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文学作品意义的扩大及其教学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刘真福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32-36,共5页
现代文学理论的说法,文学作品在作者这端叫本文或文本,它是一个未定性框架;在读者这端才真正叫作品,它存在于读者的解读之中,全凭读者个人独特的知识与经验、智慧与情感与之碰撞、交流、对话,文本从而被赋予作品的意义。这种新产生或不... 现代文学理论的说法,文学作品在作者这端叫本文或文本,它是一个未定性框架;在读者这端才真正叫作品,它存在于读者的解读之中,全凭读者个人独特的知识与经验、智慧与情感与之碰撞、交流、对话,文本从而被赋予作品的意义。这种新产生或不断产生的意义与作者那头的原初意义不一定契合,甚至不同时代、不同国度的读者解读的意义也时常在变异、流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作品意义 应用 教学 现代文学理论 原初意义 读者 未定性 文本
下载PDF
文学作品意义阐释的“四重奏”
2
作者 王飞 《中学语文(教学大参考)(上旬)》 2008年第5期24-26,共3页
如果说文学作品意义的阐释是作者、作品、读者、人生合力奏响的“精神乐章”.那么作者的心灵之音、作品的召唤之音、读者的共鸣之音和人生的启迪之音就是不停地响彻在语文课堂上的“四重奏”。探讨这“四重奏”的实质意味着接近文学作... 如果说文学作品意义的阐释是作者、作品、读者、人生合力奏响的“精神乐章”.那么作者的心灵之音、作品的召唤之音、读者的共鸣之音和人生的启迪之音就是不停地响彻在语文课堂上的“四重奏”。探讨这“四重奏”的实质意味着接近文学作品意义阐释的本质.从而推动文学作品意义的阐释向着良性状态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作品意义 意义阐释 四重奏 语文课堂 作者 读者 人生 心灵
下载PDF
文学作品意义阐释的“四重奏”
3
作者 王飞 《语文教学之友》 2008年第8期10-11,共2页
如果说文学作品意义的阐释是作者、作品、读者、人生合力奏响的“精神乐章”,那么作者的心灵之音、作品的召唤之音、读者的共鸣之音和人生的启迪之音就是不停地响彻在语文课堂上的“四重奏”。探讨这“四重奏”的实质意味着接近文学作... 如果说文学作品意义的阐释是作者、作品、读者、人生合力奏响的“精神乐章”,那么作者的心灵之音、作品的召唤之音、读者的共鸣之音和人生的启迪之音就是不停地响彻在语文课堂上的“四重奏”。探讨这“四重奏”的实质意味着接近文学作品意义阐释的本质,从而推动文学作品意义的阐释向着良性状态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作品意义 意义阐释 四重奏 语文课堂 作者 读者 人生 心灵
下载PDF
文学作品意义的课堂解读
4
作者 王飞 《中学语文(教学大参考)(上旬)》 2007年第12期30-31,共2页
文学作品的意义常常借助形象性画面、哲理性意蕴和虚拟性想象来显现.对文学作品的意义的课堂解读必然呈现出气象万千的风貌。笔者就文学作品的意义在课堂教学中的复杂解读过程展开论述,不当处恳请同仁专家指正。
关键词 文学作品意义 课堂教学 解读 形象性 虚拟性 哲理性 想象
下载PDF
“文学作品意义之源”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被引量:3
5
作者 刘华初 《中国文学批评》 2017年第1期142-147,共6页
2016年10月28—30日,由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和中国文学批评研究会共同主办的“文学作品意义之源”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华南师范大学、辽宁大学,美国芝加哥大学、康奈尔大学... 2016年10月28—30日,由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和中国文学批评研究会共同主办的“文学作品意义之源”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华南师范大学、辽宁大学,美国芝加哥大学、康奈尔大学、纽约巴德学院,英国东伦敦大学、布里斯托大学,法国巴黎第三大学、南特大学,德国法兰克福大学等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国际权威期刊《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评论》的约20位专家、学者参加本次研讨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学术研讨会 文学作品意义 研讨会综述 中国社会科学院 清华大学 中国文学批评 华南师范大学 芝加哥大学
原文传递
论如何打开文学作品的意义之门
6
作者 王飞 《中学语文(教学大参考)(上旬)》 2009年第4期34-35,共2页
文学作品是作者匠心独运的形象世界.往往寄寓着深厚的意蕴。如何打开文学作品的意义之门?这已经成为广大师生心灵深处挥之不去的困扰与苦恼。笔者以为,从洞悉文学作品的意义的根本实质出发。去探寻文学作品的意义的建构方式.进而准... 文学作品是作者匠心独运的形象世界.往往寄寓着深厚的意蕴。如何打开文学作品的意义之门?这已经成为广大师生心灵深处挥之不去的困扰与苦恼。笔者以为,从洞悉文学作品的意义的根本实质出发。去探寻文学作品的意义的建构方式.进而准确判断文学作品的意义的真正价值。是打开文学作品意义之门的钥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作品意义 建构方式 正价值 苦恼
下载PDF
文学作品意义之源----20世纪西方文论史视角 被引量:2
7
作者 托马斯·帕威尔 杨琼 刘华初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48-154,共7页
这里先从对20世纪西方文学批评的一些主要趋势的研究开始;然后提出,形式主义及其反对者的影响以及在此过程中对文艺美学方面的强调,导致了一种不良后果:放松了对规范文学意义探寻标准的坚持;最后呼吁,我们应对文学作品(包括作者... 这里先从对20世纪西方文学批评的一些主要趋势的研究开始;然后提出,形式主义及其反对者的影响以及在此过程中对文艺美学方面的强调,导致了一种不良后果:放松了对规范文学意义探寻标准的坚持;最后呼吁,我们应对文学作品(包括作者)本身原本旨在告诉读者什么内容和意图,给予全新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作品意义 西方文学批评 20世纪 文论史 文艺美学 形式主义 文学意义 不良后果
原文传递
文学作品意义的关系属性 被引量:4
8
作者 高楠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72-180,共9页
世界在意义的理性构成中被把握为世界,意义在世界的理性把握中成为意义。构成与把握,就是一种意义关系的确定。然而,这一普遍关系的把握,却常被一些研究者忽略—在文本中寻找既有意义,寻找已经难以还原的作者本意;在西方理论接受... 世界在意义的理性构成中被把握为世界,意义在世界的理性把握中成为意义。构成与把握,就是一种意义关系的确定。然而,这一普遍关系的把握,却常被一些研究者忽略—在文本中寻找既有意义,寻找已经难以还原的作者本意;在西方理论接受中忽略接受关系而对西方理论进行所谓本义式的强制征用与套用。这类情况的普遍性存在是本文从关系角度探寻意义属性的理论针对性。而西方语言学符号学研究中又恰恰有这样一种倾向,即否定意义接受关系而把意义封闭在语言符号中,认为意义在语言符号中自生自长,意义是语言符号的自律性生成。因此,从关系属性角度,对文学作品意义之源作进一步探索,应成为当下有重要意义的理论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作品意义 关系属性 语言符号 理性把握 西方理论 符号学研究 西方语言学 意义关系
原文传递
托马斯·帕威尔、朱立元等《“文学作品意义之源”笔谈》
9
《语文学习》 2017年第7期87-87,共1页
20世纪西方文艺理论与文学批评以“作者的死亡”“读者的诞生”等命题摧毁了作者对作品意义的垄断地位,并以读者身份宣称自己才是文学作品及其意义的建构者。这一倾向越来越受到学界的质疑和批评,正如张江教授所言,文本、作者总是不... 20世纪西方文艺理论与文学批评以“作者的死亡”“读者的诞生”等命题摧毁了作者对作品意义的垄断地位,并以读者身份宣称自己才是文学作品及其意义的建构者。这一倾向越来越受到学界的质疑和批评,正如张江教授所言,文本、作者总是不经意地表现在语言、风格、文本结构以及“看不见”的筹划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作品意义 托马斯 朱立元 西方文艺理论 文学批评 文本结构 垄断地位 20世纪
原文传递
论“忠实”和“等值”在文学翻译中的局限
10
作者 陈宏川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1期99-102,共4页
传统译论常将“信”和“等值”作为衡量文学翻译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体现了“原文至上”原则,却忽视了译者和读者的能动参与作用。文章试图运用阐释学和接受美学等理论观点从作者、原作、译者和读者四个方面来说明在文学翻译过程中,对... 传统译论常将“信”和“等值”作为衡量文学翻译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体现了“原文至上”原则,却忽视了译者和读者的能动参与作用。文章试图运用阐释学和接受美学等理论观点从作者、原作、译者和读者四个方面来说明在文学翻译过程中,对原作者和原文文本不可能产生一种超越时空、惟一正确的终极性理解,译者和读者的能动参与文学翻译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忠实”和“等值”只能是相对的,若仅以它们作为标准则无疑会使翻译批评具有很大的局限而失之片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值翻译 阐释学 接受美学 文学翻译 局限性 读者 忠实原则 文学作品意义 翻译者
下载PDF
原型意义与多元解读教学
11
作者 尹携携 《现代语文(中旬.教学研究)》 2006年第2期12-13,共2页
关键词 多元解读 原型意义 教学 文学作品意义 意识形态化 审美意义 语文教育 主题思想 言语方式 思维方式
下载PDF
意图论与反意图论之意义阐释
12
作者 张慧 《金陵职业大学学报》 2000年第4期40-42,50,共4页
在 20世纪的 60年代到 80年代,美国著名的文学理论家E· D· Hirsch和P· D· Juh1,以文本的含义就是作家的意图来捍卫作家的地位。但是同时也有一部分文学理论家坚持“作家已经死去”,代表人... 在 20世纪的 60年代到 80年代,美国著名的文学理论家E· D· Hirsch和P· D· Juh1,以文本的含义就是作家的意图来捍卫作家的地位。但是同时也有一部分文学理论家坚持“作家已经死去”,代表人物是William·K·Wim-satt和Monroe·C·Bearlsley,他们的观点被称为“反意图论”。双方各执。端,展开论战,对我国的文学理论界产生不小的影响。该文主要是针对双方观点,分析他们的利弊,对于文学意义的解释提出了建议和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图论 反意图论 文学作品意义 公共习惯用法
下载PDF
Analysis of Winterbourne in Daisy Miller
13
作者 Linglin Chen 《International English Education Research》 2015年第9期30-32,共3页
Henry James is one of the greatest novelists, who enjoys great reputation in the English literary world. He spent many years in Europe. Fie had deep and subtle insights into the life of the upper class in America and ... Henry James is one of the greatest novelists, who enjoys great reputation in the English literary world. He spent many years in Europe. Fie had deep and subtle insights into the life of the upper class in America and Europe. He experienced the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America and Europe profoundly, which was demonstrated in his literary works. Daisy Miller is one of the representative works of Henry James, reveals his "international theme", the American innocence in face of European sophistication, In D^dsy Miller, Winterbourne is an undeniable protagonist, embodies both narrative and symbolic meaning. Through his narration and his representative features of the sophistication of European culture, we can gradually realize that it is the inevitable collision between new world and old world that leads to the pathetic ending of Daisy Mill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nry James Daisy Miller Winterbourne
下载PDF
借助补白,让解读更具深度
14
作者 叶映峰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中旬刊)》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7-9,共3页
从作者的创作意图上讲,文学作品的意义是确定的,但由于读者在阅读时会进行“二次创作”,所以文学作品的意义又充满了不确定性。文学作品意义的不确定性,一方面是因为作者不能直接和读者进行交流,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文学作品存在着艺... 从作者的创作意图上讲,文学作品的意义是确定的,但由于读者在阅读时会进行“二次创作”,所以文学作品的意义又充满了不确定性。文学作品意义的不确定性,一方面是因为作者不能直接和读者进行交流,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文学作品存在着艺术留白,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艺术想象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作品意义 补白 解读 不确定性 创作意图 二次创作 想象空间 读者
原文传递
SPECIAL ISSUE: A DISCUSSION ON THE SOURCE OF MEANING OF LITERARY WORKS The Relational Attributes of the Meaning of Literary Works
15
作者 Gao Nan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2017年第4期183-194,共12页
The meaning of literary works arises from the recept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the works by their receivers. It is through understanding via experience that this work-receiver relationship is realized in literary recep... The meaning of literary works arises from the recept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the works by their receivers. It is through understanding via experience that this work-receiver relationship is realized in literary reception. In literary reception, meaning assumes multiple forms, including the perceptual and experiential form, the universal and general form, and the historical and continuous form. The realistic foundation of meaning is pluralistic; it is the unfolding of structurality and contextuality of the real history in literary reception and transformation. The reality's deconstruction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historical structure appear in the form of specific issues and draw the attention of reception, and give rise to the expectation of meaning in this reception. The reception of meaning is based on such an expectation, so the meaning is constrained by the already existing expectation. Meaning has non-linguisticity, which comes from the non-linguisticity of the implications of literary works and that of literary reception, and is revealed in the interaction of the two in the receptive relations. The non-linguistic meaning is universa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terary work MEANING RELATIONSHIP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