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1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疗愈写作:抵御创伤的文学实践
1
作者 葛红兵 李枭银 《内蒙古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6-183,共8页
中国文学研究对创伤理论的场外征用有着深刻的现实关怀意味,与此同时,创伤理论仍然存在着一定的“个体缺失”和“实践缺失”。对此,疗愈写作携创意写作关注个体、祛魅创作的学科意识,作为一种指向个体的实践回应即时出场。20世纪以来,... 中国文学研究对创伤理论的场外征用有着深刻的现实关怀意味,与此同时,创伤理论仍然存在着一定的“个体缺失”和“实践缺失”。对此,疗愈写作携创意写作关注个体、祛魅创作的学科意识,作为一种指向个体的实践回应即时出场。20世纪以来,以精神分析为代表的心理学说的诞生、西方频发的系列战争以及心理咨询中写作治疗的发展,为疗愈写作的登场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理论支撑、实践雏形和专业化的应用情境。对疗愈写作进行本质性的追问后发现,它与传统的文学四要素存在着极大不同。新的四要素“作者”“疗愈师”“世界”以及“文本/作品”构成疗愈写作在作者主体身份、“作者—疗愈师”的主体间性、受疗内容、情境与文本二者的特殊性和公开化四个方面的重要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疗愈写作 创伤 创意写作 文学实践
下载PDF
首届川渝当代少数民族诗歌研讨会暨主题文学实践活动圆满举行
2
《中外诗歌研究》 2023年第3期48-48,共1页
6月15日至16日,由西南大学中国诗学研究中心、《星星》诗刊共同主办,西南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阿坝州文联承办的首届川渝当代少数民族诗歌研讨会,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文学实践活动在阿坝州松潘县顺利举行。
关键词 少数民族诗歌 文学实践 《星星》 阿坝州 松潘县 中国诗学研究 深入生活 扎根人民
下载PDF
“女国民”的兴起:近代中国女性主体身份与文学实践 被引量:9
3
作者 乔以钢 刘堃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0-47,共8页
近代中国思想界对"国民—国家"关系的建构,个体国民身份在政治话语中的确立,为近代女性谋求新的身份认同开拓了话语空间和政治空间。近代先进女性也正是在这种话语空间和政治空间中,通过女性与国家之间责任和权利关系的辩难... 近代中国思想界对"国民—国家"关系的建构,个体国民身份在政治话语中的确立,为近代女性谋求新的身份认同开拓了话语空间和政治空间。近代先进女性也正是在这种话语空间和政治空间中,通过女性与国家之间责任和权利关系的辩难以及性别角色与国民身份的博弈,确立了独立的个体身份——"女国民"。尽管这一概念并未形成系统而具有实践指导意义的政治理论,但她们通过别开生面的文学实践,一再言说和强化着这一主体身份,形成了声势颇为浩大的"女国民"话语;同时也因对"女权"、"民权"、"天赋人权"等概念的不同理解,在相关话语场的内部形成了富有意义的张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国民 近代中国 女性主体身份 文学实践
下载PDF
渐行渐远?——论文学理论与文学实践的离合 被引量:11
4
作者 朱国华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38-144,161,共8页
本文旨在通过对新时期以来的文学理论与文学实践关系的前身后世的初步回顾,进行某种批判性反思。作者认为,文学理论曾经作为与文学批评融为一体的某种文学阐释的共同体,在新时期之初盛极一时,并与文学实践具有良好的互动关系。但自从文... 本文旨在通过对新时期以来的文学理论与文学实践关系的前身后世的初步回顾,进行某种批判性反思。作者认为,文学理论曾经作为与文学批评融为一体的某种文学阐释的共同体,在新时期之初盛极一时,并与文学实践具有良好的互动关系。但自从文学理论迈向其学科自主性之途后,与文学实践开始逐渐分道扬镳。作者指出这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与此同时又对与某种大文学相对应的未来文学理论做出了展望,并期待未来的文学理论可以变成一种新型人文学科,成为人文素养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理论 文学实践 文学批评 文学
下载PDF
双重解构:论生态女性主义在文学实践中的策略 被引量:15
5
作者 陈茂林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19-122,共4页
生态女性主义批评把文学批评放在性别歧视和生态危机的语境下,从“环境”和“性别”的双重视角进行文学批评,研究文学、自然、女性、文化的关系。生态女性主义的批评策略是:质疑、解构“人类中心主义”和“菲勒斯中心主义”。其文学实... 生态女性主义批评把文学批评放在性别歧视和生态危机的语境下,从“环境”和“性别”的双重视角进行文学批评,研究文学、自然、女性、文化的关系。生态女性主义的批评策略是:质疑、解构“人类中心主义”和“菲勒斯中心主义”。其文学实践是研究自然和女性在文学作品中的再现,揭露、批判物种歧视和性别歧视;重新阐释文学作品,挖掘其中的生态意识、生态智慧和女性意识;质疑和解构西方思想中文化—自然和男人—女人的二元对立,在生态哲学、生态伦理学和女性主义理论的基础上建构生态女性主义诗学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女性主义 人类中心主义 父权制中心文化 批评策略 文学实践
下载PDF
元文人心态与文学实践 被引量:5
6
作者 乔光辉 《东岳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96-99,共4页
不止一个的研究者认为,中国文学不成史。这固然是一个极端观点,然较之西方文学的鲜明的古典主义、现实主义、浪漫主义、革命现实主义,现代派等呈阶梯式的有序出现来考查,中国文学史确不甚分明。中国文学的民族性决定中国文学史不能按西... 不止一个的研究者认为,中国文学不成史。这固然是一个极端观点,然较之西方文学的鲜明的古典主义、现实主义、浪漫主义、革命现实主义,现代派等呈阶梯式的有序出现来考查,中国文学史确不甚分明。中国文学的民族性决定中国文学史不能按西方的标准来划分。我以为,中国文学史应以元为界,前期应是所谓正统文学史或雅文学史,主要以诗词为主,后期则应是戏曲、小说等俗文学史。与诗词相比,戏曲、小说等篇幅较长,蕴含量极深,所反映的社会背景更广泛,对人性的揭示也更深入。因此,作为真正的人学的文学是从元开始的。那么,作为中国文学史分界岭的有元一代文学产生的契机是什么?我以为与蒙古族的入侵及其相应的统治政策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人心态 文学实践 中国文学 知识分子 神仙道化剧 成吉思汗 元代文学 元蒙统治 蒙古人 封建制
下载PDF
小民族政治的文学实践 被引量:2
7
作者 尹晶 《国外理论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5-79,共5页
关键词 民族政治 文学实践 “生成” 德勒兹 思想家 生活 生命
下载PDF
论魏晋南北朝元范畴“象”的理论推进与文学实践 被引量:2
8
作者 邓心强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85-88,共4页
魏晋南北朝是"象"范畴实现从哲学范畴向美学和文论范畴转化的重要时期。陆机将玄学思潮中的言象意引入文艺学领域,从构思角度阐发三者之关联,触及到形象思维问题;而刘勰则鲜明提出"意象"观并与"物象"相区... 魏晋南北朝是"象"范畴实现从哲学范畴向美学和文论范畴转化的重要时期。陆机将玄学思潮中的言象意引入文艺学领域,从构思角度阐发三者之关联,触及到形象思维问题;而刘勰则鲜明提出"意象"观并与"物象"相区别,赋予"象"审美化品味,其"隐秀"说为"象"做出全新的界说;钟嵘以"滋味"、"直寻"论诗,要求诗人构象"即目会心",并娴熟地以"意象"从事批评。此阶段山水、田园诗中的"兴感"以及创作中情与景的结合,均是对"象"的文学实践,这为批评家进行理论总结,提出范畴术语奠定了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晋南北朝 理论推进 文学实践
下载PDF
罗洛文学实践的不对应现象与七月诗派 被引量:1
9
作者 欧阳可惺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81-89,共9页
罗洛文学实践的不对应现象,表现在罗洛的诗歌翻译与诗歌创作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他在文学鉴赏、文学批评中也表现出理论上的极大不同。造成这种强烈反差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罗洛深受七月诗派理论的影响和我们的文学批评对该派理论的反思不够。
关键词 罗洛 文学实践 不对应现象 七月诗派
下载PDF
从文学实践中寻找重建文学理论的逻辑起点 被引量:6
10
作者 方兢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5-21,共7页
关键词 文学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文学实践 马克思主义文艺学 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 起点 逻辑 美学方法论 物理学家
下载PDF
胡风文学实践的整体倾向 被引量:1
11
作者 高文波 《湖北社会科学》 2005年第2期112-114,共3页
胡风的文学实践活动从整体看呈现出比较鲜明的特点:“为人生”的价值追求格外引人注目,这是一个基本方面。除此之外,胡风还具有非常突出的启蒙主义的文学精神,受鲁迅影响极大。同时,胡风作为杰出的文艺家,与其他的不少著名文化人比较,... 胡风的文学实践活动从整体看呈现出比较鲜明的特点:“为人生”的价值追求格外引人注目,这是一个基本方面。除此之外,胡风还具有非常突出的启蒙主义的文学精神,受鲁迅影响极大。同时,胡风作为杰出的文艺家,与其他的不少著名文化人比较,具有相当开阔的世界文学视野。以上三个方面构成了胡风文学(以及文艺)实践活动的整体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风 文学实践 为人生 启蒙主义 世界文学
下载PDF
文学实践与两汉文学的形态突破 被引量:1
12
作者 曹胜高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1期149-158,共10页
中国文学得以自觉,在于东汉的文学认知与文学实践所进行的量变积累。两汉间对文学表意功能的探讨,使得文章撰述更加重视技法,与经学重义理的倾向有了分野;东汉不断强化作家的属文、著述技能,并主动要求以文传世,促成了作家的个体自觉;... 中国文学得以自觉,在于东汉的文学认知与文学实践所进行的量变积累。两汉间对文学表意功能的探讨,使得文章撰述更加重视技法,与经学重义理的倾向有了分野;东汉不断强化作家的属文、著述技能,并主动要求以文传世,促成了作家的个体自觉;在民间文人创作风气的影响下,汉灵帝设置鸿都门学,献帝提倡著述,三曹雅好文学,使得文学特征日益明显,为两汉朝野共同崇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实践 文学表意 文学著述
下载PDF
从文学实践中来 到文学实践中去——对大学《文学理论》课程的教改探索 被引量:4
13
作者 吴兆民 《黄山学院学报》 2001年第1期96-99,共4页
本文从当今大学《文学理论》课程的教学现状出发,力陈文学理论严重脱离文学实践之种种弊端,提出了“从文学实践中来,到文学实践中去”的思想,努力探索一条摆脱目前文学理论教学中教师难教、教了难用,学生难学、学了难用的两难境地的途... 本文从当今大学《文学理论》课程的教学现状出发,力陈文学理论严重脱离文学实践之种种弊端,提出了“从文学实践中来,到文学实践中去”的思想,努力探索一条摆脱目前文学理论教学中教师难教、教了难用,学生难学、学了难用的两难境地的途径和方法,理出了从文学创作实践、文学鉴赏实践和文学批评实践这三大实践统领文学理论教学的改革新思路,赋予文学理论以鲜活的生命气息和实践色彩,提高了文学理论品位,增强了文学理论的活力和魅力,从而为切实提高学生的文学实践能力和文学理论水平,使之成为新世纪里的真正意义上的文学新人创造了有利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理论 文学实践 文学创作 文学鉴赏 文学批评
下载PDF
大众文化与文学实践关系的反思性研究
14
作者 高楠 吴优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4期111-118,共8页
在日益繁荣的大众文化中,文学实践成为大众文化语境中的实践,成为在与大众文化的差异性互动中而被展开与模塑的实践。在这样的被展开中,文学实践体现出大众文化追随与批判锋芒弱化两个特征,由此发生的便是文学理论对于大众文化的强势合... 在日益繁荣的大众文化中,文学实践成为大众文化语境中的实践,成为在与大众文化的差异性互动中而被展开与模塑的实践。在这样的被展开中,文学实践体现出大众文化追随与批判锋芒弱化两个特征,由此发生的便是文学理论对于大众文化的强势合理性与实践推展的态势合理性的辩护,以及在一些问题上寻求建立与大众文化的某种一体性批评关系。文学理论这种不同程度的弱化甚至放弃对于大众文化的理论引导性与理论超越性情况,与大众文化的压抑机制相关,在这个问题上由于国内的大众文化研究更多地承领与因袭西方观点,因此更体现着一种理论对待的被动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众文化 文学实践 反思
下载PDF
突出当代性 提高文学实践能力——当代文学批评课程教学若干问题的探讨
15
作者 梁复明 《中国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3期139-140,共2页
文学批评课程的目的,在于介绍批评学派各自的基本思路与方法,着重培养学生观察运动中的文学现象的习惯和对之作出反应的能力,培养他们参与文学评论活动的实践能力。本文试图从文学批评课程的当代性问题入手,着眼于学生文学实践能力的提... 文学批评课程的目的,在于介绍批评学派各自的基本思路与方法,着重培养学生观察运动中的文学现象的习惯和对之作出反应的能力,培养他们参与文学评论活动的实践能力。本文试图从文学批评课程的当代性问题入手,着眼于学生文学实践能力的提高,探讨该课程教学过程中当代性、实践性以及批评理论与批评实践相结合等几个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批评 当代性 课程教学 文学实践
下载PDF
论刘桢的文气说及文学实践
16
作者 谢建忠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12期99-105,共7页
刘桢在文学理论上的重气之旨曾得到刘勰的重视。刘桢文气说不仅早于曹丕,而且具有自身的特点和原创性,并深刻影响到其创作"文最有气"风格的形成。
关键词 刘桢 文气说 原创 文学实践 曹丕
下载PDF
鲁迅与奥威尔——以文学观念、文学实践和政治意识为视角的比较
17
作者 严靖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33-47,共15页
在鲁迅与外国作家的类比描述中,伏尔泰、高尔基、尼采……都曾出现过,却鲜有人提及奥威尔。2009年,美国加州大学尔湾分校历史系的华志坚教授(Jeffrey Wasserstrom)撰文称鲁迅为“中国的奥威尔”,是第一次将二人进行类比的最直截... 在鲁迅与外国作家的类比描述中,伏尔泰、高尔基、尼采……都曾出现过,却鲜有人提及奥威尔。2009年,美国加州大学尔湾分校历史系的华志坚教授(Jeffrey Wasserstrom)撰文称鲁迅为“中国的奥威尔”,是第一次将二人进行类比的最直截文本,不过其论述略显笼统和浅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威尔 文学观念 鲁迅 政治意识 文学实践 美国加州大学 2009年 外国作家
下载PDF
王阳明的文学实践及其与心学的关系
18
作者 孙良同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3期67-71,共5页
纵观王阳明一生,始终与诗赋相伴,从存世诗文来看其文学成就确能颉颃当时名家。王阳明非常重视诗歌的教化作用,他从立德角度对文学进行思考,反对"着意安排组织"的偏重形式的创作之风,主张恢复关注受众特点的诗教传统。王阳明... 纵观王阳明一生,始终与诗赋相伴,从存世诗文来看其文学成就确能颉颃当时名家。王阳明非常重视诗歌的教化作用,他从立德角度对文学进行思考,反对"着意安排组织"的偏重形式的创作之风,主张恢复关注受众特点的诗教传统。王阳明的文学实践活动是其心学形成过程中的推动力量之一,当心学成熟后,再以心学反观文学,进而形成其对文学的理论见解,对其创作产生一定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阳明 文学实践 文学思想 心学
下载PDF
鲁迅改造国民性思想的内涵及其在文学实践中的体现
19
作者 王志明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1年第3期3-12,22,共11页
鲁迅葬仪上“民族魂”的挽旗 ,是对鲁迅精神和中华民族精神内在联系的历史性肯定。鲁迅改造国民性 (民族性 )思想 ,包括从“检讨过去”出发针砭国民性的弱点 ,发掘形成这些弱点的历史根源 ,从“追求将来”着眼重铸民族灵魂以形成“理想... 鲁迅葬仪上“民族魂”的挽旗 ,是对鲁迅精神和中华民族精神内在联系的历史性肯定。鲁迅改造国民性 (民族性 )思想 ,包括从“检讨过去”出发针砭国民性的弱点 ,发掘形成这些弱点的历史根源 ,从“追求将来”着眼重铸民族灵魂以形成“理想的人性”等丰富内涵。鲁迅作为民族解放的伟大战士 ,其业绩主要体现在文学实践上。因此 ,对鲁迅改造国民性思想的内涵不能作孤立的、抽象的研究 ,而应该紧密地结合鲁迅的文学实践活动 ,从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加以具体探讨。鲁迅的改造国民性思想具有自己的鲜明特色。可以毫不夸张地说 ,鲁迅是针砭国民性的国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改造国民性思想 内涵 文学实践
下载PDF
基于文学改编的电影对英美文学实践教学的启示
20
作者 梁英君 《文教资料》 2011年第2期57-59,共3页
由文学作品改编的电影越来越受到欢迎,而这些由文学作品改编的电影也逐步进入大学校园,成为英美文学课的辅助教学手段,丰富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学习文学的兴趣,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是一种有效的实践教学方式。
关键词 文学改编 英美文学实践教学 启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