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散文的转换与文章的裂变——关于“文学之文”与“应用之文”的论争 被引量:7
1
作者 文韬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4-44,共11页
1916年陈独秀在《新青年》上提出了"文学之文"与"应用之文"的划分。排斥应用文章表面是为了文学的独立,实际是借西方文学观念反对"文以载道"的中国文章传统。然而,对无功利的文学美文的提倡与对骈文华而... 1916年陈独秀在《新青年》上提出了"文学之文"与"应用之文"的划分。排斥应用文章表面是为了文学的独立,实际是借西方文学观念反对"文以载道"的中国文章传统。然而,对无功利的文学美文的提倡与对骈文华而不实的批判是有矛盾的,读者借此为文言张目逼得陈独秀不得不进一步划清二者界线,继美感与伎俩之后提出了情与理的对立,旋即遭到方孝岳和刘半农来自文章内部的置疑。决意切断旧文学、旧伦理与新社会关联的陈独秀干脆把笼统的文学、应用之分落实到具体的文类上来,把承载世用功能的文章统统排除在"文学"之外。与其说散文在中西资源的共同滋养下成功地完成了现代性转换,不如说中国传统文章在强劲的西方文明冲击下发生了剧烈的裂变。一部分文章经过改造过渡到现代散文中来,大部分文章在漏不过西方文学筛眼的情况下被遗弃。从古代文章到现代散文,被改变的不仅是语言的形式,更有文章的基本格局和主体精神,乃至文学的性质和命运。对待文章的态度绝非无关宏旨,文体类型也并非简单地仅仅属于文章,它涉及到重大的文明转型,中国现代文学在被迫按照西方标准创造出来的同时,也创造了中国文学的新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之文 应用之文
下载PDF
从融合到分途:“文学之文”与“应用之文”之关系考论 被引量:3
2
作者 付祥喜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204-213,共10页
五四文学革命时期,陈独秀、刘半农等新文学作家提倡"文学之文"与"应用之文"分途,其实是为文学革命张目的一种手段,这种手段不但带有二元对立的局限,而且难免陷入既偏重"文学之文"又要利用新文学("... 五四文学革命时期,陈独秀、刘半农等新文学作家提倡"文学之文"与"应用之文"分途,其实是为文学革命张目的一种手段,这种手段不但带有二元对立的局限,而且难免陷入既偏重"文学之文"又要利用新文学("文学之文")来推广和宣传新思想新观念的尴尬。此后,为实现"文学之文""应用之文"与外来的"纯文学""杂文学"概念对接,不惜过滤了一部分骈散文。虽有梁启超、朱自清等发现偏重"文学之文"之弊,试图纠正,却没有引起时人和后人的重视,以至"文学之文"与"应用之文"融合的传统被有意无意地遮蔽。重拾被遗忘的这一脉传统,不仅有助于检讨百年新文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而且可以为重新定义文学提供可资借鉴的历史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之文 应用之文 融合 分途
原文传递
文学之文与应用之文的分野
3
作者 罗孟冬 《益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年第3期31-36,共6页
我国文体不外乎两大类:即文学类文体和应用类文体。它们在历史的发展中,有融合,有分野。其分野主要体现在文体自身结构、语言、表现方式、审美对象、思维方式上。
关键词 体学 应用 文学之文 分野
原文传递
“新青年”时代形成的现代散文观念 被引量:1
4
作者 刘弟娥 《贵州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18-122,共5页
1916年陈独秀与胡适在《新青年》上提出了"文学革命"的主张,具有强烈革命精神的陈独秀以"应用之文"与"文学之文"的划分试图使以"古文"为依托的"文以载道"传统彻底退出历史舞台;深受... 1916年陈独秀与胡适在《新青年》上提出了"文学革命"的主张,具有强烈革命精神的陈独秀以"应用之文"与"文学之文"的划分试图使以"古文"为依托的"文以载道"传统彻底退出历史舞台;深受西方文化熏陶的胡适则主张按照西方文学规范来置换中国的文统观念,确立"小说为文学之正宗"的地位,建立新的文学格局。事实证明,胡适模式日后得到了人们的广泛承认。随着写作者或者评价者立场的不同,"文以载道"、"应用之文"与"小说为文学之正宗"的观念成为写作与评价现代散文自由取用的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之文 文学之文 文学正宗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