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理性的僭妄——对文学定义的引申性述评 被引量:1
1
作者 赵江滨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3年第3期23-28,共6页
在汇集大量理论和创作资料的基础上,对聚讼纷纭的文学定义进行了清理和思考。分别从认识论、语言学、审美和创作的角度,归纳分析了既往文学定义的诸般理论偏颇。在对各种不同观点进行了深入的辨析和思考后,力图揭示目前文学定义存在的... 在汇集大量理论和创作资料的基础上,对聚讼纷纭的文学定义进行了清理和思考。分别从认识论、语言学、审美和创作的角度,归纳分析了既往文学定义的诸般理论偏颇。在对各种不同观点进行了深入的辨析和思考后,力图揭示目前文学定义存在的理性偏执与文学的生命感性之间的矛盾;认为,传统文学研究中定义对文学的片面性施加是人类理性对生命创造力的僭妄,这是导致文学定义致命局限的根本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定义 认识论 文学语言 文学审美 文学创作 理性
下载PDF
中国现代“文学定义”之肇始——以周作人《论文章之意义暨其使命因及近时论文之失》为考察对象
2
作者 尹传兰 刘锋杰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5期57-61,共5页
有关周作人文学定义活动的研究,大都聚焦于他在"五四"时期发表的《人的文学》、《平民文学》等。其实,此前10年,周作人在发表《论文章之意义暨其使命因及近时论文之失》时就开始了文学的重新定义活动,并与王国维、鲁迅一起宣... 有关周作人文学定义活动的研究,大都聚焦于他在"五四"时期发表的《人的文学》、《平民文学》等。其实,此前10年,周作人在发表《论文章之意义暨其使命因及近时论文之失》时就开始了文学的重新定义活动,并与王国维、鲁迅一起宣布了中国现代文学观念的诞生。周作人的文学定义突出了文学的精神特性及作用特点,并体现了启蒙性与自由性,代表了前"五四"时代文学定义的最高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作人 文学定义 审美 启蒙 自由
下载PDF
1957年文论教材中“文学定义”模式及其定义路径
3
作者 尹传兰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42-148,共7页
1957年的文论教材中有关文学的定义可概括为:在属性上,认为文学是上层建筑之一种;在反映方式上,认为文学是依靠艺术形象反映现实;在传播媒介上,认为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呈现出上层建筑论加形象特征论加语言媒介论的三重叠加式的定义模... 1957年的文论教材中有关文学的定义可概括为:在属性上,认为文学是上层建筑之一种;在反映方式上,认为文学是依靠艺术形象反映现实;在传播媒介上,认为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呈现出上层建筑论加形象特征论加语言媒介论的三重叠加式的定义模式。而这种文学定义模式的择定很明显在哲学层面上是受到了列宁反映论的影响,与斯大林对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个性化"解读有关,与日丹诺夫、季摩菲耶夫、毕达可夫的理论传播有关。从唯物论哲学中推论文学性质,而非从创作实践中推论文学性质,就造成了日后文学继续被政治绑缚,继续成为政治的工具的历史命运,有关文学的特质问题由于一直受逻辑层面的纠扰也就没有真正得到学理层面的落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57年 文论教材 文学定义 上层建筑 意识形态
下载PDF
20世纪80年代以来有关“文学定义”研究的状况与反思
4
作者 尹传兰 《黑龙江社会科学》 CSSCI 2016年第6期127-131,共5页
近年来,对文学定义的研究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文论教材中文学定义的历史梳理;二是对文艺学学术史、文学理论史、文学批评史进程中关于文学定义的演替研究;三是对文学定义进行定义的途径及构成要素的分析。由此展开了几次大型的论... 近年来,对文学定义的研究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文论教材中文学定义的历史梳理;二是对文艺学学术史、文学理论史、文学批评史进程中关于文学定义的演替研究;三是对文学定义进行定义的途径及构成要素的分析。由此展开了几次大型的论争,对优化文学定义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但从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相关定义还只停留于外缘性研究,并未真正触及文学内部的奥秘。从文学起源与创作实践看,若想找到更好的定义途径则需要既注重文学与外部因素的关联,更要注重文学的内部构成要素在不同语境中的组合方式,而提出审美实践论下的文学起源性质与功能性质相结合的定义思路,则显得更加切实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定义 构成要素 起源性质 功能性质 审美实践
下载PDF
言语行为批评对理论文学定义和特征的探讨 被引量:1
5
作者 张瑜 《求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69-171,共3页
言语行为批评是当代唯一来自英美分析哲学传统的西方有影响的批评理论流派,本文集中考察了言语行为批评对文学定义和特征问题的讨论,认为大致存在两种矛盾的观点:一是强调文学话语悬置性;一是强调文学话语的交往性。
关键词 奥斯汀 言语行为 文学定义
下载PDF
1950年代:“本质—特征论”文学定义的形成及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刘锋杰 许丽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90-101,182,共12页
1950年代形成了"本质—特征论"的文学定义,即先界定文学的意识形态本质,再界定文学是用形象的方式来反映社会生活、体现意识形态的特征。这一定义的思维方式是先界定事物的普遍性,再界定事物的特殊性,突出事物的普遍性关联,... 1950年代形成了"本质—特征论"的文学定义,即先界定文学的意识形态本质,再界定文学是用形象的方式来反映社会生活、体现意识形态的特征。这一定义的思维方式是先界定事物的普遍性,再界定事物的特殊性,突出事物的普遍性关联,轻视事物的独特性质的揭示,使得文学研究本应着重研究文学的特殊性成为空话,不利于认识文学自身的规律。1980年代的文学审美论试图突破这种定义方式,但1990年代以来,反本质主义的文学语境论再次回到从事物的关联性定义事物的思维老路,文学自身本质问题受到质疑,弱化了文学与审美关联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质—特征论 文学定义 事物的特殊性 文学自身 语境论
原文传递
文学定义嬗变的文化分析——近70年文学理论发展的一个考察 被引量:2
7
作者 金永兵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11,共11页
近70年来,对“文学”的定义随时代的发展呈现出变动中的阶段性样态。这一流变呈现为从“反映论”“审美论”到当下的“审美终结论”“文学终结论”等。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初的“反映论”,与古典主义文论和美学呈现亲缘关系。“反映论... 近70年来,对“文学”的定义随时代的发展呈现出变动中的阶段性样态。这一流变呈现为从“反映论”“审美论”到当下的“审美终结论”“文学终结论”等。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初的“反映论”,与古典主义文论和美学呈现亲缘关系。“反映论”与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政治、经济、社会实践的合拍性,实质上是在政治—经济和文化—审美领域上对“卡夫丁峡谷”的双重跨越。而80年代以降审美现代性的发生,则是在这场跨越后,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生活的新的美学表达。中国的审美现代性是采纳西方审美现代性与社会现代性的双重逻辑来发展自身的,当代中国审美自律和艺术的独立性并未被真正强调,可以说中国并未形成现代西方意义的审美现代性。考察近70年来“文学”定义的流变之意义,是在审美泛化的当下社会探索“定义”文学的新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定义 文化分析 近70年 文学理论 审美现代性
原文传递
文学定义嬗变的文化分析
8
作者 金永兵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 2020年第1期89-90,共2页
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如火如荼地展开,以工业大发展为主潮的时代经济和政治思想渗透到文化领域中,文学在“社会现代性”的询唤中被定义。但是,不是说社会及其政治是现代化的,其审美指向便是现代性的。
关键词 文学定义 社会现代性 思想渗透 审美指向 现代化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80年代 文化
原文传递
“作品中心”与“民族文学”的新定义 被引量:1
9
作者 罗漫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67-175,共9页
"民族文学"又称"少数民族文学"或"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从1979年迄今,创作界与学术界对"民族文学"的定义,一直雄踞着"作者中心"观念。民族文学具有两种形态,即独享型民族文学与共享... "民族文学"又称"少数民族文学"或"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从1979年迄今,创作界与学术界对"民族文学"的定义,一直雄踞着"作者中心"观念。民族文学具有两种形态,即独享型民族文学与共享型民族文学。独享型民族文学,特指作者必须是某个少数民族成员,作品只可单一民族独享,亦即以作者为中心。共享型民族文学,特指作品必须以少数民族为主题,可以多个民族共享,亦即以作品为中心。由此分析归纳出"民族文学"的新定义:"民族文学,即表现中国少数民族的生活、历史、性情与想象的文学及其理论与批评。"当作者中心的惯性表述转换为民族主题亦即作品中心的新型表述之后,定义的边界得以开放与扩展。倘若学术界能够尝试以作品为中心,必将重组并展示出以民族为主题的民族文学的全貌与更多特性。民族文学史的撰述也将融贯着国内多民族视野甚至国际民族视野,更为热烈的叙述景象和挑战心力极限的新型史体也将随之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文学”新定义 作者中心 作品中心 跨民族写作 多民族共享
下载PDF
比较文学发展的反思 被引量:2
10
作者 曹顺庆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53-58,共6页
自歌德于1827年提出“世界文学”这一概念起,比较文学便由隐至显,一百多年来,它已从一株幼苗长成了一棵枝繁叶茂,硕果累累的参天大树。但这并不意味着比较文学研究的漫漫求索途中就一帆风顺,恰恰相反,自第一部比较文学理论著作出版迄今... 自歌德于1827年提出“世界文学”这一概念起,比较文学便由隐至显,一百多年来,它已从一株幼苗长成了一棵枝繁叶茂,硕果累累的参天大树。但这并不意味着比较文学研究的漫漫求索途中就一帆风顺,恰恰相反,自第一部比较文学理论著作出版迄今,比较文学始终“危机”四伏。无论是早期意大利美学家克罗齐对比较文学的批评与责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文学 比较文学定义 总体文学 比较研究 危机 意大利 比较文学研究 民族文学 美国学者 法国学派
下载PDF
论中国文学与文学的发展观──就《中国文学史·导论》与章培恒先生商榷 被引量:1
11
作者 朱志荣 《江淮论坛》 CSSCI 1997年第1期95-103,共9页
关键词 《中国文学史》 文学作品 文学发展观 社会生活 人性 文学定义 文学形式 生命节律 无我之境 有我之境
下载PDF
约翰·凯里的报告文学观
12
作者 吴松江 《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3期37-43,共7页
英国当代著名的文学批评家,牛津大学墨顿学院英语文学名誉教授约翰·凯里在其主编的《费伯报告文学选》的前言中,从报告文学定义、报告文学质量的评判标准和报告文学的社会意义等方面论述了他的报告文学观,其观点新颖鲜明,独树一帜。
关键词 约翰·凯里 报告文学定义 评判标准 社会意义
下载PDF
文学概念刍议
13
作者 任洪玲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 2010年第3期32-33,共2页
很多大师先哲们都曾对文学这一问题进行过探讨,而且这个问题至今被人们津津乐道,每一种探讨都在其论述中有其合理性和启发性,也都有被质疑和推翻的可能性。本文旨在尝试站在巨人们的肩膀上谈谈我对文学的一点想法。
关键词 文学 文学定义 概念
下载PDF
文学诗性与文学语言——关于中国当代文学的两则思考
14
作者 仕永波 《青海社会科学》 CSSCI 2017年第5期170-175,共6页
"诗性"和"语言"应是文学的两个鲜明而突出的表征,也是衡量文学作品价值的重要标尺,同时也应是"定义文学"时两个必须抓住的关键因子。令人颇感遗憾的是,综观中国当代文学的整体创作,却存有"小说诗性... "诗性"和"语言"应是文学的两个鲜明而突出的表征,也是衡量文学作品价值的重要标尺,同时也应是"定义文学"时两个必须抓住的关键因子。令人颇感遗憾的是,综观中国当代文学的整体创作,却存有"小说诗性缺失"和"文学语言水准不高"两个颇大的隐忧。针对此两者,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和论述,并提出了可行性的解决策略,认为"定义文学"不应忽略其"诗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诗性 文学语言 中国当代文学 现代白话文 定义文学
下载PDF
从中国文化资源重新定义文学 被引量:6
15
作者 张法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01-108,共8页
西方对文学的定义是:文学是虚构,是与现实不同的艺术,体现为诗歌、小说、剧本。这一定义由西方向全球扩张而成为世界性的定义;同时,又在全球化的电子主潮中让文学被边缘化了。但在全球化时代不同文化汇通中,文学实际上最能显示一个文化... 西方对文学的定义是:文学是虚构,是与现实不同的艺术,体现为诗歌、小说、剧本。这一定义由西方向全球扩张而成为世界性的定义;同时,又在全球化的电子主潮中让文学被边缘化了。但在全球化时代不同文化汇通中,文学实际上最能显示一个文化的特质。如何让文学走出边缘化,而把文化的特质显示出来,就成为一个重要课题。在这一点上,中国古代文化关于文学的定义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国古代资源把文学定义为语言之美。任何文体,只要有语言之美,就可以成为文学。这一定义不但让人们重新思考文学和文学的各种类型,以扩大文学的类型,而且使人们有一种新的眼光去理解文学与文化的关系。更重要的是,让文学的品质在全球化时代的各种互动中得到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新定义 中国文学定义 西方文学定义 全球化时代的文学发展
原文传递
文学的定义与天性——“文学常识二十二讲”之一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再复 《东吴学术》 2014年第5期5-21,共17页
"文学常识二十二讲"有别于传统文学教科书的讲法,去除其理论框架,独辟新思路,不仅从"人"的角度重新解说文学,阐释经典作品,又把文学的重心引向关注复杂的人性和人的生存条件。课程从文学诗化人生和完善人格谈起,阐... "文学常识二十二讲"有别于传统文学教科书的讲法,去除其理论框架,独辟新思路,不仅从"人"的角度重新解说文学,阐释经典作品,又把文学的重心引向关注复杂的人性和人的生存条件。课程从文学诗化人生和完善人格谈起,阐发了开设文学课程的理由。第二讲与第三讲分别以一正一反的方式重新定义文学,即一方面指出中国传统文学定义的局限,强调"心灵"、"想象力"、"审美形式"乃是文学的核心理念;另一方面则论证文学与政治意识形态、科学、哲学、历史与新闻的差异,突出文学的自性与本质。第四、五讲提出真实性与超越性乃是文学的"第一天性"与"第二天性"。前者见证人性的深层真实和人类的生存困境,体现作家主体写作态度的真诚;后者强调作家超越世俗角色与世俗视角及作品超越现实有限时空,进入永恒的审美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概论新讲(或文学常识) 金蔷薇 人性 审美境界 文学定义 真实性 超越性
原文传递
论汉语的诗性与中国文学的“文学性”
17
作者 高玉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 2023年第3期195-196,共2页
一、回到“文学性”的初始意义。“文学性”这个概念是由俄国文学理论家、语言学家雅各布森首先提出来的,而“文学性”一旦进入汉语语境,成为汉语词语之后,其内涵就不完全取决于原初俄语义,而取决于具体的使用,“文学性”这个概念在中... 一、回到“文学性”的初始意义。“文学性”这个概念是由俄国文学理论家、语言学家雅各布森首先提出来的,而“文学性”一旦进入汉语语境,成为汉语词语之后,其内涵就不完全取决于原初俄语义,而取决于具体的使用,“文学性”这个概念在中国文学理论的使用中其意义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越来越演变成了对文学定义、文学本质以及文学对象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学理论 文学本质 文学理论家 雅各布森 文学定义 汉语词语 文学 汉语语境
原文传递
神话文体辨正
18
作者 陶思炎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3年第3期130-132,共3页
贵刊1982年第2期发表的叶春生同志的《神话理论新探》一文,其主要观点在于说明神话是不断发展的,神话、传说、神话故事、“科学神话”没有什么不同,可统统看作是“神话”.我对这个观点不能苟同.鲁迅、茅盾等对神话定义早有精辟的论述,... 贵刊1982年第2期发表的叶春生同志的《神话理论新探》一文,其主要观点在于说明神话是不断发展的,神话、传说、神话故事、“科学神话”没有什么不同,可统统看作是“神话”.我对这个观点不能苟同.鲁迅、茅盾等对神话定义早有精辟的论述,并严格划分了神话与传说的界线.而神话故事、“科学神话”这些晚出的文体,更与神话有明显的差别.本文主要针对以上几种文体的内涵和特质作简单的叙述,并进行多角度的相互比较,以说明它们在不同发展阶段上的质变.神话、传说、神话故事和“科学神话”是常见的几种关于“神话”的文体,但绝不是可以混用的同义词,而是各有内涵的不同概念.根据亚里士多德的逻辑观点,我们知道,定义的元素,“一个是属,另一个是种差,并且只有属和种差述说本质”.神话、传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体 神话故事 科学幻想 原始思维 鲁迅 世界神话 茅盾 种差 信仰 文学定义
下载PDF
The Hidden Curriculum in Language Classrooms
19
作者 PENG Mei 《Sino-US English Teaching》 2015年第6期424-429,共6页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issue of the hidden curriculum in the setting of a language classroom. The author first talks about the definition of the hidden curriculum from a theoretical perspective and proposes her own ...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issue of the hidden curriculum in the setting of a language classroom. The author first talks about the definition of the hidden curriculum from a theoretical perspective and proposes her own working definition. She then elaborates on the reasons and main manifestations of the hidden curriculum from the teachers' and learners' angles respectively with examples taken from language classrooms. Based on some profound reflections, some feasible suggestions on how to minimize the negative impacts of the hidden curriculum are suggested. On the basis of the previous discussion, the author reaches a conclusion: Language teachers should not avoid or ignore the hidden curriculum existing in the language teaching processes; rather, they are expected to face it positively and try their very best to solve the problems it brings. A sound attitude towards the hidden curriculum can help language teachers better understand and implement the formal or official curriculum made by the school or the stat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dden curriculum language teaching language classrooms
下载PDF
The One Who Has Left the Bildung Friedrich Nietzsche's Philological Turn as a Catastrophe*
20
作者 Kristáf Fenyvesi 《Journal of Philosophy Study》 2013年第6期492-505,共14页
Bildung, a western cultural ideal, which fundamentally can be traced back to biblical connotations, but is also rich in Platonic elements from the history of hermeneutics, reached its culmination point by the 19th cen... Bildung, a western cultural ideal, which fundamentally can be traced back to biblical connotations, but is also rich in Platonic elements from the history of hermeneutics, reached its culmination point by the 19th century. As the vast superstructure of western erudition, it has acquired the rank of the sole discursive and epistemic normativity, which has defined not only its own system, i.e., education in its narrow sense, but also the criteria of scientific assertions. Since the basis of Bildung was formed by the variations of classical erudition changing by every era, so in the Age of Bildung the defining epistemological and methodological pattern, which determined it from a discursive, and at the same time, an epistemological point of view, was meant by classical philology. As a classical philologist Friedrich Nietzsche was among the first to point out the inseparable connection between rhetoric, interpretation, and epistemology. Nietzsche, as against the monolithic tradition of Bildung, developed a set of aspects of subversive criticism of science, so his surpassing of the nineteenth century academic philology and renewal of it as a kind of cultural hermeneutics walk hand in hand. Nietzschean philology, first and foremost, has to be adapted for revaluing its scientific statements from the aspect of art, i.e., aesthetical sensitivity, which has to be reassessed from viewpoint of effects on life as active potential. The claims of Nietzsche are so comprehensive that the notion of morality defined by Bildung, as well as the ethical system of Bildung, the sole sense of morality is questioned, and his issues are extended over the methodological basis of Bildung considered as normative. However, he does not use such a method of interpretation that, to a certain extent, would not have been known and used by the philology of the Bildung's scientific ideal. With the difference that the Nietzschean critical practice does not have respect for the borders defining homologous structures but, by implementing transgressive tactics, it claims the authority of these borders. In my article, I show how the Nietzschean propositions for the methodological reform of classical philology did set the stage for Nietzsche's later critical comments, now purely on the philosophy of science, and I analyse the multifold consequences of the concept of the Nietzschean philology as an "existential science," which was aimed to de(con)struct the concept of Bildu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ETZSCHE Bildung classical philology EPISTEMOLOGY criticism of science interpretation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