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文学再创作的启示
1
作者 崔文恒 《阴山学刊》 2011年第4期46-53,91,共9页
第一次把铜雀台与赤壁之战联系在一起的是晚唐诗人杜牧笔下的《赤壁》,它既是文学创作,更是文学的再创作。罗贯中编撰的《三国志通俗演义》和毛纶、毛宗岗改编的《三国演义》里的"智说(激)周瑜",就是文学再创作的不断升华;而... 第一次把铜雀台与赤壁之战联系在一起的是晚唐诗人杜牧笔下的《赤壁》,它既是文学创作,更是文学的再创作。罗贯中编撰的《三国志通俗演义》和毛纶、毛宗岗改编的《三国演义》里的"智说(激)周瑜",就是文学再创作的不断升华;而且小说中人诸葛亮的蛊惑煽动与添枝加叶地背诵《铜雀台赋》,还是在杜牧文学再创作的基础上所进行的再创作。小说与戏曲再创作的影响极大,它能形成经久不衰的社会舆论、思想观念和流传很广的特殊文化。因此,在颠倒、更换、变化等文学虚构的过程中,可以改变任何一位历史人物的本来面目;只要是符合生活规律的、合情合理的叙述与描写,就是成功的文学创作与再创作,就会被社会的各类群体所认可并且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雀台 赤壁之战 史实 虚构 文学再创作
下载PDF
诗歌翻译是一种文学再创作 被引量:2
2
作者 常霜林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7年第4期60-61,共2页
诗歌在翻译中,的确存在着某种似乎能够感受到,却又看不见摸不着的障碍。这同诗歌本身所具有的多种不可翻译性的美学要素的性质有关,因此,高质量的诗歌翻译必然是一种文学的再创作。
关键词 诗歌翻译 文学再创作 诗境 意象
下载PDF
浅谈对小学语文高年级课文进行文学的再创作——叶圣陶作文教学思想的启示 被引量:2
3
作者 吴明霞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2018年第1期20-21,共2页
写作能力是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但小学生目前的写作现状却令人担忧.结合当下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生活实际, 笔者认为充分发掘教材的潜能, 对小学语文高年级课文进行文学再创作, 是对作文教学的一次有意义的探索和尝试.叶圣陶先生对于... 写作能力是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但小学生目前的写作现状却令人担忧.结合当下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生活实际, 笔者认为充分发掘教材的潜能, 对小学语文高年级课文进行文学再创作, 是对作文教学的一次有意义的探索和尝试.叶圣陶先生对于作文教学有着深刻、 独到的见解, 他的作文教学思想对如何指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文学再创作有诸多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圣陶作文教学思想 学作文教学 文学再创作
下载PDF
论“飞头人”传说的再创作——以《野猪渡河》和“阿莲断头记”为例
4
作者 赵薇 《中国比较文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5-205,共11页
“飞头人”传说在中国南方少数民族以及东南亚地区都有着比较悠久的流传,马来西亚华人作家张贵兴和张草分别在他们的文学作品《野猪渡河》和“阿莲断头记”中对“飞头人”传说进行了改写。同样是在马来西亚东部地区长大,张贵兴和张草对... “飞头人”传说在中国南方少数民族以及东南亚地区都有着比较悠久的流传,马来西亚华人作家张贵兴和张草分别在他们的文学作品《野猪渡河》和“阿莲断头记”中对“飞头人”传说进行了改写。同样是在马来西亚东部地区长大,张贵兴和张草对类似的“飞头人”传说的选择以及改编所呈现出的样貌却是多样的,究其原因是出于不同的写作目的,从不同文本所呈现的形态来看,这种差异化则更加明显。出于不同的创作需要,这些作品对“飞头人”传说的借用和改编也不一样,在各自的作品语境中,“飞头人”形象所承载的意义也有所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头人”传说 张贵兴 张草 马来西亚华文文学 民间文学再创作
原文传递
《伊豆的舞女》原著与电影的对比考察
5
作者 杨晶晶 《文存阅刊》 2023年第14期0052-0054,共3页
作为川端康成的经典小说之一,《伊豆的舞女》集认识性与情绪性于一身,为万千读者心中的文学“白月光”,媒介工业的“催化”加快了原著的影视化步伐,跨文本改编与叙事让原著的叙事空间更加多元与立体。研究选取 1974 年版的电影作品,从... 作为川端康成的经典小说之一,《伊豆的舞女》集认识性与情绪性于一身,为万千读者心中的文学“白月光”,媒介工业的“催化”加快了原著的影视化步伐,跨文本改编与叙事让原著的叙事空间更加多元与立体。研究选取 1974 年版的电影作品,从叙事特色、形象建构、主旨内涵三方面与《伊豆的舞女》原著开展对比考察,分析原著与电影的异同及文学作品的当代价值。此外,对于经典文学作品如何跨文本再创作产生三点思考:第一,需尽可能忠实于原作文本的经由脉络;第二,跨文本叙事需实现作品艺术性和商业性的统一;第三,紧贴时代发展轨迹和的审美风格,运用相应妥帖的表现手法展现作品主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豆的舞女》 电影原著对比 文学作品创作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