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6篇文章
< 1 2 4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元明之际浙东文人的文学史观与复古旨归
1
作者 黄鹏程 《浙江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0-120,159,共12页
元明之际,浙东文人的文学复古与立身志意融合统一。首先,浙东文人以体、法浑融的三代之文为起点,建构起宗经、尊古而审时的文学史观,“文”的历时叙述与“时”的现实关切紧密结合。其次,浙东文人聚焦古律之变,提倡诗歌音调的尚古。尊尚... 元明之际,浙东文人的文学复古与立身志意融合统一。首先,浙东文人以体、法浑融的三代之文为起点,建构起宗经、尊古而审时的文学史观,“文”的历时叙述与“时”的现实关切紧密结合。其次,浙东文人聚焦古律之变,提倡诗歌音调的尚古。尊尚古体诗的创作风气与讲求协和音调、反对诗歌律化的理论旨趣相辅相成,寄寓了浙东文人的政治理想。再次,浙东文人的立身志意与文学正变观念相互交织,君子之志彰显文学师古的主体价值,形成“人”与“文”的精神同构。最后,“流而为文人”、正变诗风、复古气象等论说,关涉明代文学复古路径的意、辞分衍。元明之际,浙东文人的文学复古与明中后期转向审美化、精细化的文学复古存在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明之际 浙东文人 文学史观 文学复古
下载PDF
当代文学研究的四种文学史观和三条现代性线索 被引量:9
2
作者 郑闯琦 《唐都学刊》 2004年第3期122-125,共4页
通过对近年来中国20世纪文学研究思路的分析,清理出近20年来对当代文学研究产生重大影响和制约的四种文学史观和三条现代性线索,并对这四种文学史观之间的内在冲突和对抗事件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和分析。
关键词 传统左翼文学史观 启蒙主义文学史观 晚清现代性文学史观 新左派文学史观
下载PDF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观之嬗变述略 被引量:1
3
作者 徐中原 《学术交流》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48-150,共3页
纵观20世纪的中国文学史的研究与编撰,在不同历史阶段形成了不同的文学史观,主要有20—40年代的进化论文学史观,50—60年代的阶级论文学史观,80—90年代末的多元化文学史观,包括美学文学史观、心理文学史观、人性文学史观、进化论文学... 纵观20世纪的中国文学史的研究与编撰,在不同历史阶段形成了不同的文学史观,主要有20—40年代的进化论文学史观,50—60年代的阶级论文学史观,80—90年代末的多元化文学史观,包括美学文学史观、心理文学史观、人性文学史观、进化论文学史观、体式文学史观,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史观 进化论文学史观 阶级论文学史观 多元化文学史观
下载PDF
当代文学转型与创新的现实状态及特点研究——评《当代文学的转型与新创:互联网时代的文学史观察》
4
作者 李玲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7期I0007-I0007,共1页
《当代文学的转型与新创:互联网时代的文学史观察》是一部关于当代文学转型与创新的研究著作,对于当代文学的现实状态及特点作了深入探讨。该书涉及新媒体语境与“文学史的终结”、流变与转型、文学的世纪之交与“80后”的诞生、关于新... 《当代文学的转型与新创:互联网时代的文学史观察》是一部关于当代文学转型与创新的研究著作,对于当代文学的现实状态及特点作了深入探讨。该书涉及新媒体语境与“文学史的终结”、流变与转型、文学的世纪之交与“80后”的诞生、关于新中国文学70年的几个文学史问题等多个主题。第一章聚焦新媒体语境下的文学史观,探讨了文学史是否存在终结的可能性。作者提出了一种新的文学批评立场,挑战传统的文学史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文学 新中国文学 文学史观 文学批评 现实状态 互联网时代 转型与创新 新媒体语境
下载PDF
古诗文专题教学中学生文学史观建构的价值及其实现
5
作者 郑艳 葛妍 《教学与管理》 2023年第33期80-85,共6页
古诗文专题教学是帮助中学生建构起中国文学史的框架与脉络,进而形成文学史观的有效途径。文学史观的建立可以帮助学生改变对作品“望文生义”的表层认知和“盲人摸象”的微观解读,也打破了对作者“以偏概全”的单一印象,同时避免了文... 古诗文专题教学是帮助中学生建构起中国文学史的框架与脉络,进而形成文学史观的有效途径。文学史观的建立可以帮助学生改变对作品“望文生义”的表层认知和“盲人摸象”的微观解读,也打破了对作者“以偏概全”的单一印象,同时避免了文学知识介绍的“蜻蜓点水”。以不同文体为专题,梳理文体的发展脉络;以主要流派为专题,分析流派的风格特点;以重要作家为专题,建构作者的全人框架;以同一主题为专题,品味作品的多重意蕴,这将是古诗文专题教学中帮学生建构文学史观的重要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诗文专题教学 文学史观 中国文学史
下载PDF
进化文学史观与文学史研究实践 被引量:7
6
作者 朱德发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9-38,共10页
文学史观之于文学史研究至关重要,而进化文学史观则是研究中国现代文学史不可或缺的;它承续了我国古文论中之进化思想因素,又自觉借鉴了西方现代进化文学史观,在五四文学革命时期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进化文学史观,以胡适、茅盾为代表的... 文学史观之于文学史研究至关重要,而进化文学史观则是研究中国现代文学史不可或缺的;它承续了我国古文论中之进化思想因素,又自觉借鉴了西方现代进化文学史观,在五四文学革命时期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进化文学史观,以胡适、茅盾为代表的新文学先驱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尝试运用进化文学史观研究并书写了外国或中国文学史,显示出进化文学史观的主要功能特点与突出缺欠;进化文学史观用于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与阶级论文学史观相比异大于同得小于失,同现代性文学史观相比同大于异失小于得,惟有现代国家文学史观取其所长避其所短,方可视为科学的文学史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文学史 进化文学史观 阶级论文学史观 现代性文学史观
下载PDF
论文学史观的时间意识
7
作者 冯紫璇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6期12-19,共8页
文学史观的研究在文学史研究中占据重要地位,而文学史观通常无法绕开历史观、时间观及两者的关系问题。如何理解历史观与时间观这两大基本概念,并使之与文学史观建立内生联系,长期以来一直未受到足够重视。文学史观的发展与研究一直内... 文学史观的研究在文学史研究中占据重要地位,而文学史观通常无法绕开历史观、时间观及两者的关系问题。如何理解历史观与时间观这两大基本概念,并使之与文学史观建立内生联系,长期以来一直未受到足够重视。文学史观的发展与研究一直内嵌着时间观的问题,回溯文学史研究中时间性问题的研究现状,是挖掘文学史中时间观类型的基础。基于此,文学史中的时间观类型有循环史观、历史元叙事、解构主义叙事等三大观念。通过对“文学-历史意识-时间观”三层结构的深入探索,可以发现,不但能以时间观作为切入视角深入探讨文学史观的建构过程,而且能反向在文学史观内嵌的时间观基础上进一步探索、挖掘人们潜在的认知意识。具体而言,文学史观的认知意识可分为轮转与循环意识、进步与线性意识、局部与解构意识等三大类型。找出历史与时间之间新的关联性,探究时间概念的本质及其如何影响文学史观的发展与走向,继而从更多视角阐释文学史研究领域中时间的历史与哲学内涵,是文学史以及文学史观研究中亟待深入的话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意识 文学史观 元叙事 线性叙事 解构主义
下载PDF
《哈佛新编中国现代文学史》的时间结构——兼论王德威的文学史观
8
作者 李书安 《华文文学》 2023年第5期110-119,共10页
《哈佛新编中国现代文学史》中独异的时间结构集中体现了王德威对其文学史观的思考与实践,它与王德威先前的文学史观念一脉相承,也是对哈佛“新编文学史”系列编撰规则的部分遵循。此文学史的时间结构从时点和时序两方面对中国现代文学... 《哈佛新编中国现代文学史》中独异的时间结构集中体现了王德威对其文学史观的思考与实践,它与王德威先前的文学史观念一脉相承,也是对哈佛“新编文学史”系列编撰规则的部分遵循。此文学史的时间结构从时点和时序两方面对中国现代文学史编撰传统中线性进步的文学史时间进行解构:它以朴素的自然时序排列散在的“关键时刻”,以代替文学史中依赖进步历史观念而定的确定分期;并置、倒叙与“现在进行时”的多样时序体现出反线性前进的时序特征。此文学史对传统文学史时间建构的挑战以“双重祛蔽”的行动拆解了“革命时间”与“线性时间”之下蕴藏的观念;但这不能仅被视为基于“后学”诸理论的解构。王德威在此文学史中体现出的时间意识意在消泯现代历史时间观念造成的诸多对立,从而建构一种全新的可能——中国文学的诸种“现代性”或可以其本有面目浮现,中国现代文学史也能够得以在平和的心态之下被再次认识、探索与不断生成;但其中显见的局限性仍值得商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佛新编中国现代文学史 时间结构 文学史观
下载PDF
人文主义与文学史观新论——评孔范今《人文言说》《舍下论学》
9
作者 吴子璇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2023年第6期216-219,共4页
孔范今先生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研究的代表性学者,在将近半个世纪的学术生涯中,他著作等身,硕果累累,他关于现代文学史的起点和分期、历史结构的悖论性以及人文主义、人文文化的独特见解更是刷新了学界的传统认知,体现出他治史的学术雄... 孔范今先生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研究的代表性学者,在将近半个世纪的学术生涯中,他著作等身,硕果累累,他关于现代文学史的起点和分期、历史结构的悖论性以及人文主义、人文文化的独特见解更是刷新了学界的传统认知,体现出他治史的学术雄心和重构文学史的气魄。1997年孔范今主编的《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出版,该书提出了以人文主义作为文学史观建构的基础。2012年出版的《中国现代文学史》在人文主义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文学史观念的建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 文学史观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 人文主义 人文文化 孔范 悖论性 学术生涯
下载PDF
关于文学史观的建构——答《东方论坛》编者问 被引量:9
10
作者 朱德发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09年第1期42-51,共10页
五四文学思想性质和领导思想的研究,早已抛开"政治框架"的阶级定性,而纳入了人学范畴或现代性范畴进行探索与思考不过,至今我对五四文学的思想性质与领导思想的研究尚有些困惑;在文学史观研究上,我最看重的是"人学"... 五四文学思想性质和领导思想的研究,早已抛开"政治框架"的阶级定性,而纳入了人学范畴或现代性范畴进行探索与思考不过,至今我对五四文学的思想性质与领导思想的研究尚有些困惑;在文学史观研究上,我最看重的是"人学"文学史观与现代国家文学史观;探讨文学史观的意义是为了更切实地拓展、提高、充实、丰富研究主体自身,也有利于学科建设,有利于教学内容更新,有利于学术研究创新。目前文学史观的探讨存在两大急待解决的问题:其一,建立一个大家认可的价值标准或评价体系。其二,重解重评文学史的文学运动形态、文学理论形态和文学创作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四文学 现代性范畴 “人学”文学史观 现代国家文学史观 价值标准
下载PDF
主体论文学史观批判——以“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为例
11
作者 仲红卫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63-170,共8页
以“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概念为代表的主体论文学史观,是20世纪80年代现当代文学史研究中最具影响力的阐释范畴。主体论文学史观强调20世纪中国文学发展的“整体性”,要求将“文学史从社会政治史的简单比附中独立出来”,主体论文学史观... 以“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概念为代表的主体论文学史观,是20世纪80年代现当代文学史研究中最具影响力的阐释范畴。主体论文学史观强调20世纪中国文学发展的“整体性”,要求将“文学史从社会政治史的简单比附中独立出来”,主体论文学史观的这一诉求是针对革命文学史观而提出的,它是主体论文艺学在现当代文学研究领域内的具体化,也是新启蒙主义思潮的一个组成部分。本质主义的思维方式、进化论的历史观,以及隐含于这一范畴中的意识形态属性,导致主体论文学史观在90年代后走向衰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 革命文学史观 主体论文学史观 主体论文艺学
下载PDF
进化论的文学史观之再评价
12
作者 黄勇生 《社会科学论坛》 CSSCI 2015年第6期58-63,共6页
在文学史书写实践中,虽然我们的文学史观几经变迁,但归根结底,真正起基础性作用的只有一种,那就是进化论的文学史观。进化论的文学史观压抑了"文学性"的置疑不尽吻合历史事实。进化论的文学史观在中国新文学的生成过程中所起... 在文学史书写实践中,虽然我们的文学史观几经变迁,但归根结底,真正起基础性作用的只有一种,那就是进化论的文学史观。进化论的文学史观压抑了"文学性"的置疑不尽吻合历史事实。进化论的文学史观在中国新文学的生成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依然值得我们细细思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史观 进化论的文学史观 现代性
下载PDF
关系主义文学史观与当代文学、文化图景的重构
13
作者 郑润良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4期129-131,共3页
90年代以来当代文学史研究中相继出现了启蒙文学史观、新左派文学史观与关系主义文学史观的分野,尤其强调关系主义文学史观对当代文学、文化图景的重构意义,以期对90年代以来"重写文学史"活动有一个整体的观照与把握。
关键词 当代文学史观 关系主义文学史观
下载PDF
现代文学史观几种建构理念的评析
14
作者 王瑜 邱慧婷 《唐山学院学报》 2013年第2期45-48,97,共5页
现代文学史观是现代文学史编写的灵魂,决定着文学史著的品格。在近年来现代文学史观的诸多建构理念中,朱德发的"现代国家文学史观"、唐金海的"文学史观的‘长河意识’和‘博物馆意识’"、关纪新的"中华多民族... 现代文学史观是现代文学史编写的灵魂,决定着文学史著的品格。在近年来现代文学史观的诸多建构理念中,朱德发的"现代国家文学史观"、唐金海的"文学史观的‘长河意识’和‘博物馆意识’"、关纪新的"中华多民族文学史观"以及当前提出的"民国机制""民国文学史"等是其间产生较大影响、具有代表性的几种。梳理评判这些建构理念有助于合理认知当前研究的新发展,更有利于中国现代文学史治史理念研讨交流的深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国家文学史观 民国文学史 中华多民族文学史观
下载PDF
“新文学进化论”与世界文学史观──评美国“重构派”莫莱蒂教授的学说 被引量:6
15
作者 吴雨平 方汉文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27-34,共8页
作为美国"世界文学重构"的主体性理论观念之一,莫莱蒂的"新文学进化论"是19世纪以来的西方文学进化论在后工业化时代语境下的再现。达尔文进化论虽然曾经对西方社会科学与文学理论有一定影响,但其认识论与研究方法... 作为美国"世界文学重构"的主体性理论观念之一,莫莱蒂的"新文学进化论"是19世纪以来的西方文学进化论在后工业化时代语境下的再现。达尔文进化论虽然曾经对西方社会科学与文学理论有一定影响,但其认识论与研究方法的局限性早已暴露得相当明显。而莫莱蒂所提出的情节与风格的相互作用的论点,结合了形式主义与西方的世界体系学说所体现的历史观念,作为重构世界文学的创新性文学史观,突破了结构主义以来世界文学史共时史观及研究模式的束缚,对西方文学史观的理论更新仍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进化论 世界文学史重构 莫莱蒂 文学史观
下载PDF
“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文学史观的现代意义 被引量:13
16
作者 王齐洲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0-58,共9页
“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是中国文学史研究中最重要最有影响的文学史观 ,这一文学史观受到元明以来“一代之兴必有一代之绝艺”和“一代有一代之所胜”文体代嬗论的启发 ,同时超越传统的文体代嬗论而具有了鲜明的现代意义。其现代意义主要... “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是中国文学史研究中最重要最有影响的文学史观 ,这一文学史观受到元明以来“一代之兴必有一代之绝艺”和“一代有一代之所胜”文体代嬗论的启发 ,同时超越传统的文体代嬗论而具有了鲜明的现代意义。其现代意义主要表现在 :以西方现代文学观念作为观察中国文学发展的新视点 ,实现了文学观念的现代转换 ;将中国文学史建立在现代科学理论──进化论的基础之上 ,为认识中国文学发展规律提供了全新思路 ;提出了符合现代价值标准的文学评价尺度。当然也应该看到 ,这一文学史观也存在自身的理论缺陷 ,需要进行科学的分析和总结 ,以便建立起更加符合中国文学发展实际的真正体现现代思想观念的文学史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体 时代 文学史观 进化论 现代意义
下载PDF
两个“晚明”在现代中国的复活——鲁迅与周作人在文学史观上的分野和冲突 被引量:12
17
作者 郝庆军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26,共26页
"晚明"及小品的复兴在现代文学史上是一个显要话题,对此有过不少讨论和研究,但同是"晚明",却有不同的叙述,而且两种叙述曾有过一场对话和交锋,这似乎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探究"晚明"如何进入文学史,对两... "晚明"及小品的复兴在现代文学史上是一个显要话题,对此有过不少讨论和研究,但同是"晚明",却有不同的叙述,而且两种叙述曾有过一场对话和交锋,这似乎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探究"晚明"如何进入文学史,对两种叙述同样给予足够的关注,并辨析这两种叙述及其冲突的诸多面相,也许有助于我们更确切深入地理解文学史复杂幽深的一面。两个"晚明",其实是两种立场,两种对现实的态度。风花雪月,雅致幽韵自然是晚明的一个方面,但把它看作晚明的全部或者是主流,显然不智。鲁迅钩索文籍,查考野史,发现了一个血腥与虐杀的晚明,无非是提请陶醉于性灵小品的君子,睁眼观察历史,注意现实。鲁迅发现的晚明中自然还包含一个"东林",并试图从东林党人的命运中观察出民间的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史观 晚明 鲁迅 现代中国 周作人 分野 复活 性灵小品
下载PDF
中华多民族文学史观的反思 被引量:3
18
作者 曹顺庆 高小珺 《学术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15-119,共5页
自20世纪80年代"重写中国文学史"的口号提出后,关于文学史的重写一时间成为热门话题。然而对于少数民族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中长期缺席的现状,理应追溯至历史源头重新反思。我们不仅需要明晰从古代民族史观到多元民族史观的转变... 自20世纪80年代"重写中国文学史"的口号提出后,关于文学史的重写一时间成为热门话题。然而对于少数民族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中长期缺席的现状,理应追溯至历史源头重新反思。我们不仅需要明晰从古代民族史观到多元民族史观的转变,更需要还原历史风貌、重建多民族文学史观,意识到少数民族文学在中华民族文学中的重要构成,将其重新纳入中国文学史的研究视野并发扬光大。只有在新型文学史观的指导下,才有望迎来中国文学史的新生,拓展多元共生的民族格局与广阔的发展前景。这对少数民族群体利益的维护、民族团结乃至国家的长治久安和未来的发展都意义深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多民族 文学史观 少数民族文学 中华民族文学史
下载PDF
中国文学史观的反思与建构 被引量:6
19
作者 赵敏俐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81-88,共8页
在百年来的中国文学史研究中,将古代文学现代化、将中国文学研究西方化、将文学研究政治化,是最值得反思的三个方面。《中国诗歌通史》的撰写,就是在这种反思基础上的新的尝试。站在世界文化的立场上揭示中国诗歌的艺术本质,阐释其民族... 在百年来的中国文学史研究中,将古代文学现代化、将中国文学研究西方化、将文学研究政治化,是最值得反思的三个方面。《中国诗歌通史》的撰写,就是在这种反思基础上的新的尝试。站在世界文化的立场上揭示中国诗歌的艺术本质,阐释其民族文化特征,是新时期文学史写作的重要使命,为此我们确立了"通古今之变"和"观中西之别"的新的文学史观。文学史的目的不是为了"总结规律",而是为了"描述经验"。将诗歌通史的写作立足于对每一时段的充分研究之上,写出每一时代中国诗歌发展的独特风貌,是我们这部《中国诗歌通史》在具体写作中努力的目标,也是其重要的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化 文学史观 反思与构建 通古今之变 中西之别
下载PDF
进化论思想与中国现代文学史观 被引量:5
20
作者 谢应光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32-135,共4页
文学史观受历史哲学观的制约。作为近现代中国主要哲学思想之一 ,进化论思想深刻地影响着中国现代文学史观。但中国式的进化论思想有其严重局限 ,要突破既有的中国现代文学史观 。
关键词 历史 文学史观 进化论 思维模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