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政治的悬置,文艺的聚焦--《现代》杂志“现代美国文学专号”翻译活动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刘叙一 《外语与翻译》 2018年第1期19-23,共5页
文学期刊中的翻译活动通常会受到杂志出版方、编者和译者的三重操控。本文从翻译动机、翻译选材和翻译策略入手,考察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上海大型综合类文艺杂志《现代》中"美国文学专号"的翻译活动。本文关注的焦点不是两种语... 文学期刊中的翻译活动通常会受到杂志出版方、编者和译者的三重操控。本文从翻译动机、翻译选材和翻译策略入手,考察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上海大型综合类文艺杂志《现代》中"美国文学专号"的翻译活动。本文关注的焦点不是两种语言之间交换层面的翻译,而是将专号的翻译活动视为翻译史上的一个事件,回到历史场景去研究其产生的原因、过程及影响。在专号中,意识形态、诗学和赞助人系统三要素得到了均衡与统一,翻译中作品的文学性得到了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文学专号 《现代》杂志 翻译活动 文学
下载PDF
《理论与创作》“文学专号”为作者与读者奉献一片真诚
2
《理论与创作》 2000年第5期8-8,共1页
关键词 《理论与创作》 文学专号 作者 读者 高雅文学
下载PDF
美国《亚洲学者公报》(1976)“中国革命文学专号”绪言
3
作者 J.波宁豪生 T.胡特斯 许效礼 《岱宗学刊(泰安教育学院学报)》 2000年第1期55-60,共6页
关键词 "中国革命文学专号" 绪言 革命文学 文学 文学研究
下载PDF
美国《亚洲学者公报》(1976)“中国革命文学专号”绪言
4
作者 J.波宁豪生 T.胡特斯 许效礼 《岱宗学刊》 1998年第1期53-57,共5页
过去的60年间,世界上最伟大的文化之一——中国文化在一场实质触及社会各方面的深刻革命中得到了改造,目前,当中国为完全掌握其命运、实现其革命理想而继续奋斗时,世界的其余部分,以妒忌,残存的误解、怀疑和钦佩相交织的心情,出神地注... 过去的60年间,世界上最伟大的文化之一——中国文化在一场实质触及社会各方面的深刻革命中得到了改造,目前,当中国为完全掌握其命运、实现其革命理想而继续奋斗时,世界的其余部分,以妒忌,残存的误解、怀疑和钦佩相交织的心情,出神地注视着她.或许,中国革命最不为世界其余部分所理解和赞赏的就是中国新文学艺术的发展.即使在对当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艺状况感兴趣的外界观察家中,对革命的文学艺术也有着截然不同的反应,从完全的敌视到诌媚的赞扬,什么都有,但最典型的反应就是迷惘地耸耸肩膀.甚至在专攻中国文学的西方学者中,认真关注20世纪中国文学作品的人也很少.考虑到现代中国文学仅仅包容了一种源远流长达三千年之久的文学传统的一小部分,上述现象也不十分奇怪.但是学者和其他各界人士对中国不容置疑的引人注目的政治经济成就兴趣却大增,总的说来,对其文艺发展的关注并没有引起相应的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革命文学专号" 绪言 革命文学 文学 文学研究
下载PDF
贯彻文艺工作座谈会精神 整合军事文学创作力量——《人民文学》2014年第8期“军事文学专号”作品研讨会综述 被引量:1
5
作者 蔡静平 《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 2015年第1期41-45,共5页
2014年11月21日,总政宣传部艺术局、解放军军事文学研究中心、《人民文学》杂志社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联合主办了《人民文学》2014年第8期"军事文学专号"作品研讨会。总政宣传部艺术局局长姜秀生,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阎晶明... 2014年11月21日,总政宣传部艺术局、解放军军事文学研究中心、《人民文学》杂志社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联合主办了《人民文学》2014年第8期"军事文学专号"作品研讨会。总政宣传部艺术局局长姜秀生,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阎晶明,《人民文学》杂志社主编施战军、副主编邱华栋,《文艺报》主编梁鸿鹰以及著名作家、评论家周大新、朱秀海、汪守德、张志忠、柳建伟、殷实等来自军内外的20多位专家、学者汇聚一堂。与会专家、学者高度评价了《人民文学》对军事文学的扶持、引领之功,普遍认为《人民文学》适时刊出"军事文学专号"具有重大意义。此外,他们还就军队新锐作家群体的崛起与创新,以及当代军事文学面临的挑战与机遇等方面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讨,真诚期待军队新锐方阵能够化蛹成蝶走出迷惘,创造我国军事文学辉煌的新生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文学 “军事文学专号 研讨会 综述
原文传递
郑振铎先生佚札
6
作者 关家铮 《新文学史料》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32-134,共3页
岁月飞驰,一晃郑振铎先生离开我们已经四十三年。最近在查检家藏书刊资料时,偶然翻检到“文革”期间抄家后送回少部分劫夺的信件,不意其中,劫余竟剩下郑振铎先生于建国之初致家父①的一封信;也许是因为信封写的是北京家中地址,又加之年... 岁月飞驰,一晃郑振铎先生离开我们已经四十三年。最近在查检家藏书刊资料时,偶然翻检到“文革”期间抄家后送回少部分劫夺的信件,不意其中,劫余竟剩下郑振铎先生于建国之初致家父①的一封信;也许是因为信封写的是北京家中地址,又加之年久字迹暗淡,才得以未被截留,劫后归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振 《文艺复兴》 中国文学 “中国文学研究专号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