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世界文学”语境下的中国文学史书写——兼论《文学大纲》的学术史意义
1
作者 李俊 《广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78-183,共6页
1924年1月起由《小说月报》刊登的《文学大纲》,至1927年1月,共连载42章,出版时补全为46章,是中国人撰写"世界文学史"首次大篇幅融入中国文学内容的尝试,其处处关注中国文学在世界文学史中的定位,是力图为当时在世界文坛处于&... 1924年1月起由《小说月报》刊登的《文学大纲》,至1927年1月,共连载42章,出版时补全为46章,是中国人撰写"世界文学史"首次大篇幅融入中国文学内容的尝试,其处处关注中国文学在世界文学史中的定位,是力图为当时在世界文坛处于"失语"状态的中国文学争取学术地位的时代体现,也是新文化运动者借以重估中国古代文学价值的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大纲 文学史书写 世界文学 语境
下载PDF
“世界文学”语境下的中国文学史书写——兼论《文学大纲》的学术史意义
2
作者 李俊 《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5年第3期68-73,共6页
1924年1月起由《小说月报》刊登的《文学大纲》,至1927年1月,共连载42章,出版时补全为46章,是中国人撰写“世界文学史”首次大篇幅融入中国文学内容的尝试。处处关注中国文学在世界文学史中的定位,力图为当时在世界文坛处于“失语... 1924年1月起由《小说月报》刊登的《文学大纲》,至1927年1月,共连载42章,出版时补全为46章,是中国人撰写“世界文学史”首次大篇幅融入中国文学内容的尝试。处处关注中国文学在世界文学史中的定位,力图为当时在世界文坛处于“失语”状态的中国文学争取学术地位的时代体现?也是新文化运动者借以重估中国古代文学价值的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大纲 文学史书写 世界文学 语境
下载PDF
“译述文论”的历史性考察——论《文学大纲》之翻译 被引量:1
3
作者 徐臻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2期90-97,共8页
“译述文论”作为一种特殊的翻译文论类型,有着独特的文学史和文化意义,有必要对其进行历史性的考察和研究。《文学大纲》作为当时“译述文论”的典型,具有以下特征:译者采用了译著不分的翻译方式,有意模糊了翻译与创作的界限;译文充分... “译述文论”作为一种特殊的翻译文论类型,有着独特的文学史和文化意义,有必要对其进行历史性的考察和研究。《文学大纲》作为当时“译述文论”的典型,具有以下特征:译者采用了译著不分的翻译方式,有意模糊了翻译与创作的界限;译文充分体现了对“五四”新文学发展的支持;强化中国文学内容,消除原著对中国文学的误解,以此构建世界文学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大纲 郑振铎 翻译文论 译述文论
下载PDF
一九二〇年代文学史写作探寻——《中国文学史大纲》到《中国文学进化史》 被引量:1
4
作者 马春景 《社会科学论坛》 CSSCI 2016年第9期115-122,共8页
谭正璧于1924年完成了《中国文学史大纲》,以此为基础于1929年另作《中国文学进化史》,在进化文学观、纯文学观、俗文学观及新文学观各方面都得到相当程度拓展,其不仅与20世纪初,也与当下文学史写作观念、方法殊为不同,改写过程彰显了1... 谭正璧于1924年完成了《中国文学史大纲》,以此为基础于1929年另作《中国文学进化史》,在进化文学观、纯文学观、俗文学观及新文学观各方面都得到相当程度拓展,其不仅与20世纪初,也与当下文学史写作观念、方法殊为不同,改写过程彰显了1920年代语境下文学史家的无数调试、激进与热望,及"五四"文学史观至今诸多元素的残存和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谭正璧 《中国文学大纲 《中国文学进化史》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新文学史的建构——以《〈中国新文学史〉教学大纲》为例 被引量:3
5
作者 杨勇 李丹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6期110-113,共4页
建国后,《〈中国新文学史〉教学大纲》第一次将中国新文学史作为一门学科确定下来,也是第一次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新文学史学科相结合,为20世纪50年代的文学史书写提供了一个范例。《大纲》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服从于新的意识形态,是毛泽... 建国后,《〈中国新文学史〉教学大纲》第一次将中国新文学史作为一门学科确定下来,也是第一次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新文学史学科相结合,为20世纪50年代的文学史书写提供了一个范例。《大纲》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服从于新的意识形态,是毛泽东的政治、文艺思想在新文学研究领域的演绎。新文学史的"革命知识论"与阶级斗争话语模式也在《大纲》的指导下初步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中国新文学史》教学大纲 阶级 毛泽东
下载PDF
从周群玉的《白话文学史大纲》看文学史书写体例的现代转型
6
作者 彭娟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第3期107-112,共6页
周群玉的《白话文学史大纲》以白话文学史的书写作为创造新文学的基础与建设新文学的门径,呼应了当时语体和学术的现代转型趋势。相比前辈学者,他具有更加明确的纯文学史观;在文学批评方法上,他吸收了泰纳的"种族、环境和时代"... 周群玉的《白话文学史大纲》以白话文学史的书写作为创造新文学的基础与建设新文学的门径,呼应了当时语体和学术的现代转型趋势。相比前辈学者,他具有更加明确的纯文学史观;在文学批评方法上,他吸收了泰纳的"种族、环境和时代"三因素学说以及法国温彻斯特的文学批评理论,着眼于揭示文学与环境的关系,注重时代精神对于文学的影响。他于书中专设"中华民国文学"一章,有意识地将民国文学作为新文学的起点,实开民国文学之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群玉 《白话文学大纲 文学史书写体例 中华民国文学 现代转型
下载PDF
顾实《中国文学史大纲》初探
7
作者 刘思媛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8年第7期42-46,共5页
顾实是民国时期一位颇受争议的学者。其代表作《中国文学史大纲》一经问世,就被当时武断的新文化阵营嗤之以鼻,全面否定,然而这些略带恶意的评价不足以掩盖这部文学史的学术价值。文章首先介绍了作者生平,其次考察了《中国文学史大纲》... 顾实是民国时期一位颇受争议的学者。其代表作《中国文学史大纲》一经问世,就被当时武断的新文化阵营嗤之以鼻,全面否定,然而这些略带恶意的评价不足以掩盖这部文学史的学术价值。文章首先介绍了作者生平,其次考察了《中国文学史大纲》一书的版本和主要内容,最后是平议该书之优缺点。在20世纪中国文学史写作的宏伟版图上,顾著《中国文学史大纲》无疑是一部自具特色的文学史著作,虽遭遇差评,几乎被人遗忘,但瑕不掩瑜,其中包含新颖的学术观点和丰富的知识要点有助于我们今天中国文学史的学习与参考。不过,书中存在的漏洞与缺点不容回避,至今仍有警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顾实 《中国文学大纲 民国时期 文学 回顾与反思
下载PDF
早期中国文学史寻找世界定位的焦虑与尝试
8
作者 李俊 《文教资料》 2015年第8期1-2,共2页
在二十世纪初中国文学史撰著井喷的年代,郑振铎以一己之力,编撰出世界文学史性质的《文学大纲》,试图以"世界的意识"重新讲述一个有关"中国古代文学"的故事,并借中国文学的"在场"确立其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
关键词 文学大纲 世界意识 中国文学史地位
下载PDF
关于郑振铎《中国俗文学史》的再思考
9
作者 张宗原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6期56-58,共3页
一、时代与学术的思考 真正的学术著述当不以时代的迁徙而失其珍贵的价值;而其中很多学术著作的真正价值,其为人们认识,或须假以时日。不是在其诞生时名世,而是在若干年代后的某一天,它被偶然地(也是必然地),在箧锁尘封中再度“发现”时... 一、时代与学术的思考 真正的学术著述当不以时代的迁徙而失其珍贵的价值;而其中很多学术著作的真正价值,其为人们认识,或须假以时日。不是在其诞生时名世,而是在若干年代后的某一天,它被偶然地(也是必然地),在箧锁尘封中再度“发现”时,它的价值才得以回归。这样的事,是屡见不鲜的。 当郑振铎《中国俗文学史》于1938年出版问世以来,立即遭到来自各方面的批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学 郑振铎 《白话文学史》 再思考 文学 《宋元戏曲史》 讲唱文学 文学大纲 插图本 学术思想
下载PDF
郑振铎与比较文学
10
作者 黄高宪 《闽江学院学报》 1998年第3期51-56,共6页
关键词 比较文学 比较研究 郑振铎 文学大纲 文学作品 诗经 中国文学 楚辞 文学现象 文学的比较
下载PDF
从三十年代图书中版权页前书目广告谈信息的回归
11
作者 郑豫广 《蒲峪学刊》 1995年第2期41-42,共2页
从三十年代图书中版权页前书目广告谈信息的回归郑豫广三十年代出版的图书,书后有参考书目、文献索引、新书广告、出版动态等,是中国出版物中最盛行、最迅捷、最省力的一种文献情报信息宣传栏目。在特定时代,出版社、书商为了互相竞... 从三十年代图书中版权页前书目广告谈信息的回归郑豫广三十年代出版的图书,书后有参考书目、文献索引、新书广告、出版动态等,是中国出版物中最盛行、最迅捷、最省力的一种文献情报信息宣传栏目。在特定时代,出版社、书商为了互相竞争,扩大书源的出路,扩展读者影响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十年代 引用率 版权页 参考书目 旧信息 师范大学图书馆 文学大纲 现代应用文 中国近代文化界 王阳明
下载PDF
The Task-Based Approach: Noticing and Attention Management Tasks to Enhance Written Production
12
作者 Anna Rita Tamponi 《Sino-US English Teaching》 2012年第11期1637-1649,共13页
The paper reports the results of a field study which was carried out at the Language Centre of the University of Naples and originated in the observation that learning the Italian language was not perceived by ab init... The paper reports the results of a field study which was carried out at the Language Centre of the University of Naples and originated in the observation that learning the Italian language was not perceived by ab initio students as connected to their personal and academic experiences. The claim of this research is that a procedural syllabus based on texts and tasks facilitates both the acquisition of Italian as a foreign language and the integration of language and content. Each text proposed to the learners was accompanied and enhanced by pre-, while-, and production-tasks. A particular emphasis was assigned to noticing and attention management tasks in the pre and while phase Production tasks in a later phase favoured interlanguage development by combining representational structures with controlled attention. The method of the study was a combination of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pproach at any stage. Measures for written production during the course and to assess final exams were: Holistic Rating (fluency and creativity), Accuracy Ratios (intelligibility index and error index), and Complexity Ratios (dependent and coordinate clauses per t-units ratio and re-elaboration of a model or text type). At the final exams, Texts and tasks learners outperformed non-texts and tasks learners. In conclusion, an input related to personal and/or academic interests, to be processed through tasks, allowed learners a rapid interlanguage change and develop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ocedural syllabus integration of language and content noticing and attention management tasks TEXTS
下载PDF
国家意志下移与现代文学史建构——以1959年《山东大学中国现代文学史教学大纲(初稿)》为考察中心
13
作者 慕江伟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 2019年第4期250-259,共10页
新文学史的撰写与讲授在1949年之前各有特点,如朱自清编写的《中国新文学研究纲要》和周扬编写的《新文学运动史讲义提纲》,各代表了对新文学成就及其价值的个性化判断。不过,多元的写史路径从1949年开始向单一的政治话语模式转变。1949... 新文学史的撰写与讲授在1949年之前各有特点,如朱自清编写的《中国新文学研究纲要》和周扬编写的《新文学运动史讲义提纲》,各代表了对新文学成就及其价值的个性化判断。不过,多元的写史路径从1949年开始向单一的政治话语模式转变。1949年7月召开的第一次文代会上,周扬代表解放区文艺作了题为《新的人民的文艺——在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上关于解放区文艺运动的报告》,正式将"新的人民的文艺"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艺方向确立下来。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第46条明确申明"人民政府应有计划有步骤地改革旧的教育制度、教育内容和教学法"①。政策转向造成以往新文学史叙述模式已不再符合新政权的主流意识形态,更不适合大学教学使用,促使研究者在20世纪50年代编撰出了一系列中国新文学史"教学大纲"。这些"教学大纲"历经"尝试——雏形——成熟——落实"四个阶段,最终实现了国家意志在现代文学史建构中的贯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文学史教学 中国新文学 《山东大学中国现代文学史教学大纲(初稿)》 文学史建构
原文传递
朱东润先生研治中国文学批评史的历程——以先生自存讲义为中心 被引量:2
14
作者 陈尚君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0-19,175,共10页
朱东润先生著《中国文学批评史大纲》,1944年由开明书店出版,是中国文学批评史奠基著作之一。本文利用朱先生本人保存的从1932年到1961年的六种讲义和手稿,力图较详尽、准确地梳理朱先生一生研究文学批评史的轨迹,并努力还原从最初的开... 朱东润先生著《中国文学批评史大纲》,1944年由开明书店出版,是中国文学批评史奠基著作之一。本文利用朱先生本人保存的从1932年到1961年的六种讲义和手稿,力图较详尽、准确地梳理朱先生一生研究文学批评史的轨迹,并努力还原从最初的开课讲义,迭经多次增订删改,直到《大纲》出版的过程。对《大纲》已经佚失的1937年修订本下半部的面貌,也尽量给予介绍和追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东润先生 中国文学批评史 讲义 《中国文学批评史大纲
原文传递
中国现代学制文学教育中的杜甫形象
15
作者 刘明华 《社会科学文摘》 2017年第7期111-113,共3页
现代学制与教育是集中传播现代文明成果,建构现代知识体系,培养现代学术观念的重要一环。从这一角度审视杜甫其人其诗的论著尚未出现。杜甫千年'诗圣'的地位在百年现代化的文学教育中是如何呈现的?这是本文探讨的内容。文学与音... 现代学制与教育是集中传播现代文明成果,建构现代知识体系,培养现代学术观念的重要一环。从这一角度审视杜甫其人其诗的论著尚未出现。杜甫千年'诗圣'的地位在百年现代化的文学教育中是如何呈现的?这是本文探讨的内容。文学与音乐:杜甫进入现代教育之始所谓文学教育,即现代学制中的小学、中学和大学中的文学史和语文课的教育。从课程上看,主要包括中小学阶段的语文课程与大学阶段的中国文学史课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甫 文学史家 写实主义 诗圣 现实主义 中国文学大纲 杜诗选 文学教育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