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福建女作家现代文学图谱概观
1
作者 林丹娅 周师师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09-216,共8页
闽地文化与女性身份是福建女作家建构自我身份认同的重要方式。根基深厚的儒家文化和开放性的海洋文化,糅合了闽地自然地理与地域环境,形成福建女作家柔净、温良、博爱而不乏机敏、尖锐、灵动的普适性心灵结构,这是她们的共性。这种共... 闽地文化与女性身份是福建女作家建构自我身份认同的重要方式。根基深厚的儒家文化和开放性的海洋文化,糅合了闽地自然地理与地域环境,形成福建女作家柔净、温良、博爱而不乏机敏、尖锐、灵动的普适性心灵结构,这是她们的共性。这种共性又与女作家个体境遇及个性特质相糅合,在现当代文学书写活动中,不断投射产出特有的创作品质。她们的存在不仅丰富了中国现当代文学版图,更成为福建弥足珍贵的文学、文化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女作家 女性文学 地域文化 文学图谱
下载PDF
阐释的有效性与文学图谱的重构——从胡适《白话文学史》说起
2
作者 田恩铭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4-17,35,共5页
从白话与文言的两个谱系的并立到文学史书写的多元格局生成,逐渐打破了以正史《文苑传》叙述体例为中心的书写模式。学术精英们的解读对象往往是文学经典,而文学经典存在着一个被接受和认可的过程。传统的文学史观显然是服从于史学观的... 从白话与文言的两个谱系的并立到文学史书写的多元格局生成,逐渐打破了以正史《文苑传》叙述体例为中心的书写模式。学术精英们的解读对象往往是文学经典,而文学经典存在着一个被接受和认可的过程。传统的文学史观显然是服从于史学观的,他们不会也不能把文学建构成为一个独立的谱系,文学史观是在史学观念的统治下被有限地呈现出来。于是,要想打破数千年形成的话语书写惯例就需要新思想的介入,随之瓦解了以人物谱系为中心的传统书写格局。文学史的创造性书写需要,一旦学术前沿的成果积累足以改变现有的叙述格局,一场"重写文学史"的运动就会展开了。新材料的发现,新方法的运用,新观念的萌生都要以各自的姿态汇入文学史的本文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 阐释 有效性 文学图谱
下载PDF
文化原型与文学意象视野下的《牡丹亭》 被引量:2
3
作者 焦中栋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37-143,共7页
弗莱认为神话赋予仪式以原型意义,上古时期"禖""礿"祭祀,既是生育神话的仪式化表现,也是众多情爱主题文学作品的文化原型。《牡丹亭》在呼唤爱情、反抗礼教、礼赞人欲的主题之内,蕴藏着中国传统文学中长期隐匿的高... 弗莱认为神话赋予仪式以原型意义,上古时期"禖""礿"祭祀,既是生育神话的仪式化表现,也是众多情爱主题文学作品的文化原型。《牡丹亭》在呼唤爱情、反抗礼教、礼赞人欲的主题之内,蕴藏着中国传统文学中长期隐匿的高禖崇拜。杜丽娘即是高禖的化身,"游园""惊梦"等情节是《礼记·月令》《诗经·溱洧》等描写的古代仲春风俗和先民信仰的再现。从先秦文学到汤显祖的时代,这个文化原型的接续具有鲜明的脉络,可以形成一个完整的文学图谱。这正是《牡丹亭》"惊心动魄"的力量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亭》 禖礿 文化原型 文学图谱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