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叙事性文学作品的情节自动分析方法 被引量:1
1
作者 杨江 刘娇萍 甘苗 《语文学刊》 2020年第3期29-37,共9页
叙事性文学作品的情节分析包含对事件、人物和场景的分析。情节单元在时间的线条上展开,占据一定的空间,容纳事件、人物和场景,是组成情节的最小单位。人物关系的演变体现了事件的发展,反映了场景的变更。基于人物关系演变的叙事性文学... 叙事性文学作品的情节分析包含对事件、人物和场景的分析。情节单元在时间的线条上展开,占据一定的空间,容纳事件、人物和场景,是组成情节的最小单位。人物关系的演变体现了事件的发展,反映了场景的变更。基于人物关系演变的叙事性文学作品的情节自动分析方法通过场景和事件对情节单元进行切片,运用自然语言处理和社会网络分析技术,在历时的层面上推理叙事过程的开端、发展演变和结局。实验结果表明,基于人物关系演变的叙事性文学作品的情节自动分析方法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和一定程度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节分析 叙事性文学作品 人物关系 事件 场景
下载PDF
意境:叙事性文学的最高旨趣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振军 《黄河科技大学学报》 2004年第4期110-113,共4页
文学作品的形象是一个由低到高、由粗到精多层次呈现序列,在这一序列中,最低级的语象是二维构成物,较高级的意象是三维构成物,最高级的意境是四维构成物。把意象运用到叙事性作品可大大拓展研究的空间,但叙事性文学作品也不能忽视对意... 文学作品的形象是一个由低到高、由粗到精多层次呈现序列,在这一序列中,最低级的语象是二维构成物,较高级的意象是三维构成物,最高级的意境是四维构成物。把意象运用到叙事性作品可大大拓展研究的空间,但叙事性文学作品也不能忽视对意境的营造,意境应成为叙事性文学的最高旨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性文学 意境 语象 意象 表象 美学思想
下载PDF
马明奎《多民族文学意象的叙事性研究》:从叙事学到生态叙事
3
作者 张富 《阴山学刊》 2017年第6期50-52,共3页
《多民族文学意象的叙事性研究》以原型意象为逻辑起点,描述了从本体审美到题材叙述、文本建构以及文化存在的学理进程,形成一个生态叙事学理论体系。书中广泛汲取中西方文学理论,吸纳古典文论的精华,在生态化知识型背景下概括少数民族... 《多民族文学意象的叙事性研究》以原型意象为逻辑起点,描述了从本体审美到题材叙述、文本建构以及文化存在的学理进程,形成一个生态叙事学理论体系。书中广泛汲取中西方文学理论,吸纳古典文论的精华,在生态化知识型背景下概括少数民族作家的创作经验,尝试建构本土化文学理论体系,将文学书写导向关怀人间苦难、建构人类存在的本体义域,其学术贡献和实践意义令人瞩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民族文学意象的叙事性研究》 叙事 生态叙事
下载PDF
初中英语叙事性文学作品阅读教学中指向思维品质的问题设计研究与应用——以Unit 8 Section A 3a为例
4
作者 范连娣 《英语教师》 2022年第4期132-137,共6页
分析提升学生思维品质的原因、通过什么载体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如何在叙事性文学阅读教学中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以改编自丹尼尔·笛福小说《鲁滨逊漂流记》的一篇叙事性文本为例,阐述如何基于文体特征、文本阶段和阅读教学层次... 分析提升学生思维品质的原因、通过什么载体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如何在叙事性文学阅读教学中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以改编自丹尼尔·笛福小说《鲁滨逊漂流记》的一篇叙事性文本为例,阐述如何基于文体特征、文本阶段和阅读教学层次进行问题设计,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其思维具有深度、广度、梯度、准确度、灵活度、差异度,从而提升其多元思维意识和创造性思维能力,进而落实思维品质目标,促使传统文学作品阅读教学知识型课堂顺利转向思维型课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英语 叙事性文学作品 思维品质 多元思维 问题设计
下载PDF
叙事性文学作品中情节的独特审美价值——以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为例
5
作者 黄鑫 《四川教育》 2019年第3期70-71,共2页
情节是叙事性文学作品特有的一种表现手段。高尔基说:“情节是性格的历史。”故事情节与人物性格相互依存,共伴始终,情节的发展与变化促成人物性格的发展与深化。不仅如此,它还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波澜起伏、曲折新颖的故事情节能引人入... 情节是叙事性文学作品特有的一种表现手段。高尔基说:“情节是性格的历史。”故事情节与人物性格相互依存,共伴始终,情节的发展与变化促成人物性格的发展与深化。不仅如此,它还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波澜起伏、曲折新颖的故事情节能引人入胜,产生巨大的艺术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性文学作品 故事情节 审美价值 四大名著 中国古典 人物性格 表现手段 相互依存
下载PDF
中国当代文化视野下雁翼叙事性文本文化内涵发展流变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郭红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80-85,共6页
雁翼创作贯穿了中国当代文化整个发展历程。在战争文化的影响之下雁翼开始了创作的尝试;在建国初期政治干预的文化背景中,他对十四行诗进行了大胆创新与改造;在文革十年浩劫中他创作了一系列借物咏怀的叙事作品;在改革开放思想大解放的... 雁翼创作贯穿了中国当代文化整个发展历程。在战争文化的影响之下雁翼开始了创作的尝试;在建国初期政治干预的文化背景中,他对十四行诗进行了大胆创新与改造;在文革十年浩劫中他创作了一系列借物咏怀的叙事作品;在改革开放思想大解放的文化氛围中,雁翼叙事性文本充满了对人生哲理性思考;在90年代无名状态中,雁翼创作根植于民间,呈现出多元化内涵;在世界文化视野下进行了民族的深刻反思,表现了一个知识分子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雁翼 叙事性文学 文化内涵 流变
下载PDF
独特的叙事结构背后隐伏着深沉的悲痛——从叙事学角度再读《边城(节选)》 被引量:1
7
作者 朱冬民 《中学语文(教学大参考)(上旬)》 2012年第10期32-34,共3页
《边城》是沈从文先生精心描绘的一幅湘西人物风情画。历来的评论者大多将关注的目光聚焦在小说的人物塑造和风土人情描绘上.而忽视了作为一部叙事性文学作品的叙事学价值。通过细读小说文本,我们发现《边城》有着独特的叙事策略和叙... 《边城》是沈从文先生精心描绘的一幅湘西人物风情画。历来的评论者大多将关注的目光聚焦在小说的人物塑造和风土人情描绘上.而忽视了作为一部叙事性文学作品的叙事学价值。通过细读小说文本,我们发现《边城》有着独特的叙事策略和叙事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城(节选)》 叙事结构 叙事 叙事性文学作品 悲痛 深沉 《边城》 人物塑造
下载PDF
政教功用文学观的理论传统
8
作者 吴建民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11-14,共4页
强调文学的政教功用价值,是古代文论的一个重要传统,这一传统贯穿古代文论史及文学史之始终。政教功用观对于古代文学创作、反对形式主义文学思潮等,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并为古代文学实用价值的实现,提供了重要保障。
关键词 政教功用文学 文学理论 中国 古代文学 形式主义文学 文学观念 叙事性文学
下载PDF
《边城(节选)》叙事艺术探析
9
作者 朱冬民 《中学语文(教学大参考)(上旬)》 2012年第12期39-41,共3页
《边城》是沈从文先生精心描绘的一幅湘西人物风情画。历来的评论者大多将关注的目光聚焦在小说的人物塑造和风土人情描绘上,而忽视了作为一部叙事性文学作品的叙事学价值。通过细读小说文本,我们发现《边城》有着独特的叙事策略和叙... 《边城》是沈从文先生精心描绘的一幅湘西人物风情画。历来的评论者大多将关注的目光聚焦在小说的人物塑造和风土人情描绘上,而忽视了作为一部叙事性文学作品的叙事学价值。通过细读小说文本,我们发现《边城》有着独特的叙事策略和叙事结构,它的叙事艺术在中国现代小说中具有独特的意义和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城(节选)》 叙事艺术 叙事性文学作品 中国现代小说 《边城》 人物塑造 小说文本 风土人情
下载PDF
刘永年报告文学艺术琐谈——云南作家作品述评
10
作者 李骞 《昭通学院学报》 1987年第1期54-59,65,共7页
在云南作家群里,刘永年是个多面手。在他并不太长的创作生涯中,小说、报告文学、电影剧本等叙事性文学都有所涉及,并且都取得了一定成绩,尽管刘永年的创作路子看上去很杂,但对于一个作家来说,他的作品必然存在着一种内在的、共同的个性... 在云南作家群里,刘永年是个多面手。在他并不太长的创作生涯中,小说、报告文学、电影剧本等叙事性文学都有所涉及,并且都取得了一定成绩,尽管刘永年的创作路子看上去很杂,但对于一个作家来说,他的作品必然存在着一种内在的、共同的个性。无论是小说、戏剧,还是报告文学、电影剧本,刘永年的创作都表现出贴近生活、靠紧社会的美学原则。这可以说是作家创作中的一种通悟,一种追求。为了便于论述,本文仅举他的两篇报告文学为评述对象,从中便可以窥见其艺术个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永年 人物形象 杨谦 叙事性文学 文学叙事 抒情色彩 申包胥 语言色彩 阎红 人性美
下载PDF
文学作品的人物形象分析
11
作者 唐明荷 《中学教学参考》 2010年第25期52-53,共2页
文学作品的基本特点就是用形象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人的思想感情。文学作品的教育作用是通过作者创造的形象来实现的。文学作品中的形象,主要是指人物形象,特别是在叙事性的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是作品现实生活画面的中心。叙事性文学... 文学作品的基本特点就是用形象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人的思想感情。文学作品的教育作用是通过作者创造的形象来实现的。文学作品中的形象,主要是指人物形象,特别是在叙事性的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是作品现实生活画面的中心。叙事性文学作品主要通过对人物和人物活动及其相互关系的描写来反映现实生活。只有理解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典型意义,理解人物形象、环境描写的作用,才有助于提高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性文学作品 人物形象分析 现实生活 环境描写 社会生活 思想感情 教育作用 有理
下载PDF
西方新叙事理论的方法论价值
12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4期102-102,共1页
刘俐匍在《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撰文指出,西方新叙事理论的方法论价值主要在于:1.新叙事理论搭建了一个形式分析和历史主义批评相互结合的基本平台。新叙事理论强调叙事性文学作品的复杂性、建构性和不可规约性;强调叙事... 刘俐匍在《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撰文指出,西方新叙事理论的方法论价值主要在于:1.新叙事理论搭建了一个形式分析和历史主义批评相互结合的基本平台。新叙事理论强调叙事性文学作品的复杂性、建构性和不可规约性;强调叙事无所不在;并具备了文本批评家动态联系地、从具体到抽象、从对立到多样统一地思考问题的理论分布特点。2.新叙事理论搭建的基本平台解决了批评方法在文本内外的互相结合和转换的各种通道这一历史性的难题。西方新叙事理论中的解构主义叙事理论打破了自亚里士多德以来传统的对于叙事性文本的空间概念,以叙事的“时间性”为前提,阐明了叙事与文本的开放性与未定性,这就在形式上为互文性批评找到了突破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理论 方法论价值 西方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 叙事性文学作品 亚里士多德 批评家 相互结合 历史主义 形式分析
下载PDF
例谈文学作品中的“两个世界”
13
作者 张旺生 《中学语文(教学大参考)(上旬)》 2010年第5期55-56,共2页
解读叙事性文学作品时.人们往往只关注主要人物形象身上所蕴含的意旨。而对次要人物尤其是作者三笔两笔点染的闲笔人物多有忽视。殊不知。在这些人物尤其是对他们的一些细节性描写上。寄寓着作者深刻而幽微的意旨。在一些以批判揭露为... 解读叙事性文学作品时.人们往往只关注主要人物形象身上所蕴含的意旨。而对次要人物尤其是作者三笔两笔点染的闲笔人物多有忽视。殊不知。在这些人物尤其是对他们的一些细节性描写上。寄寓着作者深刻而幽微的意旨。在一些以批判揭露为主调的作品中,作家常常引入涉世未深的儿童,作为成人世界的参照系,寄寓作者对理想未来的渴望与期盼.充满着深沉的现实关怀。这意蕴,是处于对立面的主人公所无法传达的。笔者以中学教材中的几篇作品为例加以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性文学作品 成人世界 人物形象 次要人物 现实关怀 中学教材 作者 性描写
下载PDF
“光赤式的陷阱”——革命加恋爱 被引量:5
14
作者 许志英 倪婷婷 《江海学刊》 1988年第1期176-183,共8页
1925年以后,现代叙事性文学中出现了一个崭新的因素;革命。这鲜明地昭示了继开拓“五四”新文学划时代局面后的又一个新阶段的到来。主客观情势的发展都为这一新阶段的来临作好了准备:早期革命者的实际斗争经历为文学创作提供了创作... 1925年以后,现代叙事性文学中出现了一个崭新的因素;革命。这鲜明地昭示了继开拓“五四”新文学划时代局面后的又一个新阶段的到来。主客观情势的发展都为这一新阶段的来临作好了准备:早期革命者的实际斗争经历为文学创作提供了创作素材,大批作家已逐渐将视野从单个的自我移注到自我以外的社会,同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命者 “五四”新文学 恋爱 叙事性文学 创作素材 文学创作 读者群 知识层
下载PDF
“可恨”与“可怜”--《肥皂》新解 被引量:6
15
作者 刘东方 程娟娟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69-73,68,共6页
关键词 《肥皂》 叙事性文学作品 可怜 文本意蕴 客体世界 主观意图 创作主体 接受者
下载PDF
以《窦娥冤》为例谈戏曲文本教学 被引量:3
16
作者 胡俊国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4-46,共3页
进行戏曲文本的教学,首先要清楚戏曲这种艺术样式的特点。戏曲是一门表演艺术,戏曲文本是表演的底本,因此戏曲文本不能仅仅是一个文学性的读本,而应该是能体现音乐性、表演性的“曲本”,而这也正是戏曲文本区别于其他文学体裁的特... 进行戏曲文本的教学,首先要清楚戏曲这种艺术样式的特点。戏曲是一门表演艺术,戏曲文本是表演的底本,因此戏曲文本不能仅仅是一个文学性的读本,而应该是能体现音乐性、表演性的“曲本”,而这也正是戏曲文本区别于其他文学体裁的特点所在。当前语文课堂上的一个误区就是把戏曲文本教学等同于小说等其他叙事性文学体裁教学,着重于作品叙事性因素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裁教学 《窦娥冤》 戏曲 文本 表演艺术 叙事性文学 叙事性因素 艺术样式
下载PDF
多媒体语境下悬念广告的策划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鹏 《青年记者》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00-101,共2页
悬念广告,借用了叙事性文学的表现手法,利用受众的好奇心理吸引对广告的注意,从而达到广告说服的目的。多媒体时代的到来,信息传播呈现出信息碎片化、受众多元化、媒介多样化、传播速度迅捷、传受双向互动等特征。在新的传播环境下,悬... 悬念广告,借用了叙事性文学的表现手法,利用受众的好奇心理吸引对广告的注意,从而达到广告说服的目的。多媒体时代的到来,信息传播呈现出信息碎片化、受众多元化、媒介多样化、传播速度迅捷、传受双向互动等特征。在新的传播环境下,悬念广告会呈现出怎样的特点?广告策划时如何操作才能使"悬念"效用发挥到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念广告 广告策划 叙事性文学 多媒体时代 传受 好奇心理 传播速度 灯箱广告 系列广告 双向互动
下载PDF
以叔本华的艺术观解读爱德华·霍普的《夜游者》
18
作者 王岩 《美术教育研究》 2022年第22期28-30,共3页
叔本华是西方现代主义哲学中唯意志论的创始者,在他的世界观里,万物的本质是意志,其他都是外在的表象,在认识论上的直观主义是叔本华美学的基础。20世纪美国现代主义画家爱德华霍普是美国社会发展的忠实记录者,《夜游者》表现出现代城... 叔本华是西方现代主义哲学中唯意志论的创始者,在他的世界观里,万物的本质是意志,其他都是外在的表象,在认识论上的直观主义是叔本华美学的基础。20世纪美国现代主义画家爱德华霍普是美国社会发展的忠实记录者,《夜游者》表现出现代城市中的人际疏离现象。以叔本华的审美直观学说解读《夜游者》,是用唯意志哲学的视角体会作品背后的历史文化含义。该文以意志论的思想,从叔本华的悲观主义、文学叙事性等方面对霍普的作品进行新的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德华·霍普 叔本华 夜游者 文学叙事性
下载PDF
谈中国电视剧的“大团圆”结构模式——以政治剧为例
19
作者 殷昭玖 《人文天下》 2019年第4期114-116,共3页
“大团圆”是我国古代叙事性文学作品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现象。所谓“大团圆”即在文学艺术作品中,无论故事情节如何曲折,矛盾冲突如何激烈,最后都能获得一个比较圆满的结局,正面人物历经磨难后最终得到一个让人欣慰的美好结局,反面人物... “大团圆”是我国古代叙事性文学作品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现象。所谓“大团圆”即在文学艺术作品中,无论故事情节如何曲折,矛盾冲突如何激烈,最后都能获得一个比较圆满的结局,正面人物历经磨难后最终得到一个让人欣慰的美好结局,反面人物在横行跋扈之后也最终遭到应有的惩罚,也就是我们俗话所说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大团圆”是一个十分复杂的文学艺术现象,纵观我国浩如烟海的叙事性文学作品就会发现,绝大部分小说、戏剧等叙事性文学作品结局都呈现出“大团圆”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团圆” 中国电视剧 结构模式 叙事性文学作品 政治 文学艺术作品 故事情节 矛盾冲突
下载PDF
黑土文化与黑龙江杂技
20
作者 薛成荣 《黑龙江史志》 2006年第9期35-37,共3页
文学艺术是民族文化、地域文化土壤培育出的艳丽花朵。正如不同的水土、气温、日照条件下生长的花朵各具奇异一样,各民族、各地区文化的不同品格,也决定了各自文学艺术的大相异趣。在黑龙江这片广袤的黑土地上培育并发展起来的黑龙江... 文学艺术是民族文化、地域文化土壤培育出的艳丽花朵。正如不同的水土、气温、日照条件下生长的花朵各具奇异一样,各民族、各地区文化的不同品格,也决定了各自文学艺术的大相异趣。在黑龙江这片广袤的黑土地上培育并发展起来的黑龙江杂技艺术之花也是如此。尽管它不像叙事性文学艺术门类,如小说、戏剧、曲艺等那样地域文化特征较为明显;但其也由于演员的文化观念、自身生理特征,以及对杂技艺术的发展与创造,还有黑龙江观众对文化艺术的欣赏习惯和喜好等等,都不能不打上黑土文化的烙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技艺术 黑土文化 黑龙江 地域文化特征 文学艺术 叙事性文学 民族文化 文化土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