋论战实录》,... 鲁迅梁实秋“人性”论战评议●蔡清富发生于70年前的鲁迅、梁实秋论战,经历了历史的风风雨雨,但时代的风雨并没有洗刷掉这次论战的意义。它像一块磁石,依然吸引着人们的关注。1997年华龄出版社出版的《鲁迅梁实秋论战实录》,还有着不少的销售量,就充分地证明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实秋 阶级性 鲁迅杂文 人性问题 普罗文学 文学与革命 无产阶级文学 阶级属性 左翼作家 思想自由
下载PDF
拥抱两极──鲁迅与托洛茨基、“拉普”文艺思想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直心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1994年第7期4-9,共6页
拥抱两极──鲁迅与托洛茨基、“拉普”文艺思想张直心本文拟以鲁迅《<奔流>编校后记》中的一段话为突破口,沿着鲁迅在后记中写下的那个“耐人寻味”的问号,深入研究鲁迅在“偏重文艺”与“偏重阶级”两种文艺思想深刻对峙中交互偏... 拥抱两极──鲁迅与托洛茨基、“拉普”文艺思想张直心本文拟以鲁迅《<奔流>编校后记》中的一段话为突破口,沿着鲁迅在后记中写下的那个“耐人寻味”的问号,深入研究鲁迅在“偏重文艺”与“偏重阶级”两种文艺思想深刻对峙中交互偏侧、竭力拥抱两极的选择。1928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产阶级文学 托洛茨基 “拉普” 鲁迅文艺思想 无产阶级文化 创造社 社会主义 文学意义 文学与革命 革命文学
下载PDF
“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价值取向与中国新文学主题的再理解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福贵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9-29,共11页
“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以“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实践为经验、以“全人类共同价值”为引导、以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目的、适合人类多样性发展的文明形态。从思想启蒙、阶级解放、民族独立,到革命建设、改革开放、民族振兴等“中国式... “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以“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实践为经验、以“全人类共同价值”为引导、以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目的、适合人类多样性发展的文明形态。从思想启蒙、阶级解放、民族独立,到革命建设、改革开放、民族振兴等“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进程中的重大政治话题,是百年中国新文学最重要的主题。与此同时,具有“中国特色”和“全人类共同价值”的“人类文明新形态”体现了思想文化的融合意识。在这样的视角下,需要对“五四”时期“爱与美”的文学与革命文学的关系做新的理解,并努力构建个人、民族和人类意识相融合的文学主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新文学 文学主题 思想启蒙 文学与革命 爱与美 阶级解放 人类意识 人类命运共同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