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2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突破单一文学体系的比较——从伊夫·谢弗勒的《比较文学》说开去
1
作者 吴锡民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 2009年第4期102-105,共4页
突破单一文学体系的比较的出发点合乎比较文学的最高学术定位,但是真正意义上的突破是否到位则又另当别论。问题的复杂性就在这里。
关键词 突破 单一 文学体系 谢弗勒 比较文学
下载PDF
论当代中国文学体系与构架
2
作者 肖向东 《荆州师专学报》 2000年第4期25-28,共4页
本文在 2 0世纪中国文学的宏观背景上 ,考察反思了当代中国文学的发展历程 ,以新的史学观念和文化思想 ,提出在三度空间建构包孕大陆、台湾、港澳地区在内三大板块的本土化当代中国文学 ,以期开拓中国当代文学研究新格局。全文分别对大... 本文在 2 0世纪中国文学的宏观背景上 ,考察反思了当代中国文学的发展历程 ,以新的史学观念和文化思想 ,提出在三度空间建构包孕大陆、台湾、港澳地区在内三大板块的本土化当代中国文学 ,以期开拓中国当代文学研究新格局。全文分别对大陆由现实主义一元化到多元艺术形态并存的发展脉络 ,台湾与港澳文学因与中原文化的根脉关系而表现出对汉文化传统的体认与指归 ,作了艺术的、文化的、美学的深层次探讨 ;进而指出 ,对当代中国文学进行整体的观照 ,既是一种期待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体系 当代中国文学 台湾文学 香港文学 文学 性质 澳门文学 中国大陆文学
全文增补中
被迫“合著”的尴尬与“认真”澄清的坚守——茅盾《近代文学体系的研究》相关史实考
3
作者 刘海珍 杨华丽 《中国现代文学论丛》 2022年第3期295-312,共18页
《近代文学体系的研究》是茅盾早期译介西方文学的重要成果之一,被全文收录于《茅盾全集》,也受到多种《茅盾年谱》的关注。然而,关于该文是否曾初刊于《新文学》,收录该文的《中国文学变迁史》的初版本是上海新文化书社还是上海新文化... 《近代文学体系的研究》是茅盾早期译介西方文学的重要成果之一,被全文收录于《茅盾全集》,也受到多种《茅盾年谱》的关注。然而,关于该文是否曾初刊于《新文学》,收录该文的《中国文学变迁史》的初版本是上海新文化书社还是上海新文化出版社,该书是否为茅盾与刘贞晦合著等问题,其实尚需仔细辨析。事实上,该文并未公开发表于《新文学》,但确实被收入了《中国文学变迁史》,而该书的出版社是上海的新文学研究会;多版《中国文学变迁史》的版权页确曾署有沈雁冰与刘贞晦之名,但茅盾既不认识刘贞晦,也无合著的主观意愿,而是被强迫着成了尴尬的“合著”者;敏感于个人、文学研究会可能遭遇的污名化,茅盾选择闭口不言自己,迅即发表启事以表明文学研究会与“新文学研究会”无涉,并与同人一起批驳实属鸳鸯蝴蝶派的“新文学研究会”的成员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茅盾 《近代文学体系的研究》 “新文学研究会” 文学研究会
下载PDF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学体系──读《社会主义文学艺术论》体会
4
作者 董之林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86-89,共4页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学体系读《社会主义文学艺术论》体会董之林伴随社会主义运动在二十世纪蓬勃发展,我国对社会主义文学规律性的探讨已经经过几代人艰辛的努力。“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新时期文学冲破极左思潮在文学领域设立的...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学体系读《社会主义文学艺术论》体会董之林伴随社会主义运动在二十世纪蓬勃发展,我国对社会主义文学规律性的探讨已经经过几代人艰辛的努力。“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新时期文学冲破极左思潮在文学领域设立的种种禁区,迎来了建国以来文学前所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文学 文学体系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文学艺术 艺术论 社会主义文艺 《讲话》 毛泽东 文化大革命 社会意识形态
下载PDF
社会主义文学体系的开放性——读《社会主义文学艺术论》
5
作者 董之林 《社会科学家》 CSSCI 1997年第5期95-96,共2页
社会主义文学体系的开放性———读《社会主义文学艺术论》董之林张炯同志的新著《社会主义文学艺术论》(花山文艺出版社1996年11月出版)是对当代文学学界多年来有关研究的一次总结,也是在新的历史时期学习贯彻邓小平建设有中... 社会主义文学体系的开放性———读《社会主义文学艺术论》董之林张炯同志的新著《社会主义文学艺术论》(花山文艺出版社1996年11月出版)是对当代文学学界多年来有关研究的一次总结,也是在新的历史时期学习贯彻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社会主义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社会主义文学 文学体系 艺术论 思想标准 当代意识 马克思主义 研究与批评 文学艺术 当代文艺实践
下载PDF
经典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话语体系三说
6
作者 甘文平 胡新颖 《社会科学动态》 2024年第2期5-12,共8页
20世纪以来,西方批评家乔治·斯坦纳、雷蒙德·威廉斯和特里·伊格尔顿先后比较明确地表达了对经典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话语体系的看法。从整体上看,斯坦纳强调文学的倾向性及其对批评家的贡献,但忽视了马克思和普列汉诺夫... 20世纪以来,西方批评家乔治·斯坦纳、雷蒙德·威廉斯和特里·伊格尔顿先后比较明确地表达了对经典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话语体系的看法。从整体上看,斯坦纳强调文学的倾向性及其对批评家的贡献,但忽视了马克思和普列汉诺夫的观点;威廉斯凸显文学的本体论特质,却没有提及马克思的学说;伊格尔顿突出文学意识形态的重要性以及文学语言的社会意义,而遗漏了普列汉诺夫的贡献。与此同时,以上“三说”都将唯物史观作为经典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的指导思想。有鉴于此,我们只有将三者一并考虑,才有可能更近距离地触摸到该体系的全景图。持续引介、研究和总结该领域的相关资源,对我们从宏观上审视和把握其本源样态与发展文脉,以及从微观上洞悉其丰富内涵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典马克思主义 文学批评话语体系 批评实践 唯物史观 意识形态 语言观
下载PDF
非洲法语文学与世界文学体系的变化
7
作者 袁筱一 《外国文学评论》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79-192,共14页
从“黑人性”运动以来,非洲法语文学已走过了近一百年的历程。这一有别于民族文学的新法语文学充满了不确定性,甚至在不同的时期面临消解乃至消失的危险。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非洲法语文学突然又显示为一股特殊的文学力量。本文从回顾... 从“黑人性”运动以来,非洲法语文学已走过了近一百年的历程。这一有别于民族文学的新法语文学充满了不确定性,甚至在不同的时期面临消解乃至消失的危险。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非洲法语文学突然又显示为一股特殊的文学力量。本文从回顾非洲法语文学的百年历史入手,试图揭示其与世界文学体系的流变之间的关系。如果说在后殖民的语境里非洲法语文学是流散的、杂糅的,那么这也是当今世界文学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法语文学 法语文学 世界文学体系 后殖民
原文传递
曹顺庆对创建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理论贡献——以《比较文学中国学派基本理论特征及其方法论体系初探》为中心
8
作者 李伟昉 《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4期1-5,共5页
著名学者曹顺庆围绕比较文学学科理论建设,尤其是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理论体系建设问题,推出了一系列自成一体的有影响的论著,作出了卓有成效的学术建树,奠定了他在新时期中国比较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其代表性论文成果之一《比较文学中国... 著名学者曹顺庆围绕比较文学学科理论建设,尤其是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理论体系建设问题,推出了一系列自成一体的有影响的论著,作出了卓有成效的学术建树,奠定了他在新时期中国比较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其代表性论文成果之一《比较文学中国学派基本理论特征及其方法论体系初探》,首次对中国学派“跨文化研究”理论特征及其基本方法进行了完整系统的理论阐述,是比较文学中国学派创建过程中形成的代表性理论文献,对东西方文学比较研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重温此文的贡献,对于我们当下的跨文化比较研究与国际传播,无疑仍然具有重要价值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曹顺庆 学派倡导者 《比较文学中国学派基本理论特征及其方法论体系初探》 理论贡献
下载PDF
文学史体系的三元结构与多维形态 被引量:2
9
作者 陈文忠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4期406-416,共11页
20世纪被称为中国文学史的世纪。21世纪的中国文学史研究如何在百年积累的基础上达到更高境界,这是文学史研究和文学史理论面临的新课题。为此,在总结以往文学史理论的基础上,构建文学史现代学术体系的三元结构和多维形态;在总结以往文... 20世纪被称为中国文学史的世纪。21世纪的中国文学史研究如何在百年积累的基础上达到更高境界,这是文学史研究和文学史理论面临的新课题。为此,在总结以往文学史理论的基础上,构建文学史现代学术体系的三元结构和多维形态;在总结以往文学史研究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各种文学史类型的具体写作原则,从而拓展文学史研究的学术视野和学术空间,使“传统的传递”呈现更为绚丽多姿的色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体系 三元结构 创作史 作品史 接受史 多维形态
下载PDF
构建中国特色的文学史话语体系 被引量:4
10
作者 陈文新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2-31,共10页
以西方纯文学观念为标准而建立的中国文学史,致使大量为古人欣赏的佳作被摒除在中国文学研究视野之外。受纯文学理论的干预,中国文学的真面目被掩盖,失去了本有的丰富性。为了构建符合实际的中国文学史,学者们至少在三个方面作了尝试。... 以西方纯文学观念为标准而建立的中国文学史,致使大量为古人欣赏的佳作被摒除在中国文学研究视野之外。受纯文学理论的干预,中国文学的真面目被掩盖,失去了本有的丰富性。为了构建符合实际的中国文学史,学者们至少在三个方面作了尝试。一是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编年体文学史,旨在客观地记录文学活动,阻止西方文学观念对中国文学事实的简单阉割。二是学者们对古代小说的辨体研究,试图恢复中国古代各种文体的基本观念,厘定不同文体的边界,在中国传统知识语境下给作家作品一个准确的定位,以清除胡适小说史以西律中的偏激影响。三是注意到科举文体是近千年来影响至广的文体,在唐至清的国家管理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并且担起了文化传承的重任。从大文学视角审视科举文体,有助于拓展古代散文研究,以期完整地把握古代文学生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编年史 小说辨体 科举文体 文学史话语体系
下载PDF
当前主流文学观念体系的局限性——以金庸小说为参照 被引量:3
11
作者 邓集田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3-60,共8页
对于当前中国主流文学观念体系的局限性,已有不少学者进行过探讨,但由于论者普遍未能找到一个合适的参照对象,故而未能真正跳出主流文学的本位立场,往往只站在主流文学的视界内,对其进行透视与反思,这实际上只能促使中国主流文学观念体... 对于当前中国主流文学观念体系的局限性,已有不少学者进行过探讨,但由于论者普遍未能找到一个合适的参照对象,故而未能真正跳出主流文学的本位立场,往往只站在主流文学的视界内,对其进行透视与反思,这实际上只能促使中国主流文学观念体系进行内部微调,而难以对其形成震荡性的冲击。金庸小说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绝好的参照对象,使我们能够跳出主流文学的本位立场,对其进行根本性的反思与透视。本文以金庸小说为参照,侧重从文学雅俗观、文学真实观、本土性缺失等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再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流文学观念体系 局限性 金庸小说 参照
下载PDF
以市场为导向的地方本科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若干思考 被引量:12
12
作者 向彪 《高教论坛》 2010年第8期43-46,52,共5页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地方本科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传统的课程体系及其课程内容已经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毕业学生就业流向的多元化趋势以及信息化条件下的职业素养与技能要求。地方本科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课程内...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地方本科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传统的课程体系及其课程内容已经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毕业学生就业流向的多元化趋势以及信息化条件下的职业素养与技能要求。地方本科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课程内容及其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出路,在于建构一套与社会需求、就业趋势、信息化时代职业素养与技能要求对接的开放式动态型专业课程体系,设计出一套与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及其就业市场所需人才的知识能力结构、职业素养要求相适应的课程内容体系,摸索出一套与以市场为导向的地方本科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目标相适应的质量评价体系及其人才培养模式。但在实施这一改革的过程中,要把握好地方本科高校与技术教学型大学人才培养规格及课程体系构建的差异问题,处理好课程体系改革的市场导向与专业属性、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培养与全面发展的关系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本科高校 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 以市场为导向
下载PDF
文学价值体系重建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 被引量:2
13
作者 程金城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4期10-14,共5页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伴随中国新文学价值体系重建的过程并成为其中重要而特殊的内容。从价值体系重建的角度思考"中国化"的意义和面对的新问题,具有独特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文章对此从不同的方面做了反思和探讨,提...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伴随中国新文学价值体系重建的过程并成为其中重要而特殊的内容。从价值体系重建的角度思考"中国化"的意义和面对的新问题,具有独特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文章对此从不同的方面做了反思和探讨,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认为需要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继续进行当代阐释,吸收包括西方马克思主义在内的一切经过实践检验的有益理论成果和新的艺术经验,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体系注入新的活力,使之具备新的理论内涵和功能。同时,必须找到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与中国文艺实践的新结合点,与中国文学价值重建的新契合点,使一般的理论提倡和意识形态信念真正转变成建构新的价值体系的"必需"和自觉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价值体系 马克思主义 文艺理论 中国化 学术价值 文学运动 实践性
下载PDF
关于构建中国当代文学史新体系的思考
14
作者 田中阳 《中国文学研究》 1998年第2期75-80,共6页
本文在“一国两制”的历史背景下来探讨重新构建中国当代文学学科内容体系的问题,并超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异,立足于整个中国社会和中国文化的总体发展路向,寻绎和描述了中国当代文学发展的一条基本线索,对中国当代文学存在的... 本文在“一国两制”的历史背景下来探讨重新构建中国当代文学学科内容体系的问题,并超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异,立足于整个中国社会和中国文化的总体发展路向,寻绎和描述了中国当代文学发展的一条基本线索,对中国当代文学存在的历史教训也作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国两制” 中国当代文学史新体系
下载PDF
东北红色文化中文学文献体系构建意义与策略
15
作者 曹萌 戴滢瀛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17年第4期92-95,共4页
东北红色文学主要指以东北抗日战争、东北解放战争及东北建国初期社会主义建设等革命历史发展过程为背景或题材、旨在反映东北人民革命历程,塑造东北地区革命英雄形象并以此弘扬革命情操、传承革命精神的文学作品。在性质和范畴上,属于... 东北红色文学主要指以东北抗日战争、东北解放战争及东北建国初期社会主义建设等革命历史发展过程为背景或题材、旨在反映东北人民革命历程,塑造东北地区革命英雄形象并以此弘扬革命情操、传承革命精神的文学作品。在性质和范畴上,属于东北区域文学的构成部分和分支系列。纵观东北红色文学文研究过程,可以见出该文学系统的研究经历了以汇集资料奠定基础——以沦陷区文学研究为起点——抗日先锋文学研究为推动的发展过程。目前自成体系的东北红色文学研究还处于空白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红色文化 文学文献体系 建构 研究
下载PDF
从历史形态走向理论形态——兼评三卷本《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体系》
16
作者 彭玉平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2期38-42,共5页
把古典形态的历史上的文学批评整理为现代形态的文学批评的历史 ,是 2 0世纪批评史研究界的主要贡献所在 ,文章追溯了 2 0世纪批评史研究范式从侧重历史研究向侧重理论研究转变的进程 ,并以三卷本《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体系》为例证 。
关键词 古代文学理论体系 原人论 范畴论 方法论
下载PDF
中西比较视域下中国文学思想体系的一种新诠解——论王文生《中国文学思想体系》及其他
17
作者 潘水萍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1期50-56,共7页
如何立足于中华文化优秀传统思想的诸多层面话题,建构起一种蕴有深厚而丰富本土传统文化内涵的自信底气和世界主导性地位之中国文学思想体系,这正是当下学界需要正视与反思的学术命题。王文生在其新作《中国文学思想体系》里将情源、情... 如何立足于中华文化优秀传统思想的诸多层面话题,建构起一种蕴有深厚而丰富本土传统文化内涵的自信底气和世界主导性地位之中国文学思想体系,这正是当下学界需要正视与反思的学术命题。王文生在其新作《中国文学思想体系》里将情源、情味及情境三大关键性源生内涵及镜像概念,看作是中国文学思想历经千年推演、民族凝聚等面向衍生铸就而自然天成的一个隐在“体系”,藉此作为其探讨中国文学思想体系内蕴资源的自觉反思及义理建构的独特学术方向。细而察之,王文生通过中西比较而向学术界道明情味境理论在中国文艺史上的地位,一方面是他对中华文艺思想传统中丰沛的情味境体系提法做出的兼摄古今中外的肯定;另一方面是他对中国古典文学本色如何向现代转化与想象所做出的可圈可点的创造性析评。这正是他站在中西比较视域下对中华民族诗艺精神体系中有某些老而弥坚的共同特色的一种全新性重构、多维性辩异和尝试性诠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味境 诗言志 王文生 《中国文学思想体系 海内外文化新视野
下载PDF
“比较文学危机论”与中国比较文学学科理论体系建构
18
作者 方汉文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4年第3期92-96,共5页
21世纪中国比较文学理论进入了体系建构的阶段,这是20年来中国比较文学理论发展的必然结果。只有通过理论体系的建构,中国比较文学才可能真正走向世界,才能有真正的中国学派。文章批驳了英国学者巴斯奈特等人的“比较文学危机论”,认为... 21世纪中国比较文学理论进入了体系建构的阶段,这是20年来中国比较文学理论发展的必然结果。只有通过理论体系的建构,中国比较文学才可能真正走向世界,才能有真正的中国学派。文章批驳了英国学者巴斯奈特等人的“比较文学危机论”,认为必须要从新视域来看待比较文学学科,中国比较文学20年来学科理论的发展为世界比较文学提供了参照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较文学理论体系 方法论 本体论
下载PDF
一部构建有中国特色的文学理论体系力作——评姚文放《从形式主义到历史主义:晚近文学理论“向外转”的深层机理探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管才君 《理论与现代化》 2017年第4期127-128,共2页
扬州大学姚文放教授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文学理论研究,颇多建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年出版的《从形式主义到历史主义:晚近文学理论"向外转"的深层机理探究》(以下简称《探究》)是他的又一力作。这部新著视野宏阔,考辨精微,为中国当... 扬州大学姚文放教授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文学理论研究,颇多建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年出版的《从形式主义到历史主义:晚近文学理论"向外转"的深层机理探究》(以下简称《探究》)是他的又一力作。这部新著视野宏阔,考辨精微,为中国当代文学理论研究提供了新的范式。一、引领学科发展的治学理路作为当今文学理论研究的领军人物,姚文放先生始终关注文学理论的最新动向,具有很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中国文学理论学科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理论体系 历史主义 形式主义 中国特色 姚文放 力作 文学理论学科建设 北京大学出版社
下载PDF
建立具有逻辑性、系统性的昆曲文学理论体系——《昆曲文学概论》评价
20
作者 李丹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269-270,共2页
昆曲一宗盛于明清,虽然属于舞台艺术,但随着具有较高文化素养的文士参与到昆曲创作中来,其文学水准有了极大的提升,可称明清的“一代之文学”,而对其剧本的研究也日显重要、日趋发达,逐渐成为古典文学研究的焦点.李晓研究员的新著《昆... 昆曲一宗盛于明清,虽然属于舞台艺术,但随着具有较高文化素养的文士参与到昆曲创作中来,其文学水准有了极大的提升,可称明清的“一代之文学”,而对其剧本的研究也日显重要、日趋发达,逐渐成为古典文学研究的焦点.李晓研究员的新著《昆曲文学概论》堪称这一学术潮流中的杰出代表,这部专著系统研究了昆曲文学的体制与排场、结构、格律、语言、批评,面面俱到而丝丝不乱,出手就是大格局、大气象;行文清雅而娓娓道来,颇具君子之风、合书斋之道,读来自有一种让人心意雍容的气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概论 文学理论体系 昆曲 逻辑性 系统性 评价 古典文学研究 舞台艺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